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野上抒写历史的女人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很多人了解中国是从陶瓷开始的,以至于陶瓷(CHINA)成了中国的代名词。尤其是欧洲许多国家,把拥有中国陶瓷看成高贵身份的象征。
  中国早在8000年前便发明了制陶技术,是世界上最先烧造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然而奇怪的是,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中国却还没有一本像样的《中国陶瓷史》,近代流行在世界上的有关中国陶瓷方面的书籍大多数是欧洲人写的,上世纪30年代左右日本则成了研究中国陶瓷的中心。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的遗憾。
  值得欣慰的是,这一空白如今已经被中国人自己填上了。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有关方面便开始组织撰写陶瓷方面的书,陕西也出版了一系列的研究报告和书籍,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作者正是禚振西教授。2008年8月的一天,我来到了研究耀州窑的专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西北大学客座教授、耀州窑研究会名誉会长、耀州窑博物馆名誉馆长禚振西先生的家中。
  
  被誉为20世纪陕西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和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的耀州窑遗址,位于陕西铜川市黄堡镇南侧,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在唐代,这里就开始建窑烧瓷,宋代达到鼎盛时期,元末明初停烧,前后历经800多年。目前,已在原窑址上建起了一个规模宏大的耀州窑博物馆。这是目前我国挖掘面积最大、出土文物最多、工艺流程合理、序列化最强的古代陶瓷遗址,也是世界陶瓷遗址发掘之最。这一切都和禚振西先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禚振西先生可是个大忙人,她基本上不住在西安,而是住在和她的生命息息相关的陶都——铜川市。那里是她事业起步的地方,也是她创造辉煌的地方。猛一见她我有些吃惊,一是没有想到是位女士,二是没有想到她已经70多岁了,不过她的心理年龄和精神状态非常年轻,身体也非常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禚先生是名副其实的“名人”,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百科探秘》栏目都作过她的访谈节目,中央电视台《俗说文化》栏目还分4集介绍了她和古陶瓷,2007年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在陕西连续作了7场“寻宝”节目,她是在陕西聘请的两位专家之一。陕西卫视《天下宝物》也连续作了4期节目,系统介绍了她和陕西耀州瓷。其他还有许多电视台争相采访她,快成电视明星了。
  不过对这些看起来很“风光”的事情她似乎并不太在意,大部分节目她自己都没有看过,连光盘也没有,一来没有时间,二来她对这种“名”早就淡漠了。她的目标,就是要再多出几本陶瓷方面的研究报告和书籍,给后人再留下一些东西。她的爱人杜葆仁先生也是陕西省考古所的研究员,夫妻二人曾在耀州窑遗址共同发掘了十几年,丈夫积劳成疾,因病去世。他在临终前专门对她交代:“但凡有条件的话,无论如何要把书出版出来。”她将这一份沉重的嘱托放在心的最深处。
  考古工作者写书,可不是坐在家里闭门造车,而是要在田野里、在乡村里、在广阔的大地上去研究,去写作,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截至目前,禚先生已经出版的考古报告集有《唐代黄堡窑址》《五代黄堡窑址》《宋代耀州窑址》《立地坡、上店耀州窑址》《耀州窑瓷鉴定与鉴赏》《耀州窑瓷》(中文版和日文版),另外还主编和参与编写了十余本著作。其著作获得陕西省历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两次获得陕西文博系统优秀成果一等奖,五次获得陕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次获得三等奖。1997年,因其对中国古陶瓷研究的贡献突出,获得英国东方古陶瓷学会“希尔”金奖,她是获得该奖的第一位华人。
  
  考古是个苦差事,提起他们当年的苦,那真有说不完的话题。禚先生告诉我说,她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吃苦。禚先生生在抗战时期,父亲母亲都毕业于北平艺专,父亲学画,母亲学音乐。抗战爆发,全家从山东流浪到大西北,出身于大家闺秀的母亲哪里受得了这般苦,不久就生病去世了。当时她只有3岁,却要帮助父亲照顾l岁的弟弟,所以从小就特别能干。1961年她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分配到考古研究所工作,从实习员一直作到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她还记得当年在考古现场有许多群众发议论:“不是说来了个大学生、专家教授吗?怎么和农民一样啊,这活比农民还苦啊!”
  还在大学期间她就参加了考古挖掘工作。一次考古时发现了一个墓穴,因为尸体腐烂奇臭无比,戴上3层洒了香水的口罩都下不去,谁都不愿意下去。她喝了几口酒,咬牙下去了,整整一个多小时,清理出大量的古代文物。她的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上世纪50年代耀州窑进行第一次发掘,挖出大量瓷片,她1961年大学毕业后分到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很幸运地整理了这批瓷片,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第二年下田野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在那里认识了她后来的先生杜葆仁,一个朴实能干的技术员,后来他们花5元钱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开始了共同的生活和创业。
  那时全国的考古工作都停了,他们不舍得停,没有钱雇民工就自己挖。她们每天要挑100担土,自己开荒种地,自己打窑洞,两人同甘共苦度过了60年代初的饥饿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为了抓住难得的工作机会,她一咬牙把还没有断奶的孩子抱给街坊喂养,晚上实在想孩子了,12点时偷偷跑去门缝看,不到1岁的孩子不吃不睡,嘴里不停地叫着“妈妈”,她流着眼泪跑了回来。为了事业,她可以说牺牲了自己的全部个人生活,一个女同志,不容易啊!
  1973年她作为领队,又一次发掘了黄堡耀州窑遗址,1974年发掘了玉华窑,这两个窑奠定了她耀州窑考古研究的基础。1976年,在周总理的指示下,全国组织编写《中国陶瓷史》的写作班子,她是陕西编写组的组长。这又给她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她跑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考察,几乎走遍了当时的所有博物馆和文物商店,积累掌握了大量的资料。
  1981年,中国成立了古陶瓷研究会,禚先生是西北地区的理事,因为每年要开几次会,这又为她走南闯北考察提供了机会。在采访中,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真是运气好啊!”我问她为什么身体这么好,她说“因为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发愁”。看着这位受了一辈子苦,却没有抱怨只有感恩的考古工作者,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
  1984年,禚振西和她的先生杜葆仁第二次来到被誉为“十里窑场”的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遗址,开始第三次,也是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耀州窑发掘。那一年,耀州窑遗址被评为全省考古十大发现,全国考古百大发现,引起了海内外极大的关注。此时他们夫妻二人也把家搬到了那里,中宣部副部长廖井丹戏称他们是“夫妻店”,提议陕西省文物局通报表扬他们。
  虽然1998年就退休了,但是她却似乎更加忙了,有几十个社会兼职和聘书。她还是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被评为陕西建国50年十大杰出妇女代表。
  多年来,禚先生十分热心在社会上介绍宣传中国古陶瓷文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她就在全国各地办讲座,在西北大学举办的文博学习班系统讲授陶瓷知识,在《收藏界》《收藏》等杂志社及一些报社兼任专家顾问,面向社会进行咨询和鉴定工作,参加了许多义务学术宣传活动。用她的话说,就是希望通过她的宣讲,使中国古代陶瓷艺术能够走向社会、走向大众,让人们了解和认识古代陶瓷,由此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国文化中的深刻内涵和博大精深。她的讲座因有丰富的工作生活经历,讲课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深刻,受到广泛的欢迎。
  如今禚先生已经是名扬海内外的考古和陶瓷专家,多次应邀出国出境讲学,到过日本、英国、新加坡以及港、澳、台等地区。古稀之年仍然马不停蹄,退休后又发掘了三个窑场,其中“陈炉窑”被评为非物质文化,并获得“全国首届田野考古奖”三等奖,又出版了两本书,同时还有几本书正在写作中。更为可贵的是,退休之后,她自费考察全省的陶瓷窑址,已经走了40多个,写出了大量的调研报告。
  这是一个在田野上唤醒生命、挖掘生命和抒写生命的女人,是一个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考古和古陶瓷研究的学者,是为中国为陕西古代文化传承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劳动者。是的,现在她成了名人,成了“大家”,成了媒体追逐的对象,但这从来不是她的目标,这几十年来,她只知道默默地耕耘,默默地收获。正是这几十年的积累,换来了今天的辉煌,或许这就是“无心栽柳柳成荫”的注解吧!
  让我们向这些在田野上默默耕耘的学者致敬!
  
  (责编:雨岚)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历代都涌现出不少丹青父女,他们有的承其父艺,有的继往开来,成为画坛明星,并留下许多不朽的经典杰作而载入美术史册。在笔者看来,明代的仇英和仇珠,清代的任伯年和任霞,当代的傅抱石和傅益瑶恐怕是最为耀眼、最具艺术成就的。    功力深厚的仇英和仇珠    仇英(约1482-1559年)是明代著名画家,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合称“吴门四家”。字实父,一作实甫,号十洲,江苏太仓入,寓居苏州。工匠出身
期刊
宋代是耀州窑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青瓷是此时烧制的主要品种,造型丰富、式样精巧,被誉为“北方青瓷之冠”。此时的装饰手法以刻花、印花为主,刀锋犀利遒劲,线条流畅奔放,体现了耀瓷制作的最高水平。而其装饰题材之丰富,组合形式之多样,使得耀州青瓷名扬四海,在中国陶瓷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宋代耀窑青瓷装饰纹样题材有二百余种,大致分为植物类、动物类、人物类、山石流云水波类、几何纹样类、文字类等,体现了艺
期刊
据笔者所知,清康熙王朝宫钱中的万寿钱基本都是罗汉钱(“熙”字少一竖,“通”字一个点),其中不乏背龙凤的。而这类背龙凤钱,直径大多在25毫米左右,图案也多见“追尾式”(头对尾、尾对头)。此类万寿钱笔者在华光普、袁银龙编著的图录中,都见过拓图,也在《收藏拍卖导报》上看过彩图。  不过笔者这里向泉友介绍的,是一枚与上述特点完全不同的“康熙通宝”背龙凤古钱。此钱黄铜质,直径28皂米(比普通品大3毫米左右)
期刊
心泰版“泰昌通宝”小平钱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神宗死,次月光宗即位,定年号为泰昌。九月,光宗卒,在位仅为一月,未及铸钱。熹宗继位后,于当年(泰昌之年)十二月颁令,次年(天启元年)补铸泰昌钱。  泰昌钱只有通宝一种,面文真书顺读,铸量不多,有大字、小字、背星、月纹等若干版别,钱径2.4—2.5厘米,重约3.5克左右。另有一种特殊版别,“泰”字左上方少一点,泉界称为心泰版或二水泰,极
期刊
南宋末期,元兵南下,战事不断,军费大增,国库空虚。当权者滥印纸币,造成通货膨胀,民不聊生。在福建和江西又爆发农民起义,给统治者沉重打击。为了解决困境,理宗赵昀在景定年问(1260-1264年)铸造钱牌应对。钱牌有铜铅两种,正面有“临安府行用”五字,背文是纪值。铜牌的纪值有:“准贰伯文省”、“准叁伯文省”、“准伍伯文省”三种。铅牌纪值有“准壹拾文省”、“准肆拾文省”、“准壹伯文省”、“准伍伯文省”数
期刊
作为一名土著文人,我对集藏花钱中少见的唐诗钱心仪已久,尤其是拜读了董大勇先生编著的《中国花钱集藏指南》中对《夜半钟声到客船》诗钱的溢美赞语,更是大得裨益。泉友们见我痴迷,纷纷四方寻觅,今年初终于如愿以偿。这枚唐诗钱重104克,直径7.9厘米,属于超大型,青铜包浆深厚,应为宋元之物。一面为行楷诗文:“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正
期刊
地壳运动留下的“珍奇”    琳石,民间俗称树化玉。树化玉诞生于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由树木演变而成,其形似树,其质如玉,是不可多得的收藏珍品。  当时横断山脉地区森林繁茂,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撞击,将远古森林深埋地下,在地质条件的作用下,树木中的有机质逐步被硅、钙、铁等元素所替代,经过几亿年的石化过程,变化为色彩斑斓,似木非木、似石非石、似玉非玉的树化玉。我国称之为树化玉、树化石、木化
期刊
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王叔晖是我国著名的女画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的工笔重彩画名家之一。这位被誉为“闺香中近百年无此笔墨”的美术大师,其连环画和年画作品,倍受收藏爱好者的推崇,其经济价值连年攀升而成为收藏投资的热点。王叔晖,字郁芬,1912年生于天津。1927年人中国画研究院学画,后长期以卖画为生。解放后,曾在人民出版委员会和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后当选全国妇联执委,中国美术协会理事,中国连环画研
期刊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何香凝先生是一位受人敬仰的杰出女性,她不但是著名的革命家、政治家,同时又是我国现代成就最为卓著的女画家之一,是岭南画派突出的人物。今年是何香凝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此时我们追忆和缅怀何香凝先生将其一生献给中国革命事业和她为我国画坛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足以穿越历史的尘烟,绽放出万丈光芒,温暖我们的记忆。  何香凝先生1878年6月27日出生在香港一个大地产商家庭。祖籍广东(今广州市芳
期刊
近日,笔者有幸在紧邻桂林市的广西灵川县大圩镇收藏到一枚“乾封泉宝”合背钱。此钱盛装在一陶罐中,建房挖地基时被挖出。罐内装有“开元通宝”小平钱几百枚,“乾元重宝”小平钱5枚,“乾封泉宝”合背钱一枚。该币为青铜质,通体包浆显灰绿锈,锈色坚硬入钱之肌理之中,正背两面字体风格一致。锈色与铜质氧化程度相同。用高倍放大镜观看,包浆自然形成,铸工精良,钱文清晰,并无粘补、挖改之痕迹,应属乾封年官铸无疑。此币开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