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以来,上海市卢湾区各级党组织积极应对社区群众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了解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尝试并推广决策听证会、矛盾协调会、政务评议会、群众事务代理制度(简称“三会一代理”)。具体地说就是区、社区(街道)和居民区在实施涉及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的实事项目前,召开听证会,征求各方意见,力求民主、科学决策,把好事办好;对公益性、社会性事务和利益矛盾,召开协调会,进行协商解决,或由党组织、自治组织等出面代理,帮助群众向有关部门、机构反映正当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对公共服务机构及相关的工作项目、工作人员,召开评议会,进行考核评议,强化群众观念,优质为民服务。主要做法是: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改进和加强社区群众工作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事业的发展,一方面社区群众工作的物质资源大为丰富,另一方面由于体制机制惯性束缚,条条分割,块块分割的状况尚在改变之中;同时利益诉求大量增加,有些利益矛盾非常错综复杂,迫切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整合和聚焦各种资源,创新社区群众工作机制,解决和缓解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转到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轨道上来。“三会一代理”制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些年来,尽管领导班子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各级党组织推行“三会一代理”制度,创新群众工作的追求一直没有变。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以来,全区共召开各类听证会2700多次,矛盾协调会近8000多次,政务评议会2100多次,解决了居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许多“急难愁”问题,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同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三会一代理”制度已经被上移到街道、区层面,形成了区、社区、居民区三级联动的运作体系。政府、街道每年底通过召开听证会了解居民的“急难愁”问题,确定了一大批诸如四保合一、平改坡、居家养老、安装消防设备、卫生设施改造等年度实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矛盾就召开协调会,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实事办得效果如何,则通过评议会由居民群众说了算。“三会一代理”制度还在化解信访矛盾、维护社区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07年7月到2008年3月,我区全面实现“四个下降、一个不发生”签约责任指标,其中,到市政府集访同比下降27.78%;到市委非正常上访同比下降62.92%;去京上访同比下降29.93%;去京非正常上访同比下降54.90%。
二、强化意识、强化责任,保证“三会一代理”制度有力有效运作
1、坚持首问首接首办责任制,强化“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着眼于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难、我有所为,无论在居民区还是派出机构,严格实行听、接、办责任制,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在发展思路、改革措施和各项工作中。如,卢湾区淮海街道来沪人员借租旧里弄较多,常因使用“热得快”烧水而形成火灾隐患。街道有关机构发现后,及时向党工委反映,建议出资在工地集中和务工人员聚居区建造两个供应开水的“老虎灶”,既消除安全隐患,又解决来沪人员用热水问题。为了做好这件事,街道专门召开了听证会,就建造地点和收费标准等广泛征询各方意见,使“老虎灶”既不影响周围居民,又使收费标准让来沪人员接受,深得各方欢迎。现在这一便民举措已在有条件、有需求的居民区得到推广。
2、坚持“凡事都要公开”的制度,强化“公开公平公正”的意识。“三会一代理”制度着眼于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充分运用民主的、公开、协商的方法,维护和协调各方利益,化解和缓解各种矛盾。如,在旧区改造“动拆迁”工作中,对于动迁房屋评估公司的确定,召开听证会,公开竞标资质条件,公开有关竞标企业资讯,公开工作程序等,最后让居民群众自己投票产生;在动迁过程中,公开地段类别、补偿标准,公开房源情况及安置价、市场价,公开经办人职责等,还有矛盾的,居委会和专业机构主动把居民的正当诉求向动迁公司传递,并及时召开协调会,让动迁公司和居民面对面沟通,逐步形成了“一选、两费分离、三个一致、五项制度、九公开”的阳光动迁操作模式和制度,既维护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又保证旧区改造的进度。仅今年一季度,全区拆除各类旧房5.2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35.2%;居民签约1008户,完成年度计划的50.2%。
3、坚持“协商、协调、自治、自主”的制度,强化“各方共同参与”的意识。充分尊重居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如,瑞金街道每年实事项目的确定,都采取征求居民意见,由居民投票来选择决定。在泰康路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围绕是拆除搬迁还是保留发展,是硬改造还是软改造等涉及各方实际利益问题,多次召开听证会、协调会,现终于统一了各方认识,既成立了政府、街道有关部门参加的田子坊管委会,也有居民、业主、专家、学者组成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会和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等社团组织,还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等积极建言献策,从而使田子坊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和力量源泉,成为全国首批认定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并获得了“上海10家最受欢迎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称号。
三、配套措施、配套制度,为“三会一代理”制度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1、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区委、区政府认真组织和引导各级党政组织和干部职工围绕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向书本要知识,向基层找良策,向群众取真经。同时,大力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每年组织出境、出国培训达130余人次,近三年来累计举办各类社区工作专题培训15批600余人次,党员干部到一线到基层挂职锻炼6批120余人次,广大党员干部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增长了才干。
2、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党的先进性教育以来,居民区建立了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组织构架,形成了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四级工作网络。广泛开展党内互助,不断推进机关与居民区党组织、机关党员与困难居民家庭“双结对”活动,区四套班子成员各联系2~3个居民区,定期走访居民群众,现场接待社区居民,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深化在职党员社区报到服务、社区党建联建、党代表社区接待、党员志愿者行动等制度,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都成为群众工作的主体。并探索在同一群体服务载体中设立临时党组织。如结合居家养老、为老服务,在邻里互助点上建立党小组,使党组织和党员能更直接了解群众需求,服务老龄群众工作。目前全区邻里互助点有120多个,其中已建立党小组20多个。
3、不断整合用活资源。激活政治资源,挖掘市场资源,用好社会资源,加大服务群众工作经费投入,每年每个居民区都有8~10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深化社区“四个中心”建设,拓展“一口式”服务内容,延伸服务触角,使服务资源向居民区下移,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基地和枢纽,努力构建党在新时期开展群众工作的支撑保障体系。
■ 责任编辑:王亚仑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改进和加强社区群众工作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事业的发展,一方面社区群众工作的物质资源大为丰富,另一方面由于体制机制惯性束缚,条条分割,块块分割的状况尚在改变之中;同时利益诉求大量增加,有些利益矛盾非常错综复杂,迫切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整合和聚焦各种资源,创新社区群众工作机制,解决和缓解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转到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轨道上来。“三会一代理”制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些年来,尽管领导班子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各级党组织推行“三会一代理”制度,创新群众工作的追求一直没有变。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以来,全区共召开各类听证会2700多次,矛盾协调会近8000多次,政务评议会2100多次,解决了居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许多“急难愁”问题,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同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三会一代理”制度已经被上移到街道、区层面,形成了区、社区、居民区三级联动的运作体系。政府、街道每年底通过召开听证会了解居民的“急难愁”问题,确定了一大批诸如四保合一、平改坡、居家养老、安装消防设备、卫生设施改造等年度实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矛盾就召开协调会,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实事办得效果如何,则通过评议会由居民群众说了算。“三会一代理”制度还在化解信访矛盾、维护社区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07年7月到2008年3月,我区全面实现“四个下降、一个不发生”签约责任指标,其中,到市政府集访同比下降27.78%;到市委非正常上访同比下降62.92%;去京上访同比下降29.93%;去京非正常上访同比下降54.90%。
二、强化意识、强化责任,保证“三会一代理”制度有力有效运作
1、坚持首问首接首办责任制,强化“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着眼于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难、我有所为,无论在居民区还是派出机构,严格实行听、接、办责任制,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在发展思路、改革措施和各项工作中。如,卢湾区淮海街道来沪人员借租旧里弄较多,常因使用“热得快”烧水而形成火灾隐患。街道有关机构发现后,及时向党工委反映,建议出资在工地集中和务工人员聚居区建造两个供应开水的“老虎灶”,既消除安全隐患,又解决来沪人员用热水问题。为了做好这件事,街道专门召开了听证会,就建造地点和收费标准等广泛征询各方意见,使“老虎灶”既不影响周围居民,又使收费标准让来沪人员接受,深得各方欢迎。现在这一便民举措已在有条件、有需求的居民区得到推广。
2、坚持“凡事都要公开”的制度,强化“公开公平公正”的意识。“三会一代理”制度着眼于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充分运用民主的、公开、协商的方法,维护和协调各方利益,化解和缓解各种矛盾。如,在旧区改造“动拆迁”工作中,对于动迁房屋评估公司的确定,召开听证会,公开竞标资质条件,公开有关竞标企业资讯,公开工作程序等,最后让居民群众自己投票产生;在动迁过程中,公开地段类别、补偿标准,公开房源情况及安置价、市场价,公开经办人职责等,还有矛盾的,居委会和专业机构主动把居民的正当诉求向动迁公司传递,并及时召开协调会,让动迁公司和居民面对面沟通,逐步形成了“一选、两费分离、三个一致、五项制度、九公开”的阳光动迁操作模式和制度,既维护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又保证旧区改造的进度。仅今年一季度,全区拆除各类旧房5.2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35.2%;居民签约1008户,完成年度计划的50.2%。
3、坚持“协商、协调、自治、自主”的制度,强化“各方共同参与”的意识。充分尊重居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如,瑞金街道每年实事项目的确定,都采取征求居民意见,由居民投票来选择决定。在泰康路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围绕是拆除搬迁还是保留发展,是硬改造还是软改造等涉及各方实际利益问题,多次召开听证会、协调会,现终于统一了各方认识,既成立了政府、街道有关部门参加的田子坊管委会,也有居民、业主、专家、学者组成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会和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等社团组织,还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等积极建言献策,从而使田子坊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和力量源泉,成为全国首批认定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并获得了“上海10家最受欢迎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称号。
三、配套措施、配套制度,为“三会一代理”制度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1、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区委、区政府认真组织和引导各级党政组织和干部职工围绕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向书本要知识,向基层找良策,向群众取真经。同时,大力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每年组织出境、出国培训达130余人次,近三年来累计举办各类社区工作专题培训15批600余人次,党员干部到一线到基层挂职锻炼6批120余人次,广大党员干部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增长了才干。
2、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党的先进性教育以来,居民区建立了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组织构架,形成了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四级工作网络。广泛开展党内互助,不断推进机关与居民区党组织、机关党员与困难居民家庭“双结对”活动,区四套班子成员各联系2~3个居民区,定期走访居民群众,现场接待社区居民,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深化在职党员社区报到服务、社区党建联建、党代表社区接待、党员志愿者行动等制度,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都成为群众工作的主体。并探索在同一群体服务载体中设立临时党组织。如结合居家养老、为老服务,在邻里互助点上建立党小组,使党组织和党员能更直接了解群众需求,服务老龄群众工作。目前全区邻里互助点有120多个,其中已建立党小组20多个。
3、不断整合用活资源。激活政治资源,挖掘市场资源,用好社会资源,加大服务群众工作经费投入,每年每个居民区都有8~10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深化社区“四个中心”建设,拓展“一口式”服务内容,延伸服务触角,使服务资源向居民区下移,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基地和枢纽,努力构建党在新时期开展群众工作的支撑保障体系。
■ 责任编辑:王亚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