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国民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切实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个性完善、综合素质强、能适应激烈竞争的创新型人才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以趣导学,激发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能兴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索之中,变“苦学”为“乐学”。为此,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去了解学生的喜好。英语课堂中的游戏、竞赛、绘画、表演、唱歌等是学生喜爱的。我常常采用教学卡片、图片等直观教具以及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在教学中集知识和趣味为一体,以满足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A good idea”时,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带领学生到足球场上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在绿草如茵的球场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模仿有趣的动作,说着有节奏的英语:“Fishing, fishing, I like fishing.Fishing, fishing, let’s go fishing、jogging、 runing、 skating、 skiing.”心情轻松极了,快乐极了。在教“An English friend”时,我考虑到教学内容涉及E-mail,决定带领学生去电脑室上英语课。学生一听到“Let’s go to the computer room”,不禁异口同声地狂呼“Yeah”。教学中,我因势利导,补充了有关收发E?鄄mail的知识,并鼓励学生writean E?鄄mail to me。学生对新奇的E?鄄mail非常感兴趣,课后都迫不及待发送E?鄄mail给我,有的学生甚至写了两封E?鄄mail。大部分学生写的邮件质量很高,充分运用了课文里新学的语言知识。又如,教到seasons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心中的春天画下来,比一比看谁的春天最美丽。我的话音刚一落,同学们就积极行动起来,他们拿起彩笔,认真画了起来。一会儿,孩子们手中的一张张白纸就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春天。
二、提供自主、探究空间,发展创新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要为小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空间。例如,在学生寻找物品的游戏活动中,如果只在教室内进行,学生能藏物品的地方就有限了,所能练习的英语表达也是有限的。如果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空间,就能练习到更多的方位介词和名词。又如学了sports:football、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cycling、 swimming等后,我自制了一个调查表“what sport do you like?”分发给每一个学生,让孩子们自己进行调查哪一种运动最受人们的喜欢。这种调查可以在教室里进行,也可以到社会上进行,并要求把调查的结果告诉同学们。通过扩大学生学习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发展,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发创新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创造性的活动。比如看图说话、手抄报、英语角、英语园地、课本剧表演等,这些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资源丰富,创新思维无处不在。特别是课本剧,学生参与的人数多,又符合小学生好玩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选择时间和地点,灵活对教材进行删减或增加。例如,在“六一”儿童节那天,我组织8个学生表演了“Children’s Day”。他们非常投入,暂时忘记了自己的母语的干扰,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儿童节。
三、创设情景,培养创新能力
语言是同学们进行思维交流的工具。但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直接用英语表达思想的难度高,跨度大,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英语课中的活动是以口语为中心,能够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语言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中比较容易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创新交流的能力。例如,在教subjects(学科)内容时,我发现三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对英语非常感兴趣,都很想用英语来表达。于是,我满足了学生需要,带领学生分步学习了sub?鄄jects,并一起制作了一张subjects table。通过学习、制作和运用,学生在轻轻松松、不知不觉中学会了English、 Chinese、 Maths、 Sciense、 Music、 Art等单词。让学生自由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性练习,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然后,再进行综合性的交流。又如,当学了food以后,就要有一个go shopping的综合表演,我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创办自己的专柜,当一切就绪的时候,呵,还真像是个热闹的百货商场,有玩具专柜、学习用品专柜、食品专柜,甚至还有水果专柜。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购买物品,“营业员”的服务也很细致周到。还不时听到组员提醒着“营业员”和“顾客”要使用专业用语,我被感动了,也加入其中。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孩子们语感的生成。他们不仅能够掌握本课的语言知识和学习技能,还能把以往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他们的对话中,对话内容丰富多彩。这样的交流活动,拓宽了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尊重、爱护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内外英语活动,让学生们自由地运用英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使英语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实践、创新的活动。
一、以趣导学,激发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能兴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索之中,变“苦学”为“乐学”。为此,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去了解学生的喜好。英语课堂中的游戏、竞赛、绘画、表演、唱歌等是学生喜爱的。我常常采用教学卡片、图片等直观教具以及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在教学中集知识和趣味为一体,以满足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A good idea”时,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带领学生到足球场上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在绿草如茵的球场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模仿有趣的动作,说着有节奏的英语:“Fishing, fishing, I like fishing.Fishing, fishing, let’s go fishing、jogging、 runing、 skating、 skiing.”心情轻松极了,快乐极了。在教“An English friend”时,我考虑到教学内容涉及E-mail,决定带领学生去电脑室上英语课。学生一听到“Let’s go to the computer room”,不禁异口同声地狂呼“Yeah”。教学中,我因势利导,补充了有关收发E?鄄mail的知识,并鼓励学生writean E?鄄mail to me。学生对新奇的E?鄄mail非常感兴趣,课后都迫不及待发送E?鄄mail给我,有的学生甚至写了两封E?鄄mail。大部分学生写的邮件质量很高,充分运用了课文里新学的语言知识。又如,教到seasons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心中的春天画下来,比一比看谁的春天最美丽。我的话音刚一落,同学们就积极行动起来,他们拿起彩笔,认真画了起来。一会儿,孩子们手中的一张张白纸就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春天。
二、提供自主、探究空间,发展创新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要为小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空间。例如,在学生寻找物品的游戏活动中,如果只在教室内进行,学生能藏物品的地方就有限了,所能练习的英语表达也是有限的。如果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空间,就能练习到更多的方位介词和名词。又如学了sports:football、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cycling、 swimming等后,我自制了一个调查表“what sport do you like?”分发给每一个学生,让孩子们自己进行调查哪一种运动最受人们的喜欢。这种调查可以在教室里进行,也可以到社会上进行,并要求把调查的结果告诉同学们。通过扩大学生学习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发展,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发创新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创造性的活动。比如看图说话、手抄报、英语角、英语园地、课本剧表演等,这些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资源丰富,创新思维无处不在。特别是课本剧,学生参与的人数多,又符合小学生好玩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选择时间和地点,灵活对教材进行删减或增加。例如,在“六一”儿童节那天,我组织8个学生表演了“Children’s Day”。他们非常投入,暂时忘记了自己的母语的干扰,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儿童节。
三、创设情景,培养创新能力
语言是同学们进行思维交流的工具。但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直接用英语表达思想的难度高,跨度大,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英语课中的活动是以口语为中心,能够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语言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中比较容易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创新交流的能力。例如,在教subjects(学科)内容时,我发现三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对英语非常感兴趣,都很想用英语来表达。于是,我满足了学生需要,带领学生分步学习了sub?鄄jects,并一起制作了一张subjects table。通过学习、制作和运用,学生在轻轻松松、不知不觉中学会了English、 Chinese、 Maths、 Sciense、 Music、 Art等单词。让学生自由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性练习,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然后,再进行综合性的交流。又如,当学了food以后,就要有一个go shopping的综合表演,我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创办自己的专柜,当一切就绪的时候,呵,还真像是个热闹的百货商场,有玩具专柜、学习用品专柜、食品专柜,甚至还有水果专柜。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购买物品,“营业员”的服务也很细致周到。还不时听到组员提醒着“营业员”和“顾客”要使用专业用语,我被感动了,也加入其中。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孩子们语感的生成。他们不仅能够掌握本课的语言知识和学习技能,还能把以往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他们的对话中,对话内容丰富多彩。这样的交流活动,拓宽了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尊重、爱护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内外英语活动,让学生们自由地运用英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使英语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实践、创新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