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生英,女,河南林州市衡水镇卸甲平村小学教师。汉族,共产党员,48岁,教龄30年。当选为2004年全国模范教师候选人。简要事迹如下:山村女教师,30年教学生涯中,20年以校为家,10年以家为校。1978年雨季因学校校舍破旧,无法使用,她就挨家挨户给学生上课。1986年她放弃改行多挣钱的机会,自愿调到最偏僻的学校,将破旧仓库修补成教室。1993年,学校被暴风雨摧毁,为方便本村学生读书,她就把学生带到家里上课,后来又和丈夫一起把家里的小麦、谷子等卖了,并赊帐、借钱建起了家庭学校。为偿还债务,一家人节衣缩食,拾柴烧火做饭、挖野菜充饥,将省下的钱为学生添置学习用品。
王生英同志是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一名普通的山村女教师。她所在的山村经济比较落后,土地贫瘠,山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这里的人们仿佛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生活清贫,教育落后。为了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王生英同志立志家乡的教育事业,克服身体残疾,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扎根山区小学教育三十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歌,被誉为山区的“蒲公英”和“傲岩争春的青松”。是什么力量使她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安贫乐道、无怨无悔,三十年如一日呢?“让山区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是我最大的心愿。”王生英质朴的话语折射出一个山村教师高尚的品格。
“让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
是她多年的夙愿
1956年,王老师出生在卸甲平的西平自然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和绝大多数的农民家庭一样,生活十分清贫。幼时又遭不幸,一场疾病使她患上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可生性好强的王生英,偏偏喜欢上了读书,但是在当时,上学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因为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粮。村里的许多孩子因为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一些家庭根本就不让孩子上学,更何况一个女娃,而且还有残疾。为了上学,王生英哭着、闹着求爹娘。爹娘疼爱她而且比较开通,他们咬咬牙,答应了生英的要求。为了供生英上学,他们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挤钱。生英的母亲给人家纺花常常深夜未眠,父亲冒着危险到山上采石。体味着父母的辛劳,眼见着儿时的伙伴因为贫穷上不起学,在山上放羊、拾柴、嬉戏打闹,王生英深深体会到山区孩子上学是多么的不易!于是她暗暗立下志向,刻苦学习,长大当一名教师,让村里的孩子都能上学,都上得起学!在父母艰难的支撑下,王生英勤奋刻苦,终于读完了高中,并在197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民办教师,实现了她多年的愿望。当她第一次走上讲台,看着几十双渴望知识的目光,她激动得流下眼泪,并立志要扎根这贫瘠的山区,为山区的孩子,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山路崎岖,挡不住脚下的路”
是她献身教育的决心
王生英生活的卸甲平村共有6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不是大河相隔,就是隔山而望,从家里到乡里,二十多里的山路一口气都不歇还要走四个多钟头。她教学的第一站是东平自然村。从家到学校,中间隔着一条大河,平常需要走半个钟头的路程。因为王生英同志腿脚不便,摔跤是常有的事。每到雨季,山陡路滑,河水暴涨,架在河上的木桥常常被洪水淹没、冲断,往返学校只好从河坝上趟着没膝深的河水过河,随时都有摔倒的可能,一不留神就可能被河水冲走。即便是身体健壮的青年人,从这儿过河都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初任教师的那几年,王老师满脑子想的都是教学工作,趟水过河从来没有害怕过。经常浑身泥泞地赶到学校,又回到家里。那时候乡亲们一次次搀扶、学生们一次次接送,增添了她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勇气。1978年6月,阴雨下个不停。破旧的校舍已经不能遮风挡雨。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实在太危险了,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她只好让他们回到家里。这时候的王生英,心里没有了着落,急得团团转,只盼着老天爷赶快把雨停下来,可是雨依然不停地下着。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她拖着残疾的腿,冒着不停的雨水,踏着泥泞打滑的山路,挨家挨户到每个学生家里上课、辅导、批改作业。20多天里,不管雨有多大、风有多急,每天坚持跑遍全村,决不落下一个孩子。因路滑摔倒过多少次,已经记不清了。看着王老师每天这个样子,乡亲们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心疼地拉住她的手一个劲地掉眼泪。孩子们哭着说:“王老师,你不要再挨家挨户地跑了,我去把他们都叫到我家里来!”乡亲们无言的泪水、孩子们质朴的话语就象缕缕春风,拂干了王老师湿漉的衣衫,抚慰着他摔疼的腿脚。每当这时候,“学春蚕吐尽银丝织春景,做人梯献出碧血育人才。”这两句恩师的赠言便浮现在眼前,心里便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为了钟爱的教育事业,在三十年的教学生涯里,王生英同志二十年以校为家,从来没有误过学生一节课。初任老师的头8个月都是在涉河中度过的。为了给学习差的学生补课,王老师常常以校为家,以学生家为校,默默地奉献着一切。多少个夜晚,跋涉在山间小道上,道路漆黑,没有灯火,摔跤是常有的事。一次竟从半山腰滚下来……山路崎岖,没有动摇她献身教育的决心。长时间的摸爬滚打,她竟能在崎岖的山道行走自如了。
乡亲们的支持,孩子们的敬重,使王生英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山路再难,她不怕,工作再苦,她也能顶住。由于山村落后,一些人不重视教育,认为上学没啥出息,不愿让孩子上学。有些人认为一个残疾女人,拖着病腿东奔西跑,是出风头,是自找罪受。甚至村里的个别干部也冷言冷语,讽刺挖苦。为此,她曾感到过委屈,也曾伤心地落泪,心想,干好事咋也这么难!但是乡亲们信任的目光和孩子们期盼的眼神,使她把所有的委屈、泪水都抛在了一边。能和孩子们在一起,她感到踏实和快乐。
“有付出、有牺牲,才能换来山区的面貌的改变”
是她对三十年来教学生涯的理解
山区的教师是十分清贫的,在那过去的日子里,作为一名山区的民办教师,工资少得可怜。生英同志每月拿过5元、10元、30元、40元、70元的工资。别说贴补家里,就是维持自己的生计也很艰难。而在当时,王生英的裁缝活儿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凭着她的本事和心劲,完全可以开个裁缝店,挣钱养活全家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家里人和亲戚朋友也曾多次劝过她,但是她没有动心。因为山里的孩子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山里的孩子们。
1985年,王生英的丈夫王河生在东北找到了挣钱的门路,承包了一个建筑工程。一个工程下来,收入相当可观。丈夫怀着兴奋的心情回家与妻子商量:“咱们一块到东北吧!我管工地,你当会计,不用受累,挣钱又多,比你在家教书强一百倍。”丈夫的心情,妻子能理解,他是为了她好,为了这个家好。但是她却劝丈夫说:“谁不知道钱多了好,谁不知道过清闲的日子好。可咱能为了钱,撇下这些孩子吗?我们山里人缺的不仅仅是钱,更缺的是知识和文化呀!”丈夫被她的赤诚打动了。为了妻子钟爱的事业,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王河生最终放弃了东北的工程。从那以后,他成了学校的义务后勤。在山区的小道上,他用自行车驮着生英上班下班、开会学习。学校的门窗坏了,他义务修理,校舍漏了,他主动修补,为了改善学生学习的条件,他花钱给学生打造了32块水泥板桌面。这在当时,成了大队里条件最好的学校。
1986年,王生英老师自愿调到最偏僻、最遥远的桃园学校。教室设在一个废弃的破旧仓库里,由于年久失修,每到下雨的时候,总是外面大下,里面小下,教室的墙皮四处脱落,地面也是坑坑洼洼,支水泥板的泥墩东倒西歪,水泥板动不动就歪倒,经常不是压着学生的脚,就是碰着学生们的腿。找村里反映,也未能及时解决。丈夫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利用学生放学的时间,悄悄地垒好土墩,修整了不平的地面,为孩子们上课解除了后顾之忧。接着他又自己花钱,买来一百多片蓝瓦,修补好教室的屋顶。看着他所做的这一切,王老师感到莫大的幸福和鼓舞,工作也到了忘我的程度,每天起早贪黑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经常吃住在学校。长时间的劳累和营养不良,使她的身体变得消瘦、虚弱,常常晕倒在课堂上。
王生英同志是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一名普通的山村女教师。她所在的山村经济比较落后,土地贫瘠,山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这里的人们仿佛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生活清贫,教育落后。为了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王生英同志立志家乡的教育事业,克服身体残疾,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扎根山区小学教育三十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歌,被誉为山区的“蒲公英”和“傲岩争春的青松”。是什么力量使她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安贫乐道、无怨无悔,三十年如一日呢?“让山区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是我最大的心愿。”王生英质朴的话语折射出一个山村教师高尚的品格。
“让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
是她多年的夙愿
1956年,王老师出生在卸甲平的西平自然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和绝大多数的农民家庭一样,生活十分清贫。幼时又遭不幸,一场疾病使她患上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可生性好强的王生英,偏偏喜欢上了读书,但是在当时,上学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因为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粮。村里的许多孩子因为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一些家庭根本就不让孩子上学,更何况一个女娃,而且还有残疾。为了上学,王生英哭着、闹着求爹娘。爹娘疼爱她而且比较开通,他们咬咬牙,答应了生英的要求。为了供生英上学,他们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挤钱。生英的母亲给人家纺花常常深夜未眠,父亲冒着危险到山上采石。体味着父母的辛劳,眼见着儿时的伙伴因为贫穷上不起学,在山上放羊、拾柴、嬉戏打闹,王生英深深体会到山区孩子上学是多么的不易!于是她暗暗立下志向,刻苦学习,长大当一名教师,让村里的孩子都能上学,都上得起学!在父母艰难的支撑下,王生英勤奋刻苦,终于读完了高中,并在197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民办教师,实现了她多年的愿望。当她第一次走上讲台,看着几十双渴望知识的目光,她激动得流下眼泪,并立志要扎根这贫瘠的山区,为山区的孩子,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山路崎岖,挡不住脚下的路”
是她献身教育的决心
王生英生活的卸甲平村共有6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不是大河相隔,就是隔山而望,从家里到乡里,二十多里的山路一口气都不歇还要走四个多钟头。她教学的第一站是东平自然村。从家到学校,中间隔着一条大河,平常需要走半个钟头的路程。因为王生英同志腿脚不便,摔跤是常有的事。每到雨季,山陡路滑,河水暴涨,架在河上的木桥常常被洪水淹没、冲断,往返学校只好从河坝上趟着没膝深的河水过河,随时都有摔倒的可能,一不留神就可能被河水冲走。即便是身体健壮的青年人,从这儿过河都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初任教师的那几年,王老师满脑子想的都是教学工作,趟水过河从来没有害怕过。经常浑身泥泞地赶到学校,又回到家里。那时候乡亲们一次次搀扶、学生们一次次接送,增添了她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勇气。1978年6月,阴雨下个不停。破旧的校舍已经不能遮风挡雨。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实在太危险了,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她只好让他们回到家里。这时候的王生英,心里没有了着落,急得团团转,只盼着老天爷赶快把雨停下来,可是雨依然不停地下着。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她拖着残疾的腿,冒着不停的雨水,踏着泥泞打滑的山路,挨家挨户到每个学生家里上课、辅导、批改作业。20多天里,不管雨有多大、风有多急,每天坚持跑遍全村,决不落下一个孩子。因路滑摔倒过多少次,已经记不清了。看着王老师每天这个样子,乡亲们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心疼地拉住她的手一个劲地掉眼泪。孩子们哭着说:“王老师,你不要再挨家挨户地跑了,我去把他们都叫到我家里来!”乡亲们无言的泪水、孩子们质朴的话语就象缕缕春风,拂干了王老师湿漉的衣衫,抚慰着他摔疼的腿脚。每当这时候,“学春蚕吐尽银丝织春景,做人梯献出碧血育人才。”这两句恩师的赠言便浮现在眼前,心里便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为了钟爱的教育事业,在三十年的教学生涯里,王生英同志二十年以校为家,从来没有误过学生一节课。初任老师的头8个月都是在涉河中度过的。为了给学习差的学生补课,王老师常常以校为家,以学生家为校,默默地奉献着一切。多少个夜晚,跋涉在山间小道上,道路漆黑,没有灯火,摔跤是常有的事。一次竟从半山腰滚下来……山路崎岖,没有动摇她献身教育的决心。长时间的摸爬滚打,她竟能在崎岖的山道行走自如了。
乡亲们的支持,孩子们的敬重,使王生英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山路再难,她不怕,工作再苦,她也能顶住。由于山村落后,一些人不重视教育,认为上学没啥出息,不愿让孩子上学。有些人认为一个残疾女人,拖着病腿东奔西跑,是出风头,是自找罪受。甚至村里的个别干部也冷言冷语,讽刺挖苦。为此,她曾感到过委屈,也曾伤心地落泪,心想,干好事咋也这么难!但是乡亲们信任的目光和孩子们期盼的眼神,使她把所有的委屈、泪水都抛在了一边。能和孩子们在一起,她感到踏实和快乐。
“有付出、有牺牲,才能换来山区的面貌的改变”
是她对三十年来教学生涯的理解
山区的教师是十分清贫的,在那过去的日子里,作为一名山区的民办教师,工资少得可怜。生英同志每月拿过5元、10元、30元、40元、70元的工资。别说贴补家里,就是维持自己的生计也很艰难。而在当时,王生英的裁缝活儿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凭着她的本事和心劲,完全可以开个裁缝店,挣钱养活全家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家里人和亲戚朋友也曾多次劝过她,但是她没有动心。因为山里的孩子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山里的孩子们。
1985年,王生英的丈夫王河生在东北找到了挣钱的门路,承包了一个建筑工程。一个工程下来,收入相当可观。丈夫怀着兴奋的心情回家与妻子商量:“咱们一块到东北吧!我管工地,你当会计,不用受累,挣钱又多,比你在家教书强一百倍。”丈夫的心情,妻子能理解,他是为了她好,为了这个家好。但是她却劝丈夫说:“谁不知道钱多了好,谁不知道过清闲的日子好。可咱能为了钱,撇下这些孩子吗?我们山里人缺的不仅仅是钱,更缺的是知识和文化呀!”丈夫被她的赤诚打动了。为了妻子钟爱的事业,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王河生最终放弃了东北的工程。从那以后,他成了学校的义务后勤。在山区的小道上,他用自行车驮着生英上班下班、开会学习。学校的门窗坏了,他义务修理,校舍漏了,他主动修补,为了改善学生学习的条件,他花钱给学生打造了32块水泥板桌面。这在当时,成了大队里条件最好的学校。
1986年,王生英老师自愿调到最偏僻、最遥远的桃园学校。教室设在一个废弃的破旧仓库里,由于年久失修,每到下雨的时候,总是外面大下,里面小下,教室的墙皮四处脱落,地面也是坑坑洼洼,支水泥板的泥墩东倒西歪,水泥板动不动就歪倒,经常不是压着学生的脚,就是碰着学生们的腿。找村里反映,也未能及时解决。丈夫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利用学生放学的时间,悄悄地垒好土墩,修整了不平的地面,为孩子们上课解除了后顾之忧。接着他又自己花钱,买来一百多片蓝瓦,修补好教室的屋顶。看着他所做的这一切,王老师感到莫大的幸福和鼓舞,工作也到了忘我的程度,每天起早贪黑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经常吃住在学校。长时间的劳累和营养不良,使她的身体变得消瘦、虚弱,常常晕倒在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