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是以高考为直接目的,以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间接目的的教学。在严峻的高考形势下,大家往往将多数的注意力放在了直接目的上,而忽略了间接目的,或是最终目的。而创新能力作为新课标中提出的一种重要的学习精神,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实践和提高,这就对高中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具挑战性的要求。本文是笔者根据自己日常的教学经验,加之对大量教育文献的阅读总结得出的几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办法,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二。
关键词:高中语文 创新能力 学习精神 合作 游戏
前言:何谓语文中的创新能力,有如下的几点要求:对语文知识点能够有自己的理解,能够灵活应用语文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自主阅读和理解课外文章,能够站在新的思维角度发出“语文”的声音。只有明确了这样的创新要求,才能够设计出更好的教学方案,将创新能力融入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各个方面。
一、以游戏带动课堂,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
游戏能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而人进入这样的环境中,其思维的运转速度也会快很多。特别是在枯燥课堂上学生对语文的思考能力几乎为零,只是片面的接受知识,这样会造成对语文的厌恶,就更别说自主、创新学习语文知识了。将语文知识点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比如采用诗词接龙的游戏来代替传统的诗句听写,再加之一些刺激的环节,如“击鼓传花”,当鼓声停时的那位同学就要接下诗句。我曾在班内实施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涨。平时很少见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去背诵课本上的诗句,或是一些课外的名句,但是有了这个游戏之后,总能够见到班内学生在课下时自己拿出语文书背上两首。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积极,他们回答说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玩这个游戏。
甚至还有很多学生给我提出建议,说是还可以用怎样的游戏来学习语文。整个班级学习语文的热情都被调动起来了,大家更加知道应该如何学习语文知识。经过这些实践,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还在课堂上多了更多的奇思妙想。
二、以合作挖掘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
游戏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了新的认识,能够通过一个创新的途径去更加积极地学习语文。但是游戏只能够去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需要长期维持和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需要另辟蹊径。采用合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三五人为小组,共同去完成同一个任务,大家集思广益,往往能够取得令人惊讶的效果。在人教版的教材上,会有“交流合作”这个环节,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章节的内容,真正让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去学习知识。之前大家一直认为语文学习是个人的事情,是自己知识的吸收。但是采用合作学习方法之后,他们对语文有了新的认识,知道它是交流的途径,更是能够将语文创新的用在很多方面。例如,我让学生编辑创新的短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思考更多,更具创新元素的短信。每个小组的学习都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大家的思路被打得很开,很多人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语文学习潜力。
在合作的同时也可以引入竞争的元素,让每个小组之间竞争,看谁的想法更加“有意思”,更能够让师生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合作是创新元素的一种收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地收获到更多的语文信息。
三、以实践代替死记,提供给学生创新途径。
应试虽然对高中语文非常重要,但是这并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采用实践的教学方法,不是耽誤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而是给他们更多的学习途径,刺激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更具创新性。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引用时下的一些时事新闻,一些娱乐趣事,不仅能够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方式千千万万,还能够提高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让生活作为他们创新思考的场所,这样在日常就能够学习语文,提高文学素养。人教版教材中不乏一些对国家大事、对社会风气、对人性的思考,这些对学生来说都是可以实在接触到的。讲解课文时,我会联系到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去想,去描述自己生活中和文章主题相类似的事情,并且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提高自己的思维深度,扩大思维广度,这些都是创新的必要元素。在课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博物馆或是名胜古迹,唤起学生对历史的一种回顾,增加他们和伟人的接触点,从而能够理解他们的思维,对文章的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难以做到的话,可以用多媒体代替,多展示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扩大学生的视角,让他们的理解更加全面。另外,偶尔有时间时,我会领着学生坐在公交车上,或是站在大马路上去观察每一个人,想象他们背后的故事。这样的实践化的教学方法,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元素,让他们的语文学习更“接地气”。而且这种生活唤醒的办法,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了语文,能够随时随地去学习语文知识,这不仅是创新的要求,更是深化语文知识的基本要求。
总之,要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必须重新定义语文教学的意义,发散思维增加语文学习的途径,实施更加有效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在收获语文知识的同时更能够收获快乐,从而让他们自觉形成创新精神,在不自觉中就能够发现和创造更多的新元素。
参考文献:
[1]王婷.让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活跃起来[J].教育天地.2014(04)
[2]石杨.浅谈语文教学课堂中体态语的运用[J].艺术教学.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