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江健三郎的创作对现实的否定和超越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与日本传统“私小说”追求小说的客观性不同,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具有超越现实的深广度,本文拟以《个人的体验》为例,从对怪诞的人物、理性化的结局和梦的描写三个方面探讨其作品的这一特性。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个人的体验》
  
  自1968年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大江健三郎成为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前者以日本古典美征服世界,后者则是日本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为一个早期受西方文学理念浸染较深的现代主义作家,大江健三郎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是对现实的否定和超越精神,在他自己创造的想象世界里发掘个人的体验,描写的是人类共同的东西和永恒的主题。在《个人的体验》中,这种对现实的否定和超越精神得到延续,在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文学意象的设置上都表现出这种倾向。
  一、怪诞的人物
  大江健三郎笔下的人物是突出暴露人性弱点的各种形象,这些人物在行为、习惯、性格、心理、经历等方面都具有怪诞的特征。在《个人的体验》中有酗酒成瘾的鸟、精神畸形的火见子和肉体畸形的新生儿三类怪诞人物形象。
  鸟的同学火见子,火见子的怪诞表现为性变态,性错位,是“精神上的畸形儿”[1],天生异于常人的新生儿是肉体上的畸形儿而酗酒成瘾,竟在讲台上呕吐的现代知识分子鸟则性格古怪,行为怪诞。鸟是一个挣扎在现实与理想边缘的迷茫者和绝望者形象。大江健三郎初期小说描写的主人公在封闭和监禁状态中的挫折感和徒劳感,中期小说的主人公则体现为在现实社会里的徒劳和绝望感。作为后期创作《个人的体验》的主人公鸟依然延续了这种生命的徒劳和绝望。
  鸟在文中开头给人感受很深的是他对理想的留恋向往和对琐碎现实的逃避,而这种逃逸已经超出了现实中人的程度,带有一种怪诞的意味。经过放大后的性格有利于展现主人公深层的心理冲突和挣扎。首先鸟这个名字是怪诞的,具有象征意义而不仅仅是一个代号。“鸟”从十五岁时得了这个绰号,“他走起路来总是耸肩前屈,站立的时候也持同样姿势。……他耸起的双肩像收敛的鸟翼,他的容貌也让人联想到鸟。”[2](P6)把主人公称“鸟"也暗指其处境,作品一开始充满灰暗、压抑的气氛,“鸟”一直向往非洲,但婚姻就像束缚他的牢笼,“事实上自结婚以来,我就置身在牢笼里了,但笼盖还开着。不过,生下来的孩子将把笼盖严丝合缝地盖上”。[2](P7)作品进入尾声时,鸟的岳父说“你和你那有点孩子气的外号鸟已经不相称了。”[2](P7)这句话的象征意义是主人公鸟终于从生活的困惑中解放出来,走上了真正的自由之路。鸟的怪诞还表现为性格古怪,行为怪诞。在补习学校上课的时候,作为老师的他居然在喝得大醉,在讲台上呕吐,之后又开着火见子红色的体育赛车。
  主人公鸟与大江健三郎相似的地方,他有一个患有先天性脑病的儿子,而且也曾受到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强烈冲击,这两者结合之下,使得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定位于表现战后青年徒劳、绝望的心境和同情弱者、为残疾人呼吁等一系列主题。鸟的许多特性现实中许多人都有,但大多数人不是像鸟一样在自己的苦闷中独自挣扎,而是把精力投入到日常琐碎事务中逃避思考自己。在谈到自己创作的以和长子共生为主线的小说,大江健三郎直接指出:“原作中本来意义上的‘我’并不是与现实生活中的我相互重叠的再现。”[3]因此,主人公鸟是作者从现实中提炼出的意识的承担者,作者将更多的恐怖和痛苦加诸在主人公身上,让他从肉体灵魂的阴暗走向光明,使得作品的主题延及人性的真实自我,从而深化了主题。
  二、理想化的结局
  《个人的体验》可以概括为一个“再生”的故事。小说故事的结局是婴儿切除了原以为是脑疝的肉瘤,手术成功,在经过逃避现实的心灵“炼狱”后,鸟最终选择了承担责任,放弃去非洲冒险的想法,努力工作而不再逃避现实,成了对现实有着清醒认识的称职的父亲,“希望”代替了“绝望”。残疾儿和鸟都获得了“再生”。另一个主人公火见子也走出房子,和情人到非洲旅行,从监禁状态中挣脱了出来。这一转变将结局引向光明。
  对于小说的这一光明结局,有的评论家包括作家芥川龙之介提出了质疑,认为鸟决定为孩子做手术的转变过于突兀,缺乏内在的逻辑性,给灰暗的作品强加了一个光明的结尾。而带有一定理想型的结局正是体现了大江对现实的否定和批判。大江健三郎在小说英译本出版时拒绝了出版社删除结尾部分的要求,并且认为结尾部分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要求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小说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鸟与火见子驱车将婴儿送到堕胎医生那里之后,两人来到同性恋酒吧,恰巧碰到7年前遭其抛弃的菊比古。两人谈起当年与鸟一同追赶疯子时,由于他不像鸟那样执著而半夜掉队逃脱,致使他和鸟此后的人生境遇迥然不同。他极力称赞鸟当时的勇敢,同时也指出现在的鸟正遭受一种恐怖的袭击,并讥讽他害怕得夹起尾巴来了。鸟听后坦然承认,然后“一口气喝干了那漫长一天里的头一杯威士忌,数秒后,突然有种相当坚固巨大的东西蓦地站起来。刚流进胃里的威士忌,毫无顾忌地吐了出来。”[2](P181)至此,鸟终于从堕胎医生那里取回孩子,为他做手术。表面看来,鸟与菊比古的邂逅促使鸟内心发生完全转变,确实让人觉得很突然,似乎缺乏内在的逻辑性,令人费解。但仔细分析后会发现,鸟与菊比古在同性恋酒吧的不期而遇正为鸟内心转变提供了契机。作家在前面已经埋下伏笔,鸟的妻子生产后曾追问鸟:你是责任感强,勇敢的类型吗?”[2](P113)她甚至用鸟在一个弱者最关键点时刻抛弃菊比古这件事来攻击鸟,并准备用菊比古来给孩子取名。此外,鸟曾经在护士固执的要求下,被迫让护士在出院卡上填上菊比古这个名字。可当他听火见子说附近有一家叫菊比古的同性恋酒吧时,他又马上想到自己给婴儿取了个和7年前被他遗弃的少年同样的名字。由此可见,菊比古事件给鸟的心理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能否接受残疾儿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现实意义,成为鸟能否告别过去走出来,战胜自己怯懦的象征意义。
  三、对梦的描写
  大江的小说能够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感,但又超出了现实生活层面,通过人物的各种各样的梦对现实进行了再创造,显示了作家对一系列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的思考。大江健三郎在《个人的体验》中有大量对梦的描写,其中鸟的“非洲旅行之梦”贯穿整个小说,是鸟用来抗拒现实的梦想,而火见子的白日梦也是抛开浅显的日常生活表面透视人物内心的途径。
  《个人的体验》反复写到鸟非洲之旅的梦,如“鸟立于尼日尔之东、乍得海西岸的高原上。他究竟是在那里等待什么机会呢?他突然被弗科赫尔盯上了。这个凶暴的野兽腾越沙丘而来……”[2](P18)这段描述既表现梦中的感觉,又表达了知性的思考,现实与虚构、现在与过去的故事交替展开,为在语言空间中充分发挥其具有导向性的想象力作了坚实的铺垫,使作者也使读者进入一个确实存在的自己的世界。即使在给补习班上课的鸟由于醉酒在讲台上狼狈地呕吐之隙,低头望着自己吐出的一堆秽物,他还能联想起“在荒凉枯淡的季节,坐着美国萨斯那牌轻型飞机低空飞行,非洲大草原可能就是这样颜色吧。”[2](P76)文中还有对鸟的梦境的描写,鸟在火见子的室内看到板壁上挂着布莱克的画的复制品,画中像一个全身绿麟的男子的巨大存在出现在鸟的梦中,此外鸟还常进入一个呈漏斗形状的睡梦,从宽敞的入口进去,却必须从狭仄的出口出来。
  火见子的丈夫在新婚后不久就自杀了,这给火见子的精神造成了很大的刺激,她总是一个人白天把自己反锁在屋子里,思考着多元宇宙论的问题,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另一个宇宙,数不清的宇宙。实际上是火见子一直没办法忘记自杀的丈夫,努力使“在此岸宇宙已死的他这一无法挽回的绝对事实相对化”[2](P55),以此来逃避现实。虽然明知这样做并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死这个绝对性的事实,但火见子仍然继续着她的多元宇宙之梦。这些梦并不是虚无的,而是可见表面上的空隙或逸出,是与实在之物交织在一起的蕴含之物,具有潜在的或隐藏的意义。它和主人公的现实境遇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甚至是人物清醒地执着的梦,但是这些梦却又和现实世界有着相当的距离,折射的是人物心理深处的痛楚和挣扎,也是大江借以探索人性真实存在的策略,使得小说能够从现实世界的逼仄中解脱,增强了小说的现代性。
  四、结语
  现代主义文学是审美现代性对现实世界的否定甚至抗议,它以一种深刻的精神的真实来否定和超越日益变得虚假的生活世界。大江健三郎通过对“性的人”及“政治的人”的描写,为现代主义文学文学的想象力提供了新的领域。在《个人的体验》中,大江健三郎扭转了文学想象力拘泥于客体的“现实化”取向,实现了现代文学想象力的自由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振喜.试析大江健三郎早期文学创作中的怪诞风格.作家,2010,(4).
  [2]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
  [3]王琢.想象力论——大江健三郎的小说方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94.
其他文献
摘 要: 毕淑敏的小说对女性的关怀和解读有着独特的视角。本文通过整理毕淑敏小说中的几个典型女性形象,来分析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和女性价值。本文主要从女性的社会意识、母爱意识、灵魂救赎三个角度来进行解读。  关键词: 毕淑敏作品 女性角色 “高贵灵魂”    毕淑敏是当代有着独特书写气质的女作家。战士、医生、心理咨询师、作家,没有几个女性能在短暂的一生中拥有如此丰富的社会阅历。女儿、妻子、母亲,大多数
摘 要: 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优秀分子,必须发挥其先进作用。结合独立学院特点,本文分析了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重大意义、现实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讨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的途径。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学生党员 先进性    一、独立学院学生党员队伍的问题分析  为进一步掌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的基本情况,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我们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调查个案,对295名不同专业与年级的学生党员和非学生
摘 要: 当前,国际化已成为现代大学的一种生存方式,职业技术教育也必然走此道路。本文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个案,探讨了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之路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国际化发展 努力方向    在全球化经济时代,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明显。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也愈发显得重要,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的人才需求,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与机遇,职业技
摘 要: 通过在职攻读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的亲身经历,本文叙述了西南大学翻译硕士课程中的高级口译课程的设置和课堂情况,详细介绍了各项口译技能的训练,分析了在职攻读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的感受和收获,意在为其他在职培训的教师提供借鉴并分享经历。  关键词: 在职培训 翻译专业硕士 高级口译课程 口译技巧    一、在职培训课程设置得到重视  2010—2011年,我在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 本文从两方面论述了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即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教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综合性 实践活动课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
摘 要: 创造性叛逆是文学翻译的必然性,文学语言的开放性和文学文本中包含的不同文化元素是原因之一。同时,译者自身的文学素养、主观精神世界和译语文化背景也是影响要素。创造性叛逆是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之一,表明译者不再是原作者的“仆人”,而是一定程度上的自由个体。  关键词: 文学翻译 创造性叛逆 译者主体性    一、前言    上世纪中期以前,不论在翻译实践活动还是翻译理论研究中,人们都特别关注“
摘 要: 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条件下,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方式和形式都应为学生的工学结合服务。本文旨在阐述在新的条件下,思政课课内实践方式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学生、教师、社会相互合作的思政课课内实践方式,为进一步探讨研究课内实践方式打下基础。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思政课 课内实践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
摘 要: 中国文明具有极强的“原生性”和“持续性”,相较而言,日本文化则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主体性。本文对日本文化的开放性,主体性,以及二者混合而产生的混杂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日本文化 开放性 主体性 混杂性    若将中国文化看成是“原生的”、“创造性”的文化,那将日本文化认为是“继发的”、“摄取性”的文化也不为过。正是这种特性使日本文化具有了开放性和主体性。  一  东亚文明圈或儒教文明
摘 要: 当代大学生艺术情感的极度匮乏,缺乏关注社会与民族命运的远大胸怀和使命感,导致自身艺术审美能力与创新原动力不足,缺乏创造的力量。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品质,是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大学生 艺术品质 艺术教育    当代大学生创作了许多校园文学、校园歌曲、校园话剧、校园美术作品及各类原创作品,看似丰富多元,实则缺乏艺术创新与艺术精品,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开展大学生艺术教育
摘 要: 中学生因阅读倾向不得当,阅读计划似有若无,阅读习惯有读无记,知识空乏、视野狭窄。语文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文提出以下引导学生加强阅读的对策:设立明确的阅读目标;开具阅读书目,明辨读物种类;开辟多种阅读途径;组织搞记和练笔工作;引导个性阅读。  关键词: 中学生 课外阅读 原因 引导对策    自从踏上讲台,至今已历数个春秋。在这数个春秋的耕耘中,我常常喟叹学生知识的贫乏、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