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内容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了,语文学习再也不能仅仅等同于语文学科学习了。在拓展延伸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将所学用于实践,学会知识的迁移;另一方面,在开拓学生视野,获得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结合“高效课堂”模式学习,我在教学中尝试着围绕课内教材进行拓展阅读训练,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阅读理解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信息的收集、解释、整理、归纳、运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分析能力,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举一反三的形式有两种:其一,以课文为基点,延伸其关联内容。其二,以课文为基点,扩展同主题作品。通过研读表达同一主题的作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围绕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好以下三步:
一、课前预习,搜集信息,了解、感知课文。
中年级学生正处在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发展阶段,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刚开始,结合《同步导学》,教师要先和学生一起总结预习方法步骤,作为学生预习的“指南针”。各学段要求预习的方法内容是不尽相同的,中年级预习方法步骤大致如下:1基本读通顺课文。2在文中圈画出生字新词,可以借助课本、字典等学习字音,了解字义。3给生字组词。4根据课文内容质疑问难。这不仅使学生明确了预习的步骤,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流程,而且也为教师省去许多引导时间,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对同一主题领域素材广泛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如我在教学《 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们对李时珍的敬佩,更好地体会李时珍“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伟大品格,就有必要让学生更贴近人物,对人物的生平有一定的认识。我在教学这一课前,布置学生们搜集有关李时珍的资料(图片、故事、生平、名言等)。当这些资料汇到一处时,这些多个角度的不同信息,让学生们更完整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的形象。课前搜集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轻松了。
二、课中整合信息,深入理解课文。
在教学《 第一朵杏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竺可桢爷爷的多方面的性格特点,我在原有课文已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呈现了另一个信息:为学生提供一篇《童鱼》中关于童第周的课外材料。学生在阅读两篇相同主题的材料时,就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了类比、整合,相关信息之间互相渗透、相互补充。学生自然地归结出了竺可桢爷爷个性化的性格特点。以课内材料为主,课外材料为辅。课内课外互相渗透,互相借鉴,不同角度的几个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合力。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样呈现信息,锻炼了学生阅读多种信息、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
三、课后延伸信息,课内带到课外。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闭合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个开端,是一条无限长的“射线”。教学罗贯中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节选改编的《三顾茅庐》一课时,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刘备、诸葛亮等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个大概的了解,学生对这些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个别读过《三国演义》的学生更是谈得津津有味。我就不失时机地把《三国演义》及《水浒传》推荐给了学生。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就应该这样把学生从课内带到课外,让学生知道课外的世界更精彩,也许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很难,但是我们把学生真正带进了语文学习的殿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我们要使语文教学和现实生活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这样的语文教学才具有实效性且丰富多彩。除了让小学生交流自然信息以外,还交流社会信息、生活信息,效果会更好。社会信息可以小到班级中的好人好事,大到国家、世界的新闻事件;生活信息可以讲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趣事,与同学一起来分享快乐、分担烦恼等等,以此将语文教学面向生活,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而且引导学生建立了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库,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为语文的终身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必要条件。
总之,在今后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发和拓展,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也必将培养更多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一定语文素养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阅读理解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信息的收集、解释、整理、归纳、运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分析能力,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举一反三的形式有两种:其一,以课文为基点,延伸其关联内容。其二,以课文为基点,扩展同主题作品。通过研读表达同一主题的作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围绕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好以下三步:
一、课前预习,搜集信息,了解、感知课文。
中年级学生正处在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发展阶段,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刚开始,结合《同步导学》,教师要先和学生一起总结预习方法步骤,作为学生预习的“指南针”。各学段要求预习的方法内容是不尽相同的,中年级预习方法步骤大致如下:1基本读通顺课文。2在文中圈画出生字新词,可以借助课本、字典等学习字音,了解字义。3给生字组词。4根据课文内容质疑问难。这不仅使学生明确了预习的步骤,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流程,而且也为教师省去许多引导时间,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对同一主题领域素材广泛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如我在教学《 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们对李时珍的敬佩,更好地体会李时珍“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伟大品格,就有必要让学生更贴近人物,对人物的生平有一定的认识。我在教学这一课前,布置学生们搜集有关李时珍的资料(图片、故事、生平、名言等)。当这些资料汇到一处时,这些多个角度的不同信息,让学生们更完整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的形象。课前搜集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轻松了。
二、课中整合信息,深入理解课文。
在教学《 第一朵杏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竺可桢爷爷的多方面的性格特点,我在原有课文已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呈现了另一个信息:为学生提供一篇《童鱼》中关于童第周的课外材料。学生在阅读两篇相同主题的材料时,就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了类比、整合,相关信息之间互相渗透、相互补充。学生自然地归结出了竺可桢爷爷个性化的性格特点。以课内材料为主,课外材料为辅。课内课外互相渗透,互相借鉴,不同角度的几个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合力。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样呈现信息,锻炼了学生阅读多种信息、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
三、课后延伸信息,课内带到课外。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闭合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个开端,是一条无限长的“射线”。教学罗贯中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节选改编的《三顾茅庐》一课时,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刘备、诸葛亮等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个大概的了解,学生对这些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个别读过《三国演义》的学生更是谈得津津有味。我就不失时机地把《三国演义》及《水浒传》推荐给了学生。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就应该这样把学生从课内带到课外,让学生知道课外的世界更精彩,也许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很难,但是我们把学生真正带进了语文学习的殿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我们要使语文教学和现实生活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这样的语文教学才具有实效性且丰富多彩。除了让小学生交流自然信息以外,还交流社会信息、生活信息,效果会更好。社会信息可以小到班级中的好人好事,大到国家、世界的新闻事件;生活信息可以讲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趣事,与同学一起来分享快乐、分担烦恼等等,以此将语文教学面向生活,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而且引导学生建立了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库,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为语文的终身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必要条件。
总之,在今后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发和拓展,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也必将培养更多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一定语文素养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