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快乐作文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card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教师难教,学生怕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把作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缺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导致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视作文为畏途。学生为了完成作文任务,要么编造故事,说假话;要么内容空洞,说空话;要么无病呻吟,说套话。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走进生活,开发作文源泉
  
  “作文源于生活”。作文离开了生活,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对社会的了解,对生活的积累,缺乏对事物的认识,是写不出作文的。生活中每天都发生着新鲜事,但我们的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自觉观察,即使处身于五彩缤纷的生活之中,由于不留心观察、感悟,使之与那些闪光的素材失之交臂。观察生活是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更是描绘事物、写好作文的前提。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掌握事物的特征,积累丰富的材料,形成正确的认识,作文才有保证。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把观察生活作为一项教学任务来抓,并常抓不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开发作文源泉。首先告诉学生,作文中最真实、最生动、最新鲜的材料在千姿百态,并且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生活中;告诉学生,生活中可写之景、可叙之事、可抒之情很多:山川草木,花鸟虫鱼,处处是景;亲朋好友,师生邻里,处处有情。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其次,引导学生扩大观察的范围,多角度地感悟生活。主动接触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了解各种人的生活习性、生活内容。留心街谈巷议,善于发现新人、新事、新风尚;善于捕捉时代特征。走进生活,观察自然,品味人生。学生既丰富了写作素材,又从生活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生活不是索然无味,而是丰富多彩;作文不是无事可写,而是写之不尽。这样,作文时就成竹在胸,轻松快乐了。
  
  二、博览群书,增加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本前提,书本是写好作文的最好老师。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要读得多,书读得多,视野才宽广,知识才厚实,作文时才能左右逢源,如有“神助”。
  1、重视课内学习。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课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内容丰富多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诗词歌赋,小说戏剧,包罗万象。这既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为作文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材料。因此,教师应重点抓好阅读教学,从一篇篇课文中吸取写作营养,积累写作材料。其次,引导学生重视其他学科的学习,如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这些学科无不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无不是我们扩大知识、获取信息、积累材料的基地。
  2、重视课外阅读。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广泛的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把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联系起来,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结合学生年龄、学校的语文资源,让学生有计划地阅读符合他们认知水平,思想性强,内蕴丰富的名著、美文,从中提升思想品质,丰富文化积淀,滋养良好语感,提高表达能力,真正达到“开卷有益”的目的。但是,仅仅多读是不够的,韩愈说:“学以为耕,耕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要指导学生做阅读摘要、写读书日记的好习惯。好词佳句的摘录,开头结尾的技法,人物的刻画,场景的描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学会借鉴,学会模仿,进而独立作文。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心所欲,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学生作文能不快乐吗?
  
  三、更新作文评价,品尝成功快乐
  
  作文是学生心灵的独白,是学生与众不同的生活体验。学生怕作文虽是多方面的因素,但教师的作文评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学生学习数理化的兴趣往往高于学习语文的兴趣,解答数理化习题的劲头也比写作文的劲头足,原因在于一道数理化习题解答出来,学生马上获得成功的快乐。而一篇作文写出来,只有少数同学有成功的感觉,大多数学生换得的是老师冷冰冰的评语,甚至是讽刺和挖苦,有太多的失败和苦水。在此,我殷切希望我们语文教师,不要高悬你们的“桃子”,不要拿“思想深刻,构思精巧,风格独特,语言优美”的要求苛刻学生的作文。因此,要正视学生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的差异。作文评价要重过程,看发展,不搞一刀切。批改作文,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不足之处委婉指出。文笔较差的作文,教师更要宽容,要尽量去发现其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给予鼓励,激发起作文的兴趣,因为,我们的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成功,都能快乐作文。
  总之,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开拓学生视野,积累写作素材,勤于读书,勤于练笔,就能品尝作文成功的快乐。快乐地作文,又因作文而快乐,这是所有师生的共同追求。
  (作者单位:402365重庆市大足县万古镇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重视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教育观念。体育教学的特点也决定了其过程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以下是本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几点探索:    一、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和爱好本来就是个性化的东西,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来抓。要激发学
期刊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从多年的实践中,我懂得了应该给后进生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欣赏,多一份期待,更多一个鼓励的眼神。只有这样,才能化解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集体的温暖,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一、微笑批评,以诚动人    微笑是爱的物化,是真诚的结晶,微笑批评是以真诚为核心,以宽容为表现形式,它能使优生更优,使后进生转化、进取。后进生处处认为别人在歧视
期刊
Ⅰ.Introduction    The purpose of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four skills of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with the base of necessary phonetics,large vocabulary
期刊
一、课堂板书的新理念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好的板书设计直观地显现文章的脉络,精当地突出教学重点、课文特点,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的提高。板书设计是教师对教材理解程度的深浅及其自身素质优劣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是教师对教材分析和理解之后,从学生的认识水平考虑,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教材要点和主要内容的
期刊
我乡有2000余名学生,11个教学点,120余名教师(平均年龄达到50余岁)。因为教学点分散、教师年龄偏大,给集体备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怎样来破解农村小学以乡为单位集体备课的难题,实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我乡作了大胆的探讨。    一、精心组织    实施校本集体备课,是常见的教研手段,以乡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国内外都没有人搞过,所以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和参考。我们首先召集行政人员、教研组长、
期刊
语文老师在讲授古诗文知识时,常常碰到所谓的“互文”修辞手法,因在现代文中很少触及,所以,在给学生讲解的过程中也显得有点费劲,学生听起来也感觉是一团雾水。那么,什么叫互文呢?通过几年的语文教学,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对互文手法进行了一些总结。  互文,也叫互辞或互文见义,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为:“参互成文,含而见文”,指的是古代作家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
期刊
【摘要】挫折教育是针对当前贫困地区中职生适应能力差、耐挫折能力低的现象而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让他们受到艰难困苦的磨练,提高处理挫折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铸就过硬素质的一种方式。贫困地区中职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不高,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高要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果不及时进行挫折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中职生很难在激烈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生存。本文通过分析贫困地区中职生受挫的表现及原因,提出解决
期刊
兴趣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是一种重要的意向性心理因素。没有兴趣,就没有内驱力,学习就没有效果,所以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首要的问题就是培养兴趣的问题。而语文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最先接触且最常用的语言,是极富表现力的语言,而两者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得当是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重中之重。  首先,从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挖掘兴趣点,全方位的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有机接合起来,缩短课
期刊
“小班化教育”以提高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目标指向,真正体现了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在小班环境下,既面向全体,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又关注个体间的差异,让学生不同程度地得到各自最佳的发展呢?分层教学法实际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级教学,分散教学中的难点,利用小班教学在时空上的优势,根据学生差异、兴趣爱好和需求,利于教师重点辅导,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    一、分层备课,
期刊
培养阅读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实现语文教学总目标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方法很多,笔者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着重谈谈如何进行比较阅读。    一、题材相同,角度各异    有的文学作品看似题材相同,通过比较,可让学生感知其不同的写作角度,进而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如我在教学苏轼《前赤壁赋》时就让学生课后阅读其《后赤壁赋》,然后上课再讨论其写景的区别。两《赋》写景的主要句子是:前赋“清风徐来,水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