返其璞,归其真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dfafsf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梭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也是划时代的教育思想家。他的著作《爱弥尔》以动人的文学风格、优美的文字语言批判了当时的封建教育制度,提出了遵从自然的儿童教育观。卢梭说:“在人生的次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把孩子看做孩子”是卢梭对待儿童的教育原则:孩子是自然天成的璞玉,只有未经雕琢才能散发出迷人的光辉,让孩子们脱出樊笼,返归自然,在自然中感悟真理,才是最好的儿童教育。在《爱弥尔》中,有关儿童时期教育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第一卷和第二卷,其主旨思想可概括为:
  一、适应天性发展
  卢梭认为,人的天性或“内在自然”的发展是有秩序的,“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教育必须适应不同时期的儿童“内在自然”的发展水平,既然孩子是大自然的学生,教育就应该适应其天性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的道路前进”,作为教师,则“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要把他放在他应有的地位,而且要好好地把他保持在那个地位”。如果违背了生长规律,“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不成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因为儿童是有自己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成年人一味用自己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除了论述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外,卢梭还谈到要适应儿童的个性差异,“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只有很好地了解每个儿童之后,才能让他身上的个性种子自由自在地生长起来,并对它的发展给予正确的指导。
  拥有快乐的童年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然而,许多成年人却“让孩子像服苦役的囚徒似的不断学习”,将任务重重地加压在孩子柔弱的肩上。对成年人来说,逼迫孩子学习的目的有二:一是父母的爱,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所谓的“光明的未来”;二是父母和教师的虚荣,想让孩子将自己所教的东西“显示于人”。然而这样的方式方法在卢梭看来,却是极端错误和野蛮的。爱和虚荣只会过犹不及,“硬要孩子按照他们的心意做那些连大自然也不要求他做的事情”,后果就是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依赖性增强,变得越来越柔弱;或者是反抗,“你想用数不清的桎梏去束缚你的学生,结果反而使他们更加活泼;他们在你面前愈受到约束,他们在你看不到的时候就愈闹得凶。”反观当今,这种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并不少见,从小为孩子报读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一到周末节假日使孩子有上不完的课,学不完的才艺,他们完全被剥夺了玩乐的自由,这哪是培养?分明是荼毒和扼杀孩子的天性!卢梭极端痛恶剥夺孩子快乐童年的教育方式,他斥责道:“你们为什么不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绝不会糟蹋的极其珍贵的财富……你们为什么要使那转瞬即逝的岁月充满悲伤和痛苦呢?”他指出,孩子对于学习这样一种有趣的艺术感到畏惧是因为成年人“采取了强迫的方法叫他去学它”,让还处在“理性睡眠期”的孩子对学习过早地产生了倦怠心。因此,不要担心孩子在童年岁月的无所事事,让他们自由地跑,欢乐地跳,尽可能地展示出应有的童真。当然,卢梭的“无所事事”绝非真的一事不做,而是寓教于乐,他例举了柏拉图的《理想国》的教育方法,“完全是通过节目、体操、唱歌和娱乐活动来教育孩子的;当他教他们玩耍的时候,他把其他的东西也一起教给他们了”。孩子是在玩乐中长大的,童年的时光无比宝贵,任何一段时期都无法取代,成年人应该“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学习必须以兴趣为原则,释放孩子的野性和天性,让他们在自由自在中学习,因为他们“在校园中互相学习的知识,比你在课堂上给他们讲的东西还有用一百倍”。最终,如果不以牺牲快乐的时光达到完满成熟境地,成长和学习是能齐头并进的。
  二、进行感性教育
  在卢梭看来,按照自然的秩序,首先需要锻炼孩子的感官,培养感性思维。因为没有感官的发展和感觉经验的基础,就没有理性思维。卢梭还把人的理智官能称作第六感觉,认为这个感觉只存在于人的头脑里,是由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综合使用产生的,它是最迟得到发展的官能。因此,他提出,“我们最初的哲学老师是我们的脚、我们的手和我们的眼睛。”要培养人的理性,必须先充实人的感觉经验,发展感性能力。
  如何对这一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卢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由于儿童的理性在这个阶段还处于睡眠状态,所以不能用理性来教育儿童,“当心灵还处于蒙昧状态,你给它一个火炬它也看不见”,最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感官,进行感官教育,卢梭提出,“锻炼感官,并不仅仅是使用感官,而是要通过他们学习正确的判断,也就是说要学会怎样去感受……要使每一种感官都各尽其用”。而在所有感觉中,他认为对触觉和视觉进行训练最为重要,因为这两种感觉是最经常使用的。卢梭主张不要让儿童学习空疏无用的、他们所不理解也不喜欢学习的东西。比如强迫孩子死记文字、接受抽象的道德说理教育,这无疑“是孩子们在童年时期遇到的灾难”,结果“只能使他们产生偏见、成见,养成听信权威和别人见解的恶习”。他建议,当儿童感到有需要知识的时候,就让他们自己动手用感官去量、称、计算和比较各种事物,通过与实际事物的关系的体验,从经验中学习。而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卢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采用“行动多于口训”的方法或是“自然后果法”,前者主张成年人用鲜明的正确行为示范于孩子,让孩子从感性上得到理解;后者是让孩子从感官上懂得自由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比如对打破窗的孩子,就让他“昼夜受风吹”,让他感受这些惩罚正是他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当儿童在适当的时期很好的发展了感官经验和感性思维,则能为下一个阶段的理智活动创造条件。
  三、感悟
  卢梭的自然教育,是将幼儿的天性释放,回归真正的本我。从教育角度来讲,他把作为学习主体的儿童发展问题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抛开了教育中的以教育者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卢梭“返其璞,归其真”的自然教育观念,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让孩子在自然中成长
  适应天性发展,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是“内在自然”的发展表现,自然教育就是要顺应人的自然天性,崇尚自由、平等和自然,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以遵循自然发展作为确定其原则、内容和方法的基础。对于幼儿教师和家长来说,自然教育就是要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遵循儿童发展规律,让儿童自由地进行探索活动,使他们的本性得到发展,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成长。
  (二)让孩子师从自然、亲近自然
  在我们日常教育中,感性教育的真谛就在于将学习和生活中事物的自主选择权和自主探索权交给幼儿。千万不能将孩子禁锢于精心编织的温室中,而是让他们亲身用自己的眼手耳鼻去触摸自然、感受自然,体会自然带来的新鲜、真实甚至是教训。正如卢梭所说:“让他自由,就可以使他愉快;给他锻炼,则让他能抵抗今后的灾难。”在自然中成长,呼吸新鲜空气,这种开放式的教育,才能让每个幼儿真正获得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德.卢梭与爱弥尔.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55-70
  [2]李平沤译.卢梭·爱弥尔.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5-211
  [3]马玲娥.感悟卢梭的“自然主义的儿童教育观”.学前课程研究,2009,3:49-50
其他文献
幼儿天性喜欢玩水。幼儿园里,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画面:幼儿去洗手,洗了半天也不见回来,即使衣服湿了,他们也仍然在水龙头前流连忘返。为了满足幼儿玩水的需要,我们在班级里会和幼儿一起在水里放纸船玩。玩着玩着,幼儿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为什么有的小船被淹得快,有的小船被淹得慢呢?”孩子们的提问反映出两点:一是孩子们用“小船被淹了”来描述沉船现象;二是他们发现小船沉下去的时间不一样。这说明孩子们对于纸船下
期刊
按照惯例,为了了解孩子们的身体生长情况,开学初,幼儿园里的每个孩子都要测一下身高体重。上完第一节课,我和搭班老师组织孩子们小便后就前往多功能室准备接受测量。大班的孩子身高悬殊比较大,保健老师提议让孩子们根据高矮来排队,这样在测量过程中就不需要不停地调整杆的高度,可以节约时间。听了保健老师的话,我们将队伍从矮到高重新进行了调整。测量开始了,首先进行的是身材矮小的孩子,大家一个跟着一个站到秤上,显得非
期刊
一、主题由来和设计思路  建构主题活动是以积木游戏为主线将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将各种区域游戏活动统一起来的课程体系。肯德基主题来源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一天早上,宝宝手拿一个会开动的奇奇小汽车来到幼儿园,大家都被这个玩具吸引了,七嘴八舌地议论自己在肯德基时的各种快乐情景……大家对肯德基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为此我想到可以以肯德基为主线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对儿童经验的小调查,得知幼儿
期刊
近段时间,我发现有些孩子上厕所的次数明显增多,而且一去就是好长时间,经常要老师亲自去“请”。今天,我悄悄地走近厕所门口,就听见几个孩子叽叽喳喳的声音。有的说爸爸给她买了一件公主裙;有的说课堂上没回答出老师的问题是因为妈妈这几天没买鱼给她吃,她都变笨了;还有的说昨天夜里她做梦梦到自己在电视上跳舞呢。他们把各自想说的话无顾忌说了出来。这时,施天天和李思曼拉起家常:“昨晚爸爸妈妈打架,妈妈哭了,我帮妈妈
期刊
幼儿期是建立良好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时期,开展幼儿健康教育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能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近几年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指导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幼儿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健康教育的质量,针对以下几个问题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  过去,人们总是认为吃得好,睡得好,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但近些年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精心选择具有教育价值的本土化资源,让幼儿在操作中亲身感受本土资源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这样既能开阔幼儿的视野,又能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  可以说,本土资源不失为幼儿园区角活动的重要选择。那么,在幼儿园区
期刊
【案例背景】  我们大一班的新集体大半由转校生组成,刚升入大班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同伴,陌生的生活模式等等,也就难免有所拘谨。而游戏中的孩子是孩子的真我,在上月《我们的区域》综合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在自主观察教师环境布置后,自主为他们自己的游戏区取名,制定游戏规则。活动中,经过孩子讨论交流、民主投票确定了我班四大区域游戏:悦读图书馆(云儿提供)、创意美术馆(朵朵提供)、银河超市(大伙儿什
期刊
案例背景: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俗话又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都充分说明了品德教育在幼儿期的重要性。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幼儿良好品格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3至6岁是儿童心理发展及一个人基本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对儿童的教育是否得当,会影响到幼儿今后的发展。在当今多数是独生子女条件优越的社会,他们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全家的宠儿和期望。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
期刊
分离焦虑,是每个新入园的幼儿在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和亲人,面对陌生的集体生活和教师同伴时,必然产生的一种紧张的焦虑情绪。有些幼儿一两天就能适应新环境,而有些幼儿则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若教师处理干预不当,则会延长幼儿的焦虑期。如何应对适应困难的儿童,让其爱上幼儿园呢?  背景:  A幼儿园为了缓解老师的工作压力,更好的处理幼儿的分离焦虑,实行九月、十月分期入园的策略。十月份开始,我以一名配班教师的角色
期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报告《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应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并把它作为教育的根本宗旨。在当今人际关系复杂、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一切靠自己,让孩子从小学会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在一定场合能积极主动的表现自己、勇敢展示自己的优点,这对其将来在社会中的自我生存非常重要。幼儿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此时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教育幼儿勇敢、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