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校依托小班化教学优势,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生为本,构建基于小组合作的任务型生本课堂。生本课堂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倡导教师要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倡导教师组建“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真正让“教”于“学”。
[关键词] 生本课堂;让教于学
一、构建生本课堂的实践
“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记得的学习内容,会因为不同的学习方式而有很大的差异。只听老师用讲述的方式,两周以后记得的内容只剩5%;以阅读的方式,能记住10%;视听结合的方式,能记住20%;观看演示的方式,能记住30%;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记住50%;如果是自己做出来,则能记住75%;如果能辅导他人,能记住9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只有大胆改变教学观念,让“教”于“学”,才能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生本课堂才能真正焕发生机。
1.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操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改革教学结构,采取“20 20 5”或“15 20 10”的课堂结构,控制好教师讲授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互助学习和展示交流。当然时间的安排只是一种导向,目的是把时间让给学生。当我们面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习内容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把握时间的分配。
在学生座位安排上,我们改变以往的“秧田式”,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这样,当学生需要时,可以很方便地与组内同学讨论,也可以和教师交流,还可以到黑板上演示等。所有的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同学间会有善意的争论,教师会与学生进行平等的研究。当我们把有限的课堂时空让给学生后,课堂是无限的。学生互相讨论、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互相完善、互相纠错、互相提高,智慧的火花充满课堂。
2.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加强学生互助交流学习
课堂上,笔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组内互助学习,充分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然后进行组间交流学习,引导学生交流反思,其间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辅助指导。
“一次函数的图象(2)”一课中,笔者是这样做的:通过“温度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开门见山地引入课堂学习的主题,随后各小组对前一天的自主学习部分进行组内互助学习。笔者巡视各组,并倾听学生的交流,也与他们讨论,特别是在遇到问题时,笔者会积极引导。虽然小组互助学习过程中有疑问、有错误,但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基本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随后,各小组按照笔者布置的任务展示交流,也会对其他组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其间有各抒己见的争论,有豁然开朗的顿悟,使课堂精彩纷呈。同时课堂上,教师恰当的引导、巧妙的点拨、精辟的小结,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无限的时空中尽情地动脑、动口、动手,学生在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猜想中让问题不断深入。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自主学习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不应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应努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加深问题的深度,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归纳一次函数的性质时,有小组提出“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加而增加,你是怎么从图象中得到的?为什么不可以从另一个方向看呢”,展示小组提出了用特殊值法和观察法两种方法。笔者顺势引导:“能严格地计算论证吗?”自然而然地将问题延伸到了课外。一个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思维活动的结束,而是深入研究的开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有同学提出“你是怎样确定自变量和函数的”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引发了学生讨论的高潮,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
课堂上,笔者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参与,敢于提问,敢于出错,敢于争议。
二、构建生本课堂的反思
1.设计和编制符合要求的任务单是构建生本课堂的重要环节
笔者认为任务单的编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学生化原则。根据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教师必须把握课标,认真学习教材,准确加工教材,科学补充教材,合理拓展教材。二是学科化原则。比如数学学科应侧重发现、猜想、验证、应用等,发展学生思维。三是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化为探索性的问题,通过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思维,并帮助学生落实知识。
2.教师在课堂上要开展“交流与展示”“质疑与解答”“思考与探究”及“讨论与反思”等环节
学生依据教师的任务进行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实验验证等,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课堂充分展示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互助学习的成果,充分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让学生想得更多,说得更多,交流得更多,体验得更多,充分张扬学生个性,无论是数学知识,还是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等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教师的辅助学习同样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反思小结时以学生自主归纳为主,学生间相互补充为辅,教师的适时补充和点拨不仅体现在概括结论,更要概括知识的发生过程、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有关的数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站在整个中学数学体系的高度将新知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认知结构得到逐步完善。
4.学习反馈要及时体现检测与纠错的功能
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巡视、面批等方式,捕捉独特的见解、共性的错误并及时引导学生反思。教师在编制学习反馈题时要注意把握练习题的梯度和效度,预测学生完成时间,并要对反馈后的学习目标达成度做到心中有数,为后续课的设计与教学找准起点。
5.评价鼓励
评价既要注重结果的评价,又要注重过程的评价;既要注重数学知识习得的评价,又要关注学习方法、情感能力等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在小组互助学习中的合作程度,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并及时、客观地进行评价。教师在课堂中的即时评价对学生的表现有直接激励作用。课堂评价,可以展示典型,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功感,同时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了力量。
生本课堂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其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教师要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真正让“教”于“学”,构建生本课堂。
参考文献
[1]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巴巴拉·明托.金字塔原理[M].北京:民族与建设出版社,2002.
[3]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孙学东,孔明.小组合作学习中可观察的教育附加值及其实现途径[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11):28-30.
[5]徐利国,俞建林.初中数学“导学稿”教学下学生的预习策略[J].中小学数学,2013,(6):12-14.
责任编辑 王 慧
[关键词] 生本课堂;让教于学
一、构建生本课堂的实践
“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记得的学习内容,会因为不同的学习方式而有很大的差异。只听老师用讲述的方式,两周以后记得的内容只剩5%;以阅读的方式,能记住10%;视听结合的方式,能记住20%;观看演示的方式,能记住30%;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记住50%;如果是自己做出来,则能记住75%;如果能辅导他人,能记住9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只有大胆改变教学观念,让“教”于“学”,才能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生本课堂才能真正焕发生机。
1.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操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改革教学结构,采取“20 20 5”或“15 20 10”的课堂结构,控制好教师讲授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互助学习和展示交流。当然时间的安排只是一种导向,目的是把时间让给学生。当我们面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习内容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把握时间的分配。
在学生座位安排上,我们改变以往的“秧田式”,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这样,当学生需要时,可以很方便地与组内同学讨论,也可以和教师交流,还可以到黑板上演示等。所有的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同学间会有善意的争论,教师会与学生进行平等的研究。当我们把有限的课堂时空让给学生后,课堂是无限的。学生互相讨论、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互相完善、互相纠错、互相提高,智慧的火花充满课堂。
2.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加强学生互助交流学习
课堂上,笔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组内互助学习,充分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然后进行组间交流学习,引导学生交流反思,其间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辅助指导。
“一次函数的图象(2)”一课中,笔者是这样做的:通过“温度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开门见山地引入课堂学习的主题,随后各小组对前一天的自主学习部分进行组内互助学习。笔者巡视各组,并倾听学生的交流,也与他们讨论,特别是在遇到问题时,笔者会积极引导。虽然小组互助学习过程中有疑问、有错误,但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基本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随后,各小组按照笔者布置的任务展示交流,也会对其他组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其间有各抒己见的争论,有豁然开朗的顿悟,使课堂精彩纷呈。同时课堂上,教师恰当的引导、巧妙的点拨、精辟的小结,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无限的时空中尽情地动脑、动口、动手,学生在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猜想中让问题不断深入。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自主学习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不应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应努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加深问题的深度,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归纳一次函数的性质时,有小组提出“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加而增加,你是怎么从图象中得到的?为什么不可以从另一个方向看呢”,展示小组提出了用特殊值法和观察法两种方法。笔者顺势引导:“能严格地计算论证吗?”自然而然地将问题延伸到了课外。一个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思维活动的结束,而是深入研究的开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有同学提出“你是怎样确定自变量和函数的”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引发了学生讨论的高潮,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
课堂上,笔者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参与,敢于提问,敢于出错,敢于争议。
二、构建生本课堂的反思
1.设计和编制符合要求的任务单是构建生本课堂的重要环节
笔者认为任务单的编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学生化原则。根据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教师必须把握课标,认真学习教材,准确加工教材,科学补充教材,合理拓展教材。二是学科化原则。比如数学学科应侧重发现、猜想、验证、应用等,发展学生思维。三是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化为探索性的问题,通过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思维,并帮助学生落实知识。
2.教师在课堂上要开展“交流与展示”“质疑与解答”“思考与探究”及“讨论与反思”等环节
学生依据教师的任务进行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实验验证等,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课堂充分展示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互助学习的成果,充分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让学生想得更多,说得更多,交流得更多,体验得更多,充分张扬学生个性,无论是数学知识,还是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等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教师的辅助学习同样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反思小结时以学生自主归纳为主,学生间相互补充为辅,教师的适时补充和点拨不仅体现在概括结论,更要概括知识的发生过程、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有关的数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站在整个中学数学体系的高度将新知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认知结构得到逐步完善。
4.学习反馈要及时体现检测与纠错的功能
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巡视、面批等方式,捕捉独特的见解、共性的错误并及时引导学生反思。教师在编制学习反馈题时要注意把握练习题的梯度和效度,预测学生完成时间,并要对反馈后的学习目标达成度做到心中有数,为后续课的设计与教学找准起点。
5.评价鼓励
评价既要注重结果的评价,又要注重过程的评价;既要注重数学知识习得的评价,又要关注学习方法、情感能力等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在小组互助学习中的合作程度,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并及时、客观地进行评价。教师在课堂中的即时评价对学生的表现有直接激励作用。课堂评价,可以展示典型,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功感,同时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了力量。
生本课堂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其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教师要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真正让“教”于“学”,构建生本课堂。
参考文献
[1]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巴巴拉·明托.金字塔原理[M].北京:民族与建设出版社,2002.
[3]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孙学东,孔明.小组合作学习中可观察的教育附加值及其实现途径[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11):28-30.
[5]徐利国,俞建林.初中数学“导学稿”教学下学生的预习策略[J].中小学数学,2013,(6):12-14.
责任编辑 王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