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轼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诗词文赋无所不工,书法绘画也有所涉猎。他的这些作为,无一不与他潇洒自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有关,同时也造就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处世哲学。而苏轼的成就恰恰是他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的自然表现和完美表现。本文拟从其文学成就和人生态度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探讨苏轼创作实践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苏轼 文学成就 处世哲学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出生在一个比较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较好的封建文化的熏陶。22岁便考中进士,但由于他生性旷达,不肯攀附权贵,并且总是批评时政,揭露现实,与上层统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因而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而且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晚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食芋饮水,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办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应对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化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刚毅、乐观、旷达的人生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旷盛的创造活力。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山团练副使后,乘舟游黄山赤鼻时而作,作者时年四十七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于是借“地”发挥,将赤鼻矶说成是孙刘联军与曹操交战的赤壁,怀古悲今,抒发自己对英雄事业的向往和不能施展才华的苦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干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奂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正烟灰。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醵江月。
词一起笔便以“大江东去,浪淘尺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气指点江山,雄视古今,把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叱咤风云的英雄人完美结合,一扫词坛铺金缀玉,轻歌温舞的浮艳,代之以大江东去的豪放。在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注入深沉的历史思考和人生感悟。如果没有潇洒自然、豁达乐观的人生態度,又哪来的这种豪情。
苏轼有一首著名的《定风波》词更宜体现体现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鉴赏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
苏轼这首词看似写景,描写感受,实际上写了他的人生。以舒淡的笔调,诉说他的态度和处世哲学:面对风雨,不要看它吹得紧,下得急,也不要冷酷的声音,为何不“吟嘯且徐行”?有竹杖,不怕跌倒;有芒鞋,不怕拖泥;何况,还有一身蓑衣,管他风雨来袭。几经沉浮,无论贬谪升迁,还是被别人下放,他都“吟啸且徐行”。困为他有竹杖——信心,不怕跌倒。因为他有芒鞋——真诚坦白,更何况他还有自成一家的文学成就——蓑衣,他害怕什么?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面对政治的风雨也好,在他心中则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潇洒地度过伟大一生。
总之,苏轼一生的遭遇虽然坎坷,但由于他对待政治、对待人生、对待诗词的态度都是任性乐观、洒脱自由的,所以他在风雨中走过仍是那么潇洒平静。真所谓“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从而开创了宋词创作的新境界。甚至可以说苏轼的一生是一种对艺术的审美人生观的生动诠释。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史》 莫砺锋 黄天翼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苏东坡传》 林语堂著 海南出版社 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