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关键在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求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做好学生创新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加强教学激励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课外活动等方式,在学习中逐步形成学生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力;培养;优化
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是学生思维能力、学习模式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如何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课堂教学不断优化呢?笔者结合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的经历,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造和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因此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创新思维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或问题解决过程所表现出来的能够产生新颖独创性产品与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整合思维、直觉思维和想象思维入手,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1、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它可以突破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的局限,重新组合已的知识经验,找出许多新的可能的解决问题方案,是一种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方向和范围的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三个指标,这三个特点有助于人消除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等消极影响,顺利地解决创造性问题。
2、整合思维的培养。要根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选择正确方案,并且整合已有的知识概念,对搜集的诸多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这些都是在整合思维中进行的。
3、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不仅是创造发明的先导,也是创造活动的动力。直觉思维的结果,是使用逻辑思维所得不到的预见、捷径,或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雏形。它往往从整体出发,用猜测、跳跃、压缩思维过程的方式,直觉而迅速地领悟。
4、想象思维的培养。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或者现象,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想象和预测,并在大脑中时刻想象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或者需要注意的问题,尽量减少意外情况发生,对各种活动结果做出合理解释和准确的描述等。这些都有利于想象性思维的培养。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人才既要具备创新意识,又要具备创新能力。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到十八岁就基本成熟。而在这之前,整个青少年时期有两次思维能力发展的高潮。一次是在十四岁,正值初中阶段;一次是在十七岁,正值高中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培养成的思维习惯,会与人终生相随。这说明创新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由于我们历来重视培养学生重复性思维能力,强调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知识,所以在师生关系上,我们维持师道尊严,强调趋同性,凡事都要求统一,而这一切都是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要求相背的。过去,我们着重培养重复性思维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就是用告诉的方法传授知识,这是因为单纯就传授知识而言。而今天,要求培养善于思考、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所谓的真理。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他们应该在积极的思辨中、在不同见解的碰撞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我们要培养和发展他们思维的批判性、发散性,要使他们不仅准确地掌握人类已发现的知识本身,还要他们在课堂上、在教师精心组织下,体会人类发现这些规律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去自学、去研究、去争论、去自己推理归纳、去做探索性实验。
三、要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开展创新的活动,是促进学生想象力也就是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手段。
创新活动要求学生参与。当代教育家认为, 21世纪的教学更多的是一门学习思考的学问,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主动参与,学会思考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从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这与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完全一致。因而,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教师的课要上得有趣,要能激发学生的情趣,并且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时有所发现,力求使学生亲自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种种关系,使他们在这种发现中感到自己有所进步。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条件,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悬念、新鲜、亲切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体验着发现者和创造者的快乐,将更多的产生强烈的探求知识的欲望。通过参与具有创新特征的教学活动,学生将不只是钓到“鱼”,更重要的是学到狩“渔”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四、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时代要求教育创新,这不仅体现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更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上。教师要根据时代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引导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的优化。即在教学方式上,完成从“讲授式”到“研讨式”的转变;在教学形式上,完成从“一言堂”到“群言堂”的转变;在教学目标上,完成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在师生关系上,完成从主客关系到主主关系的转变;在教学评价上,完成从“一张试卷定高下”到按学生在研讨中的实际表现和能力来综合评定成绩的转变。
实践证明,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学生踏踏实实的“做”、师生平等的交谈与讨论,给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养成提供了极好的锻炼机会,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认识真理、领悟人生,并在此基础上改造与构建自我。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能力提高和素养养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苏富忠.思维科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徐方瞿.创新与创造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创新力;培养;优化
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是学生思维能力、学习模式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如何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课堂教学不断优化呢?笔者结合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的经历,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造和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因此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创新思维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或问题解决过程所表现出来的能够产生新颖独创性产品与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整合思维、直觉思维和想象思维入手,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1、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它可以突破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的局限,重新组合已的知识经验,找出许多新的可能的解决问题方案,是一种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方向和范围的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三个指标,这三个特点有助于人消除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等消极影响,顺利地解决创造性问题。
2、整合思维的培养。要根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选择正确方案,并且整合已有的知识概念,对搜集的诸多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这些都是在整合思维中进行的。
3、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不仅是创造发明的先导,也是创造活动的动力。直觉思维的结果,是使用逻辑思维所得不到的预见、捷径,或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雏形。它往往从整体出发,用猜测、跳跃、压缩思维过程的方式,直觉而迅速地领悟。
4、想象思维的培养。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或者现象,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想象和预测,并在大脑中时刻想象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或者需要注意的问题,尽量减少意外情况发生,对各种活动结果做出合理解释和准确的描述等。这些都有利于想象性思维的培养。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人才既要具备创新意识,又要具备创新能力。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到十八岁就基本成熟。而在这之前,整个青少年时期有两次思维能力发展的高潮。一次是在十四岁,正值初中阶段;一次是在十七岁,正值高中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培养成的思维习惯,会与人终生相随。这说明创新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由于我们历来重视培养学生重复性思维能力,强调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知识,所以在师生关系上,我们维持师道尊严,强调趋同性,凡事都要求统一,而这一切都是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要求相背的。过去,我们着重培养重复性思维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就是用告诉的方法传授知识,这是因为单纯就传授知识而言。而今天,要求培养善于思考、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所谓的真理。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他们应该在积极的思辨中、在不同见解的碰撞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我们要培养和发展他们思维的批判性、发散性,要使他们不仅准确地掌握人类已发现的知识本身,还要他们在课堂上、在教师精心组织下,体会人类发现这些规律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去自学、去研究、去争论、去自己推理归纳、去做探索性实验。
三、要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开展创新的活动,是促进学生想象力也就是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手段。
创新活动要求学生参与。当代教育家认为, 21世纪的教学更多的是一门学习思考的学问,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主动参与,学会思考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从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这与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完全一致。因而,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教师的课要上得有趣,要能激发学生的情趣,并且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时有所发现,力求使学生亲自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种种关系,使他们在这种发现中感到自己有所进步。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条件,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悬念、新鲜、亲切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体验着发现者和创造者的快乐,将更多的产生强烈的探求知识的欲望。通过参与具有创新特征的教学活动,学生将不只是钓到“鱼”,更重要的是学到狩“渔”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四、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时代要求教育创新,这不仅体现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更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上。教师要根据时代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引导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的优化。即在教学方式上,完成从“讲授式”到“研讨式”的转变;在教学形式上,完成从“一言堂”到“群言堂”的转变;在教学目标上,完成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在师生关系上,完成从主客关系到主主关系的转变;在教学评价上,完成从“一张试卷定高下”到按学生在研讨中的实际表现和能力来综合评定成绩的转变。
实践证明,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学生踏踏实实的“做”、师生平等的交谈与讨论,给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养成提供了极好的锻炼机会,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认识真理、领悟人生,并在此基础上改造与构建自我。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能力提高和素养养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苏富忠.思维科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徐方瞿.创新与创造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