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珍贵的文化资源,其象征着人类文明曾经经历的历史阶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民族和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毕竟已经无法完全的适应于当今社会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在进行相关保护的实践中,必须要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以期能够符合当今社会大众的需求,实现相应的发展和重组,在保证其精神内涵不变的前提,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复活”。本文对于咸丰县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统元素如何继承与保留并适应社会发展,加入人们审美需求的创新元素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学界和业界提供相应的借鉴和思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基于本质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和当今社会的现实生活存在着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对于这些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进行科学、创新的转换和发展,使其适应于当今社会的需求。
温家宝总理曾经明确的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正因如此,我们必须以创新和科学的手段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新的生命活力。
一、创新和传统保护模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界最为宝贵的文化形式和内容,是人类历史漫长的发展期所孕育出的璀璨成果,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在当今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群体的共同愿望,采取了各种方法和措施来保护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一实践过程之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和思路,即“原生态”的保护和“创新”的保护。
所谓“原生态”的保护,其核心在于以政府为中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整体的保护,对于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进行人为的复原,而是为其划定一个保护区,任凭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自然遵循客观规律进行存在和发展[1]。
与“原生态”的保护截然不同的是“创新”的保护,这种观点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并不是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和物力进行保护的“包袱”,而是我们人类祖先为我们留下的珍贵资源,因此,应当采取积极地措施进行保护,否则,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当今社会必然存在的不协调性,总归会泯灭。总而言之,采取“创新”的保护模式,可以使得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髓和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既能保持其核心内容不变,而且还适应于当今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需求,从而向人们展现出来一个新的形势,最终促进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快速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文化环保”,即最大程度的使得各种文化都能得到生存和发展,避免这些人类历史上的璀璨明珠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消亡、推出人类历史的舞台。正因如此,我们可以说,在当今的社会环境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保护,以新的形势来代替其内部违背社会实际情况的内容,激发其中的基因,从而实现精神内涵和外在表现额度共同发展。
可以说,若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社会的新的社会环境相结合,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新传媒和新兴的创意产业。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群众智慧的精华,是世世代代累积的宝贵文化财富,是人类美丽艺术殿堂中不可获取的重要支柱,因此,必须采取各种创新性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
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出路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学者林毓生的《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中提到,推行文化传统必须依靠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否则,再好的艺术形式也会脱离时代的背景,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马克思曾经论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和艺术形式都有着其不同的时代背景,这是文化的必然属性。
如今,人类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正在向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社会前进,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立足于农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和社会现实所脱节,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毛泽东主席曾经明确的指出,: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因此,一旦一种文化已经无法满足或者无法吸引所处社会的人民群众时,这种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极大地挑战。
正因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被动的等待社会大众的保护和抢救,而应顺应社会现实背景的发展潮流,进行适当的变革,适应当代社会,融入当代生活,以积极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潮流,在这个生活日新月异、变化天翻地覆的现代大工业社会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存,但更要延续:要延续,但更要发展。而一切的关键莫不在于依托具有当代特色的产品或融合当代技术以实现“创造性转化”[2]。
三、创新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仅仅的从理论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途径进行研究是完全的不够,若想真正的实现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的结合,就必须采取创意产业来进行,以现代化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以此最终实现保护的目的。
咸丰传统舞蹈“地盘子”,俗称“三人转”,又名“丁丁猫”,集歌舞乐于一体。过去,人们只在春节期间玩耍,本是一种乞讨艺术,而今无论是重大集会还是节日庆典都成了一种喜闻乐道甚至搬上了舞台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的基本步伐、(下转第98页)(上接第96页)形态、构图高度统一,生、旦、丑三个角色都以“丁丁步”为基本步伐,分别展现了轻盈、灵活,文静,潇洒,诙谐、粗犷的不同风格,显示了别至的山民形体姿态和流动的舞蹈韵律;它的音乐唱腔曲牌丰富,揉合了咸丰本地的音乐曲调,旋律优美,音程宽广;它的唱词讲究随机应变,非常具有创造性;生动地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情景,语言地方化、服饰民族化,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据统计,截止目前,文化部门专业干部根据原生态“地盘子”改编创作出的舞蹈作品5个,如《打端阳》、《从小明理讲诚信》、《一江春水映朝阳》等;改编成“地盘子”音乐作品2个,如《朝阳欢歌》;改编成“地盘子”小品3个;从事“地盘子”业余表演团队3个,爱好者多达上1000人;“地盘子”这一艺术形式存活在民间,走进了学校和社区。无论是搬上舞台了的“地盘子”,还是人们自发表演的,万变不离其宗,都遵循“地盘子”表演 “丁丁步” 屈膝、蹲颤、诙谐的舞蹈基本元素,都离不开伴唱五声羽调式、徵调式等基本调式。对于“地盘子”这类表演性项目而无实际物资价值、核心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应当采取何种方式进行保护和发展呢? 正如同温家宝总理所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没有物质性,只是不像其他物质性文化遗产那样物质性特点明显而稳定。可以说,完全没有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是无法存在的。因此,在当今现实环境下,对于表演类项目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需要进行格外的关注。
覃遵元执导的群舞“地盘子”《打端阳》荣获“天鹅山庄杯”第三届湖北舞蹈金凤奖(非职业组舞蹈)作品一等奖。端阳节本是我国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打端阳”又属于咸丰土家族婚俗中未婚男青年在端阳节这天拜访女方家的一个习俗。覃遵元编导便利用这样一个土家族生活民俗事项创编了“地盘子”舞蹈,其阵容庞大,打破原始的生、旦、丑“三人转”传统表演角色,一改群舞形式,伴奏音乐也改原来只有马锣(冬子锣)、大钹、大锣、鼓等的伴奏,而是采用民乐与西洋乐旗鼓并进的伴奏形式。这样一来,大大吸引人们研究,也极大丰富了“地盘子”的表演性。就这样,覃遵元导演在舞蹈中一方面继承传统的舞蹈核心,遵循传统之路,但又不乏加上现代的解读和创新,令这个舞蹈更为丰满。这一实践正是当今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经典例子,值得我们业界的借鉴和思索。
四、创新必须遵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核心万变不离其宗
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精神创造,都是一种生命的存在,有自己的核心、要素、结构、本质和生命链,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本质密码。尤其保护部门的专业人员更是要掌握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近期,咸丰县选送的其中一个“地盘子”表演节目参加了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该节目的创编,完全脱离了“地盘子”这一传统舞蹈的本来面目,其大的核心内容都已偏离,也就是说已不是一个舞蹈节目,全篇的舞蹈动作、表演服饰、表现手法完全偏离甚至于扭曲变形从古至今流传定性的传统舞蹈形式,如果不是舞蹈,又何必冠以“地盘子”这一牌子呢?这样一来,会导致观众形成对“地盘子”错误的理解,不仅没有达到宣传保护的效果,反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一种断裂的危险。
参考文献:
[1]陈建宪.文化创新与母题重构一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功能整合[J].民间文化论坛,2006,02(17):22-61.
[2]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三联书店,1988.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丰县文化馆)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基于本质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和当今社会的现实生活存在着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对于这些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进行科学、创新的转换和发展,使其适应于当今社会的需求。
温家宝总理曾经明确的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正因如此,我们必须以创新和科学的手段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新的生命活力。
一、创新和传统保护模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界最为宝贵的文化形式和内容,是人类历史漫长的发展期所孕育出的璀璨成果,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在当今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群体的共同愿望,采取了各种方法和措施来保护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一实践过程之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和思路,即“原生态”的保护和“创新”的保护。
所谓“原生态”的保护,其核心在于以政府为中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整体的保护,对于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进行人为的复原,而是为其划定一个保护区,任凭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自然遵循客观规律进行存在和发展[1]。
与“原生态”的保护截然不同的是“创新”的保护,这种观点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并不是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和物力进行保护的“包袱”,而是我们人类祖先为我们留下的珍贵资源,因此,应当采取积极地措施进行保护,否则,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当今社会必然存在的不协调性,总归会泯灭。总而言之,采取“创新”的保护模式,可以使得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髓和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既能保持其核心内容不变,而且还适应于当今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需求,从而向人们展现出来一个新的形势,最终促进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快速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文化环保”,即最大程度的使得各种文化都能得到生存和发展,避免这些人类历史上的璀璨明珠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消亡、推出人类历史的舞台。正因如此,我们可以说,在当今的社会环境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保护,以新的形势来代替其内部违背社会实际情况的内容,激发其中的基因,从而实现精神内涵和外在表现额度共同发展。
可以说,若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社会的新的社会环境相结合,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新传媒和新兴的创意产业。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群众智慧的精华,是世世代代累积的宝贵文化财富,是人类美丽艺术殿堂中不可获取的重要支柱,因此,必须采取各种创新性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
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出路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学者林毓生的《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中提到,推行文化传统必须依靠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否则,再好的艺术形式也会脱离时代的背景,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马克思曾经论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和艺术形式都有着其不同的时代背景,这是文化的必然属性。
如今,人类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正在向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社会前进,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立足于农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和社会现实所脱节,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毛泽东主席曾经明确的指出,: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因此,一旦一种文化已经无法满足或者无法吸引所处社会的人民群众时,这种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极大地挑战。
正因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被动的等待社会大众的保护和抢救,而应顺应社会现实背景的发展潮流,进行适当的变革,适应当代社会,融入当代生活,以积极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潮流,在这个生活日新月异、变化天翻地覆的现代大工业社会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存,但更要延续:要延续,但更要发展。而一切的关键莫不在于依托具有当代特色的产品或融合当代技术以实现“创造性转化”[2]。
三、创新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仅仅的从理论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途径进行研究是完全的不够,若想真正的实现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的结合,就必须采取创意产业来进行,以现代化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以此最终实现保护的目的。
咸丰传统舞蹈“地盘子”,俗称“三人转”,又名“丁丁猫”,集歌舞乐于一体。过去,人们只在春节期间玩耍,本是一种乞讨艺术,而今无论是重大集会还是节日庆典都成了一种喜闻乐道甚至搬上了舞台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的基本步伐、(下转第98页)(上接第96页)形态、构图高度统一,生、旦、丑三个角色都以“丁丁步”为基本步伐,分别展现了轻盈、灵活,文静,潇洒,诙谐、粗犷的不同风格,显示了别至的山民形体姿态和流动的舞蹈韵律;它的音乐唱腔曲牌丰富,揉合了咸丰本地的音乐曲调,旋律优美,音程宽广;它的唱词讲究随机应变,非常具有创造性;生动地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情景,语言地方化、服饰民族化,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据统计,截止目前,文化部门专业干部根据原生态“地盘子”改编创作出的舞蹈作品5个,如《打端阳》、《从小明理讲诚信》、《一江春水映朝阳》等;改编成“地盘子”音乐作品2个,如《朝阳欢歌》;改编成“地盘子”小品3个;从事“地盘子”业余表演团队3个,爱好者多达上1000人;“地盘子”这一艺术形式存活在民间,走进了学校和社区。无论是搬上舞台了的“地盘子”,还是人们自发表演的,万变不离其宗,都遵循“地盘子”表演 “丁丁步” 屈膝、蹲颤、诙谐的舞蹈基本元素,都离不开伴唱五声羽调式、徵调式等基本调式。对于“地盘子”这类表演性项目而无实际物资价值、核心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应当采取何种方式进行保护和发展呢? 正如同温家宝总理所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没有物质性,只是不像其他物质性文化遗产那样物质性特点明显而稳定。可以说,完全没有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是无法存在的。因此,在当今现实环境下,对于表演类项目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需要进行格外的关注。
覃遵元执导的群舞“地盘子”《打端阳》荣获“天鹅山庄杯”第三届湖北舞蹈金凤奖(非职业组舞蹈)作品一等奖。端阳节本是我国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打端阳”又属于咸丰土家族婚俗中未婚男青年在端阳节这天拜访女方家的一个习俗。覃遵元编导便利用这样一个土家族生活民俗事项创编了“地盘子”舞蹈,其阵容庞大,打破原始的生、旦、丑“三人转”传统表演角色,一改群舞形式,伴奏音乐也改原来只有马锣(冬子锣)、大钹、大锣、鼓等的伴奏,而是采用民乐与西洋乐旗鼓并进的伴奏形式。这样一来,大大吸引人们研究,也极大丰富了“地盘子”的表演性。就这样,覃遵元导演在舞蹈中一方面继承传统的舞蹈核心,遵循传统之路,但又不乏加上现代的解读和创新,令这个舞蹈更为丰满。这一实践正是当今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经典例子,值得我们业界的借鉴和思索。
四、创新必须遵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核心万变不离其宗
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精神创造,都是一种生命的存在,有自己的核心、要素、结构、本质和生命链,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本质密码。尤其保护部门的专业人员更是要掌握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近期,咸丰县选送的其中一个“地盘子”表演节目参加了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该节目的创编,完全脱离了“地盘子”这一传统舞蹈的本来面目,其大的核心内容都已偏离,也就是说已不是一个舞蹈节目,全篇的舞蹈动作、表演服饰、表现手法完全偏离甚至于扭曲变形从古至今流传定性的传统舞蹈形式,如果不是舞蹈,又何必冠以“地盘子”这一牌子呢?这样一来,会导致观众形成对“地盘子”错误的理解,不仅没有达到宣传保护的效果,反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一种断裂的危险。
参考文献:
[1]陈建宪.文化创新与母题重构一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功能整合[J].民间文化论坛,2006,02(17):22-61.
[2]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三联书店,1988.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丰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