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校提拔任用机制、联系交友机制、部门协调机制等,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下,组织部、统战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职能部门支持协调,院(系)、部党组织共同推进的大统战格局。通过共同推荐考察、重视政治安排、优先考虑使用、公开竞争选拔、突破思维定势、发挥独特作用等,选拔培养了一批与党合作共事、政治立场坚定、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优秀高校党外干部,把选拔出的党外干部充实到学校各级领导班子中,优势互补,使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校;管理机制;党外干部;
中图分类号: G6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47-01
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把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使用作为政治责任,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抓好落实。
一、加强领导,完善管理,健全党外干部工作机制
(一)干部储备机制。党委统战部通过开展全面深入的摸底调查,建立健全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信息库,采取党内、党外推荐和党组织以及群众民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抓好党外干部物色工作,在掌握一大批比较优秀人选的基础上,经过考察,确定党外后备干部进入“人才库”,并实行动态管理。
(二)教育培训机制。以優秀党外后备干部和代表性人物为培训和培养的重点对象,建立内培外送、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一是坚持推荐和选拔优秀党外干部参加省、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外出培训及考察活动。如《高校党外青年干部培训班》、《党外领导干部研讨班》、《党外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领导干部应对国际事务能力专题培训班》、《民主党派负责人培训班》、《全省党外中青年干部进修班》、《民主党派骨干成员培训班》、《无党派代表人士培训班》等等。二是组织党外干部参加学校举办的学习会、报告会等,接受最新理论知识学习。三是对有潜力的党外干部进行多岗交流,使他们在不同岗位上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三)提拔任用机制。学校把“使用也是培养” 、“早锻炼早成长”等观念落实在行动中,运用在工作中。校党委将党外干部纳入党政干部安排的总盘子,实行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竞争上岗。通过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为他们创造发展的机会,搭建成功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增进与群众的联系和感情,提高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
(四)联系交友机制。校党政领导、基层学院(系部)书记确定联系对象,与民主党派成员或负责人促膝谈心,了解其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校联系交友过程中把党情、国情及多党合作优良传统的教育融入其中,提高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合作共事的意识;结合上级和学校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积极倡导民主党派讲政治、讲学习、讲大局,深入细致地加强思政工作。我校每位中共党员校领导分别与3名党外干部或党外后备干部“结对子”、交朋友,每年与所联系的对象开展不少于2次的谈心交友活动,帮助他们政治上成熟、事业上发展。
(五)部门协调机制。校党委组织部和党委统战部建立健全了党外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部能够和统战部加强联系,定期召专题会议,研究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工作;统战部认真做好党外干部的发现、考察、教育、培养等工作,及时为组织部门推荐党外干部;各基层党委能够积极在本单位发现和培养党外干部,并主动向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推荐。学校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纳入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二、积极选拔,大胆使用,发挥党外干部独特作用
(一)共同推荐考察。学校坚持“统战部推荐,组织部、统战部共同考察”,要求组织部主动与统战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征求意见,统战部主动配合组织部门做好党外干部的考察等工作,全程参与。
(二)重视政治安排。在人大、政协换届工作中,我校党委统战部积极与上级统战部门和有关单位联系沟通,经过充分酝酿、反复协商、综合评价、推荐考察、集体研究等环节,把我校的优秀党外干部或党外代表人士推荐到人大和政协中去。目前,我校有省文史馆馆员1人,省政协委员7人(其中常委1人),省人大代表2人,市人大代表3人(其中常委1人),区人大代表5人(其中常委1人),市政协委员16人(其中市政协副主席1名、常委7人),区政协委员5人。中级人民法院执法执纪监督员2人,校党风廉政特邀监察员5人。
(三)优先考虑使用。学校选拔任用党外干部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看主流、看发展、看潜力,也不要求党外干部是个“完人”;政治标准是首要的前提,决不能含糊,在此标准下,注重选拔那些业务专、能力强的党外干部,形成示范效应;结合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整体规划,在相同情况下优秀的党外干部优先考虑。如今,我校有党外副校长1人,党外处级干部16人,党外科级干部30人。
(四)公开竞争选拔。学校打破选拔的学院、部门和身份限制,在更大范围内选贤任能,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变“相马机制”为“赛马机制”,确保党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使政治素质过硬、管理水平先进、群众基础扎实的党外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使党外干部真正信服我们党的人才政策,在工作中全心全意地跟党走。
(五)突破思维定势。学校本着“既要选好、更要用好”的原则,破除党外干部只能担当副职的局限性,大胆使用,认真培养。提拔一些符合条件、需要重点培养的党外干部担任正职,打破党外干部“一副到底”的思维定势。我校提拔使用的党外干部大都安排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部门担任实职。
(六)发挥独特作用。学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能自觉与党外干部真诚合作共事,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待遇上落实,职权上尊重,激发了党外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党外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建功立业,以“有为有位”的出色表现,成为我校政治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关键词:高校;管理机制;党外干部;
中图分类号: G6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47-01
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把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使用作为政治责任,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抓好落实。
一、加强领导,完善管理,健全党外干部工作机制
(一)干部储备机制。党委统战部通过开展全面深入的摸底调查,建立健全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信息库,采取党内、党外推荐和党组织以及群众民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抓好党外干部物色工作,在掌握一大批比较优秀人选的基础上,经过考察,确定党外后备干部进入“人才库”,并实行动态管理。
(二)教育培训机制。以優秀党外后备干部和代表性人物为培训和培养的重点对象,建立内培外送、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一是坚持推荐和选拔优秀党外干部参加省、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外出培训及考察活动。如《高校党外青年干部培训班》、《党外领导干部研讨班》、《党外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领导干部应对国际事务能力专题培训班》、《民主党派负责人培训班》、《全省党外中青年干部进修班》、《民主党派骨干成员培训班》、《无党派代表人士培训班》等等。二是组织党外干部参加学校举办的学习会、报告会等,接受最新理论知识学习。三是对有潜力的党外干部进行多岗交流,使他们在不同岗位上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三)提拔任用机制。学校把“使用也是培养” 、“早锻炼早成长”等观念落实在行动中,运用在工作中。校党委将党外干部纳入党政干部安排的总盘子,实行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竞争上岗。通过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为他们创造发展的机会,搭建成功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增进与群众的联系和感情,提高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
(四)联系交友机制。校党政领导、基层学院(系部)书记确定联系对象,与民主党派成员或负责人促膝谈心,了解其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校联系交友过程中把党情、国情及多党合作优良传统的教育融入其中,提高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合作共事的意识;结合上级和学校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积极倡导民主党派讲政治、讲学习、讲大局,深入细致地加强思政工作。我校每位中共党员校领导分别与3名党外干部或党外后备干部“结对子”、交朋友,每年与所联系的对象开展不少于2次的谈心交友活动,帮助他们政治上成熟、事业上发展。
(五)部门协调机制。校党委组织部和党委统战部建立健全了党外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部能够和统战部加强联系,定期召专题会议,研究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工作;统战部认真做好党外干部的发现、考察、教育、培养等工作,及时为组织部门推荐党外干部;各基层党委能够积极在本单位发现和培养党外干部,并主动向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推荐。学校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纳入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二、积极选拔,大胆使用,发挥党外干部独特作用
(一)共同推荐考察。学校坚持“统战部推荐,组织部、统战部共同考察”,要求组织部主动与统战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征求意见,统战部主动配合组织部门做好党外干部的考察等工作,全程参与。
(二)重视政治安排。在人大、政协换届工作中,我校党委统战部积极与上级统战部门和有关单位联系沟通,经过充分酝酿、反复协商、综合评价、推荐考察、集体研究等环节,把我校的优秀党外干部或党外代表人士推荐到人大和政协中去。目前,我校有省文史馆馆员1人,省政协委员7人(其中常委1人),省人大代表2人,市人大代表3人(其中常委1人),区人大代表5人(其中常委1人),市政协委员16人(其中市政协副主席1名、常委7人),区政协委员5人。中级人民法院执法执纪监督员2人,校党风廉政特邀监察员5人。
(三)优先考虑使用。学校选拔任用党外干部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看主流、看发展、看潜力,也不要求党外干部是个“完人”;政治标准是首要的前提,决不能含糊,在此标准下,注重选拔那些业务专、能力强的党外干部,形成示范效应;结合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整体规划,在相同情况下优秀的党外干部优先考虑。如今,我校有党外副校长1人,党外处级干部16人,党外科级干部30人。
(四)公开竞争选拔。学校打破选拔的学院、部门和身份限制,在更大范围内选贤任能,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变“相马机制”为“赛马机制”,确保党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使政治素质过硬、管理水平先进、群众基础扎实的党外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使党外干部真正信服我们党的人才政策,在工作中全心全意地跟党走。
(五)突破思维定势。学校本着“既要选好、更要用好”的原则,破除党外干部只能担当副职的局限性,大胆使用,认真培养。提拔一些符合条件、需要重点培养的党外干部担任正职,打破党外干部“一副到底”的思维定势。我校提拔使用的党外干部大都安排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部门担任实职。
(六)发挥独特作用。学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能自觉与党外干部真诚合作共事,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待遇上落实,职权上尊重,激发了党外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党外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建功立业,以“有为有位”的出色表现,成为我校政治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