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家乡情怀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是一种文化,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情怀。从最普通的一碗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美食,都是人们经过辛勤劳动积累下来的结晶。
  这些食物散发出的味道,在漫长的时光中与思念、怀旧等情感融为一体,才下舌尖,又上心头……此次,小编将带领大家寻访各地美食,用心感受国人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天津灌汤包
  天津包子也是远近驰名的,尤其是苟不理的字号十分响亮。其实,不一定要到苟不理去,搭平津火车一到天津西站,就有一群贩卖包子的高举笼屉到车窗前,伸胳膊就可以买几个包子。包子是扁扁的,里面确有比一般为多的汤汁,汤汁中有几块碎肉葱花。有人到铺子里吃包子,才出笼的,包子里的汤汁曾有烫了脊背的故事,因为包子咬破,汤汁外溢,流到手掌上,一举手乃顺着胳膊流到脊背。不知道是否真有其事,不过天津包子确是汤汁多,吃的时候要小心,不烫到自己的脊背,至少可以溅到同桌食客的脸上。相传有一个笑话:两个不相识的人据一张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股汤汁直飚过去,把对面客人喷了个满脸花。肇事的这一位并未觉察,低头猛吃。对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气,不动声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赶快拧了一个热手巾把送了过去,客徐曰:“不忙,他还有两个包子没吃完哩。”
  玉华台的汤包才是真正的含着一汪子汤。一笼屉里放七八个包子,连笼屉上桌,热气腾腾,包子底下垫着一块蒸笼布,包子扁扁的塌在蒸笼布上。取食的时候要眼明手快,抓住包子的皱褶处猛然提起,包子皮骤然下坠,像是被婴儿吮瘪了的乳房一样,趁包子没有破裂,赶快放进自己的碟中,轻轻咬破包子皮,把其中的汤汁吸饮下肚,然后再吃包子的空皮。没有经验的人,看着笼里的包子,又怕烫手,又怕弄破包子皮,犹犹豫豫,结果大概是皮破汤流,一塌糊涂。有时候堂倌代为抓取。
  其实吃这种包子,其乐趣一大部分就在那一抓一吸之间。包子皮是烫面的,比烫面饺的面还要稍硬一点,否则包不住汤。那汤原是肉汁冻子,打进肉皮一起煮成的,所以才能凝结成为包子馅。汤里面可以看得见一些碎肉渣子。这样的汤味道不会太好。我不太懂,要喝汤为什么一定要灌在包子里然后再喝。
  (节选自梁实秋《汤包》。题目为编者加)
  阅读手札
  梁实秋不仅是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美食家。节选部分中,作者就抓住了天津包子汤汁多、味道鲜美的特点,不吝笔墨,讲述了包子里的汤汁曾烫了食客脊背的故事,写得妙趣横生。这足可以看出梁老对天津食事细致入微的观察。
  十里桂花香
  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就是台风来的意思)她担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我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儿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母亲洗净双手,撮一些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兢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人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
  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垅,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垅赏桂花。“赏花”是借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因满觉垅除桂花外,还有栗子。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淡雅的清香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栗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
  (节选自琦君《桂花雨》。题目为编者加)
  心湖涟漪
  我的茨菇情怀
  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黄芽菜”,是外地运去的,很名贵。一盘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腌菜,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茨菇嫩、脆、甜,难可比拟……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菇片,那就是咸菜茨菇汤,或者叫做茨菇咸菜汤,都可以。
  我小时候对茨菇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菇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菇,而且是不去茨菇的嘴子的,真难吃。
  我十九岁离乡,辗转漂流,三四十年没有吃茨菇,并不想。
  前好几年,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菇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这个好!‘格’比土豆高。”我承认他这话。吃菜讲究“格”的高低,这种语言正是沈老师的语言。他是对什么事物都讲“格”的,包括对于茨菇、土豆。
  因为久违,我对茨菇有了感情。
  (节选自汪曾祺《咸菜茨菇汤》。题目为编者加)
  阅读手札
  选文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故乡情怀,它使所有的闲话琐事一下子氤氲起一种迷人的情致。
  作者将咸菜茨菇汤的制作过程娓娓道来,充满了乐趣,洋溢着情趣,读后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各地都有其独特的美食。虽然有些已经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了,需要你去发现和记录。请以“寻访身边的美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取一种美食,写出它最显著的特色;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角度示例
  1.体现地域文化的美好。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方又有其独具特色的美食小吃和饮食习惯。比如说,街头巷尾有哪些让你念念不忘的早点夜宵?你游览过的地方有哪些特色美食?大家不妨将写作的笔触直接伸向美食,为读者呈现一桌充满诱惑的饕餮飨宴。
  2.感受情感的芬芳。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记忆,无论时光怎样流逝,有些东西却怎么也挥之不去。是奶奶亲手为你磨好的甜豆浆?是爷爷给你烤的红薯?还是和小伙伴们采摘的野果……因为亲情,因为乡情,因为童心,我们对那段时光就有了特别的情愫。写作时,同学们可将舌尖的记忆与美好的情感结合起来,让爱的芬芳在舌尖绽放。
其他文献
【左读名家经典】  生 命  假如生命是花。花开时是美好的,花落时也是美好的,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瓣一瓣撒在人生的旅途上……  假如生命是草。决不因此自卑!要联合起所有的同类,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星浅绿。大地将因此而充满青春的活力。  假如生命是树。要一心一意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锲而不舍地将根须钻进石缝,汲取生命的源泉。在森林和沃野做一棵参天大树当然很美妙
期刊
时间真是个有魔力的东西,它记录了岁月里的一个又一个刻度,也见证了许多温暖的时刻……  百善孝为先:他,父亲早逝,跟着母亲改嫁;他,在继父去世后,独自接过赡养母亲的重担,一人陪伴母亲历经20年的风风雨雨;他,用自己的孝心感染了儿女,用自己淳朴的言行感动着乡民……这位被群众点赞“是个大孝子”的人叫吴普林,现年76岁,家住会昌县富城乡小沙村。他用平凡的举动,生动地解读了什么是大爱至简。(《赣南日报》20
期刊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明媚的春天已悄然而至。经过了一冬的蛰伏,草木发芽、春花吐蕊,正值赏花的好时节。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所有美好的词句来形容、赞美春花,但“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的情感不同,笔下的春景自然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风采。  【夹岸桃花蘸水开】  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北春晚,几番冷雨,数日寒风,天便豁然而晴。远望,半幅闲云低掩,岭树山云生辉。于是便信步去河畔,沿岸万红入眼,惊觉桃花
期刊
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不管是负笈求学的学子,还是在家劳作的农民,或是浪迹天涯、云游四方的游子,都期待着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幸福时刻。就让我们借助作家的笔,走进这些风俗画中,去品味那些浓厚的文化积淀……  【美好的回忆】  过 年  二十七夜过年,是个盛典。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大鱼、大肉,都是装大盘子的。吃过年夜饭之后,把两张八仙桌接起来,上面供设“六神牌
期刊
【文题亮相】  每一颗心,都渴望倾听:听沙沙松涛,听呦呦鹿鸣,听楼台笙歌,听夜半私语……你是否学会了倾听?又倾听到了什么?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角度自选,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做到文从字顺;(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50分)  【技法指导】  认真审题,明确立意。本次写作训练看似
期刊
【城市名片】  这是一座包容万象、海纳百川的城市。  这里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荟萃了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这里汇聚了八方来客,文化、语言等在这里融合,兼容并蓄。  如果想准确地描绘出这座城市的模样,那无异于痴人说梦,但在每个人心中,相信都有一个“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情结,都曾梦想着生活在传说中的紫禁城;梦想着穿梭在王朔笔下的胡同、大院里;也曾梦想着爬上万里长城,大吼:我是好汉!可以这么说,在每
期刊
仰望大地
期刊
柏林爱乐乐团在时隔六年后,第三次来中国举办专场音乐会。乐团在音乐总监西蒙·拉特爵士的率领下,携手中国著名钢琴家王羽佳,于11月13日晚登陆武汉琴台音乐厅,带来交响诗《唐·璜》等名作。保利院线旗下包括大连、沈阳、内蒙古在内的11座剧院同步卫星直播了这场演出。  柏林爱乐乐团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曾位列著名古典音乐杂志《留声机》等世界权威榜单公布的全球20大交响乐团中第一位。距离这支“世界第一”的百年名
期刊
【左读名家经典】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故乡的家是一个小四合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了。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便落进筐里。  在那贫困的年代,槐花无
期刊
在我眼中,班主任老师既严谨认真,又童心未泯。  还记得,那是一次班级测验,我因为一分之差,和前十名失之交臂。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像是吞了块棉花般,胸口闷闷的,很不舒服,全身的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抱怨。等卷子发下来一看,更是着急地差点跳起来。  那堂课,我上得很煎熬。下课铃刚响,我便抓起卷子,冲进了班主任的办公室,质问他扣分原因。  “我来看看!”班主任扶了一下眼镜,脸上的表情变得很严肃,眼睛几乎变成了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