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阅读教学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寓言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常见体裁,旨在通过简短的故事阐述深刻的寓意。寓言教学中,对寓意的探究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引领学生揭示寓意、内化寓意、深化寓意,能够历练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聚合思维能力。
[关键词]寓言教学;思维品质;发展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9-0066-01
很长时间以来,阅读教学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搁置一旁,导致学生思维能力停滞不前。自从语文核心素养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作为核心要素之后,阅读教学开始转向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关注。寓言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常见体裁,寓言教学中,对寓意的探究是提升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绝佳手段。
一、揭示寓意,历练分析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首先是要学会综合性地分析,学会运用已经获得的信息和资源,以自己的视角看待问题,形成自己的认知。
教学《螳螂捕蝉》时,教师引领学生揭示了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寓意之后,展开了这样的教学:吴国大臣忠心耿耿,每个人都是苦口婆心,但都没有劝住吴王,甚至还逼得吴王说出“谁要是敢来劝阻,我就处死他”的话,而这位少年却借助蝉、螳螂、黄雀的故事,轻松地让吴王承认了错误,收回了成命。其中的缘由何在?教师引领学生迅速回到课文中进行探究性阅读,并尝试着完成下面的表格:
学生对比了大臣与少年的言语内容和劝说方式,发现大臣们都是直言相劝,置吴王的尊严和脸面于不顾;而少年是智劝、巧劝,不仅将阐述的道理蕴藏在故事之中,让吴王自己体悟,更重要的是保全了吴王一国之君的尊严,最终取得了成功。
在揭示了寓意之后,教师并没有见好就收,而是引领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对比大臣和少年的劝说方式,感受两者劝说的技巧和艺术,领悟了不同表达方式所形成的智慧和力量。这样的教学已经不再止步于对内容的理解与感知,而是引领学生在揣摩欣赏的过程中提升了分析思维能力,强化了学生对寓意的深刻领悟。
二、内化寓意,历练发散思维能力
寓言教学不能总是停留在寓言故事的层面,而需要在不断的类比、推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深刻寓意的内化,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能力。
如教学这篇课文,在学生理解了寓意之后,教师就不能再停留在课文的情境之中,而要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忆:身边有哪些人就是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而无视身后的祸患?学生纷纷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说一些同学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总是要撒谎蒙混过关,最后大家都不再信任他了;有的说自己的邻居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轻易地相信别人,结果被骗了很多钱……
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就已经将寓言故事所蕴含的哲理深深地镌刻在自己的意识之中。学生所罗列的事例与课文内容相得益彰、一脉相承,在搜寻、罗列的过程中,培养了自身的思维能力,更有效地内化了对寓意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三、深化寓意,历练聚合思维能力
思维的训练,有发散就应该有聚合,让学生经历从“散”到“合”的历练过程,他们才能全方位地感知思维由表及里的质变迈进。而对寓言寓意的教学,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除了上述的理解、内化之外,教师还应不断地深化寓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聚合能力。
如在教学《螳螂捕蝉》行将结束之际,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拓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文言文材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位宫中少年当时劝诫的背景:“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依托这一背景材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假设性想象:如果这位少年也像那些大臣一样直言相劝,将会引来怎样的恶果?很多学生只看到了最表层的内容:即吴王会气愤之极,直接处死少年。教师则在学生自主想象、揣测的基础上,出示了春秋时期的形势图,让学生了解吴国、楚国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联系,从而将国家形势与少年所讲述的故事进行紧密对应,深化了学生对文本寓意的领悟。
教师将寓言故事与真实历史进行内在勾连,探寻到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寓意的感知与理解,同时也有效地历练了学生的思维聚合能力。
寓言寓意的教学绝不是依托故事提炼、理解、记忆这么简单,其间蕴藏着丰富的思维训练资源。教师应利用对寓意的揭示、内化和深化的过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发散和聚合的能力。
(责编 刘宇帆)
[关键词]寓言教学;思维品质;发展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9-0066-01
很长时间以来,阅读教学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搁置一旁,导致学生思维能力停滞不前。自从语文核心素养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作为核心要素之后,阅读教学开始转向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关注。寓言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常见体裁,寓言教学中,对寓意的探究是提升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绝佳手段。
一、揭示寓意,历练分析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首先是要学会综合性地分析,学会运用已经获得的信息和资源,以自己的视角看待问题,形成自己的认知。
教学《螳螂捕蝉》时,教师引领学生揭示了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寓意之后,展开了这样的教学:吴国大臣忠心耿耿,每个人都是苦口婆心,但都没有劝住吴王,甚至还逼得吴王说出“谁要是敢来劝阻,我就处死他”的话,而这位少年却借助蝉、螳螂、黄雀的故事,轻松地让吴王承认了错误,收回了成命。其中的缘由何在?教师引领学生迅速回到课文中进行探究性阅读,并尝试着完成下面的表格:
学生对比了大臣与少年的言语内容和劝说方式,发现大臣们都是直言相劝,置吴王的尊严和脸面于不顾;而少年是智劝、巧劝,不仅将阐述的道理蕴藏在故事之中,让吴王自己体悟,更重要的是保全了吴王一国之君的尊严,最终取得了成功。
在揭示了寓意之后,教师并没有见好就收,而是引领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对比大臣和少年的劝说方式,感受两者劝说的技巧和艺术,领悟了不同表达方式所形成的智慧和力量。这样的教学已经不再止步于对内容的理解与感知,而是引领学生在揣摩欣赏的过程中提升了分析思维能力,强化了学生对寓意的深刻领悟。
二、内化寓意,历练发散思维能力
寓言教学不能总是停留在寓言故事的层面,而需要在不断的类比、推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深刻寓意的内化,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能力。
如教学这篇课文,在学生理解了寓意之后,教师就不能再停留在课文的情境之中,而要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忆:身边有哪些人就是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而无视身后的祸患?学生纷纷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说一些同学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总是要撒谎蒙混过关,最后大家都不再信任他了;有的说自己的邻居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轻易地相信别人,结果被骗了很多钱……
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就已经将寓言故事所蕴含的哲理深深地镌刻在自己的意识之中。学生所罗列的事例与课文内容相得益彰、一脉相承,在搜寻、罗列的过程中,培养了自身的思维能力,更有效地内化了对寓意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三、深化寓意,历练聚合思维能力
思维的训练,有发散就应该有聚合,让学生经历从“散”到“合”的历练过程,他们才能全方位地感知思维由表及里的质变迈进。而对寓言寓意的教学,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除了上述的理解、内化之外,教师还应不断地深化寓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聚合能力。
如在教学《螳螂捕蝉》行将结束之际,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拓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文言文材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位宫中少年当时劝诫的背景:“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依托这一背景材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假设性想象:如果这位少年也像那些大臣一样直言相劝,将会引来怎样的恶果?很多学生只看到了最表层的内容:即吴王会气愤之极,直接处死少年。教师则在学生自主想象、揣测的基础上,出示了春秋时期的形势图,让学生了解吴国、楚国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联系,从而将国家形势与少年所讲述的故事进行紧密对应,深化了学生对文本寓意的领悟。
教师将寓言故事与真实历史进行内在勾连,探寻到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寓意的感知与理解,同时也有效地历练了学生的思维聚合能力。
寓言寓意的教学绝不是依托故事提炼、理解、记忆这么简单,其间蕴藏着丰富的思维训练资源。教师应利用对寓意的揭示、内化和深化的过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发散和聚合的能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