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述:吴祥明
采访:谢黎萍、张红仙、孙宝席
整理:谢黎萍、孙宝席
时间:2008年5月6日
【口述前记】
吴祥明,长期参与上海城市建设和重大工程的决策与实施。1983年7月至1990年4月任上海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1990年4月至1992年11月任市建设委员会主任,1992年8月至1997年5月,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其间,先后兼任八万人体育场工程、外滩综合改造工程、人民广场综合改造工程总指挥。1995年5月至2000年10月,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2000年10月至今任上海市磁浮快速列车工程指挥部总指挥。
我1983年到市计划委员会工作,主要搞基本建设投资。当时上海城市建设的历史欠账的确很多,这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因为从上海解放到1985年,上海没有独立财政,上海财政和中央财政是在一个锅里吃饭,这也是为了保障整体利益的需要。实际上上海财政局是中央财政部的派出机构,上海的开支完全纳入中央的统收统支,当然这也是当时形势的需要。所以讲重大工程,大家都想发展,但关键是解决一个钱的问题。
钱从哪里来?
20世纪80年代初,我去计委的时候,全市财力只有4亿5千万元,对整个上海来说,太少了,实在拿不出多少钱来搞重大工程建设。
当时上海市的三位领导陈国栋、胡立教、汪道涵看到这种情况,就向中央提出能否给上海一定的财政自主权。当时中央财政也很困难,但为了上海的发展,中央还是接受了上海提出的定比分成的建议。定比分成就是上海每年的财政收入,上海留23.6%,76.4%上缴中央,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定比分成为上海的发展建立了一个可能的机制,这是一个最要紧的起点,为此我们不能忘记那个时候的市委、市府的领导以及中央对上海建设发展的支持。定了比例后,市里就可以有机动,就可以预作打算了,就可以把明年、后年可能用的钱一起来作打算。
1986年,中央又给了上海另外一项优惠政策,就是批准上海采取自借自还的方式,扩大利用外资,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当时国务院是以“国函(1986)94号”发的文,因此,以后此项政策就叫“94专项”。“94专项”实际上就是贷款的一种额度,允许你可以借多少贷款。有了“94专项”,后来就成立了久事公司。但“94专项”都是借款,这个资金是有危险的,如果还不了就破产了,这个政策就失败了、白干了。所以一定要用好这个政策。
“94专项”并不是重大项目的资金来源,还得解決这个钱从哪里生出来的问题。我们学习市场经济国家开展基础建设的经验,外国人叫“使用者付费”,中国叫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当时最困难的是煤气、自来水,市委、市政府讨论后,决定先易后难,一样一样来解决。
钱是这样来的
最容易解决的是电话,因为电话不涉及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你装得起就装,装不起就不装。当时上海全市电话的装机总容量只有26万门,很少很少的,只有领导干部,还有一些知名人士家里有电话。普通上海人只能靠公用电话。由于使用的人太多,往往是忙音,打不通。电话大发展需要钱,怎么解决呢?我们确定先从“94专项”中拿出5000万美元的贷款额度,购买20万门程控电话,但额度是要还的!怎样还?我们想到外汇额度也是值钱的,当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是2.8元,但调剂市场可以调到9元、10元,这中间就有一个差价可以利用。然后我们借鉴外国使用者收费的原则,收取初装费。开始初装费一门电话收费1500元,最高时达到5000元,后来每门电话一般收取3000元左右的初装费。初装费一收,钱就出来了,用这钱去还买程控电话机的钱,多余的钱再买程控电话机,然后再收初装费。通过采用这种方式滚动发展,很容易地解决了装电话难的问题。
第二个是解决装煤气难的问题。煤气和电话不一样,因为这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当时煤气供应很紧张,就是买液化气也是要凭票的,票也很难搞到。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人大代表提出也可以收初装费嘛。既然人代会上有这样的提案,就是宁可收点钱,也要加快煤气的发展。我记得当时预定收取初装费2500元,后来决定一部分收初装费,一部分卖债券。最初的方案是煤气初装费1500元,1000元债券。朱镕基市长审批时,说初装费太多了,老百姓哪有那么多钱,倒过来,1500元债券,1000元初装费。初装费收取后,煤气开始了大发展。我们首先通过计划委员会到金山石化去要液化气的指标。液化气有了以后,就排输气管道。收的初装费,主要用于排输气管道,此外,还在浦东建立了煤气厂,增加了煤气供应能力,然后再去收初装费。装煤气难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第三是污水治理。上海历史上排污是不收钱的,自来水一个立方收取7分钱。上海治理污水项目,国家发改委给了我们世界银行贷款。世界银行提出要通过排水收费来还贷款,原来收取排污费是市场经济国家在实践过程中采用的有效办法。于是我们决定按上水的使用量打9折作为排水量。收排水费,又经过人大讨论,作出决议,每立方米排水收排污费2分钱,打上9折再加7分钱水费,这样用1立方米合计收不到9分钱。这个制度一直维持到现在。后来随着自来水的提价,排水费也相应提高,现在排水费一年有10几亿元。现在这块钱已经成为上海治污的重要资金来源。我们已经有钱开展苏州河三期治理了。可见,收排水费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从收电话初装费到收煤气初装费和排水费,这几步棋对上海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有了这个基础,现在再发展也不怕了。我们学会了怎样用市场经济办法解决城市基本建设问题,这几桩事情解决了,就是我们所说的还了历史欠债,而且树立了“使用者付费”的思想。
20世纪90年代开发开放浦东,要解决过江难,要在黄浦江上造桥,也牵涉到资金。当时在黄浦江上游金山有一座桥,但在下游造桥比较难。因为江南造船厂、吴泾化工厂都在里面,桥的高度要保证,因此造桥的成本很高。
南浦大桥用的是“94专项”,当时亚行正想开拓中国市场,我们就用了亚行贷款。这笔贷款可以通过收费的方式来还,但亚行贷款的额度只给总贷款的一半,另一半怎么筹?南浦大桥总款项8.2亿,我们就想到外汇额度问题。当时的外汇以2.8元计,我们把外汇贷来后,一部分项目进行公开招标,主要招中国企业,这样贷来的外汇还在我们手里,就到外汇市场去调剂,当时可以调剂到9元、10元,由此挖出了几千万美金,填了另一半缺。这其实是利用了市场与计划的差。后来造杨浦大桥也用了这个办法。上海黄浦江上造两座大桥,市财政一分钱也没出。
延安路隧道上海第一次正式使用BOT融资法。延安路隧道原来是两车道,要改成四车道。我们找了香港荣智健的中信泰富,但中信是荣毅仁在香港创办的,真正的归属是中国的。谈下来,决定成立合资公司,我们的老隧道占50%股份,荣智健的新隧道占50%。然后完全按照香港BOT的方式运作。当时这样做是冒了一点风险的,因为当时国家还不允许用BOT,国家计委不同意,是市领导亲自决定的。这次成功后,我们又把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打浦路隧道的经营权打包,一起卖掉45%的经营权。为啥只卖掉45%?是为了保险,我们一定要完全控股。但就是这样,当时人大的反响也很大。有一次老劳模杨富珍问我:“吴祥明,听说你把南浦大桥卖掉了?”我说你说的话有那么一点意思,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它不像卖掉一台电视机,就没有了。现在桥还在那里,我们卖掉的是经营权,而且只卖了45%。总之做了很多解释工作。其实卖掉经营权,就是预计明天的卖路钱,再倒扣利息,先拿来用,从资本运作看,是很合算的。最后合计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打浦路隧道45%的经营权,我们卖了25个亿,把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建设费全部收回,还有余。可以说改变上海面貌的黄浦江大桥的经费,都是依靠计划向市场转变,通过市场转出来的,中央、市政府都没拿钱。
通过BOT,我们又进一步学会了资本运作。因为荣智健在买下南浦大桥、杨浦大桥45%的经营权后,就成立了一个公司,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加速,过桥车辆剧增,所以效益非常好,二年后,他就在香港申请上市,不但收回了原来投资的钱,而且赚了很多。荣智健成功的资本运作,引起我们思考,我向黄菊同志提出:这个办法好像我们也可以做。以后就专门总结荣智健的成功经验,成立了上海实业,并到香港上市。后来上海很多企业包装后到香港上市,都变成了很大的资本。
思路宽了以后,钱就容易来了。城市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的建设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想认识的转变过程,思想认识转变成功,问题也就解决了。
BOT后,又搞了土地批租。重大工程中主要就是造南北高架。上海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批租,正好也是搞“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时候。原来一级政府时,土地批租权都在建委,“两级政府、两级管理”后,区里意见大,要求市里放权。黄菊同志把我找去,问能不能放权,我们研究后提出,由于城市是一个整体,要放权给各区批地,至少要坚持四条原则:一是马路红线不能侵占;二是动拆迁由各区负责;三是规划容积率控制,包括日照等,必须符合要求;四是配套设施由各区解决。我说我原来就是抓这四条,符合条件,就批;不符合,就不批。对这四条,也有区长说我思想不解放,我说马路红线下面是要造地铁的,如果打了桩,以后地铁就没法弄了。黄菊支持了我,说四条还是要的。但放权一年后发现,其他没有问题,就是有些区(黄浦、南市、静安)大量土地批出去后,水电煤配套不落实。我对黄菊说,楼造好了,水电煤不配套,外方要索赔的。经过调研和找规划部门协调,最后认为唯一办法是造南北高架路,同时把沿高架路的水电煤配套问题解决掉。但造南北高架路,要拆4000多户。我把情况向黄菊汇报后,黄菊问我能不能少拆一点。我们又去调研,减少了不少。现在延安路高架和南北高架交叉的地方有个大弯头,就是为了避开几座高楼。还把刚建好的黄浦区图书馆拆掉了,但拆图书馆比拆老百姓房子好。建设南北高架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市政配套问题,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它的另一个作用是改善了交通,可谓一举两得。
攻坚克难
我担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后,接手的第一个重大工程是外滩的综合改造。方案主要遇到两个难点:一是必须保证黄浦江过水断面。黄浦江的线形最早是由荷兰人设计的,这样的线形能保证黄浦江水流的稳定,这是不能改变的。如果现在某一段凸出去,航道就要受影响。但按综合改造的设计,防汛墙要推出去,怎么办?后来决定做成停车场挑出去,再在上面造防汛墙,保持了原有的河流线形状态。第二个难题是延安路口的气象塔。马路拓宽后,气象塔变成在马路中间了,开始大家也无所谓,想把它拆掉,在别的地方重新建造一个,但建筑专家反对,说这是外滩景观的终点,外滩景观的标准照,就是从上海大厦、外白渡桥一路过来,最后是气象塔。这是一个完整的风景线。后来我们提出能不能拆掉后原式原样再造出来,建筑专家也不同意,重新造的,也不是“原装”,要保证塔是“原装”的。最后只能采取整体平移,向外移28米。移塔是蛮麻烦的。塔是有地基的,地基是不能移的,因此首先要在不影响塔安全的情况下,把塔与地基分开;然后用钢板把塔固定好,通过轨道把塔平移到新的位置,装在新的地基上,固定好,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气象塔的位置和“原装”形象。
我接手的第二个重大工程是人民广场综合改造工程。难点主要也是两个:一是电信大楼弱电与广场22万伏变电站强电的矛盾。当时人民广场的电信大楼下面是弱电,广场改扩建工程中要造22万伏变电站,以解决市中心的用电。变电站是强电,电信大楼担心变电站的强电影响电信大楼的安全。于是我请了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院士来帮助解决,成立专门小组,提出了许多措施,确保电信大楼安全,确保变电站造起来。人民广场综合改造工程另一个问题是上海博物馆的建设。1993年人民广场改扩建的规划,并没有把建设上海博物馆列入其中。但随着土地批租的展开,上海博物馆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就是通过土地批租,把原来博物馆的房子连地皮一起卖掉,用这笔钱,到人民广场造新馆。市委同意了博物馆新馆的方案,但是对我们来说,人民广场综合改造就多了一个项目,规划调整还是方便的,关键是时间。当时说好人民广场综合改造1994年建国45周年前要完成,1993年底提出来要造博物馆新馆,地下2层,地面5层,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肯定来不及。我提出是否可以把整个工程往后推,黄菊说,在建国45周年把人民广场还给老百姓是要写进人代会报告的。这下我可急了,离国庆节还有9个月,按常规做法肯定是不行的,怎么办?我到工地,找负责施工的经理商量。他告诉我关键是如何把开挖地基的土运出去,现在每天只有晚上11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可以运土,你是否有办法可以让我整天运土。当时挖土工程预计3个月。我说,既然你一天工作8小时,需3个月来完成,那么我让你们一天工作24小时,用一个月的时间是不是能够完成开挖地基的任务。他说你有让我们一天工作24小时的本事吗?你有这本事,我就能完成。我说好,于是我赶紧去找市交警总队总队长许培星,许培星说24小时放行运土不行,交通高峰时间要避开,有2个小时不能通行。我说行。拿到特殊通行证后,我就找施工队开会、落实。后来,到1994年国庆节前,把上海博物馆新馆的外形全部造好,终于按时将人民廣场还给了全市人民。
整理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 责任编辑:周奕韵
采访:谢黎萍、张红仙、孙宝席
整理:谢黎萍、孙宝席
时间:2008年5月6日
【口述前记】
吴祥明,长期参与上海城市建设和重大工程的决策与实施。1983年7月至1990年4月任上海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1990年4月至1992年11月任市建设委员会主任,1992年8月至1997年5月,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其间,先后兼任八万人体育场工程、外滩综合改造工程、人民广场综合改造工程总指挥。1995年5月至2000年10月,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2000年10月至今任上海市磁浮快速列车工程指挥部总指挥。
我1983年到市计划委员会工作,主要搞基本建设投资。当时上海城市建设的历史欠账的确很多,这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因为从上海解放到1985年,上海没有独立财政,上海财政和中央财政是在一个锅里吃饭,这也是为了保障整体利益的需要。实际上上海财政局是中央财政部的派出机构,上海的开支完全纳入中央的统收统支,当然这也是当时形势的需要。所以讲重大工程,大家都想发展,但关键是解决一个钱的问题。
钱从哪里来?
20世纪80年代初,我去计委的时候,全市财力只有4亿5千万元,对整个上海来说,太少了,实在拿不出多少钱来搞重大工程建设。
当时上海市的三位领导陈国栋、胡立教、汪道涵看到这种情况,就向中央提出能否给上海一定的财政自主权。当时中央财政也很困难,但为了上海的发展,中央还是接受了上海提出的定比分成的建议。定比分成就是上海每年的财政收入,上海留23.6%,76.4%上缴中央,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定比分成为上海的发展建立了一个可能的机制,这是一个最要紧的起点,为此我们不能忘记那个时候的市委、市府的领导以及中央对上海建设发展的支持。定了比例后,市里就可以有机动,就可以预作打算了,就可以把明年、后年可能用的钱一起来作打算。
1986年,中央又给了上海另外一项优惠政策,就是批准上海采取自借自还的方式,扩大利用外资,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当时国务院是以“国函(1986)94号”发的文,因此,以后此项政策就叫“94专项”。“94专项”实际上就是贷款的一种额度,允许你可以借多少贷款。有了“94专项”,后来就成立了久事公司。但“94专项”都是借款,这个资金是有危险的,如果还不了就破产了,这个政策就失败了、白干了。所以一定要用好这个政策。
“94专项”并不是重大项目的资金来源,还得解決这个钱从哪里生出来的问题。我们学习市场经济国家开展基础建设的经验,外国人叫“使用者付费”,中国叫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当时最困难的是煤气、自来水,市委、市政府讨论后,决定先易后难,一样一样来解决。
钱是这样来的
最容易解决的是电话,因为电话不涉及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你装得起就装,装不起就不装。当时上海全市电话的装机总容量只有26万门,很少很少的,只有领导干部,还有一些知名人士家里有电话。普通上海人只能靠公用电话。由于使用的人太多,往往是忙音,打不通。电话大发展需要钱,怎么解决呢?我们确定先从“94专项”中拿出5000万美元的贷款额度,购买20万门程控电话,但额度是要还的!怎样还?我们想到外汇额度也是值钱的,当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是2.8元,但调剂市场可以调到9元、10元,这中间就有一个差价可以利用。然后我们借鉴外国使用者收费的原则,收取初装费。开始初装费一门电话收费1500元,最高时达到5000元,后来每门电话一般收取3000元左右的初装费。初装费一收,钱就出来了,用这钱去还买程控电话机的钱,多余的钱再买程控电话机,然后再收初装费。通过采用这种方式滚动发展,很容易地解决了装电话难的问题。
第二个是解决装煤气难的问题。煤气和电话不一样,因为这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当时煤气供应很紧张,就是买液化气也是要凭票的,票也很难搞到。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人大代表提出也可以收初装费嘛。既然人代会上有这样的提案,就是宁可收点钱,也要加快煤气的发展。我记得当时预定收取初装费2500元,后来决定一部分收初装费,一部分卖债券。最初的方案是煤气初装费1500元,1000元债券。朱镕基市长审批时,说初装费太多了,老百姓哪有那么多钱,倒过来,1500元债券,1000元初装费。初装费收取后,煤气开始了大发展。我们首先通过计划委员会到金山石化去要液化气的指标。液化气有了以后,就排输气管道。收的初装费,主要用于排输气管道,此外,还在浦东建立了煤气厂,增加了煤气供应能力,然后再去收初装费。装煤气难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第三是污水治理。上海历史上排污是不收钱的,自来水一个立方收取7分钱。上海治理污水项目,国家发改委给了我们世界银行贷款。世界银行提出要通过排水收费来还贷款,原来收取排污费是市场经济国家在实践过程中采用的有效办法。于是我们决定按上水的使用量打9折作为排水量。收排水费,又经过人大讨论,作出决议,每立方米排水收排污费2分钱,打上9折再加7分钱水费,这样用1立方米合计收不到9分钱。这个制度一直维持到现在。后来随着自来水的提价,排水费也相应提高,现在排水费一年有10几亿元。现在这块钱已经成为上海治污的重要资金来源。我们已经有钱开展苏州河三期治理了。可见,收排水费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从收电话初装费到收煤气初装费和排水费,这几步棋对上海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有了这个基础,现在再发展也不怕了。我们学会了怎样用市场经济办法解决城市基本建设问题,这几桩事情解决了,就是我们所说的还了历史欠债,而且树立了“使用者付费”的思想。
20世纪90年代开发开放浦东,要解决过江难,要在黄浦江上造桥,也牵涉到资金。当时在黄浦江上游金山有一座桥,但在下游造桥比较难。因为江南造船厂、吴泾化工厂都在里面,桥的高度要保证,因此造桥的成本很高。
南浦大桥用的是“94专项”,当时亚行正想开拓中国市场,我们就用了亚行贷款。这笔贷款可以通过收费的方式来还,但亚行贷款的额度只给总贷款的一半,另一半怎么筹?南浦大桥总款项8.2亿,我们就想到外汇额度问题。当时的外汇以2.8元计,我们把外汇贷来后,一部分项目进行公开招标,主要招中国企业,这样贷来的外汇还在我们手里,就到外汇市场去调剂,当时可以调剂到9元、10元,由此挖出了几千万美金,填了另一半缺。这其实是利用了市场与计划的差。后来造杨浦大桥也用了这个办法。上海黄浦江上造两座大桥,市财政一分钱也没出。
延安路隧道上海第一次正式使用BOT融资法。延安路隧道原来是两车道,要改成四车道。我们找了香港荣智健的中信泰富,但中信是荣毅仁在香港创办的,真正的归属是中国的。谈下来,决定成立合资公司,我们的老隧道占50%股份,荣智健的新隧道占50%。然后完全按照香港BOT的方式运作。当时这样做是冒了一点风险的,因为当时国家还不允许用BOT,国家计委不同意,是市领导亲自决定的。这次成功后,我们又把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打浦路隧道的经营权打包,一起卖掉45%的经营权。为啥只卖掉45%?是为了保险,我们一定要完全控股。但就是这样,当时人大的反响也很大。有一次老劳模杨富珍问我:“吴祥明,听说你把南浦大桥卖掉了?”我说你说的话有那么一点意思,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它不像卖掉一台电视机,就没有了。现在桥还在那里,我们卖掉的是经营权,而且只卖了45%。总之做了很多解释工作。其实卖掉经营权,就是预计明天的卖路钱,再倒扣利息,先拿来用,从资本运作看,是很合算的。最后合计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打浦路隧道45%的经营权,我们卖了25个亿,把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建设费全部收回,还有余。可以说改变上海面貌的黄浦江大桥的经费,都是依靠计划向市场转变,通过市场转出来的,中央、市政府都没拿钱。
通过BOT,我们又进一步学会了资本运作。因为荣智健在买下南浦大桥、杨浦大桥45%的经营权后,就成立了一个公司,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加速,过桥车辆剧增,所以效益非常好,二年后,他就在香港申请上市,不但收回了原来投资的钱,而且赚了很多。荣智健成功的资本运作,引起我们思考,我向黄菊同志提出:这个办法好像我们也可以做。以后就专门总结荣智健的成功经验,成立了上海实业,并到香港上市。后来上海很多企业包装后到香港上市,都变成了很大的资本。
思路宽了以后,钱就容易来了。城市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的建设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想认识的转变过程,思想认识转变成功,问题也就解决了。
BOT后,又搞了土地批租。重大工程中主要就是造南北高架。上海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批租,正好也是搞“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时候。原来一级政府时,土地批租权都在建委,“两级政府、两级管理”后,区里意见大,要求市里放权。黄菊同志把我找去,问能不能放权,我们研究后提出,由于城市是一个整体,要放权给各区批地,至少要坚持四条原则:一是马路红线不能侵占;二是动拆迁由各区负责;三是规划容积率控制,包括日照等,必须符合要求;四是配套设施由各区解决。我说我原来就是抓这四条,符合条件,就批;不符合,就不批。对这四条,也有区长说我思想不解放,我说马路红线下面是要造地铁的,如果打了桩,以后地铁就没法弄了。黄菊支持了我,说四条还是要的。但放权一年后发现,其他没有问题,就是有些区(黄浦、南市、静安)大量土地批出去后,水电煤配套不落实。我对黄菊说,楼造好了,水电煤不配套,外方要索赔的。经过调研和找规划部门协调,最后认为唯一办法是造南北高架路,同时把沿高架路的水电煤配套问题解决掉。但造南北高架路,要拆4000多户。我把情况向黄菊汇报后,黄菊问我能不能少拆一点。我们又去调研,减少了不少。现在延安路高架和南北高架交叉的地方有个大弯头,就是为了避开几座高楼。还把刚建好的黄浦区图书馆拆掉了,但拆图书馆比拆老百姓房子好。建设南北高架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市政配套问题,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它的另一个作用是改善了交通,可谓一举两得。
攻坚克难
我担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后,接手的第一个重大工程是外滩的综合改造。方案主要遇到两个难点:一是必须保证黄浦江过水断面。黄浦江的线形最早是由荷兰人设计的,这样的线形能保证黄浦江水流的稳定,这是不能改变的。如果现在某一段凸出去,航道就要受影响。但按综合改造的设计,防汛墙要推出去,怎么办?后来决定做成停车场挑出去,再在上面造防汛墙,保持了原有的河流线形状态。第二个难题是延安路口的气象塔。马路拓宽后,气象塔变成在马路中间了,开始大家也无所谓,想把它拆掉,在别的地方重新建造一个,但建筑专家反对,说这是外滩景观的终点,外滩景观的标准照,就是从上海大厦、外白渡桥一路过来,最后是气象塔。这是一个完整的风景线。后来我们提出能不能拆掉后原式原样再造出来,建筑专家也不同意,重新造的,也不是“原装”,要保证塔是“原装”的。最后只能采取整体平移,向外移28米。移塔是蛮麻烦的。塔是有地基的,地基是不能移的,因此首先要在不影响塔安全的情况下,把塔与地基分开;然后用钢板把塔固定好,通过轨道把塔平移到新的位置,装在新的地基上,固定好,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气象塔的位置和“原装”形象。
我接手的第二个重大工程是人民广场综合改造工程。难点主要也是两个:一是电信大楼弱电与广场22万伏变电站强电的矛盾。当时人民广场的电信大楼下面是弱电,广场改扩建工程中要造22万伏变电站,以解决市中心的用电。变电站是强电,电信大楼担心变电站的强电影响电信大楼的安全。于是我请了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院士来帮助解决,成立专门小组,提出了许多措施,确保电信大楼安全,确保变电站造起来。人民广场综合改造工程另一个问题是上海博物馆的建设。1993年人民广场改扩建的规划,并没有把建设上海博物馆列入其中。但随着土地批租的展开,上海博物馆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就是通过土地批租,把原来博物馆的房子连地皮一起卖掉,用这笔钱,到人民广场造新馆。市委同意了博物馆新馆的方案,但是对我们来说,人民广场综合改造就多了一个项目,规划调整还是方便的,关键是时间。当时说好人民广场综合改造1994年建国45周年前要完成,1993年底提出来要造博物馆新馆,地下2层,地面5层,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肯定来不及。我提出是否可以把整个工程往后推,黄菊说,在建国45周年把人民广场还给老百姓是要写进人代会报告的。这下我可急了,离国庆节还有9个月,按常规做法肯定是不行的,怎么办?我到工地,找负责施工的经理商量。他告诉我关键是如何把开挖地基的土运出去,现在每天只有晚上11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可以运土,你是否有办法可以让我整天运土。当时挖土工程预计3个月。我说,既然你一天工作8小时,需3个月来完成,那么我让你们一天工作24小时,用一个月的时间是不是能够完成开挖地基的任务。他说你有让我们一天工作24小时的本事吗?你有这本事,我就能完成。我说好,于是我赶紧去找市交警总队总队长许培星,许培星说24小时放行运土不行,交通高峰时间要避开,有2个小时不能通行。我说行。拿到特殊通行证后,我就找施工队开会、落实。后来,到1994年国庆节前,把上海博物馆新馆的外形全部造好,终于按时将人民廣场还给了全市人民。
整理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 责任编辑:周奕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