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杜敬文稿代序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p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敬同志告诉我,前些日子在一个老年人交流使用电脑心得的座谈会上,他即席念了一段顺口溜,充发言的数。顺口溜凡四句:“年方八旬不算老,挺着腰板敲电脑。四本小书已问世,再出四本还嫌少。”所说的已问世的“四本小书”,当即《冀中导报史料集》 ?990年出版 ⅰ都街斜妨霞窢?995出版 ⅰ都街械牡囟春捅だ莼А窢?997年出版 ⅰ抖啪次母濉窢?999年出版 V劣凇霸俪鏊谋尽钡暮暝?并非空喊,而是在脚踏实地地做着。《杜敬文稿续集》现已编辑停当,即将和读者见面了。
  从开始筹划算起,编纂并出版这五本书,约莫用了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其效率之高,是足以让我们这些同行后生们,感到望尘难及并满脸流汗的。这几本文集所收的,固然并非全是他的个人著述,但无论是史料编纂,还是文章汇集,策划和主编的担子都是杜敬同志一个人挑了起来。从设计、发起、磋商、调查、约稿,到整理稿件、订正史料、润色文字、校错纠讹,再到一字一句输入电脑,编辑成书,直至付印前对清样做最后的校阅,几乎都是他一人不辞劳苦地“包打天下”。我们这些长期从事过编辑工作的人,都能体会得到做这样的编纂工作的甘苦。应当说它的繁重与艰辛,是不亚于个人的著述的。尤其叫人惊叹不已的是,完成这样繁剧的编纂工作、并且取得优良成绩的,不但是一位离休的老人,而且竟然是一位不断受到心血管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严重侵袭的离休老人。
  三生有幸,在杜敬同志离休之前,我和他并肩共事了三年,而在他离休以后我们又比邻而居一十八载,以至于今。所以,对他这些年来付出的辛勤,我大体上窥得概略。
  回想八十年代初,黎澍同志退居二线后,杜敬同志出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党组书记,我则担任了党组副书记、总编辑。1982年,我们二人又一起兼管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工作,他任党组书记、社长,我任副书记、总编辑。在此期间,我们一直是在一间办公室里朝夕共事。在两社中,我们两个人的工作,真像是长机和僚机,配合得极好。杜敬同志是工作的楷模,谦虚、勤恳、朴实、宽厚而有原则。这位书记绝不是空头政治家,更绝不摆出“监军”的面孔。他对于编辑业务,本是行家,且又勤奋好学,严谨而专心致志,所以无论在主持编辑工作方面,还是在推动学术事业的发展方面,他都肩负起了主要责任。在我们共事的那几年里,有他这位“主帅”在,作为“偏军”的我,实在体会到了“背靠大树”的好处。
  没有料到的是,1983年春末,杜敬同志心脏病突发,幸亏协和医院抢救及时,病情得以缓解。不过,出院之后,他根据对自身病情的估量,抱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立即向中国社科院领导提出了离休的请求。他请求离休的事,是背着我们杂志社和出版社的领导层悄悄进行的;他完全明白,如果先和我们商量,那我们必定会千方百计地挽留他。按照我们的心思,只要他肯挂着书记的名义,在重大原则上把把舵,哪怕不坐班、不处理具体事务,我们的工作也可以比较顺利地进行下去。从来不愿尸位素餐的他,深知我们的心思。于是抢先一步,毅然决然地决定“退位让贤”。他的突然离休,给我们这些并不“贤”的后继者们留下了一大堆困难,但是为着杜敬同志身体的早日康复,我们只好硬撑起来,不忍心再对他强作挽留。
  自那以后,杜敬同志确实已被疾病缠身,十五六年间他被送去协和医院急救,先后就有四次。而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次都是靠着医生的医术高明和杜敬同志本人的意志顽强,才从“危在旦夕”的状态下一次又一次地把他抢救过来。每次当他发病,大家都十分揪心,而当他的病情解除警报时,又让大家深深体会到“柳暗”后重见“花明”的欣喜。有鉴于此,我们这些他的老朋友们,对他当然也就不敢再有所强求,只好从实际出发,盼着他能够治好疾病,颐养天年。看到他每次大病过后,仍然心气平和,恬淡达观,和老伴萧寒同志一起,在练字、学画、打门球的活动中,从容而愉快地度着岁月,我们都非常高兴,并且为他们“修身养性”的功夫所深深打动,觉得他们为我们这些即将进入老境的人树立了楷模。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这样一位长时间被病魔缠身的老同志,竟然能够在大病之间“插空儿”,锲而不舍地做了那么繁重的编著工作;要知道,这样的工作量,是许多健康的人、年轻的人,在同样时间里都很难完成的。
  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柱,支撑着他置病痛于度外,顽强奋斗呢?分别来说,当然可以说出一些具体理由。例如,“土地改革问题”是他研究了三十多年的专题,不舍得放下;又例如,革命报刊史,特别是冀中根据地的报刊史,是他和他的战友们当年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地为之献身的事业,他不能眼看着他们那一代革命者的这些珍贵的成果被岁月的积尘湮没;又例如,当年在与京、津、保毗邻的冀中地区,居然能够军民一心,顽强抗击强大的敌人,坚持革命根据地,这样的感天地、泣鬼神的革命历史,杜敬同志自然更加觉得把它原原本本地告诉后来人,是自己不能旁贷的责任。
  在我看来,如果从总体上评估杜敬同志在离休期间,与病魔搏斗中,编写不辍的所作所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体现着他抱有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试想,当着1983年大病初愈,在青岛疗养的时候,他竟然陆续向《青岛日报》社写了十六封信(已收入《杜敬文稿》),向一家素无交往的报纸,提出了大大小小的许多建议。这是什么精神?这是老战士老报人不能自已的责任感。这是对事业、对人民、对民族的自觉的责任感。正因为有这种精神的支持,他才能够以衰病年迈之身,奋斗不息而无忧无畏。
  究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呢?我以为,他本人于1997年在病床上所作的《汉俳四首斗病魔》(已收入《文稿续集》),可以算得上是最好的回答:
  三次住协和,   我身值几何?
  信心百倍斗病魔, 多少英烈作楷模,
  胜券手中握。   何惧见阎罗!
  
  病魔势力眼,   心理必放松,
  我越坚强它越软, 没有负担一身轻,
  我软就危险。   超越百岁翁。
  面对着杜敬同志编著的五本书,我深深受到蕴含其间的这种精神力量的感染。老实说,较之我所不熟悉的“革命报刊”史料、没有钻研过的“土地改革”专题那些内容而言,这种“每临大病有静气,笑傲祸福生死关”的精神,更让我倍感钦佩,倍觉亲切,更使我“触及灵魂”。
  杜敬同志大我九岁,经验与见识超过我很多,由我来为他的文集作序,是非常不得体的事。我之所以贸然写上这样一篇短文,并不是想对他的成果做出怎样的评估,而只是想藉此机会,向读者们推荐我所熟知的杜敬同志身上体现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愿我们都向他学习,即使在再艰难的境遇中,也要奋发图强,绝不能甘心于在碌碌无为中度过一生。
  写完这篇算作序的短文,开始为它起个什么题目发愁;憋了两天之后,突然想起杜敬同志族上的名人杜甫老先生《春夜喜雨》的名句:“润物细无声”。我觉得借用这句家喻户晓的诗句,来抒写杜敬同志其人其事其书,都是极为妥帖的。我为小文能得一佳题,而喜不自禁。愿那悄悄下着的绵绵春雨,永远滋润人们的心田!
其他文献
[编者的话] 此文选自《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一书,标题是本刊编者所加。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一些自认为对于我们,甚至更多的人需要确认的东西,并想以此与诸位读者有所交流。  我们还愿意将载于此书封面勒口上的两段话介绍给读者,一段是:“《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将美国历史活现于书中。它贯穿了致使这个国家变成一个政治大国,变成世界不可缺少之民族的所有关键问题。这些重要文献包括了许多有争议却富于原创性的思想,正是
期刊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中国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了灿烂、博大、深邃的文明,且绵延五千年而永葆青春。这种强大生命力,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所不可比拟的。这既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依据,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形象地对广大读者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的教育,用中华民族创造和涵养的民族精神及优秀文化为中华的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云南教育
期刊
当两本关于丝路古道大海道考古探险作品问世以后,作为两本书的责编,我总在思索着一个问题,探险的终极意义何在?诚如两本书的介绍文字所云:本次探险考察“揭开了大海道神秘的面纱,引领向往大西北的人们去探寻最后的丝绸之路……”为关注西部大开发的人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不过,我觉得,这次探险成功的背后,还有很多值得人们思考之处。  其一是,在今年春节期间的午间新闻30分里,电视观众都直观地领略到大海道作为
期刊
《流血吴淞口》是上海宝山区史志编辑室出版的一套书,上下两册,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宝山在上海北面,北枕长江,南临黄浦,原属江苏,现隶上海,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一二八”战争和“八一三”战争,主要战场都在宝山境内,因而宝山在两次战争中受害之烈,损失之大,也是为历史所少见的。  “一二八”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在宝山大量残杀平民,据1932年上海社会调查统计,死于日军暴行的763人
期刊
说起通俗文学,人们必然会想到金庸、梁羽生、古龙等,殊不知这些港台新武侠小说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还珠楼主的影响,还珠楼主对通俗文学发展的贡献,远在他们之上。  还珠楼主是三十年代初崛起于文坛的通俗文学大家,是现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之一,位北派四大家之首。他一生创作小说40部,剧本数十个,总字数达两千多万字,这在中国文学史上似乎无人可比。他的作品构思奇特、充满奇思妙想,牵动了那个时代读者的心,出现了
期刊
多少年来,我们能见到的美学词典都是按照西方美学词典的模式编写的,内容虽也中外并收,但中国美学所占比重与中国美学的实际分量并不相称,更谈不上有什么中国特色。  终于牞一部完全以中华美学为内容的、173万字的《中华美学大词典》在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1932年,宗白华提出“中国美学”的概念,1962年,宗白华招收了林同华为唯一的中国美学史研究生。1979年,宗白华六十年代的讲稿《中国美学史重要问题
期刊
由于要论证“商赋人权论”,我不得不去读经济学。结果,我惊奇地发现,在当代,真正沿着马克思的思路,从各个不同角度科学论证人权源自市场经济的论者,都出自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其中包括,科斯牗1991年诺奖得主牘和斯蒂格勒牗1982年诺奖得主牘以新颖的思路,论证了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了产权制度的产生发展;布坎南牗1986年诺奖得主牘和阿罗牗1972年诺奖得主牘把市场经济分析引入政治权利研究之中,不仅揭示了
期刊
近两天整理书籍,偶尔翻开《瓜蒂庵文集》,衬页上潦草地记着一行字,“久觅不获之书,今日得之,庶几无憾矣。”从容思索,依稀记得是去年从辽宁邮购到这批书时的信手涂鸦,当日的心情演变为今朝的追忆,一切都由时光说了算。  六七年前第一次知道瓜蒂庵主谢国桢,好像是在黄裳或余秋雨的什么集子里,当时我正情绪高涨着自学版本学,因此一下就记牢了这个名字。以后每次逛书店都分外留意与瓜蒂庵有关的东西,然而很可惜,似乎瓜蒂
期刊
1983年,萧乾在73岁时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间书房。他不无感慨地说:“假如把10亿人搭成一个金字塔,像我这样享有一间书斋的人肯定是在塔尖上。”(《我总算有了书斋》)如果萧乾看到了这本刚刚面市的《我的书斋》(曹正文主编,文汇出版社2000年12月初版)的话,一定会喜笑颜开地感叹:真是时过境迁矣!  萧乾的那篇《我总算有了书斋》,收录在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的《我的书斋》一书中。两种《我
期刊
在两千几百年前,中国的思想领域曾发生过一个煌耀光驳的时代,产生过驰骋其想象、自由其意识、生发其学说、论辩其观念的百家诸子。儒作为一种观念学说,便是发祥于这样一个不同凡响的时代。  当然,儒之先贤们并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所执意于心的这样一种而不是其他几种甚至也没有其他任何一种观念形态,竟然对中国的思想领域持续了如此漫长的笼罩制衡,将两千几百年中文明传承、更迭经世凡累朝累代,幅员如此辽大,人口如此众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