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各高等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这是对高校德育重要性的精辟阐述,也是高校德育文化创新的指导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德育文化始终体现先进性和永葆生机的源泉。高校德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因此,创新德育文化,增强德育实效,充分发挥高校德育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创新;德育文化;德育实效
作者简介:吴青芳(1970-),女,江西景德镇人,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讲师,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胡欣敏(1975-),女,江西萍乡人,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上海 20023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各高等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这是对高校德育重要性的精辟阐述,也是高校德育文化创新的指导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德育文化始终体现先进性和永葆生机的源泉。高校德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因此,创新德育文化,增强德育实效,充分发挥高校德育文化的育人功能,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德育文化的涵义和功能
德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对德育而言,文化是德育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德育活动的源泉。《易经》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按照人应有的伦常秩序,去教化人,使人“人化”得像个“人”,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光讲德育,没有文化这种软实力的支撑,德育难以取得实效。德育的核心就是塑造人的良好品质,培养人的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本质上最为贴近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马克思经典理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意识形态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文化有别于校园文化,因校园文化中还包含有学校建筑、教学设施等物质因素。从德育的角度来说,校园文化将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文化活动之中,是德育文化的载体。德育文化涵盖了学校、社会和家庭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校园文化则主要局限在学校。这是两种文化的又一区分。当然,德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内涵有相同之处,从内容上看表现为交错和融合性,两者的育人目标,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也是一致的。总之,德育文化与校园文化是交错融合、相互影响而又有所区别的两个范畴。
德育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指学校、社会、家庭所共同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高校德育文化是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为教育网络,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学术、科技、体育、文艺、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反映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状态的群体文化。它包括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方法、途径、模式、校园氛围、校风、学风和教风、学校传统习惯、校训、校史和学校规章制度。
德育文化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德育功能是多重的。不同的德育文化表现形式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不同的:有的是集中组织的,有的是逐步渗透的;有的是深层次的,有的是浅层次的;有的是积极有效的,有的是消极无效的。
德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于社会文化的前沿,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德育文化具有凝聚作用,通过学习、宣传和研究科学理论,可以把学生紧密地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为祖国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有提高认识的作用,通过开展德育文化建设,学生可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育人功能,德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实现、自我提高的過程,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导向作用,德育文化以其特有的内容、方式及所形成的文化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每个学生思想品质、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德育文化活动还可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充实,满足身心愉悦的要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德育文化活动更起到了“以乐育人、以美育人”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情趣爱好。在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碰撞中,德育文化通过其特有的教育整合作用,增强抵制“灰色文化”的能力,使学生按照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健康成长。德育文化对学生的德育发挥着全方位的功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能科学充分利用,就会与其他德育形式和途径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当前,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德育的付出与德育的绩效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落差,这使德育成为学校教育中最令人困惑也最令人不安的问题,并已引起高校和各方面的共同关注。要增强德育的实效,应当全面创新德育文化,因为文化是终极竞争力。
二、创新德育文化应认识和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制度文化与校园人文文化的关系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为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的教学以及生活秩序管理,高校加强了德育制度建设,先后建立和健全了各项德育规章制度,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在强化科学有序的管理,坚持依法治校的同时,存在着忽视人文精神和人性关怀的倾向。有些规章制度对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够重视,不仅把学生看成被动的客体,而且还用管理产品的模式管理学生。这种淡化主体意识的做法,不仅未能发挥制度育人的作用,而且有意无意地抑制了学生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在德育制度育人上,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人文精神和人性关怀,既要有规范、有序,便于调控、考评的各项德育制度,又要注意人文关怀,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2.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纵横深入推进和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增多,外来文化也源源不断地流传到校园,并融入德育文化之中。青年大学生喜欢感恩节、圣诞节和情人节,也欣赏好莱坞的影片以及芭蕾舞和交响乐,使德育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外来文化在丰富校园德育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传统文化不可低估的冲击。现在,大学里圣诞节等洋节相当盛行,却淡化了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的中国节日。几乎100%的学生热衷于过洋节,除春节外,其余传统节日学生大都不感兴趣。一些庸俗、低级趣味的文化以及西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干扰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世界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外来文化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文化的多样性使德育文化充满活力和进步。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引导学生提高文化自觉力,即提高学生的辩识能力,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的原则,坚决抵制各种腐朽外来文化的侵蚀,自觉保护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3.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文化和校园非主流文化的关系
高校德育文化以人才与知识密集而有别于一般的世俗文化,具有思想活跃、文化品位高等诸多特点,呈现出积极、健康、清新、高雅的总体风貌。但是我们也不能漠视校园非主流文化的影响。这里仅摘取几个片段来说明非主流文化的影响:(1)课桌文化。当前,在大学生中有一种不良现象,就是在课桌上舞文弄墨,乱写滥画,导致课桌上字迹斑斑,画痕累累。据《青年研究》一份调查表明,只有11.5%的桌面是清洁的,其余均遭涂画。还有26.4%的课桌上有刻痕。其内容大多格调不高,平庸粗俗。(2)宿舍文化。宿舍装饰渐趋世俗化,各类明星风采、美人玉照高挂墙上;一些粗野的词汇在宿舍中使用的频率极高。(3)广告文化。在学校广告拦、宿舍楼的黑板、食堂的墙面张贴售货、办证照、找异性朋友等广告,更有甚者还贴出了代考广告等等。校园非主流文化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矛盾、困惑和玩世不恭的状态,若任其发展蔓延,势必使校园受到精神污染。我们应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在高扬德育文化的同时,坚决摒弃校园非主流文化。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彻底清除精神污染、净化校园。
4.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关系
网络文化是一种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多形式的复合型、大众化的文化,尤其受到青年人的欢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显示,在9400万互联网用户中,18~24岁的占35%,大专以上程度的达70.7%。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以其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无与伦比的信息量给德育文化创新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也不可避免地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网络文化丰富了德育文化的内涵,促进青年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构建和自律精神的塑造,也使学生能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更新知识和技能。但是网络内容包罗万象,既是最大的信息库,也是最大的信息垃圾场。庸俗的网络文化、不健康的信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对思想品德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一些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和虚拟空间,产生严重的心理异化现象,一些学生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上网,影响了学业。因此,正确引导教育学生,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和整合网络资源为德育文化建设服务,坚决抵制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探寻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显得刻不容缓。
5.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文化与社区文化的关系
从文化的角度看,教育既是传递人类文化成果的基本手段,又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社会实践。创新德育文化既是社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也是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高校拥有知识、信息、人才的丰富德育文化资源,应充分发挥向社区的辐射作用,为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社区文化资源也可以为建设学校德育文化所用,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博物馆等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德育文化的内涵。社区不良文化思潮的影响、高校周边环境的冲突等,都会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到学校中来。特别是学校周边的网吧、各种游艺厅等竞相开业,造成了学校周边环境的商品化、庸俗化,助长了部分学生进行高消费、引诱他们整天沉溺其中,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尽管涉足其中的是少数学生,但所形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所以,创新德育文化和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抵制不良文化影响,显得同样重要,应该成为学校和社区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任务。
三、创新德育文化,增强德育实效的应对策略
1.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创新德育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我们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引领创新德育文化,把“八荣八耻”贯穿于创新德育文化的全过程。创新德育文化的主体是学生,创新德育文化的价值在于塑造和培养人。创新德育文化要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出发,牢记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崇高精神追求,引领学生明确荣与辱,判断是与非,分清美与丑,辨别善与恶,发扬正气,抵制歪风,塑造美好心灵,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建设人才。
2.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到德育工作中去就是除了重视个体义务之外,也要注重维护其权利。在德育工作中要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关心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受教育者对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是不会产生热情的。德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在传统的偏于空洞的理论中加入与其切身相关的新鲜话题,如学生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贴近学生实际,关心学生切身利益,把学生变成积极的主体。德育的主要内容和根本目标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而做人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体现出来的。所以,德育要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中去,让道德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既要重視大学生群体的教育研究,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成长,结合每个学生的内心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指导。学生个体成长成才的过程,是社会对个体的外在要求和个体自我完善、自我实现需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内因是最主要的因素,家长、学校、社会的期望与需求只有真正成为学生的自我需要,才能真正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才能自觉地接受外界的教育与影响。因此,以人为本,要求我们要尊重每位学生,从学生个体需求出发,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并遵循其个性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弘扬以校训为核心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体现了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大学德育文化的精髓。校训是大学精神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与目标,学术与实践传统、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的集中浓缩和高度概括。好的校训不仅彰显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传承生生不息的大学精神,体现办学特色,而且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奋发图强,勇攀高峰,将个人的成才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从而达到引领国家与社会精神发展,对学生道德品格的形成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德育文化创新,一定要弘扬以校训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经过发扬光大,已化为激励清华师生以君子之风骨培养坚韧强毅、不屈不挠、宽厚容人、坦荡无私的品格,成为国家与民族的中流砥柱的精神原动力。华东理工大学弘扬“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以人为本,注重教育过程,发扬光大“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凝集师生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师生奋发有为,同心同德,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努力把华东理工大学办成“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的研究性大学”。
4.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面、配套的进行。随着现代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发展,现代教育的构成愈来愈趋向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学学奠基人之一默顿说:“科学是社会和文化的子系统,如果得不到社会文化的支持,科学不能自立,也就没有发展余地。”在德育科学这个系统工程中同样如此,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根据“系统论”理论,任何事物都处在一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网络结构之中,所以在处理和解决各种矛盾时,应在联系中把握,从全局上考虑,做到统筹兼顾,德育教育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元整合主体管理模式,既达到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又能起到学校、社会、家庭的整合作用,达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切实提高德育教育的整体实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缺一不可。坚持以学校为主体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管理模式的构建,正是坚持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从根本上全面保证德育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不断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小健,胡继岳.浅谈中西德育文化的比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2]张典兵,薛东泽.中国传统德育文化的特征及其现代转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5).
[3]梁晶赟.德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社会科学家,2008,(3).
[4]胡锦涛关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与共观的讲话[Z].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德育的意见[Z].2004.
[6]杨元华.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德育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2006,(2).
[7]蒋明军.以人为本理念下德育原则与方法的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06,(2).
(责任编辑:赵赟)
关键词:创新;德育文化;德育实效
作者简介:吴青芳(1970-),女,江西景德镇人,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讲师,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胡欣敏(1975-),女,江西萍乡人,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上海 20023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各高等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这是对高校德育重要性的精辟阐述,也是高校德育文化创新的指导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德育文化始终体现先进性和永葆生机的源泉。高校德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因此,创新德育文化,增强德育实效,充分发挥高校德育文化的育人功能,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德育文化的涵义和功能
德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对德育而言,文化是德育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德育活动的源泉。《易经》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按照人应有的伦常秩序,去教化人,使人“人化”得像个“人”,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光讲德育,没有文化这种软实力的支撑,德育难以取得实效。德育的核心就是塑造人的良好品质,培养人的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本质上最为贴近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马克思经典理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意识形态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文化有别于校园文化,因校园文化中还包含有学校建筑、教学设施等物质因素。从德育的角度来说,校园文化将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文化活动之中,是德育文化的载体。德育文化涵盖了学校、社会和家庭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校园文化则主要局限在学校。这是两种文化的又一区分。当然,德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内涵有相同之处,从内容上看表现为交错和融合性,两者的育人目标,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也是一致的。总之,德育文化与校园文化是交错融合、相互影响而又有所区别的两个范畴。
德育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指学校、社会、家庭所共同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高校德育文化是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为教育网络,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学术、科技、体育、文艺、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反映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状态的群体文化。它包括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方法、途径、模式、校园氛围、校风、学风和教风、学校传统习惯、校训、校史和学校规章制度。
德育文化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德育功能是多重的。不同的德育文化表现形式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不同的:有的是集中组织的,有的是逐步渗透的;有的是深层次的,有的是浅层次的;有的是积极有效的,有的是消极无效的。
德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于社会文化的前沿,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德育文化具有凝聚作用,通过学习、宣传和研究科学理论,可以把学生紧密地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为祖国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有提高认识的作用,通过开展德育文化建设,学生可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育人功能,德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实现、自我提高的過程,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导向作用,德育文化以其特有的内容、方式及所形成的文化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每个学生思想品质、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德育文化活动还可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充实,满足身心愉悦的要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德育文化活动更起到了“以乐育人、以美育人”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情趣爱好。在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碰撞中,德育文化通过其特有的教育整合作用,增强抵制“灰色文化”的能力,使学生按照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健康成长。德育文化对学生的德育发挥着全方位的功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能科学充分利用,就会与其他德育形式和途径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当前,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德育的付出与德育的绩效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落差,这使德育成为学校教育中最令人困惑也最令人不安的问题,并已引起高校和各方面的共同关注。要增强德育的实效,应当全面创新德育文化,因为文化是终极竞争力。
二、创新德育文化应认识和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制度文化与校园人文文化的关系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为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的教学以及生活秩序管理,高校加强了德育制度建设,先后建立和健全了各项德育规章制度,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在强化科学有序的管理,坚持依法治校的同时,存在着忽视人文精神和人性关怀的倾向。有些规章制度对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够重视,不仅把学生看成被动的客体,而且还用管理产品的模式管理学生。这种淡化主体意识的做法,不仅未能发挥制度育人的作用,而且有意无意地抑制了学生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在德育制度育人上,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人文精神和人性关怀,既要有规范、有序,便于调控、考评的各项德育制度,又要注意人文关怀,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2.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纵横深入推进和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增多,外来文化也源源不断地流传到校园,并融入德育文化之中。青年大学生喜欢感恩节、圣诞节和情人节,也欣赏好莱坞的影片以及芭蕾舞和交响乐,使德育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外来文化在丰富校园德育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传统文化不可低估的冲击。现在,大学里圣诞节等洋节相当盛行,却淡化了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的中国节日。几乎100%的学生热衷于过洋节,除春节外,其余传统节日学生大都不感兴趣。一些庸俗、低级趣味的文化以及西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干扰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世界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外来文化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文化的多样性使德育文化充满活力和进步。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引导学生提高文化自觉力,即提高学生的辩识能力,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的原则,坚决抵制各种腐朽外来文化的侵蚀,自觉保护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3.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文化和校园非主流文化的关系
高校德育文化以人才与知识密集而有别于一般的世俗文化,具有思想活跃、文化品位高等诸多特点,呈现出积极、健康、清新、高雅的总体风貌。但是我们也不能漠视校园非主流文化的影响。这里仅摘取几个片段来说明非主流文化的影响:(1)课桌文化。当前,在大学生中有一种不良现象,就是在课桌上舞文弄墨,乱写滥画,导致课桌上字迹斑斑,画痕累累。据《青年研究》一份调查表明,只有11.5%的桌面是清洁的,其余均遭涂画。还有26.4%的课桌上有刻痕。其内容大多格调不高,平庸粗俗。(2)宿舍文化。宿舍装饰渐趋世俗化,各类明星风采、美人玉照高挂墙上;一些粗野的词汇在宿舍中使用的频率极高。(3)广告文化。在学校广告拦、宿舍楼的黑板、食堂的墙面张贴售货、办证照、找异性朋友等广告,更有甚者还贴出了代考广告等等。校园非主流文化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矛盾、困惑和玩世不恭的状态,若任其发展蔓延,势必使校园受到精神污染。我们应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在高扬德育文化的同时,坚决摒弃校园非主流文化。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彻底清除精神污染、净化校园。
4.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关系
网络文化是一种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多形式的复合型、大众化的文化,尤其受到青年人的欢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显示,在9400万互联网用户中,18~24岁的占35%,大专以上程度的达70.7%。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以其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无与伦比的信息量给德育文化创新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也不可避免地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网络文化丰富了德育文化的内涵,促进青年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构建和自律精神的塑造,也使学生能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更新知识和技能。但是网络内容包罗万象,既是最大的信息库,也是最大的信息垃圾场。庸俗的网络文化、不健康的信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对思想品德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一些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和虚拟空间,产生严重的心理异化现象,一些学生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上网,影响了学业。因此,正确引导教育学生,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和整合网络资源为德育文化建设服务,坚决抵制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探寻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显得刻不容缓。
5.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文化与社区文化的关系
从文化的角度看,教育既是传递人类文化成果的基本手段,又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社会实践。创新德育文化既是社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也是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高校拥有知识、信息、人才的丰富德育文化资源,应充分发挥向社区的辐射作用,为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社区文化资源也可以为建设学校德育文化所用,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博物馆等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德育文化的内涵。社区不良文化思潮的影响、高校周边环境的冲突等,都会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到学校中来。特别是学校周边的网吧、各种游艺厅等竞相开业,造成了学校周边环境的商品化、庸俗化,助长了部分学生进行高消费、引诱他们整天沉溺其中,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尽管涉足其中的是少数学生,但所形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所以,创新德育文化和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抵制不良文化影响,显得同样重要,应该成为学校和社区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任务。
三、创新德育文化,增强德育实效的应对策略
1.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创新德育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我们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引领创新德育文化,把“八荣八耻”贯穿于创新德育文化的全过程。创新德育文化的主体是学生,创新德育文化的价值在于塑造和培养人。创新德育文化要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出发,牢记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崇高精神追求,引领学生明确荣与辱,判断是与非,分清美与丑,辨别善与恶,发扬正气,抵制歪风,塑造美好心灵,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建设人才。
2.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到德育工作中去就是除了重视个体义务之外,也要注重维护其权利。在德育工作中要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关心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受教育者对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是不会产生热情的。德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在传统的偏于空洞的理论中加入与其切身相关的新鲜话题,如学生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贴近学生实际,关心学生切身利益,把学生变成积极的主体。德育的主要内容和根本目标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而做人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体现出来的。所以,德育要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中去,让道德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道德最重要的老师。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既要重視大学生群体的教育研究,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成长,结合每个学生的内心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指导。学生个体成长成才的过程,是社会对个体的外在要求和个体自我完善、自我实现需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内因是最主要的因素,家长、学校、社会的期望与需求只有真正成为学生的自我需要,才能真正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才能自觉地接受外界的教育与影响。因此,以人为本,要求我们要尊重每位学生,从学生个体需求出发,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并遵循其个性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弘扬以校训为核心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体现了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大学德育文化的精髓。校训是大学精神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与目标,学术与实践传统、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的集中浓缩和高度概括。好的校训不仅彰显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传承生生不息的大学精神,体现办学特色,而且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奋发图强,勇攀高峰,将个人的成才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从而达到引领国家与社会精神发展,对学生道德品格的形成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德育文化创新,一定要弘扬以校训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经过发扬光大,已化为激励清华师生以君子之风骨培养坚韧强毅、不屈不挠、宽厚容人、坦荡无私的品格,成为国家与民族的中流砥柱的精神原动力。华东理工大学弘扬“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以人为本,注重教育过程,发扬光大“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凝集师生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师生奋发有为,同心同德,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努力把华东理工大学办成“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的研究性大学”。
4.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面、配套的进行。随着现代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发展,现代教育的构成愈来愈趋向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学学奠基人之一默顿说:“科学是社会和文化的子系统,如果得不到社会文化的支持,科学不能自立,也就没有发展余地。”在德育科学这个系统工程中同样如此,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根据“系统论”理论,任何事物都处在一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网络结构之中,所以在处理和解决各种矛盾时,应在联系中把握,从全局上考虑,做到统筹兼顾,德育教育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元整合主体管理模式,既达到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又能起到学校、社会、家庭的整合作用,达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切实提高德育教育的整体实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缺一不可。坚持以学校为主体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管理模式的构建,正是坚持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从根本上全面保证德育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不断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小健,胡继岳.浅谈中西德育文化的比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2]张典兵,薛东泽.中国传统德育文化的特征及其现代转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5).
[3]梁晶赟.德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社会科学家,2008,(3).
[4]胡锦涛关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与共观的讲话[Z].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德育的意见[Z].2004.
[6]杨元华.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德育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2006,(2).
[7]蒋明军.以人为本理念下德育原则与方法的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06,(2).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