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评估与舒缓方法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的评估与舒缓方法,为临床实施疼痛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数据库,就疼痛的定义、护理现状,疼痛的评估以及舒缓疼痛的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
  结果:国内临床护理工作中用于评估疼痛的方法主要包括口述分级评分法、Wong-Baker 面部表情量表、视觉模拟量表、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等。而常用的舒緩疼痛的方法包括分散注意力法、药物止痛法以及按摩止痛法等。
  结论:对疼痛正确评估是疼痛护理的关键,根据疼痛程度采用1种或多种舒缓方法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关键词:疼痛 疼痛评估 舒缓疼痛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113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079-02
  1 疼痛对人体的影响
  疼痛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日渐受到重视,美国106次国会已将 2001-2010 年认定为“疼痛控制和研究的十年”。疼痛现象普遍存在,慢性疼痛(疼痛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已成为当今社会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成年人患广泛性慢性疼痛的比率在10%以上,而急性疼痛则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临床各项有创性操作中。大量研究表明,有效的镇痛治疗不仅能减轻住院患者术后疼痛或使其免受痛苦的折磨,更主要的是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促进切口的愈合及术后康复。因此,在了解疼痛对个体造成重大影响以及各种消极作用的前提下,提高人群对疼痛的重视程度,促进对疼痛的诊断并采取适当的对策有着重要意义。
  2 医护人员对疼痛的控制现状
  国内外医护人员对疼痛的控制现状普遍存在不足。针对护士对新生儿疼痛认知情况的调查发现:71.8%的护士了解或部分了解新生儿疼痛的概念;79.36%的护士了解新生儿疼痛的来源,意识到住院新生儿要面临各种操作性疼痛刺激;68.29%的护士意识到新生儿疼痛有危害;有高达52.01%的护士不了解新生儿疼痛的干预方法;100%的护士没有接受过新生儿疼痛专项知识培训。调查烧伤科护士对烧伤患者疼痛护理认知情况发现,对疼痛知识的掌握情况属了解的护士仅占31.5%,从未获取过关于疼痛相关知识的护士占到4.8%。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护理人员对疼痛的管理现状不尽人意。2002年第十届国际疼痛大会上达成如下共识:疼痛被列为五大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血压、脉搏、体温、无痛状态;国内也大力提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舒缓患者疼痛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护理人员作为健康的宣教者和促进者,应掌握相关的镇痛方法,积极传递舒缓疼痛的信息,完善本身的专业知识构架来有效控制患者疼痛,促进患者舒适。
  3 疼痛的评估方法
  科学地评估疼痛是规范化治疗和提供相关护理措施的第一步,也是临床诊断、治疗效果评估的重要指标。在评估进程中,疼痛的全面评估包括疼痛的强度、性质、部位、开始发作和持续时间,使其加重或缓解因素的详细描述。国内使用的疼痛评定量表较多,主要包括口述分级评分法、Wong-Baker 面部表情量表、视觉模拟量表、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101点数字评分法等。其中以数字分级法和视觉模拟量表最为常见。数字分级法是疼痛评估中最常用的评估工具之一,由护士指导患者从数字线向评估尺上选出最能代表患者本人疼痛等级的数字,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0表示无痛,10表示剧痛,以1-4为轻度疼痛,5-6为中度疼痛,7-9为重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又称视觉模拟评分法、视觉类比表,简单方法是在白纸上画一条10cm 的粗直线,一端为无疼痛,另一端为剧烈疼痛,病人根据自己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的某一点上表达出来,然后使用直尺测量从起点到病人确定点的直线距离,用测量到的数字表达疼痛的强度;临床评定以0-2分为优,3-5分为良,6-8分为可,>8分为差。以上两种方法简单、快速、精确、易操作,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评价治疗措施、舒缓疼痛的效果,不仅可用来测定疼痛的强弱程度,也可以用来测定疼痛的缓解程度。但值得注意的是,临床治疗前后应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疼痛评估,才能对疼痛治疗的效果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4 舒缓疼痛的方法
  目前,临床常用的舒缓疼痛的方法包括分散注意力方法、药物方法以及按摩方法等。在医学领域,许多患者因为对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到恐惧而拖延甚至拒绝接受治疗。当疾病发展到不得不医的程度时,患者往往要接受侵入性的、疼痛的操作,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对人体的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探寻合适的辅助镇痛措施对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能有效缓解;对于提高就诊率、提高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4.1 分散注意力法。分散注意力法顾名思义是通过分散患者的视觉、听觉或触觉等感官感知来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对愉悦事物的感知上。
  分散注意力方法作为一种非药物性的辅助镇痛措施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种治疗操作过程中,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效果确切。在国内外,分散注意力方法的使用已较成熟,并以各种形式用于临床有创性治疗操作中,包括心理暗示疗法、非营养性吸吮、音乐疗法等。
  4.1.1 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国内护理学者刘建等在患者接受口腔超声洁治时让患者捏球形玩具以探讨心理暗示方法舒缓牙科治疗痛的作用,结果显示干预情况下患者的疼痛值明显低于常规治疗时,捏球形玩具能明显缓解口腔超声洁治过程中的疼痛。心理暗示疗法应用简单的工具和暗示性的语言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超声洁治中的疼痛,方法具体、简便,可操作性高,可更广泛的用于临床护理工作。   4.1.2 非营养性吸吮。非营养性吸吮(NNS)是指婴儿口中仅放置安慰奶头以增加吸吮的动作,并无母乳或配方乳吸入。研究表明,当婴儿的吸吮频率达30次 /min时,非营养性吸吮即可发挥止痛作用。(注:该方法仅用于婴儿,成人不适宜此方法。)国内学者将150名住院新生患儿随机分配到对照组、非营养吸吮组和抚触组,采用新生儿疼痛量表对针刺足跟采血过程中的疼痛评估。结果发现非营养吸吮(NNS)组患儿疼痛值最小,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表明NNS能有效用舒缓新生儿足跟采血痛。有报道,在早产儿足底采血前给予吸吮无孔安慰奶嘴,并使NNS 持续到致痛操作完成后5min,全程保持安慰奶嘴在患儿口中,可减轻患儿对疼痛刺激的反应。李丽仪等 报道,在早产儿静脉穿刺前2min将实心安慰奶嘴放在早产儿口内用胶布固定,直到操作结束,既减轻了早产儿的疼痛反应,又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高海霞等报道,在足跟采血前给患儿口中放置橡胶奶嘴,以增加其吸吮动作,足跟采血全过程保持安慰奶嘴在早产儿口中,可明显缩短早产儿的疼痛面容持续时间和啼哭时间。以上研究证实,非营养性吸吮能有效舒缓新生儿或早产儿针刺痛。针刺痛广泛存在于临床护理工作当中,特别是在新生儿病房接受重症治疗与护理的早产儿及患病足月儿。由于其住院时间长,有时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医护人员必须实施的许多操作都可能引发患儿的疼痛。不论是足月儿还是早产儿,出生后即具有疼痛感受能力,尽管其神经系统仍在发育之中,但足以能够对有害刺激传递、感知、回应甚至记忆。反复的疼痛刺激会使外周感受器敏感化,导致痛觉过敏反应并可损害新生儿神经细胞的发育,造成一系列近期和远期的影响,甚至影响到脑部发育和一系列行为改变,如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甚至紊乱等。这些结果对新生儿以后的社会交流、行为和自我调节能力均可造成影响。因此,非营养性吸吮对于无自主能力、无自我控制能力、需要接受多次穿刺治疗的新生儿来说,对其行为认知的发展以及后期健康心理的形成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4.1.3 音乐疗法。音乐疗法是在治疗性关系中,创造性、专业性地给那些需要生理(躯体)、心理、社会或精神上帮助的患者使用音乐,使其能够进一步感受自我意识,提高生活满意度的方法。它不依赖任何药物,而是利用人与音乐的特殊关系改善人的健康状态,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自然疗法”。通过音乐的特殊生理心理作用和其对下丘脑、边缘系统及脑干网状结构的直接影响,刺激脑垂体分泌并释放内啡肽,从而使患者在疼痛程度可接受的前提下,进一步缓解和减轻疼痛。同时,音乐还能促进身体放松,使心情得到平静和安慰,从而提高患者自身对疼痛的控制能力。音乐疗法可用于急性、慢性疼痛和癌症本身引起的疼痛,对于轻中度疼痛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随着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的出现以及电子音乐的广泛传播,提供有效的音乐疗法用于舒缓患者疼痛具有方便、快捷、无药物副作用且花费低的特点,可广泛用于临床各种有创性操作。
  4.2 药物镇痛法。药物镇痛指通过各种给药方式使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抵制和缓解各种疼痛,同时减轻疼痛而导致的恐惧、紧张和不安的情绪。临床上给药方式多为肌肉注射,但存在相关不足之处:肌肉注射作用时间太短,有可能导致身体及心理依赖等副作用。现国际上通用的给药方法是根据WHO疼痛三阶梯止痛法,即根据病人疼痛强度给予用药,并尽量采用口服给药;轻度可耐受一般可不做药物治疗,中度用非麻醉性止痛药,在效果欠佳时可改用弱麻醉性药物;剧烈疼痛或中度疼痛使用弱麻醉药,效果欠佳时可使用强麻醉药物。除了镇痛药物单独用于控制疼痛外,在治疗观察中还发现镇痛与镇静药物联合使用,可使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也能有效提高痛阈。
  4.3 按摩止痛法。按摩止痛法是对皮肤的一种刺激作用,用身体动量均匀拍击疼痛区域使心理和生理得到安慰和镇痛的作用。它是我国的独特疗法,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的经络穴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使之产生外呼内应的功效,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国内戴丽华等将按摩疗法用于缓解无痛人工流产术后病人腹部痛;王海仙等[5]将按摩疗法用于产后乳房胀痛以及赵清波等将按摩疗法用于产妇分娩痛等,均发现推拿按摩可以减轻乳房胀痛、人工流产后腹痛,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时疼痛程度,缩短产程。然而,按摩疗法作为一种传统而古老的医学治疗方法,熟练的掌握并将它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且需花费较多时间和体力,无法普遍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当中。
  4.4 冷热镇痛方法。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的收缩和舒张,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热疗可以使病灶处局部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营养代谢,有利于淤血的吸收,促进组织修复,并通过神经反射调节机体功能。而冷冻疗法则可以局部麻醉神经,起到很好的止痛效果。
  5 小结
  疼痛对人的危害是巨大的,影响患者心血管功能、延缓术后病人呼吸功能恢复,还可使机体产生负氮平衡,不利于机体康复。对疼痛的正确评估是疼痛处理最为关键的第一步。评估不仅可以识别疼痛的存在,还有助于对疼痛治疗效果的评价、了解疼痛的控制现状以及采取相关护理措施提供参考。因此,采用合适的评估工具是护理人员在控制疼痛中的重要护理措施。而有效地舒缓疼痛则有助于身体健康,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采用1种或多种舒缓方法,帮助病人解除或减轻病痛,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Lee DM,Pendleton N,Tajar A,etal.Chronic widespread pain is associated with slower cognitive processing speed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European men [J].Pain,2010,151(1):30-36
  [2] 卢艳春,李向阳,黄丽娟.護士对新生儿疼痛认知和干预的调查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3):2179-2180
  [3] 李丽仪,胡云转.非营养性吸吮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102-103
  [4] 周凯娜,李小妹.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1086-1087
  [5] 王海仙.产后乳房按摩减轻乳房胀痛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8(9):2002-200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在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Leep刀进行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050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05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分别为525例观察组(应用Leep刀进行治疗)与525例对照组(应用微波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烫伤、烧伤创面的疗效。  方法:选择50例烫伤、烧伤患者,分为VSD手术组和换药组进行对照比对分析。  结果:VSD手术组创面清洁时间为5~10天,Ⅱ期手术皮片成活率97.5%。对照组创面清洁时间12~20天,皮片优成活率6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 材料。实验组创面所用材料:①医用海绵:成分为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武汉维斯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康复训练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康复的疗效评价。  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检查且确诊为中风后遗症有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对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方法治疗下鼻甲肥大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下鼻甲肥大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方法能够有效治疗下鼻甲肥大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对患者的生理影响较小,且操作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MRI与增强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CT或MRI检查资料完整的60例,60例患者均进行MRCP,轴位T1W I、T2W I、T2W I压脂4种脉冲序列成像及同期CT成像。观察胰腺大小、形态、密度、信号改变,胰周有无渗出及范围,肾前筋膜有无增厚,有无急性液体积聚及假性囊肿。在SPSS11.5软件上采用X2检验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方法与治疗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内科综合保守治疗)与对照组(手术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给予内科综合保守治疗后,在总有效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早期宜采取内科综合保守治疗方法,有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小二急诊心肺复苏的在实际临床中的特点,重点分析心跳及呼吸停止的患儿心肺复苏成功效率,来进一步加强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的诊断及治疗效果。  方法:本文选取了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医院就诊的共89例儿科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的样本。其中出现心跳停止时使用心肺复苏的患者共43例,呼吸停止使用心肺复苏的患者共46例。针对样本患儿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对患儿的疾病类型以及预后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对老年人皮肌炎患者采取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皮肌炎患者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采取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在生化检验指标、肌力恢复时间、临床治疗效果等指标的差异性。  结果:观察组在谷草转氨酶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研究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采用电凝刀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68例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4例。其中采用传统手术刀治疗的一组患者,设为比对组,采用电凝刀治疗的一组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创面渗血情况、术后通气时间、体温、切净程度等指标,并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经治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到本院进行中孕期孕检的产妇1621例相关孕检资料,这些产妇均在中孕期分别进行9切面及32切面超声检查,对不同数量超声切面的畸形筛查率进行比较。  结果:1621例胎儿中,存在不同程度畸形的有11例,其中唇裂1例,唇腭裂3例,心脏畸形2例,十二指肠闭锁1例,膈疝1例,四肢畸形1例,多囊肾畸形1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