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观察力培养之我见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el20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观察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增长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不难发现,越是观察力强的学生越能发现问题,因而容易产生好奇和解决问题的冲动。要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教会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全面地观察事物。
  [关键词]数学教学观察力培养方法探索
  达尔文曾说过:“我能成为一个科学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也就说明“具有乐于观察的兴趣,学会独立自主观察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是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的有效途径、关键所在。
  一、激发浓厚的观察兴趣学习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内在的动机比外驱力更活跃、更持久,更具有主动性,而兴趣则是内在学习动机的集中体现。激发学生对观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采用许多方法:1.以美引趣。学生对美具有一种近乎天然的向往。数学具有自身的魅力,数学美集中在数学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异等方面。数学图形所展现的外在形式美、数学的抽象概括性所体现的简单统一的内在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所呈现的对称美、数学思想所表现的奇异美的原则,充分利用数学自身的特征和特有的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发掘数学中的美,就能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2.以成导趣。成功的体验,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内心激动,使其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的对象是图形、数量关系、逻辑过程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观察,为学生创设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数学通过观察发现数学定理、解决数学难题的事例,并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总结概括出数学概念,发现公式、定理的证明,掌握那些特殊题型的解题技巧,品尝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主动观察的积极性。
  二、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初中学生在心理上缺乏观察事物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掌握知识经验的水平上缺乏观察的能力,因此,只有注重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才能保证观察的正确性。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把握合理的顺序,养成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习惯。发现不合理的观察方法,应通过示范分析及时指出,加以指正。其次,要引导学生了解常用的观察方法(如分类观察、从一般到特殊的观察、从特殊到一般的观察、对比观察等等),掌握观察的一般步骤: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在观察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观察后对得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让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自主观察。
  三、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 观察是一种“思维的知觉”,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必须十分重视观察的目的性、全面性、精确性、深刻性等良好观察品质的培养。1.培养观察的目的性。初中学生对观察材料缺乏全部感知的能力,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观察对象叙述的语言要准确,提出观察任务时目标要明确,分析时要紧紧围绕确定的观察目的。2.培养观察的全面性。 观察的全面性,要求通过观察反映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的组成部分和相互联系;在较为复杂结构的图形中全面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指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感知对象所能发生的各种可能性。在观察中,由于学生缺乏对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全面理解,导致感知的对象不能反映各种可能的现象经常发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握事物的基本属性,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分析观察对象内在的规律性,鼓励学生依照一定的程序,深入观察。同时,教师要及时对观察的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学生相互讨论,对学生观察中出现的遗漏,要分析原因,加以补救,使观察结论全面、完整。3.培养观察的精确性。观察不能仅仅满足于了解事物的全貌,还要精确把握事物的特征,对不同事物既能发现它们的相似点,又能辨别它们的细微差别。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列表比较、对比观察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形象直观、富有动感的图片、画面,启迪学生发现观察对象的特征,揭示观察对象的本质。4.培养观察的深刻性。观察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观察必须始终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尤其要重视对观察对象隐含条件的发掘,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抽象概括化、思考对象形式化、思考過程逻辑化、思考结果应用化。总之,数学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对于现在学生面前的各种美好事物,往往需要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观察力。而观察力的培养有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的首要任务,针对摆在我们面前的各种现实情况应该引起了我们的反思,
  
其他文献
幼儿园文化建设是幼儿园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园所面貌、制度规范和精神信念等。幼儿园文化不仅是一种环境,更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幼儿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育人的功能。幼儿园文化是构成幼儿园生存的基础,是幼儿园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是幼儿园的灵魂。  一、理念引领,让文化内涵成为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总则中就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课程是以保教结合为原则的,而现实工作中往往还是重“教育”,轻“保育”,两者没有很好的做到并重。特别是新时期课程整合之后,教师都把精力放在教育教学上了,忽视保育工作逐渐显现出来。作为第一线的老师,让我们对自己的日常工
[摘 要]中学教育属基础教育,向学生传授知识固然重要,而培养他们的能力更重要。培养能力,要引导学生养成自学习惯和锻炼自学能力,逐步培养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运用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程序,去解决自己钻研的问题。学习的实质是内存的心理变化,不是外显行为的变化。加强思维训练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介入学生自身活动,在有“导向性”的指引下,使学生从起始状态的心理过渡封目标状态的心理。在外部
[摘 要]传统教学中,总是由教师实施评价,注重单纯的语言知识结构的考查,以考试为中心,忽视人文性,而新课程倡导开放,宽松和民主的评价氛围,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对学生的评价重激励、重发展、重能力,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关键词]英语 教师 观念 转变  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
体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中学学生的特征、游戏特点、环境变化和设备器材等主要因素,合理选择好体育游戏,方可在体育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最终达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课中的游戏教学是非常适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它不仅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而且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体育游戏对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