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lph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体育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抓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阶段进行训练,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长期培养与训练,使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是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基础,是开发人的潜能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因此,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变,能力向素质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认为,要利用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创造性学习,真正体现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具体讲,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学中要注重思维方法的引导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既要健体,又要动脑。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认真锻炼,勤于思考,才能很好地激发创造性思维,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着眼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做到以下三点:
  1、激发学习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爱动脑的习惯。肯动脑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因此,为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激发学生对所学技术动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一方面,教学内容应力求做到"少而精",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和参与的欲望。尤其在讲解所学内容的动作要领、学习要点、注意事项时,要简明扼要,不要絮叨不止,尽可能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体验、思考,让他们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应帮助学生了解学习体育技术动作的相关思维方法和特点,引导他们深入学习、熟练掌握辩证思维方法、系统思维方法和逻辑思维方法等,并让学生自觉运用这些方法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2、挖掘体育教学内容的思想精华,强化学生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同时还要注意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努力使两者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忽视任何一方都难以实现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强化非逻辑思维训练,必须依托运动学的教学来进行。因为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技术动作,都有其科学性和思想性,都蕴涵着丰富的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精华。老师必须善于挖掘这些思想精华,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如形象思维、联想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发散思维等等。一般说来,逻辑思维的思想精华好找,因为,目前体育课的教材均是由简单到复杂,大多按逻辑思维思路编写而成,讲究逻辑的严密和系统的完整。而非逻辑思维的思想精华,。则要靠老师有意识地收集和挖掘。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特别是非逻辑思维,实际上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与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逐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的课堂教学手段之一,促使体育课堂教学方式向交互式、个性化、大容量的方向发展,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展示广阔的空间。
  这些手段的利用,特别是在高中选修课中,可以不再受班级数量的限制,让更多的学生拓展思维,为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创造大量机会,有利于提高技术动作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效率。
  二、在课堂讨论中注重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欲望
  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获取新知识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人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思想火花不断碰撞中形成的。体育教学内容繁多、形式多样、挑战性强,能充分满足青少年好奇、探究、创新的心理需要。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创新意识的产生,最基本的要求是思维的活跃性。而学生思维的活跃有赖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那种教师一人唱独角戏重"教"轻"学"的课堂教学,即:讲解-示范练习-纠正-再练习的模式显然不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讨论式教学则可使学生们始终保持新鲜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巩固以前所学知识,激发获取新知识的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掌握集思广益形成自己观点的技巧和方法;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从不角度思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为此老师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在学生做练习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老师应在前一节课先将练习的主要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查阅有关资料,为讨论做好充分准备。了解所练体育项目的重点和难点、练习手段和方法,课中让学生结合教师的教法手段,选择切合本人实际的练习手段,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师指令与本人选择有机结合,增加学生练习的"自主权"。
  2、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体育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原则,而学生自主学习是创新教学对主体地位的确定。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并为其创造独立练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让学生表现自我、发展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展现自我,展现自己的独立个性,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的机会。
  三、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法体系
  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步骤、程序、规则、方式等,包括教法与学法。教法起着组织、控制、激发、引导、示范、说明、概括、评价等作用,学法起着主体、目的、内化、发展等作用。教法与学法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有什么样的教法,就会有某种相应的学法;换言之,为了建立某种学法,就必须选择与其相应的教法。传统的体育教学,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大多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练习、复习的方法,忽视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创造心理需要,立足于学生个性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激情,并抓住创造性兴趣--倾向性、广阔性、效能性品质,引导学生以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化,激发学生创造发现的动机。因此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法体系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们要从以下几点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法体系:   1、注重激发兴趣,促进思维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动力。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对智力的开发是重中之重。中学生的特点就是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深挖教材,活用教材,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
  首先课堂的引入尽量创设情境激趣,发展形象思维。对中学生来说,体育游戏、现实生活场景都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有趣的喜闻乐见的场景引入课题,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仿佛自己进入了这个情景之中,不由自主地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由此给创新思维以强有力的动力。或者通过有趣的故事引入教学内容,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到要解决的问题,再有暂时还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时给学生设置障碍,在求知心理与问题之间制造了一种"不协调",由此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于是思维的源泉自然被打开,像滚滚的泉水尽情地流淌。其次,现实生活是孕育课堂教学内容的沃土。教学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教学的价值,增进对教学的理解和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把教学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生活化呈现,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尝试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同时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发展思维能力。正如卢梭所说:"你要记住的是,不能由你告诉他应当学什么东西,要由他自己希望学什么东西和研究什么东西;而你呢,则设法使他了解那些东西,巧妙地使他产生学习的愿望,向他提供满足他的愿望的方法。"
  2、注重知情交融,促进思维发展。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师生间情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教学是在知识线和情感线相互作用下完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的氛围、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可以激发创新意识,热情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心理动力,能充分调动和有效地组织智力因素。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用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3、注重语言训练,促进思维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借助语言才能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思维的结果和认识活动的成就又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相应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促使思维更加完善、精确。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理解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有利于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错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述。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与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时,我让学生在观察示范动作时要求他们在观察后要讲出动作要领,并要求语言清晰,表达清楚。学生毕竟还小,有的不知该怎么说,我就及时帮助他说完,并表扬他说的不错,是个很能干的孩子。学生尝到了成功的甜头,感到无比兴奋,更有表现的欲望,探究的动力更加强烈,思维也得到了发展。有的学生说出的要领恰到好处时,我更是大力表扬鼓励他们。使学生在兴奋中、表现欲极强的情况下,自主地去追根求源,探究知识。
  4、注重合作交流,促进思维发展。古人云:"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启发、帮助、协作,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等。从中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从小就要学会合作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我在教学篮球上篮动作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互相研讨上篮方法,学生开始是你一言我一语或一人说其他聆听或一人做其他的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硬说另一方做出的动作没有自己的好,可谓唇枪舌战,最终在我的指导下达成协议互相知道了优劣。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发言可以激起听者产生广泛的联想,通过互相补充,互相提示,互相激励,学生的思维之间产生了碰撞,激发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化理解,同时思维得到了扩展。在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同时,学困生在与小组同学的交流中,得到了帮助,能力得到了提高。最后,我还让学生自创一种上篮方法,并在小组中互相进行交流。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合作能力、思维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高。
  总之,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注重设计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创设和谐的、开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就一定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1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序列化”问题的提出  多年来,中小学德育工作一直不断地被加强,但同时也不断地被指责,如“德育工作针对性不强”、“德育工作实效性差”等等。究竟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2011年我们展开了“当前中小学的德育现状”的调查分析,分别对我校四、五、六、七、八、九年级共12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为《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通过对调查结果统计分
期刊
【摘要】政治课堂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架起现实生活与课本知识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让原本枯燥无味的政治知识生动活泼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意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地探究,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挖掘他们的发展潜能。  【关键词】政治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1  提起政治课很多学生马上会想到:严肃、枯燥
“做‘对’的事,幸福感油然而生”“最近做了几件‘对’的事,心里很满意。幸福感油然而生。”兰喝了一大口果汁,得意地说道,“陪婆婆看病,给小姑一家买了台车,给老公做了淋巴
摘要:站在新课程改革的高度上认识师生互动的必要性,我们要转变观念,创建和谐的教学情景和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注重能力立意和能力培养,促进、引导和推动课堂师生有效互动。  关键词: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有效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1  近日,珠海"小神童"冯邵一的"退学申请书"事件和启东汇龙中学江成博同学的"偷换国旗下讲话"事件引起社会舆论对现行教育体制功利性和弊端的质疑。作为一
基于Barkhausen准则,本文对谐振传感系统的平衡稳定性理论及设计问题作了进一步地分析研究。用准线性理论证明了其频率和振幅稳定条件,描述了稳定性评价指标。并以此作为系统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在应用静脉营养的早产儿中,不同初始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早产儿早期应用大剂量氨基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东阿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育课程改革中给所有的相关学科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学也开始出现新的教学模式。在新形势的教育背景之下,创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在体育教学事业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教学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本文通过对高中体育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探究出最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方式,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有序
近年来,社会、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支出占消费比重大幅度持续增长,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智育投资.然而,对道德教育的忽视带来的青少年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却日益凸显出来.本文就
【中图分类号】G620  当前社会中,信息瞬间万变,知识传递更新的高速度,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难以胜任培养高素质从才的需要,尤其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传统的应试教育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们面前一大课题。我们既要深入地理解素质教育的实质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更重要地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推进素质教育,真正提高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