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的差异与联系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u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全面介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的差异与联系,对课程的设置,培养的方案,教学的方式以及学生应具有的知识与相应的能力等各方面作了相应评析,探讨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全球视野,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国际通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让大学生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就业能力 办学建议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教育行业中出现的新兴产业。从80年代至今,经历了30年余的发展历程。《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等条例逐一颁布。经过不断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本找到了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的发展道路。如今,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日益扩大,层次逐年增加,形式趋于多样化。在当前就业大潮中,中外合作办学该如何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就业形势的分析
  就目的来看,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这一项目主要是为了培养市场竞争性人才,那么,现在就业市场的发展状况如何呢?2015年的毕业生人数持续突破700万,并超过去年的727万达到749万之多!毕业生人数在年年递增,就业之难也似乎成了常态。如何让大学生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提高自身能力必不可少。且近年来我国与其他国家交流更为密切,为了追上国际化步伐,培养国际化人才。各高校纷纷开始学习国外教学体制,希望通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来提升学生的能力,为国家提供拥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二、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就业能力比较分析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与普通学生就业能力比较:第一,学生拥有的资源方面:一方面,该项目使用原版教材,与国际接轨,并不断持续进行知识信息更新。另一方面,学生直接从中学习、了解到国际最新的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往国际性专业人才的方向发展,这些是普通项目下的学生所不具备的。在课堂上,学生能够适应国外的教学模式,独立思考,积极发问,主动与外教进行交流,这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的学生无论是在英文造诣还是基本的中文应用上都高于普通学生。受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该项目下的学生更善于表达和交流。反观国内众多企业:在招聘时,具有较强的表达、交流、互动能力的应聘者更加受到他们的青睐。另外,目前企业要求人才要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懂外语又精通专业知识能力和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随着国际化和经济发展,中西部特大城市对涉外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外方在国际事务、国际关系方面的先进理念,能够培养出既了解我国国情和文化,又拥有国际视野,具有良好外语水平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同时还能够发挥学科优势,为地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持。第二,在学生思维模式方面:调查显示(如图二),在碰到一个以前遇到的问题,80.49%的普通在校大学生会按以前的套路解决问题,而35.38%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会寻找其它的解决方法。寻找其他的办法解决问题,是一种创新能力的体现。而数据显示,中外合作办学下的学生在这方面与普通学生有一定优势。综合企业近几年的就业分析: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创新性员工的需求很大,这是因为只有不断的创新,他们的企业才能有更长的生命周期。
  第三,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普通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的人员占总人数的34.15%,而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仅为18.46%,这似乎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初衷有些不符,究其原因,还是与中外合作办学的任课课程设置方向引导,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并不完善有关。
  中外合作办学存在一些自身的优势:中外合作的教育模式,强调了学术理论知识和职业专业技能两方面的平衡:按照预先制订的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目标,以模块方式推进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健康人性、健全人格为主旨,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个人潜能的开发,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培养目标上:更加倾向于应用型而非学术性人才,符合了目前国内对人才的需求趋势,企业要的人才是一上岗位就能工作的,而不是公司还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在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中:采用启发式、点评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营造互动和谐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们通过互联网和文献资料自主学习,主动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的频率较高。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他们不会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在自己的想法和思维上更加活跃更加发散,更加具有创造力。中外合作办学虽然具有以上种种优势,但经过我们的调查采访发现,该项目下的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仍会陷入瓶颈,而在与普通学生竞争时,自身的优势表现的并不十分明显。一些同学甚至表示“这种投资与产出并不对等”,由此可见中外合作办学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改善,以增强中外合作办学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
  1.全英语教学难以真正实施,甚至從某一程度上讲,可能会对一些学生吸收专业知识造成一定阻碍,影响教学进度。虽然在课堂上外教能够放慢讲解速度,但由于语言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较大,还是会导致学生难以消化吸收,或者是在面临专业性问题时,并不能很好的与教授进行沟通。
  2.集中式授课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基础的学习上,难以很好的消化吸收。在专业基础的学习时,学生课时量偏大,教师在中方教学时间较短,致使学生在消化课堂内容时精力不足,从而在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并不牢固。同时,中外双方缺乏对课程和教学方式的有效沟通,影响了双方对项目人才的培养的理解及人才培养的效果。
  3.教育资源配备不足。为了适应双语教学模式,学生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然而由于条件限制,学生的语言培养不足,课堂上的交流并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同时一些老师在英语水平和教学方法上还有待提高。
  4.国外教学模式与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的反差,使得一些同学难以适应甚至产生抵触。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不同于国外的教学模式,大多数学生已经适应独自埋头做题解题,难以适应国外的互动式课堂。   三、对中外合作办学在就业方面提出的一些针对性意见
  1.选择专业突出的合作方。一个好的专业学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想要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既要选择一个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更要选择国际声誉好的合作方。近些年,一些专业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例如计算机软件行业、电子电气行业、财会行业、机械行业等需求量都较大,,且在长时间内会维持这种状态。故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倾向于选择此类比较适应市场的专业,同时在同专业下,更加倾向于在此类专业有突出成就的学校项目,比如华南师范大学华奥国际会计学院项目、武汉科技大学中澳国际機械项目。
  2.加强对国内学生的语言培养以及专业素养的培养。中外合作办学全英语式教学难以真正实施,若能加强对语言方面的培养,例如聘请专业英语外教、按时进行英语检测、建立英语角、鼓励参加英语类竞赛或者安排外籍老师担任班主任的角色等,教学的质量和进度将会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为了解决集中式授课带来的诸多问题,采用远程教学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而在专业素养方面则可以安排外籍教授讲座以及长期且不间断的答疑,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平台。将教育者的角色逐渐向外籍教授和学生偏移。
  3.增加实习机会、延长实习时间。调查显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创新思维和沟通交流能力,而要在就业方面发挥他们的优势,实习和实践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并且这一部分的比重还不会小。只有将学生的这种创新思维发挥到极致,才有可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锻炼,才能更好地将理论运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得到政府的支持,应该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实习的条件和机会,只有亲身接触到市场才能够真正做到了解市场,进而改变就业的被动状态。
  4.加强人才的后期管理和输送。经过一系列采访和研究,许多已在国外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的学生表示在人才后期管理方面存在不足,许多都只是将学生送出国外学习,但许多学生仍面临着就业问题。合作办学项目不应仅着眼于将学生送到合作方的学校学习,学生最终的目的还是就业。建立一个人才的培养、锻炼、输送的完整产业链,虽然不是必须的但也是必要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会培养出一些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但好的人才也需要管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资源的浪费,才能够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终极目标。从接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我们对合作办学项目下的学生和普通学生做了对比,以期发现他们两者在就业各自的优势与不足。通过一系列的问卷调查和采访,我们了解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的学生在创新性、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的学生在学习中,前期的语言基础较差,且难以适应国外的教学模式,在整个待就业人群中优势不能明显凸显出来并找到合适岗位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研究给出了一些建议,从项目本身,首先选择专业就业前景好成绩突出的合作方,加强对学生的语言培养和专业素养培养,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延长实习时间,并在完成基本学业后关注学生的就业走向,将项目下培养的人才管理好并输送出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2]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分析—中国教育在线http://www.eol.cn/html/c/2015gxbys/index.shtml.
  [3]《大学教育》2015年05期—《融入启发式,探究式,讨论时,参与式教学方法的高等数学课程课堂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秦宣云 李军英 郑建梅 任叶庆 郑洲顺 李俊平.
  [4]2015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材料全国合作办学经验.
其他文献
摘 要:自从我国进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上的往来也越来越多。而商务翻译作为进行国际贸易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语言中介,对我们的交易往来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各不相同,所以在翻译当中依旧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等效论的角度来探讨有关于商务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然后根据这些差异提出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等效论 商务翻译 差异  一、等
期刊
摘 要:近些年,全国各大高校普遍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些许问题,但是无疑是取得了巨大成绩。社会实践的目的就是要深刻认识了解社会,获得对社会某一问题、现象等的发言权。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社会调查是获得基层资料的重要过程,是获得发言权的必备手段。本文结合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的特点,探讨二者在实际操作中的有机结合,提出专业化指导、团队化运行、项目化运作、制
期刊
摘 要:杂志是一种传统媒体,目前各类型杂志的竞争非常激烈,“受众为王”已成为各家杂志社办刊的重要理念。把握好杂志内容与受众需求的关联意义非常重要,他可以帮助我们树立以受众需求为中心的报道理念,从而通过受众需求来调整杂志内容。本文通过以内容分析和实证研究,分析了《信天游》杂志共计32期的杂志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得出了结论,杂志内容与受众需求存在一定的关联。  关键词:高铁杂志 媒体 内容分析法  一、
期刊
摘 要:高等数学是高校的重要的公共必修课之一。然而学生对高等数学总是望而却为,觉得它很抽象、难理解,本文主要是从提高学生对高等数学的认识、寻求学习高等数学的有效方法、教师在教学应具备的素质以及解决学时和内容的冲突等四个方面的论述,总结提高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兴趣及学好高等数学的方法。  关键词:高等数学 学习方法 兴趣  高等数学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是高校里理工科和文
期刊
摘 要:大学法语课程是大学各专业在校生学习二外法语的重要途径,大学法语的教学水平对学生掌握法语这门第二外语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以大学法语教学实践为基础,探讨了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和困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教学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法语教学 综合水平 学习积极性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时代,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将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全球的分工当中去,与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交流也将会
期刊
摘 要: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由于无法调节自身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极易产生各类就业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表现的分析,着重探析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等院校 大学生 就业 心理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显示,2016年高等院校毕业生将达到765万,比去年增加16万,伴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面对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刚
期刊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改革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本文以超星泛雅平台网络课程为支撑,探讨了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理念更新、内容改革和方法创新等方面做法,以及相关的保障措施,为上好生动、活泼和实用的国际贸易理论课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网络课程 国际贸易 教学改革 多样化  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学习变得更加自由、充实、平等,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课堂教授为
期刊
摘 要:《客户服务与管理》是一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综合类课程,由于该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发展相对较晚,因此很多学生不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作用,学习起来比较被动,这种现状既影响了学生对客户服务管理的兴趣,还影响了该课程的健康发展。新课程改革之后,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分层次教学的引入和实施在很多课程教学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为此本文主要对分层次教学在《客户服务与管理》课程中的实施
期刊
摘 要:加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是防治腐败的重要基础。各医疗单位如何建立廉洁教育的长效机制,在理论上涉及教育的主体客体、教育的时间空间、教育的内容形式等诸多要素,在实践中也存在着共性和个性的差异。  关键词:廉洁教育 党员干部 问题 对策  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是防治腐败的重要基础。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更要警钟长鸣。近年来各医疗卫生单位在适应改
期刊
摘 要:校园文化在大学传承育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校园文化具有新特点,但是其对大学核心价值、人际交往、引导功能以及教育方式带来冲击,削弱了大学校园文化功能,应该采取以人为本、发扬传统文化等方式加以引导,利用其优势为大学教育服务。  关键词:校园文化 新媒体 核心价值 人际交往 教育方式 以人为本 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