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基础教育界最令人瞩目的热点话题,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四维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如何落实在未来的初中英语课堂上?
初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
【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進一步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口、笔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并赏析其恰当表达意义的手段;有效使用口、笔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
【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自信、自尊、自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够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反思、调整和评价自己的学习。以阅读文本教学为例,核心素养可分为三个层次。
1.对文本符号进行意义的解码和建构,即学生搜集、理解基础信息。这一阶段是基础,支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素养是语言知识。
2.通过推理来理解语言背后的真实意义。学生需要做出思维判断,从作者说话的立场出发来推理话语中真实表达的意义。这一阶段支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素养是思维技能。思维技能具体表现为归类能力、序列感培养、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分析等。
3.通过思维判断文本阅读中真正有效的信息。学生需要将信息与自身认知结构相关联,进行思维理解。这一阶段支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素养是社会常识。教师在不同素养培养过程中应该予以学生不同的引导途径,可以有三个途径。一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范式,包括语言应用的生活场景。二是深入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三是具备核心素养的认知框架,即培养教师对文本中所包含的思维技能的敏锐度。我认为教学应在课程标准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指导下展开,针对教材内容结合课程标准和我们两个班学生的学情,我设定了三个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跳读文本,能总结出关于母爱文段的段落结构及主旨大意;
(2)通过独立寻读,能从关于母爱的文段中获取相关的细节信息;
(3)通过小组讨论,能说出自己成长中体会到的母爱细节。首先,以母亲日常叮嘱孩子的话引入本课时的主题母爱;这是对文本进行意义的解码和建构,即学生搜集、理解基础信息。其次,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为段落排序,训练学生的跳读获取文段结构技能;这一阶段支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素养是思维技能。再次,让学生为排好序的文段选最佳题目来培养学生跳读获取文段主旨大意的阅读技能。最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分享自己成长中体会到的母爱的细节,并以诗的形式呈现,这样来实现阅读后语言的输出及对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
学好英语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关键在于积累。所以学生在学习中要关注四个“三”:
一是保持三种学习精神,即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一,学会质疑。一味死记硬背,即使把课本背熟了,把老师的板书一字不差地抄录下来,也难以灵活运用。
二是把握好三个学习要点,即多读书、多思考、多重复。不重视阅读,宁愿多做一些题目,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提高英语素养的最好途径还是阅读,通过阅读、思考、理解、交流,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三是坚持三条学习原则,即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四是提升三种学习能力,即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学生在共同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时候,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随着学习能力的增强,又反过来对其他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了助推作用,让其他的核心素养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英语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
初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
【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進一步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口、笔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并赏析其恰当表达意义的手段;有效使用口、笔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
【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自信、自尊、自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够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反思、调整和评价自己的学习。以阅读文本教学为例,核心素养可分为三个层次。
1.对文本符号进行意义的解码和建构,即学生搜集、理解基础信息。这一阶段是基础,支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素养是语言知识。
2.通过推理来理解语言背后的真实意义。学生需要做出思维判断,从作者说话的立场出发来推理话语中真实表达的意义。这一阶段支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素养是思维技能。思维技能具体表现为归类能力、序列感培养、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分析等。
3.通过思维判断文本阅读中真正有效的信息。学生需要将信息与自身认知结构相关联,进行思维理解。这一阶段支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素养是社会常识。教师在不同素养培养过程中应该予以学生不同的引导途径,可以有三个途径。一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范式,包括语言应用的生活场景。二是深入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三是具备核心素养的认知框架,即培养教师对文本中所包含的思维技能的敏锐度。我认为教学应在课程标准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指导下展开,针对教材内容结合课程标准和我们两个班学生的学情,我设定了三个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跳读文本,能总结出关于母爱文段的段落结构及主旨大意;
(2)通过独立寻读,能从关于母爱的文段中获取相关的细节信息;
(3)通过小组讨论,能说出自己成长中体会到的母爱细节。首先,以母亲日常叮嘱孩子的话引入本课时的主题母爱;这是对文本进行意义的解码和建构,即学生搜集、理解基础信息。其次,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为段落排序,训练学生的跳读获取文段结构技能;这一阶段支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素养是思维技能。再次,让学生为排好序的文段选最佳题目来培养学生跳读获取文段主旨大意的阅读技能。最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分享自己成长中体会到的母爱的细节,并以诗的形式呈现,这样来实现阅读后语言的输出及对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
学好英语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关键在于积累。所以学生在学习中要关注四个“三”:
一是保持三种学习精神,即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一,学会质疑。一味死记硬背,即使把课本背熟了,把老师的板书一字不差地抄录下来,也难以灵活运用。
二是把握好三个学习要点,即多读书、多思考、多重复。不重视阅读,宁愿多做一些题目,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提高英语素养的最好途径还是阅读,通过阅读、思考、理解、交流,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三是坚持三条学习原则,即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四是提升三种学习能力,即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学生在共同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时候,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随着学习能力的增强,又反过来对其他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了助推作用,让其他的核心素养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英语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