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博会3.2平方公里的围栏区里,面积仅15公顷、位于世博园东北角的“城市最佳实践区”(UBPA)受到媒体最大量的关注。不仅因为UBPA最能直接呈现本届世博会“Better City,Better Life”的主题,而且因为它在整个园区的卓尔不群。这是一个建筑物围合空间(与之相对应的是空间环绕建筑)构成的城市模拟街区,建筑物除了展示自己以外,还界定区隔着各种各样的公共空间——广场、街角、街道、院落、绿地等。专业人士会发现,这块小小的园区集中了当今最前卫的环保技术、建筑理念和工艺材料。你能在此发现温哥华的木构亭、马德里的“空气树”、汉堡的“被动屋”,体验丹麦奥登塞的自行车出行,你还能在南市发电厂厂房改造成的展馆墙上看到花花绿绿的“涂鸦”。UBPA总策划师唐子来说:“我们希望它是一个有活力的混合用途街区,而不是单一用途的。”
要在世博会开幕前约到唐子来的专访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实在太忙了。这位曾到中南海去跟政治局委员讲解城市问题的上海学者烟瘾极大,采访结束,他掐掉手里的第4根烟头准备出门,转身又补充一句:“世博会嘛,的确是嘉年华,但总要有一些展区去认真、严肃的演绎主题,否则世博会就只是一个秀了。”
《商务周刊》:现在UBPA这么热门,您作为总规划师之前是如何预期它能达到的效果的?最初您怎么参与到这个项目中的呢?
唐子来:我是2006年底接手主持这个项目,前面已经做了几轮都太不成功。我接手的时候,只是让我们搞成世博会的一个亮点,但我们不满足于这个。我们希望UBPA能成为一个街区改造范例,并被认为是一个“城市最佳实践”的案例。UBPA最后选定了80个参展案例,我们提出“80+1”,这个1就是UBPA自己。我们希望它从一个传统的工业街区重生为一个新的后工业化街区,而不光是世博会6个月时间里的一个亮点展区。
我也算是世博老兵,2001年底就加入了上海申博团队。国际展览局考察团到上海,我当时代表中国政府向他们陈述世博会的选址、规划、交通组织、后续利用等方案。那时候我们提出,如果我们获得主办权就会做一个“城市实验区”(Urban Laboratory)。当时申博的主题已经定了,我们希望世博会像伦敦举办奥运会一样,成为一个触媒和催化剂,产生放大效应,带动这个地区的改造和新生。
那时候我们选了国际最顶级的法国AS设计事务所来帮我们做规划方案,AS提的规划有四个亮点:一是在黄浦江两岸做一个步行花桥;二是沿黄浦江两岸的世博园挖一条环形护城河,当时没有设想围栏区,因为中国古代的城市是有护城河的;第三个亮点是结合旧城改造形成一个生态化网状绿化带;第四个亮点就是今天保留的最佳实践区,当时是想作为在世博园区外面的一个跟世博会有关的项目。当时这个项目计划结合世博会搞5.28平方公里的旧城改造,在旧城改造中拿两块出来做试验田,请一些国际知名的规划设计大师来做旧城改造方案,最后通过国际竞标选一个。造完之后在世博期间供人参观,世博会后作为楼盘卖掉。
《商务周刊》:最初还不叫“城市最佳实践区”这个名字?
唐子来:对,这个名字不是我们想出来的。申博成功后,世博组委会向国际展览局递交注册报告,注册报告中我们提出要建“城市实验区”。国际展览局听取了我们的汇报并征询国际上的意见之后,建议我们把“城市实验区”改成“城市最佳实践区”。
我的解读是,实验区和实践区,一字之差,意义不同。所谓实验,是实验室里做的现实中还没有的,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发展。而实践区是现在已经公认取得成功的案例,大家来分享、学习、交流经验。实验区可能是个别大师们对未来的愿景,实践区则是很多来自全球的案例。所以从实验区到实践区,就是从show(秀)到share(分享)。这两个的境界是不一样的。无论从参与度,还是从未来的影响力,实践区都比实验区要好。
所以当初规划的4个亮点现在就留下这一个。花桥没有了,因为花桥是个步行桥,但黄浦江是要通航的,江上净高就是45米,还有引桥,这就不是个步行桥的尺度了。现在是通过隧道和轮渡联系浦东和浦西。护城河改为用铁丝网的围栏,护城河在工程上不可行,黄浦江要有千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挖出来之后世博开完干嘛用?绿色网络的格局改了,现在是滨江做了很多绿化带。这个项目除了把名字改成了UBPA,还有就是移到世博园区里面了。
《商务周刊》:改为“城市最佳实践区”之后,定位是不是也会发生变化?
唐子来:当时我们对这个项目的定位有三个:一是对世博会的意义,我们说它是世博历史创举,因为世博会最早的参展方是国家,后来扩展到国际组织,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邀请企业参展,今天上海世博会又邀请城市参展,这是上海世博会的一个历史亮点,对未来世博会的发展模式会产生影响;二是对世界城市发展的意义,UBPA是作为交流、分享、推广城市最佳实践的全球展示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它对未来城市的价值取向达成一些共识。世博会有两类观众,看热闹的一般观众和看门道的专业观众,相对来说UBPA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专业观众,比如政界、学界、业界和商界,这些人都会实质性的影响城市发展;第三是对上海的意义,这两个街区世博会后要保留,它把传统的工业园区改造成后工业化时代的区域,以后比如创意产业等可以在里面发展,世博会后可以纳入上海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商务周刊》:既是亮点展区,自身又是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个展品,这两者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结合起来呢?
唐子来:要做到亮点展区,首先要策展。我们的策展方案是自己做的,我们首先要问,来参展的城市到底展示什么领域的最佳实践;其次,通过什么形式来展示。
世博会有一个《主题演绎计划》,其中有一个“钻石图”,这是一个国际团队做的,这个图里有两个维度: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从小到大是“人、家庭、社区、城市再到城市化的世界”;时间维度是“过去的足迹,现在的城市和未来的梦想”。所以根据这个世博会的主题馆有三个,一个是展示空间轴的人、城市、地球,还有两个分馆一个是城市足迹馆,另一个是城市未来馆。
我们团队从多方面的信息源做了国际上城市最佳实践的文献检索,建立了一个UBPA案例库,有将近1000个案例。我们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度解读和归纳,最后找出四个最受关注的城市最佳实践主流议题:宜居家园、可持续城市化、历史遗产保护和利用、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然后我们发现这四个主流议题和前面说的“钻石图”有对应关系:人——宜居家园;地球——可持续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要是可持续的,减少对地球的影响;足迹——历史遗产保护和利用;梦想——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这是面向未来的创新。
所以我们把“美好城市”的价值取向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尊重市民(宜居家园);第二、尊重自然(可持续城市化),宜居不能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第三、尊重历史(遗产保护和利用);第四、尊重科技。我认为只有做到这四个尊重,才有可能成为美好的城市,这个城市才有可能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商务周刊》:那你们怎么保证这些案例都能按照这些价值取向来展示呢?
唐子来:所有的城市案例在申报时,都要先说自己是上述哪个领域的,然后说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展示。我们设计了三种展示方式,第一种叫实体展示,它来展示的案例就是建成环境的一个元素,比如生态建筑、公共绿地、节能照明、自行车道路体系等;第二种是常规展馆展示方式,自建馆、联合馆、租赁馆都是馆,但我们这个馆不同之处在于,绝大部分是由老的工业建筑厂房改造而来的,保留了历史文脉,不产生建筑垃圾;第三种叫其他展示方式,我们专门开辟一个场所搞短期展示,有些需要交流的无形案例,比如公共政策、城乡统筹等到这里来开论坛。最终我们有80个案例来参展,14个是建设案例,36个是展馆案例,还有30个是报告厅里的短期展示案例。
要在世博会开幕前约到唐子来的专访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实在太忙了。这位曾到中南海去跟政治局委员讲解城市问题的上海学者烟瘾极大,采访结束,他掐掉手里的第4根烟头准备出门,转身又补充一句:“世博会嘛,的确是嘉年华,但总要有一些展区去认真、严肃的演绎主题,否则世博会就只是一个秀了。”
《商务周刊》:现在UBPA这么热门,您作为总规划师之前是如何预期它能达到的效果的?最初您怎么参与到这个项目中的呢?
唐子来:我是2006年底接手主持这个项目,前面已经做了几轮都太不成功。我接手的时候,只是让我们搞成世博会的一个亮点,但我们不满足于这个。我们希望UBPA能成为一个街区改造范例,并被认为是一个“城市最佳实践”的案例。UBPA最后选定了80个参展案例,我们提出“80+1”,这个1就是UBPA自己。我们希望它从一个传统的工业街区重生为一个新的后工业化街区,而不光是世博会6个月时间里的一个亮点展区。
我也算是世博老兵,2001年底就加入了上海申博团队。国际展览局考察团到上海,我当时代表中国政府向他们陈述世博会的选址、规划、交通组织、后续利用等方案。那时候我们提出,如果我们获得主办权就会做一个“城市实验区”(Urban Laboratory)。当时申博的主题已经定了,我们希望世博会像伦敦举办奥运会一样,成为一个触媒和催化剂,产生放大效应,带动这个地区的改造和新生。
那时候我们选了国际最顶级的法国AS设计事务所来帮我们做规划方案,AS提的规划有四个亮点:一是在黄浦江两岸做一个步行花桥;二是沿黄浦江两岸的世博园挖一条环形护城河,当时没有设想围栏区,因为中国古代的城市是有护城河的;第三个亮点是结合旧城改造形成一个生态化网状绿化带;第四个亮点就是今天保留的最佳实践区,当时是想作为在世博园区外面的一个跟世博会有关的项目。当时这个项目计划结合世博会搞5.28平方公里的旧城改造,在旧城改造中拿两块出来做试验田,请一些国际知名的规划设计大师来做旧城改造方案,最后通过国际竞标选一个。造完之后在世博期间供人参观,世博会后作为楼盘卖掉。
《商务周刊》:最初还不叫“城市最佳实践区”这个名字?
唐子来:对,这个名字不是我们想出来的。申博成功后,世博组委会向国际展览局递交注册报告,注册报告中我们提出要建“城市实验区”。国际展览局听取了我们的汇报并征询国际上的意见之后,建议我们把“城市实验区”改成“城市最佳实践区”。
我的解读是,实验区和实践区,一字之差,意义不同。所谓实验,是实验室里做的现实中还没有的,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发展。而实践区是现在已经公认取得成功的案例,大家来分享、学习、交流经验。实验区可能是个别大师们对未来的愿景,实践区则是很多来自全球的案例。所以从实验区到实践区,就是从show(秀)到share(分享)。这两个的境界是不一样的。无论从参与度,还是从未来的影响力,实践区都比实验区要好。
所以当初规划的4个亮点现在就留下这一个。花桥没有了,因为花桥是个步行桥,但黄浦江是要通航的,江上净高就是45米,还有引桥,这就不是个步行桥的尺度了。现在是通过隧道和轮渡联系浦东和浦西。护城河改为用铁丝网的围栏,护城河在工程上不可行,黄浦江要有千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挖出来之后世博开完干嘛用?绿色网络的格局改了,现在是滨江做了很多绿化带。这个项目除了把名字改成了UBPA,还有就是移到世博园区里面了。
《商务周刊》:改为“城市最佳实践区”之后,定位是不是也会发生变化?
唐子来:当时我们对这个项目的定位有三个:一是对世博会的意义,我们说它是世博历史创举,因为世博会最早的参展方是国家,后来扩展到国际组织,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邀请企业参展,今天上海世博会又邀请城市参展,这是上海世博会的一个历史亮点,对未来世博会的发展模式会产生影响;二是对世界城市发展的意义,UBPA是作为交流、分享、推广城市最佳实践的全球展示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它对未来城市的价值取向达成一些共识。世博会有两类观众,看热闹的一般观众和看门道的专业观众,相对来说UBPA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专业观众,比如政界、学界、业界和商界,这些人都会实质性的影响城市发展;第三是对上海的意义,这两个街区世博会后要保留,它把传统的工业园区改造成后工业化时代的区域,以后比如创意产业等可以在里面发展,世博会后可以纳入上海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商务周刊》:既是亮点展区,自身又是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个展品,这两者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结合起来呢?
唐子来:要做到亮点展区,首先要策展。我们的策展方案是自己做的,我们首先要问,来参展的城市到底展示什么领域的最佳实践;其次,通过什么形式来展示。
世博会有一个《主题演绎计划》,其中有一个“钻石图”,这是一个国际团队做的,这个图里有两个维度: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从小到大是“人、家庭、社区、城市再到城市化的世界”;时间维度是“过去的足迹,现在的城市和未来的梦想”。所以根据这个世博会的主题馆有三个,一个是展示空间轴的人、城市、地球,还有两个分馆一个是城市足迹馆,另一个是城市未来馆。
我们团队从多方面的信息源做了国际上城市最佳实践的文献检索,建立了一个UBPA案例库,有将近1000个案例。我们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度解读和归纳,最后找出四个最受关注的城市最佳实践主流议题:宜居家园、可持续城市化、历史遗产保护和利用、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然后我们发现这四个主流议题和前面说的“钻石图”有对应关系:人——宜居家园;地球——可持续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要是可持续的,减少对地球的影响;足迹——历史遗产保护和利用;梦想——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这是面向未来的创新。
所以我们把“美好城市”的价值取向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尊重市民(宜居家园);第二、尊重自然(可持续城市化),宜居不能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第三、尊重历史(遗产保护和利用);第四、尊重科技。我认为只有做到这四个尊重,才有可能成为美好的城市,这个城市才有可能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商务周刊》:那你们怎么保证这些案例都能按照这些价值取向来展示呢?
唐子来:所有的城市案例在申报时,都要先说自己是上述哪个领域的,然后说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展示。我们设计了三种展示方式,第一种叫实体展示,它来展示的案例就是建成环境的一个元素,比如生态建筑、公共绿地、节能照明、自行车道路体系等;第二种是常规展馆展示方式,自建馆、联合馆、租赁馆都是馆,但我们这个馆不同之处在于,绝大部分是由老的工业建筑厂房改造而来的,保留了历史文脉,不产生建筑垃圾;第三种叫其他展示方式,我们专门开辟一个场所搞短期展示,有些需要交流的无形案例,比如公共政策、城乡统筹等到这里来开论坛。最终我们有80个案例来参展,14个是建设案例,36个是展馆案例,还有30个是报告厅里的短期展示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