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琴:左手《江》刊 右手爱
认识阿威的时候,我们都在深圳的一家电子厂打工。他在包装车间,我在线检,平时上班几乎没有打照面的时候。那天晚上好不容易不加班,我准备去厂里的图书馆看看书。我正欲拿那本熟悉的《江门文艺》,书的一角却被人按住了。我抬头看到一脸帅气的威,便不好意思松开了手。威倒是一点都不客气,把书拿在手上,还要了我的电话号码,说等他看完了,好发信息通知我来拿,以免来晚了又被其他工友借走了。我们就这样认识了。
跟阿威熟悉之后,我们常相约去图书馆借《江门文艺》看,可是因为厂里只订了一本,常常借不到。我们便常去镇上的书城买一本,他看完再给我看,或者我先看完再给他,那些真实、质朴的故事都有我们的影子,让人读了非常亲切。偶尔,我也会请他吃个饭喝点糖水,坐在一起聊聊家乡的风土人情,工厂的打工趣事,日子倒也没那么难熬。在一起看了三年多的《江》刊,我们很自然地从朋友变为恋人。
去年底,我们在双方父母的再三催促下,很幸福地结为夫妇。婚后,老公阿威在家开了一间小店,怀孕不便的我,看到老公忙里忙外的很是心疼。老公见我过意不去,便哄我给他读一段情感天空里的文章。每当看到老公温柔地听我给他诵读短文,看着他闭目养神的样子,说实在的,我很喜欢这种淡淡的、暖暖的幸福,有老公,有《江》刊,我漂泊多年的心终于安宁下来。
小田:她改变了我的现在
我是一个多年在广东的打工者,自从《我的未来充满恐惧》在《江》刊上刊发后,随着QQ的公布,我得到很多朋友的关注,让我大感意外。对一些求证、关心和帮助的朋友都好回答。对一些有着同样人生遭遇的朋友,我惶恐不安,战战兢兢。谁碰上生病连同婚姻亮红灯时,都不可能跳到三界之外。当时,我的心情灰暗,幸好有众多亲朋好友的关爱和帮助,我挺过来了,是《江》刊帮助了我。
我把自己的苦难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当然是心甘情愿的,勇于新生的。特别作为女性朋友,有委屈和遭遇不平等时,要敢于说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只是一道索命绳,有些人正是利用它来支配你的感情和未来或者生命。我们要更多地看到弱势的人受到不平等待遇和不被爱护是社会的倒退,道德的沦丧。《江》刊是一个平台。
我的故事只是一个故事了。我的现在和未来,在大家的关爱中得到温暖。我想告诉关心我的读者朋友和有我一样不幸的朋友,我没有放弃自己,没有放弃对人生的幸福追求。尽管世间的烦恼和苦难还没有远离我。我青春正好,爱意葱茏,就算人间罪恶如坚冰,我也要用满腔热情去暖化它,改变它。
这几年,我爱着《江》刊,是它关注了更多的打工人群。是《江》刊改变了我诸多的想法,同时改变了我现在的命运。她让我在关爱的呼声中取暧,让我与它共同进步。
彭玉堂:我和《江》刊二三事
我在广东这些年都在买《江》刊,不过全在地摊上买的,地摊上比书店便宜(说起来惭愧,算我自私吧)。
有一天,我在地摊上买书时,同地摊老板闲扯,问他书是哪里来的,他连说带笑告诉我一个地方,说那里新的旧的都有,几元钱的车费就到,我想买点旧的来看,当时就信了他。第二天我抽空坐车赶到那里,结果什么也没有,就一家屠宰场,杀猪的地儿,满屋刀光血影,臭气熏天。我悄悄转了一圈,哪见书的影子,还差点让人抓去盘问。回来我就找他理论,好歹我也是他的常客,他说了对不起,刚好他有一本新书弄变了型,不好卖了,他就送了我一本,也算扯平了。其实,也怪我爱贪小便宜。
有一天,我得到黄编辑赠送我的两本《江门文艺》,我才觉得这两本书拿在手里的重量和地摊上的不同,地摊上的纸张薄薄的,纸张颜色也是差一些。赠刊目录有黄黑绿颜色,刊物中的插图也不是一律黑色的。我拿去同地摊主对比,地摊主也生气,他说是批发的,正版的,没错的,我看见附近几家地摊都一样的,也只好算了。
我偶尔也会写文章投投稿,发表了就能收到样刊。有一次,我在员工楼保安手里接过样刊,可离正常出刊相差很久了(后来都这样)。原来,保安看了才给我。拖了很多时间不说,还要我买雪糕请他们吃才给我,我特别生气。
刘林:认识《江》刊 认识大家
记得是2007年初,我在三乡某书店购买杂志时,无意中翻到了《江门文艺》,待我粗粗阅读里面的文章才知别有洞天。
在研究《江门文艺》的风格后,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为打工族鼓与呼的平台。很快,我以一个新人的身份在《江门文艺》上发表了《拥抱父亲》、《十八年积蓄一声“妈”》和《一路寻爱》等文章,尤其是《十八年积蓄一声“妈”》上了“读者评好稿”,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我接着把目光触及打工族这个群体,视野和思想都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厚度,也渐渐被很多读者所熟知。
结缘《江门文艺》,我认识了周卫华、何仁勇、谢文华等同道中人。后来,大家又通过QQ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都把《江门文艺》当作第一平台,暗暗较劲看谁在上面发表的文章多。结果是大家不相上下,握手言和,竞相感谢《江门文艺》这个平台让彼此找到了方向。而我在写作上取得初步的成绩离不开编辑的精心栽培,尤其是雪月在某次邮件回复中告诉我要多用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完成记事,让我十分受用。
2010年,我在《江门文艺》发表的文章趋少,并不是我没有去写,而是经过前几年的努力,我已经成了一个老作者,编辑对我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我曾有许多自己看似完美无懈可击的稿件却被编辑挑出很多毛病。我当时很生气,但过了几天才回头看看,那些文章真的不是如想象中的那样美。同时,基于期刊的局限性,我潜心思考转型。
而一篇写酒店女江小红的稿件在成长成才成功栏目上发表后,读者甘武进有独特的点评,我通过编辑的牵线搭桥认识了他,原来甘是一位知名写手,尤其是在时评方面已是小有名气。我发现了自己的差距和突破点,我逐步把目光瞄向时评这一块。
而在《江门文艺》频频露脸的袁斗成也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特意向相关编辑问到了他的邮箱,经常向他请教。我感觉认识他是人生一大幸,因为他的时评经常在《南方都市报》刊登,甚至同一版面采用他的两篇时评。我逐步总结甘武进和袁斗成,包括胡汉超的经验,并借为己用,相继发表了为数较多的时评,这给了我极大的满足。同时,我没有忘记《江门文艺》这个老朋友,时不时去“骚扰”她一下,又不定期在上面继续混个脸熟。
认识《江门文艺》,我仿佛走进了大观园,我和《江门文艺》的亲密接触,并不是我在上面发表了多少文章,而是挑战自己,提高自己。我想说我爱《江门文艺》,因为我乐在其中!
认识阿威的时候,我们都在深圳的一家电子厂打工。他在包装车间,我在线检,平时上班几乎没有打照面的时候。那天晚上好不容易不加班,我准备去厂里的图书馆看看书。我正欲拿那本熟悉的《江门文艺》,书的一角却被人按住了。我抬头看到一脸帅气的威,便不好意思松开了手。威倒是一点都不客气,把书拿在手上,还要了我的电话号码,说等他看完了,好发信息通知我来拿,以免来晚了又被其他工友借走了。我们就这样认识了。
跟阿威熟悉之后,我们常相约去图书馆借《江门文艺》看,可是因为厂里只订了一本,常常借不到。我们便常去镇上的书城买一本,他看完再给我看,或者我先看完再给他,那些真实、质朴的故事都有我们的影子,让人读了非常亲切。偶尔,我也会请他吃个饭喝点糖水,坐在一起聊聊家乡的风土人情,工厂的打工趣事,日子倒也没那么难熬。在一起看了三年多的《江》刊,我们很自然地从朋友变为恋人。
去年底,我们在双方父母的再三催促下,很幸福地结为夫妇。婚后,老公阿威在家开了一间小店,怀孕不便的我,看到老公忙里忙外的很是心疼。老公见我过意不去,便哄我给他读一段情感天空里的文章。每当看到老公温柔地听我给他诵读短文,看着他闭目养神的样子,说实在的,我很喜欢这种淡淡的、暖暖的幸福,有老公,有《江》刊,我漂泊多年的心终于安宁下来。
小田:她改变了我的现在
我是一个多年在广东的打工者,自从《我的未来充满恐惧》在《江》刊上刊发后,随着QQ的公布,我得到很多朋友的关注,让我大感意外。对一些求证、关心和帮助的朋友都好回答。对一些有着同样人生遭遇的朋友,我惶恐不安,战战兢兢。谁碰上生病连同婚姻亮红灯时,都不可能跳到三界之外。当时,我的心情灰暗,幸好有众多亲朋好友的关爱和帮助,我挺过来了,是《江》刊帮助了我。
我把自己的苦难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当然是心甘情愿的,勇于新生的。特别作为女性朋友,有委屈和遭遇不平等时,要敢于说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只是一道索命绳,有些人正是利用它来支配你的感情和未来或者生命。我们要更多地看到弱势的人受到不平等待遇和不被爱护是社会的倒退,道德的沦丧。《江》刊是一个平台。
我的故事只是一个故事了。我的现在和未来,在大家的关爱中得到温暖。我想告诉关心我的读者朋友和有我一样不幸的朋友,我没有放弃自己,没有放弃对人生的幸福追求。尽管世间的烦恼和苦难还没有远离我。我青春正好,爱意葱茏,就算人间罪恶如坚冰,我也要用满腔热情去暖化它,改变它。
这几年,我爱着《江》刊,是它关注了更多的打工人群。是《江》刊改变了我诸多的想法,同时改变了我现在的命运。她让我在关爱的呼声中取暧,让我与它共同进步。
彭玉堂:我和《江》刊二三事
我在广东这些年都在买《江》刊,不过全在地摊上买的,地摊上比书店便宜(说起来惭愧,算我自私吧)。
有一天,我在地摊上买书时,同地摊老板闲扯,问他书是哪里来的,他连说带笑告诉我一个地方,说那里新的旧的都有,几元钱的车费就到,我想买点旧的来看,当时就信了他。第二天我抽空坐车赶到那里,结果什么也没有,就一家屠宰场,杀猪的地儿,满屋刀光血影,臭气熏天。我悄悄转了一圈,哪见书的影子,还差点让人抓去盘问。回来我就找他理论,好歹我也是他的常客,他说了对不起,刚好他有一本新书弄变了型,不好卖了,他就送了我一本,也算扯平了。其实,也怪我爱贪小便宜。
有一天,我得到黄编辑赠送我的两本《江门文艺》,我才觉得这两本书拿在手里的重量和地摊上的不同,地摊上的纸张薄薄的,纸张颜色也是差一些。赠刊目录有黄黑绿颜色,刊物中的插图也不是一律黑色的。我拿去同地摊主对比,地摊主也生气,他说是批发的,正版的,没错的,我看见附近几家地摊都一样的,也只好算了。
我偶尔也会写文章投投稿,发表了就能收到样刊。有一次,我在员工楼保安手里接过样刊,可离正常出刊相差很久了(后来都这样)。原来,保安看了才给我。拖了很多时间不说,还要我买雪糕请他们吃才给我,我特别生气。
刘林:认识《江》刊 认识大家
记得是2007年初,我在三乡某书店购买杂志时,无意中翻到了《江门文艺》,待我粗粗阅读里面的文章才知别有洞天。
在研究《江门文艺》的风格后,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为打工族鼓与呼的平台。很快,我以一个新人的身份在《江门文艺》上发表了《拥抱父亲》、《十八年积蓄一声“妈”》和《一路寻爱》等文章,尤其是《十八年积蓄一声“妈”》上了“读者评好稿”,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我接着把目光触及打工族这个群体,视野和思想都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厚度,也渐渐被很多读者所熟知。
结缘《江门文艺》,我认识了周卫华、何仁勇、谢文华等同道中人。后来,大家又通过QQ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都把《江门文艺》当作第一平台,暗暗较劲看谁在上面发表的文章多。结果是大家不相上下,握手言和,竞相感谢《江门文艺》这个平台让彼此找到了方向。而我在写作上取得初步的成绩离不开编辑的精心栽培,尤其是雪月在某次邮件回复中告诉我要多用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完成记事,让我十分受用。
2010年,我在《江门文艺》发表的文章趋少,并不是我没有去写,而是经过前几年的努力,我已经成了一个老作者,编辑对我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我曾有许多自己看似完美无懈可击的稿件却被编辑挑出很多毛病。我当时很生气,但过了几天才回头看看,那些文章真的不是如想象中的那样美。同时,基于期刊的局限性,我潜心思考转型。
而一篇写酒店女江小红的稿件在成长成才成功栏目上发表后,读者甘武进有独特的点评,我通过编辑的牵线搭桥认识了他,原来甘是一位知名写手,尤其是在时评方面已是小有名气。我发现了自己的差距和突破点,我逐步把目光瞄向时评这一块。
而在《江门文艺》频频露脸的袁斗成也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特意向相关编辑问到了他的邮箱,经常向他请教。我感觉认识他是人生一大幸,因为他的时评经常在《南方都市报》刊登,甚至同一版面采用他的两篇时评。我逐步总结甘武进和袁斗成,包括胡汉超的经验,并借为己用,相继发表了为数较多的时评,这给了我极大的满足。同时,我没有忘记《江门文艺》这个老朋友,时不时去“骚扰”她一下,又不定期在上面继续混个脸熟。
认识《江门文艺》,我仿佛走进了大观园,我和《江门文艺》的亲密接触,并不是我在上面发表了多少文章,而是挑战自己,提高自己。我想说我爱《江门文艺》,因为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