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金融时报》的排名上升,也有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
“新的排行榜出来以后,我的压力非常大,睡不着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下简称中欧)新任院长张国华的话多少让记者有些意外。
张国华这里所说的排行榜指的是1月24日由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2005年度全球MBA百强排行榜。事实上,除了哈佛商学院重回榜首之外,今年的最大新闻是中欧排名的大幅攀升。
中欧自2003年进入《金融时报》全球MBA百强排行榜之后,从2003年的第90位到2004年的第53位,今年则跃升至第22位。这样快的攀升速度在人榜的100个商学院中可谓绝无仅有,也难怪新上任的张国华感到肩上压力沉重。
欧美商学院之争
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2005年全球商学院百强排名中,美国仍是最大的赢家,共有58所商学院入选,而欧洲的上榜商学院也升至26家。
美国哈佛商学院利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并列第一。前10名中除了排名第5的英国伦敦商学院和排名第8的法国枫丹白露商学院,其余8席都是美国的商学院,这也说明美国MBA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一时仍是无法撼动的。
中欧/MBA课程主任王建铆教授认为这才不奇怪,因为MBA教育发祥地就是美国,MBA在美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在世界其他地方历史都比较短。从 MBA的教育规模来看,美国一年入学大概招收8万人,欧洲数字连美一半都不到。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是对北美MBA教育的评价。不过,最近十几年商学院进步也很快,这就是为什么在排行榜里惟有欧洲商学院能与美国向学院相抗衡。
在国际MBA排行领域,亦是欧美平分天下的局面。
美国的《商业周刊》、《华尔街日报》以及英国的《金融时报》、《经济学家》每年都要发布榜单。其中又以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排名被业内公认为世界最权威的商学院排名榜。
《金融时报》的全球MBA年度排名的主要依据是毕业生的收入水平、收入增长率、职业前景、引标达成、教授的国际化、教授研究工作等21项指标,通过对全球商学院和MBA校友的卷调查进行综合评估。
张国华认为,欧洲《金融时报》和美国《商业周刊》商学院州名的评价标准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金融时报》在国际化这个标准上权重比美国《商业周刊》要大。因为在欧洲一些好的商学院,60%— 70%都是外国的学生,美国商学院国际化程度相对要低,只有30%-40%。所以欧洲的学校在《金融时报》上排名对靠前,在《商业周刊》上排名则相对靠后。
中欧的成功之道
在此次《金融时报》的排名中,中欧可以说是最大的赢家。因为它不们以第22的排名跃居亚太地区第一名,也是中国大陆惟一一家进入世界权威排名的商学院,而亚洲地区仅有三家商学院人榜,另外两家是香港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第44)和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第69)。
中欧的排名之所以较上年大幅提升了31名,是因为它在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中,有13项指标的排名上升,最领先的六项指标是:“毕业三月内就业率”(全球第 1)、“入学前到毕业三年后工资增长率” (全球第2)、“在校期间国际经验”(全球第4)、“国际师资”(全球第13)、“国际校董”(全球第13)和“学校推介就业率”(全球第 18)。
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排名上升也有宏观经济方面的原因。本年度中欧上升最快的指标是“毕业三年后加权工资”(按购买力平价折算成美元)。在这一项指标上中欧从2004年百强中第98位上升到2005年百强中第49位。这反映了因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导致其工资绝对水平的增长以及因美元走软而导致其工资相对水平的增长。
排名的提升似乎使中欧向原先提出的未来10年能够进入前10名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但张国华院长并不这样乐观,“进入前10名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而且几乎是很难实现的。后面每往前走一步都会变得艰难,因为前面的每所学校都有很长的历史,而且在国际市场都有非常好的口碑。”
张国华还强调了学院目前的困难,“这个差距可能主要表现还是我们的教授,由于没有足够的教授,所以在很多学术里面,包括研究和案例的撰写方面,我们跟国际上最好的商学院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此外,MBA项目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所带来的财务问题,也是横亘在中欧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瓶颈。而这两个问题,某种意义上又使得中欧在国内商学院的地位并不像《金融时报》所表现的那样超然和枝独秀。排行榜外
尽管在《金融时报》的榜单显示,中欧在中国大陆商学院一骑绝尘,但回归到现实,中欧还很难做到笑傲江湖。
中国的MBA商学院教育开始于1991年,经过13年的发展,培养院校已从开始的9所发展为2004年的87所。并被清楚划分为三种类型:以中欧、长江为代表的相对独立的商学院:以北大、清华领军的传统高校体系里的大学商学院;以复旦一挪威管理学院项目为代表的国际大学合作商学院。
为什么像清华、复旦、北大这样的国内一流的商学院没有进入《金融时报》的榜单?因为这些院校都没有参与《金融时报》的全球MBA排行榜,更进一步的原因是《金融时报》的评估标准与国内的商学院体系有较大出入,因此它们暂时不会参与排行榜的评选。
而有着欧盟援建背景的中欧态度则大相径庭,张国华对《瞭望东方周刊》坦诚相对,“我们中欧真的非常注重排名,也非常注重全球排名。因为一个非常年轻的学校从没有品牌到快速提升它的影响力,对中欧来说惟一的途径就是参与全球竞争,我们把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商学院作为我们的目标来做,所以必须以全球统一的标准要求自己。”
而张国华对国内的各式商学院排名似乎看得很淡,“前几年中欧想参与国内排名却不被接纳,所以才想到去参与国际排名。”
或许是看到了国际化的诸多优势,国内务大名校的商学院亦开始向国际标准靠拢,最主要的一个动作是向原来的母体争取更大的自主权。
不过,中欧最大的竞争对手却不是它们,而是另一所独立的商学院——由李嘉诚(海外)基金会捐助成立的长扛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成立刚满 3年,却发展神速,院长项兵更是信誓旦旦地喊出了 10年冲击世界前10名的口号。早在2003年8月,长江商学院就从北京南下中欧的传统领地上海,大有与中欧分庭抗礼之势。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曾自豪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没有世界一流的教授队伍的商学院是不可想像的,而亚洲商学院相对比较弱的是教授队伍,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借来的。我们的教授来自于全球最有名的商学院,我们和中欧差异是非常大的。”
项兵讲这些话的时候正是去年该校郎咸平教授因批判MBO导致国资流失而红得发紫之际。
更值得关注的是,长江商学院目前重大的决策均由?位核心教授组成的委员会来决定,包括人事、项目等所有重大决策,均要由教授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票同意才能通过,院长只有否决权。“教授治校”体制成了很多教授选择长江的重要原因。
谈到排名问题,长江商学院的曾鸣教授并不认为现有的座次能说明什么问题,“排名什么样的标准最为合理我们正在探索。现在其实各有千秋,在未来几年,差别体现出来以后,由外界来评价可能更好一些。”
“新的排行榜出来以后,我的压力非常大,睡不着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下简称中欧)新任院长张国华的话多少让记者有些意外。
张国华这里所说的排行榜指的是1月24日由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2005年度全球MBA百强排行榜。事实上,除了哈佛商学院重回榜首之外,今年的最大新闻是中欧排名的大幅攀升。
中欧自2003年进入《金融时报》全球MBA百强排行榜之后,从2003年的第90位到2004年的第53位,今年则跃升至第22位。这样快的攀升速度在人榜的100个商学院中可谓绝无仅有,也难怪新上任的张国华感到肩上压力沉重。
欧美商学院之争
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2005年全球商学院百强排名中,美国仍是最大的赢家,共有58所商学院入选,而欧洲的上榜商学院也升至26家。
美国哈佛商学院利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并列第一。前10名中除了排名第5的英国伦敦商学院和排名第8的法国枫丹白露商学院,其余8席都是美国的商学院,这也说明美国MBA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一时仍是无法撼动的。
中欧/MBA课程主任王建铆教授认为这才不奇怪,因为MBA教育发祥地就是美国,MBA在美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在世界其他地方历史都比较短。从 MBA的教育规模来看,美国一年入学大概招收8万人,欧洲数字连美一半都不到。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是对北美MBA教育的评价。不过,最近十几年商学院进步也很快,这就是为什么在排行榜里惟有欧洲商学院能与美国向学院相抗衡。
在国际MBA排行领域,亦是欧美平分天下的局面。
美国的《商业周刊》、《华尔街日报》以及英国的《金融时报》、《经济学家》每年都要发布榜单。其中又以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排名被业内公认为世界最权威的商学院排名榜。
《金融时报》的全球MBA年度排名的主要依据是毕业生的收入水平、收入增长率、职业前景、引标达成、教授的国际化、教授研究工作等21项指标,通过对全球商学院和MBA校友的卷调查进行综合评估。
张国华认为,欧洲《金融时报》和美国《商业周刊》商学院州名的评价标准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金融时报》在国际化这个标准上权重比美国《商业周刊》要大。因为在欧洲一些好的商学院,60%— 70%都是外国的学生,美国商学院国际化程度相对要低,只有30%-40%。所以欧洲的学校在《金融时报》上排名对靠前,在《商业周刊》上排名则相对靠后。
中欧的成功之道
在此次《金融时报》的排名中,中欧可以说是最大的赢家。因为它不们以第22的排名跃居亚太地区第一名,也是中国大陆惟一一家进入世界权威排名的商学院,而亚洲地区仅有三家商学院人榜,另外两家是香港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第44)和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第69)。
中欧的排名之所以较上年大幅提升了31名,是因为它在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中,有13项指标的排名上升,最领先的六项指标是:“毕业三月内就业率”(全球第 1)、“入学前到毕业三年后工资增长率” (全球第2)、“在校期间国际经验”(全球第4)、“国际师资”(全球第13)、“国际校董”(全球第13)和“学校推介就业率”(全球第 18)。
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排名上升也有宏观经济方面的原因。本年度中欧上升最快的指标是“毕业三年后加权工资”(按购买力平价折算成美元)。在这一项指标上中欧从2004年百强中第98位上升到2005年百强中第49位。这反映了因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导致其工资绝对水平的增长以及因美元走软而导致其工资相对水平的增长。
排名的提升似乎使中欧向原先提出的未来10年能够进入前10名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但张国华院长并不这样乐观,“进入前10名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而且几乎是很难实现的。后面每往前走一步都会变得艰难,因为前面的每所学校都有很长的历史,而且在国际市场都有非常好的口碑。”
张国华还强调了学院目前的困难,“这个差距可能主要表现还是我们的教授,由于没有足够的教授,所以在很多学术里面,包括研究和案例的撰写方面,我们跟国际上最好的商学院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此外,MBA项目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所带来的财务问题,也是横亘在中欧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瓶颈。而这两个问题,某种意义上又使得中欧在国内商学院的地位并不像《金融时报》所表现的那样超然和枝独秀。排行榜外
尽管在《金融时报》的榜单显示,中欧在中国大陆商学院一骑绝尘,但回归到现实,中欧还很难做到笑傲江湖。
中国的MBA商学院教育开始于1991年,经过13年的发展,培养院校已从开始的9所发展为2004年的87所。并被清楚划分为三种类型:以中欧、长江为代表的相对独立的商学院:以北大、清华领军的传统高校体系里的大学商学院;以复旦一挪威管理学院项目为代表的国际大学合作商学院。
为什么像清华、复旦、北大这样的国内一流的商学院没有进入《金融时报》的榜单?因为这些院校都没有参与《金融时报》的全球MBA排行榜,更进一步的原因是《金融时报》的评估标准与国内的商学院体系有较大出入,因此它们暂时不会参与排行榜的评选。
而有着欧盟援建背景的中欧态度则大相径庭,张国华对《瞭望东方周刊》坦诚相对,“我们中欧真的非常注重排名,也非常注重全球排名。因为一个非常年轻的学校从没有品牌到快速提升它的影响力,对中欧来说惟一的途径就是参与全球竞争,我们把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商学院作为我们的目标来做,所以必须以全球统一的标准要求自己。”
而张国华对国内的各式商学院排名似乎看得很淡,“前几年中欧想参与国内排名却不被接纳,所以才想到去参与国际排名。”
或许是看到了国际化的诸多优势,国内务大名校的商学院亦开始向国际标准靠拢,最主要的一个动作是向原来的母体争取更大的自主权。
不过,中欧最大的竞争对手却不是它们,而是另一所独立的商学院——由李嘉诚(海外)基金会捐助成立的长扛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成立刚满 3年,却发展神速,院长项兵更是信誓旦旦地喊出了 10年冲击世界前10名的口号。早在2003年8月,长江商学院就从北京南下中欧的传统领地上海,大有与中欧分庭抗礼之势。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曾自豪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没有世界一流的教授队伍的商学院是不可想像的,而亚洲商学院相对比较弱的是教授队伍,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借来的。我们的教授来自于全球最有名的商学院,我们和中欧差异是非常大的。”
项兵讲这些话的时候正是去年该校郎咸平教授因批判MBO导致国资流失而红得发紫之际。
更值得关注的是,长江商学院目前重大的决策均由?位核心教授组成的委员会来决定,包括人事、项目等所有重大决策,均要由教授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票同意才能通过,院长只有否决权。“教授治校”体制成了很多教授选择长江的重要原因。
谈到排名问题,长江商学院的曾鸣教授并不认为现有的座次能说明什么问题,“排名什么样的标准最为合理我们正在探索。现在其实各有千秋,在未来几年,差别体现出来以后,由外界来评价可能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