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倡作文教学要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作文习惯,关注学生的阅读和积累。根据新的作文教学理念,结合数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新的理念下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努力提高作文命题的质量
作文命题一旦确定,就直接涉及到选材。为便于学生选材,作文命题应力求做到:
(1)要有导向性。教师在给学生自由创作天地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好 “引路人”的作用。教师应分步骤、有计划地做好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实践、应用与提高的各项工作。作文不仅要检查学生对不同体裁作品写作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要促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提高。从作文命题角度来说,老师要善于通过作文命题及要求诠释文体的变化,充分体现导向性。在加强学生文章朗读指导的同时,让他们反复吟诵,在诵读中充分感悟不同文体作品的特征,同时大力通过作文写作,提高他们熟练驾驭不同体裁作文的能力,从实践中增长见识,理性地把握不同体裁之间写作的差异和技能技巧。
(2)贴近学生生活,给他们更多的说话机会。学生平时写作之所以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主要是他们对实际生活涉猎得不够,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作文材料来源于生活、就在自己的身边。其实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人、事、景、物及相互关系和矛盾运动中时刻都在孕育鲜活生动、有血有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3)体现学生所学。从培养兴趣爱好、学以致用的角度来说,给学生一个感兴趣的、属于他们视野范围内的话题,可有效防止学生无话可说。至于作文的质量如何姑且不论,因为不能从无话可说的境地中走出来,再高超的写作技巧也难以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指导学生作文,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据作文题目及要求指导学生写什么; 二是指导学生怎么写。写什么是就写作内容而言,而怎么写则是针对写作方法而论。指导学生作文重点要从解决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入手。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呢?
(1)指导学生通过学习、阅读课内外书籍积累写作素材。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量的阅读可以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丰富情感、积累词语句式和文章样式等,所谓“厚积薄发”正是前人的一条宝贵经验。因此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必要时督促他们多背诵妙语佳句,学习他人文章的谋篇布局。教师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养成阅读和积累的习惯,以丰富学生语言,让学生习作时有大量生动的语言涌向笔端。
(2)倡导学生多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班集体组织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采集写作素材。因为实践活动有利于体验生活、增长见识,是积累生动、鲜活素材的可行之道。
(3)让学生通过看电视、听录音或从网络获取知识信息,扎实写作素材。我们要善于规范地引导学生多看、多听质高品优的影视、广播等节目。这样,学生的写作素材会越来越丰富,并将逐步成为陪伴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4)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写作实践中积攒写作素材。“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实践出真知”。所以,深入生活,鼓励学生在生活和写作实踐中加强锻炼,自觉接受生活的磨炼与考验,体验生活,感悟人生,抒写个人情志,表达自我倾向,同样会使他们受益匪浅。
三、搭建合作平台,激发作文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搭建合作平台,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互动协作、竞争意识,还有利于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合作平台除了教师在学生中把 “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变成“引领”与“参与”的关系外, 还必须在学生中提倡小组学习, 建立互助合作的关系, 引发他们的习作动机, 培养健康向上的个体。这个合作小组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让他们根据各自的情感、爱好、特长等自由向教师指定的组长靠拢。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每次的习作内容在组内互相讨论、交流,习作后共同分享劳动的快乐。先在小组内各自将自己的文章进行交流、评价,然后推荐好的文章在班内由小作者自己在讲台上朗读,由全班同学评价、欣赏。教师可以适时给以赞扬和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他们在宽松、平等的环境中敞开心扉,各抒己见,把对客观世界的个体体验在讨论与交流中予以内化和升华,而且作文能力提高得很快。
四、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学生初写作文,或颠三倒四,语无伦次,或不能准确达意,或不能鲜明表情,或不能生动传神,究其原因,是不懂得遣词造句。针对这种情况,每次习作后,举办一次“作文诊所”,选择性地出示作文病句,师生共同讨论修改,体会怎样用词才准确、规范、简练、优美。指导怎样把句子写连贯,写得富有变化,写得生动形象,还可以运用关联词写句子等。然后分成小组共同讨论修改本组中的几篇习作。
五、融入社会,拓展作文训练
社会实践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不断更新变化的丰富的作文素材。我根据写作的要求精心安排了一些活动把学生带到工厂、乡村,带进改革的大市场,开展采访调查活动。另外,我除了让学生上好每周的课外兴趣课,还经常举办主题中队会、百科知识交流会、赛诗会、即席演讲、情景短剧、电脑多媒体游戏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维也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咬笔头苦思冥想了。
六、强化作文评语的导向性
不论采用哪—种形式批阅作文,作文批阅后都要下评语。作文的评语是对学生作文质量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作文质量的优劣就在语文教师评语的字里行间,对学生有一定的导向性,因此教师在给学生作文写评语时要谨慎。从评语内容来说,一般要反映出作文在选材、结构、写作方法、语言风格方面的不足及如何改进等建议性判断;从下评语的技巧来说,应多给予肯定和鼓励,那怕其中的一句话,甚至于一个词语的恰当运用。当然也不能以长舍短、以点带面,尽说好话。评语要中肯、有分寸,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进步,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尽管教无定法,但是,作文教学还是有其自身的规律。只要积极研究、探索作文教学的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激发兴趣,注重积累,扎实训练,就能达成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教学目标。
一、努力提高作文命题的质量
作文命题一旦确定,就直接涉及到选材。为便于学生选材,作文命题应力求做到:
(1)要有导向性。教师在给学生自由创作天地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好 “引路人”的作用。教师应分步骤、有计划地做好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实践、应用与提高的各项工作。作文不仅要检查学生对不同体裁作品写作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要促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提高。从作文命题角度来说,老师要善于通过作文命题及要求诠释文体的变化,充分体现导向性。在加强学生文章朗读指导的同时,让他们反复吟诵,在诵读中充分感悟不同文体作品的特征,同时大力通过作文写作,提高他们熟练驾驭不同体裁作文的能力,从实践中增长见识,理性地把握不同体裁之间写作的差异和技能技巧。
(2)贴近学生生活,给他们更多的说话机会。学生平时写作之所以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主要是他们对实际生活涉猎得不够,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作文材料来源于生活、就在自己的身边。其实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人、事、景、物及相互关系和矛盾运动中时刻都在孕育鲜活生动、有血有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3)体现学生所学。从培养兴趣爱好、学以致用的角度来说,给学生一个感兴趣的、属于他们视野范围内的话题,可有效防止学生无话可说。至于作文的质量如何姑且不论,因为不能从无话可说的境地中走出来,再高超的写作技巧也难以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指导学生作文,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据作文题目及要求指导学生写什么; 二是指导学生怎么写。写什么是就写作内容而言,而怎么写则是针对写作方法而论。指导学生作文重点要从解决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入手。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呢?
(1)指导学生通过学习、阅读课内外书籍积累写作素材。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量的阅读可以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丰富情感、积累词语句式和文章样式等,所谓“厚积薄发”正是前人的一条宝贵经验。因此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必要时督促他们多背诵妙语佳句,学习他人文章的谋篇布局。教师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养成阅读和积累的习惯,以丰富学生语言,让学生习作时有大量生动的语言涌向笔端。
(2)倡导学生多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班集体组织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采集写作素材。因为实践活动有利于体验生活、增长见识,是积累生动、鲜活素材的可行之道。
(3)让学生通过看电视、听录音或从网络获取知识信息,扎实写作素材。我们要善于规范地引导学生多看、多听质高品优的影视、广播等节目。这样,学生的写作素材会越来越丰富,并将逐步成为陪伴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4)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写作实践中积攒写作素材。“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实践出真知”。所以,深入生活,鼓励学生在生活和写作实踐中加强锻炼,自觉接受生活的磨炼与考验,体验生活,感悟人生,抒写个人情志,表达自我倾向,同样会使他们受益匪浅。
三、搭建合作平台,激发作文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搭建合作平台,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互动协作、竞争意识,还有利于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合作平台除了教师在学生中把 “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变成“引领”与“参与”的关系外, 还必须在学生中提倡小组学习, 建立互助合作的关系, 引发他们的习作动机, 培养健康向上的个体。这个合作小组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让他们根据各自的情感、爱好、特长等自由向教师指定的组长靠拢。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每次的习作内容在组内互相讨论、交流,习作后共同分享劳动的快乐。先在小组内各自将自己的文章进行交流、评价,然后推荐好的文章在班内由小作者自己在讲台上朗读,由全班同学评价、欣赏。教师可以适时给以赞扬和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他们在宽松、平等的环境中敞开心扉,各抒己见,把对客观世界的个体体验在讨论与交流中予以内化和升华,而且作文能力提高得很快。
四、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学生初写作文,或颠三倒四,语无伦次,或不能准确达意,或不能鲜明表情,或不能生动传神,究其原因,是不懂得遣词造句。针对这种情况,每次习作后,举办一次“作文诊所”,选择性地出示作文病句,师生共同讨论修改,体会怎样用词才准确、规范、简练、优美。指导怎样把句子写连贯,写得富有变化,写得生动形象,还可以运用关联词写句子等。然后分成小组共同讨论修改本组中的几篇习作。
五、融入社会,拓展作文训练
社会实践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不断更新变化的丰富的作文素材。我根据写作的要求精心安排了一些活动把学生带到工厂、乡村,带进改革的大市场,开展采访调查活动。另外,我除了让学生上好每周的课外兴趣课,还经常举办主题中队会、百科知识交流会、赛诗会、即席演讲、情景短剧、电脑多媒体游戏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维也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咬笔头苦思冥想了。
六、强化作文评语的导向性
不论采用哪—种形式批阅作文,作文批阅后都要下评语。作文的评语是对学生作文质量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作文质量的优劣就在语文教师评语的字里行间,对学生有一定的导向性,因此教师在给学生作文写评语时要谨慎。从评语内容来说,一般要反映出作文在选材、结构、写作方法、语言风格方面的不足及如何改进等建议性判断;从下评语的技巧来说,应多给予肯定和鼓励,那怕其中的一句话,甚至于一个词语的恰当运用。当然也不能以长舍短、以点带面,尽说好话。评语要中肯、有分寸,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进步,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尽管教无定法,但是,作文教学还是有其自身的规律。只要积极研究、探索作文教学的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激发兴趣,注重积累,扎实训练,就能达成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