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创造教学(创作教学)是指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为培养发展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运用各种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学习的教学活动。音乐本身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凡音乐教学都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创造的快乐、培育创造精神和训练创造能力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也能够根据教学目标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来让参与创造、体验创造。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和能力,这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应当努力探究的问题。我认为音乐学科实施创造性教学中可以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对于节奏创编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探索研究
一、 明确节奏教学的内容
1、基础练习:包括认识音符名称、时值,掌握基本节奏型。基础知识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教学中不进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抽象概念的讲授,而是通过音节的声音,增强节奏可读性,使学生从感性上体验、迅速地识别不同的节奏,帮助学生们建立或恢复节奏感。以4/4为例,一般先列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音节读法,在熟悉节奏名称以后,任意组合节奏,训练学生快速、准确地读出指定的节奏。掌握后,可以加入十六分音符(包括前后十六分音符节奏),还有附点八分节奏等,视学生掌握情况而定。
另一种方法,直接通过节奏模仿了解基本节奏型,并按要求进行即兴创作。一般先进行四分和八分音符节奏的模仿,然后教师板书节奏型,加深学生对节奏型的印象,要求学生运用这两种节奏型进行即兴创作,有些学生没有创作的思路,就建议他们先任意地排列这些节奏型,只要做到每小节4拍,共两小节。当排列完成后,再念出节奏,有相当部分的同学,特别是男生,觉得很容易操作,也愿意尝试,经过几次练习,就掌握了节奏型。这样的练习,对于一些音乐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做到脱口而出。
实践中,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节奏模仿与节奏名称练习交替。
2、即兴创作练习:这是整个实践研究的核心。无论是基础教学,还是综合课中节奏教学的运用,都紧紧抓住即兴创作这一环节。①有关即兴的训练,一般分个人、集体两种,或者两者结合。通常在个人练习中,学生的即兴节奏可能是不完整,零落的,甚至没有任何逻辑的。这时,除了采用前面提到的排列方法,帮助学生迅速建立节奏感,也可叫一些节奏感较好的同学多做示范,做"小先生",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了解了规律,就慢慢学会了。集体练习,我们主要采用音乐小组的形式。每组5-6人,一般挑选音乐素质相对好一些,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组长。老师表演一固定节奏,每组讨论一节奏集体练熟作为回答。在教师指挥下,不同的组迅速答出自己的节奏。根据上课要求事先对组长进行培训。②在综合音乐课中运用即兴创编。节奏学习,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并表达音乐。创造性活动能培养和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节奏即兴创编活动在综合课的应用,试图巩固、发展学生的内心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对音乐结构和曲式的领悟力,使学生真正获得表现音乐的实际体验。
其二,对于在音乐教学中创编歌词学习教学的实践应用探索研究
以往的歌唱教学活动中,我一般会让学生把歌词记住、唱准确,这样就觉得完成了任务。随着新课改地实施,我有意识地让学生改一改、编一编歌词,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①替换式:就是不改变歌词的原有结构,只改变其中的名词、动词或象声词等部分。这种办法非常简单,我常使用于八年级学生,
②递进式:是指由易到难、逐层深入地改编歌词,在创编歌词时,学生们的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环境,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可以吸引孩子们进行创造性活动,在歌曲《场景音乐》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了“舞会”的环境,并给学生们戴上王子和公主的头饰,引导学生进行创编,效果很好。
其三、舞蹈创编学习探讨研究
1、 舞蹈教学趣味化,设境表情,感受表现歌曲
教师创设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充分宣泄情感,“歌咏不足,则手舞之,足蹈之”。
2、培养联想和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含,达到审美的目的。
3、合理分配教学实践,保证有效地课堂教学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显得尤为珍贵,教师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既要教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又要教学一定的舞蹈知识技能,只有合理地分配按排好时间,才能保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4、通过课堂舞蹈创编,我们挑选出创编能力强的同学组建了一支舞蹈活动小组,排练了三个舞蹈《舞动青春》、《连年有余》、《夏日火焰》,并且在通化县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分别荣获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
其四、旋律创编学习探讨研究
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已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而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的审美活动,通过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更能体现《标准》中创造性发展价值。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活动特别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并且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我们认为: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教材上的合唱曲目逐步增多.因此,多声部的演奏与演唱一直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一首曲目若要把它合奏好需花好几节课的时间,加上几节课反复练习同一首曲目,学生显得毫无兴趣,老师教起来也很吃力,学习效果不仅差,教材内容也无法完成。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我们计划采用旋律改编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旋律创编的能力,而且也解决了这一大难题。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想象──童话──创造”,这便是儿童走过的发展自己精神力量的道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发掘其潜在的创造力,使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确定目标,主动探索音乐,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初步形成独立学习音乐的能力。“创造”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的理念、新的探索,让我们不断追求音乐课堂创造教学的新天地。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和能力,这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应当努力探究的问题。我认为音乐学科实施创造性教学中可以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对于节奏创编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探索研究
一、 明确节奏教学的内容
1、基础练习:包括认识音符名称、时值,掌握基本节奏型。基础知识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教学中不进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抽象概念的讲授,而是通过音节的声音,增强节奏可读性,使学生从感性上体验、迅速地识别不同的节奏,帮助学生们建立或恢复节奏感。以4/4为例,一般先列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音节读法,在熟悉节奏名称以后,任意组合节奏,训练学生快速、准确地读出指定的节奏。掌握后,可以加入十六分音符(包括前后十六分音符节奏),还有附点八分节奏等,视学生掌握情况而定。
另一种方法,直接通过节奏模仿了解基本节奏型,并按要求进行即兴创作。一般先进行四分和八分音符节奏的模仿,然后教师板书节奏型,加深学生对节奏型的印象,要求学生运用这两种节奏型进行即兴创作,有些学生没有创作的思路,就建议他们先任意地排列这些节奏型,只要做到每小节4拍,共两小节。当排列完成后,再念出节奏,有相当部分的同学,特别是男生,觉得很容易操作,也愿意尝试,经过几次练习,就掌握了节奏型。这样的练习,对于一些音乐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做到脱口而出。
实践中,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节奏模仿与节奏名称练习交替。
2、即兴创作练习:这是整个实践研究的核心。无论是基础教学,还是综合课中节奏教学的运用,都紧紧抓住即兴创作这一环节。①有关即兴的训练,一般分个人、集体两种,或者两者结合。通常在个人练习中,学生的即兴节奏可能是不完整,零落的,甚至没有任何逻辑的。这时,除了采用前面提到的排列方法,帮助学生迅速建立节奏感,也可叫一些节奏感较好的同学多做示范,做"小先生",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了解了规律,就慢慢学会了。集体练习,我们主要采用音乐小组的形式。每组5-6人,一般挑选音乐素质相对好一些,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组长。老师表演一固定节奏,每组讨论一节奏集体练熟作为回答。在教师指挥下,不同的组迅速答出自己的节奏。根据上课要求事先对组长进行培训。②在综合音乐课中运用即兴创编。节奏学习,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并表达音乐。创造性活动能培养和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节奏即兴创编活动在综合课的应用,试图巩固、发展学生的内心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对音乐结构和曲式的领悟力,使学生真正获得表现音乐的实际体验。
其二,对于在音乐教学中创编歌词学习教学的实践应用探索研究
以往的歌唱教学活动中,我一般会让学生把歌词记住、唱准确,这样就觉得完成了任务。随着新课改地实施,我有意识地让学生改一改、编一编歌词,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①替换式:就是不改变歌词的原有结构,只改变其中的名词、动词或象声词等部分。这种办法非常简单,我常使用于八年级学生,
②递进式:是指由易到难、逐层深入地改编歌词,在创编歌词时,学生们的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环境,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可以吸引孩子们进行创造性活动,在歌曲《场景音乐》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了“舞会”的环境,并给学生们戴上王子和公主的头饰,引导学生进行创编,效果很好。
其三、舞蹈创编学习探讨研究
1、 舞蹈教学趣味化,设境表情,感受表现歌曲
教师创设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充分宣泄情感,“歌咏不足,则手舞之,足蹈之”。
2、培养联想和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含,达到审美的目的。
3、合理分配教学实践,保证有效地课堂教学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显得尤为珍贵,教师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既要教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又要教学一定的舞蹈知识技能,只有合理地分配按排好时间,才能保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4、通过课堂舞蹈创编,我们挑选出创编能力强的同学组建了一支舞蹈活动小组,排练了三个舞蹈《舞动青春》、《连年有余》、《夏日火焰》,并且在通化县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分别荣获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
其四、旋律创编学习探讨研究
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已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而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的审美活动,通过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更能体现《标准》中创造性发展价值。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活动特别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并且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我们认为: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教材上的合唱曲目逐步增多.因此,多声部的演奏与演唱一直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一首曲目若要把它合奏好需花好几节课的时间,加上几节课反复练习同一首曲目,学生显得毫无兴趣,老师教起来也很吃力,学习效果不仅差,教材内容也无法完成。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我们计划采用旋律改编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旋律创编的能力,而且也解决了这一大难题。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想象──童话──创造”,这便是儿童走过的发展自己精神力量的道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发掘其潜在的创造力,使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确定目标,主动探索音乐,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初步形成独立学习音乐的能力。“创造”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的理念、新的探索,让我们不断追求音乐课堂创造教学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