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是新教材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抽象,学生要在想象中建立微观世界,有较大的难度,处理不当易形成教与学的难点。实践表明,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自主探索、亲身体验,是化解难点的有效措施。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内容抽象,因为这些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不到这样的实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能靠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分析身边的现象去诱发学生的想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在学习本节内容时,与其教师引导学生去做实验、分析现象、感悟现象,不如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自主探索、亲身体验,自己当研究者、探索者。
实验引导,探幽入微
教学中,我首先设计了这样几组引导实验:
1.请同学们尽量把大块的高锰酸钾颗粒分得更小些;2.用什么方法能将粉末状的高锰酸钾分得再小一些;3.实验的过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与不同小组的同一实验进行对比你又有什么发现?
不同小组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实验——同学们将高锰酸钾研得很细,又加水将其分得更小。这时,不同小组间高锰酸钾溶液颜色的对比,又引发了学生们的深入思考:为什么溶液的颜色有的浅、有的深,向溶液中不断加水会有什么效果呢……学生们在交流、讨论、思考、争辩中认识到原来物质的颜色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量聚集才体现出来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很小,微粒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在这种教学情境中,既让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迫切心理,又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突破了微粒不可见的难点。
发掘问题,设案探究
对于上面的实验,设计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微粒很小,不可见”的层面上,而应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进行深入分析——有的小组的学生在观察高锰酸钾放入水中的溶解过程时,就提出“为什么高锰酸钾颗粒是由上而下在水中形成一条紫红色的线,然后颜色慢慢向四周变化,最终使整个烧杯中的水都变成紫红色?”“微粒还具有什么性质?”……这样的问题把学生带入了有趣的思考中,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他们兴奋地主动交流起来,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时教师可以将实验用品展示出来供学生们使用:冷水、热水、酒精、红墨水、100mL量筒(2个)、100mL烧杯(4个)、酒精灯、一端封口的玻璃管(可直接加热)、胶头滴管、火柴。
学生们分组讨论交流,自己设计并实施了实验方案:1.取少量热水于烧杯中,并滴入红墨水;2.取少量冷水于烧杯中,并滴入红墨水;3.取少量冷水于烧杯中,滴入红墨水,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4.将50mL水与50mL水混合,看体积是否是100mL;5.将50mL酒精与50mL酒精混合,看体积是否是100mL;6.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看体积是否是100mL;7.取少量红墨水滴于一端封口的玻璃管中,再滴入酒精至满,堵住管口,上下颠倒混合后,观察体积的变化;8.取少量水于一端封口的玻璃管中,记下刻度,用酒精灯稍微加热玻璃管,观察液体的变化……
质疑问难,整合信息
不同小组的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实验过程,已经对微粒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全面、不完整。因此,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允许学生质疑并引导其讨论、感悟,加深理解、归纳整合关于微粒的知识:1.微粒是不断运动的;2.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度越快;3.微粒之间有空隙;4.同种物质的微粒间的空隙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微粒间的空隙不同;5.物质微粒之间的空隙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空隙越大等。
化学新课改为我们的课堂提供了广阔的研究探索空间,探究式的化学教学,能让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课堂中的各种资源。实践表明,在实验探究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们始终处于学习的积极状态,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提高了创新能力;同时实验过程的实施,又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交流机会和操作空间,学生在协同实验、碰撞辩论中体验和掌握了化学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
(作者单位:山东邹平县第一中学)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内容抽象,因为这些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不到这样的实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能靠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分析身边的现象去诱发学生的想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在学习本节内容时,与其教师引导学生去做实验、分析现象、感悟现象,不如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自主探索、亲身体验,自己当研究者、探索者。
实验引导,探幽入微
教学中,我首先设计了这样几组引导实验:
1.请同学们尽量把大块的高锰酸钾颗粒分得更小些;2.用什么方法能将粉末状的高锰酸钾分得再小一些;3.实验的过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与不同小组的同一实验进行对比你又有什么发现?
不同小组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实验——同学们将高锰酸钾研得很细,又加水将其分得更小。这时,不同小组间高锰酸钾溶液颜色的对比,又引发了学生们的深入思考:为什么溶液的颜色有的浅、有的深,向溶液中不断加水会有什么效果呢……学生们在交流、讨论、思考、争辩中认识到原来物质的颜色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量聚集才体现出来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很小,微粒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在这种教学情境中,既让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迫切心理,又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突破了微粒不可见的难点。
发掘问题,设案探究
对于上面的实验,设计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微粒很小,不可见”的层面上,而应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进行深入分析——有的小组的学生在观察高锰酸钾放入水中的溶解过程时,就提出“为什么高锰酸钾颗粒是由上而下在水中形成一条紫红色的线,然后颜色慢慢向四周变化,最终使整个烧杯中的水都变成紫红色?”“微粒还具有什么性质?”……这样的问题把学生带入了有趣的思考中,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他们兴奋地主动交流起来,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时教师可以将实验用品展示出来供学生们使用:冷水、热水、酒精、红墨水、100mL量筒(2个)、100mL烧杯(4个)、酒精灯、一端封口的玻璃管(可直接加热)、胶头滴管、火柴。
学生们分组讨论交流,自己设计并实施了实验方案:1.取少量热水于烧杯中,并滴入红墨水;2.取少量冷水于烧杯中,并滴入红墨水;3.取少量冷水于烧杯中,滴入红墨水,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4.将50mL水与50mL水混合,看体积是否是100mL;5.将50mL酒精与50mL酒精混合,看体积是否是100mL;6.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看体积是否是100mL;7.取少量红墨水滴于一端封口的玻璃管中,再滴入酒精至满,堵住管口,上下颠倒混合后,观察体积的变化;8.取少量水于一端封口的玻璃管中,记下刻度,用酒精灯稍微加热玻璃管,观察液体的变化……
质疑问难,整合信息
不同小组的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实验过程,已经对微粒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全面、不完整。因此,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允许学生质疑并引导其讨论、感悟,加深理解、归纳整合关于微粒的知识:1.微粒是不断运动的;2.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度越快;3.微粒之间有空隙;4.同种物质的微粒间的空隙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微粒间的空隙不同;5.物质微粒之间的空隙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空隙越大等。
化学新课改为我们的课堂提供了广阔的研究探索空间,探究式的化学教学,能让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课堂中的各种资源。实践表明,在实验探究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们始终处于学习的积极状态,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提高了创新能力;同时实验过程的实施,又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交流机会和操作空间,学生在协同实验、碰撞辩论中体验和掌握了化学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
(作者单位:山东邹平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