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居民思想道德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区,多文化交织,多种宗教并存。该地区信教的人特别多,有着丰富、多元的宗教信仰资源,宗教氛围特别的浓郁,极大地影响着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居民的社会生活、精神世界等。因此,本文作者客观地分析了民族宗教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居民思想道德的影响,探讨了加强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居民思想道德建设对策。
  【关键词】民族宗教 西部民族地区 城镇居民 思想道德 影响 对策
  就我国而言,西部地区包括12省、市、自治区,比如,四川、宁夏、新疆,土地面积较大,特别是民族自治地方,已占国土面积的64%,我国超过2/3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西部地区,人口规模超过1亿,农村户口比例较高。就西部民族地区而言,民族宗教是其社会形态必不可少的关键性组成要素。由于地域环境、民族习俗等因素影响,西部地区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多元化特点。作为一种较强的社会力量,民族宗教和各种社会现象都有着某种联系,比如,文化、经济、教育。随之,其教规、戒律等逐渐渗透到日常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居民思想道德造成了极大地影响,需要多角度、多层次优化利用民族宗教,采取可行的措施加强该地区城镇居民思想道德建设,促使信教与不信教群众相互团结,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一、民族宗教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居民思想道德的影响
  1、民族宗教抑恶扬善伦理思想有利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就民族宗教而言,以不同的形式,比如,特定的信仰、礼义,把社会价值观念神圣化,并借助神灵意志,制定科学、合理的宗教禁忌、戒律等,进一步规范信众行为。长此以往,民族宗教已成为信众自我意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宗教道德可以引导信徒避恶从善,这是其他道德教训无法比拟的。根据相关调查表明,2/3的人都认为宗教在公民道德形成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0%的人认为宗教有助于仁慈宽容道德品质的形成,65%的人认为宗教有助于善良、真诚道德品质的形成,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宗教有助于敬老爱幼、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的形成。2/3以上的信众都有着积极的道德取向,也就是说宗教道德是人类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民族宗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实际上,宗教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社会传统习俗,宗教的教义、教规可以将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居民的思想统一起来,集中于宗教信仰,促使该地区人们的精神观念、宗教生活大致相同,宗教心理、宗教情感也有某些相似之处,甚至完全相同。在相同宗教精神旗帜作用下,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日渐统一,相互融合,他们已有的宗教伦理道德意志也会发生质的变化,转化为一种重要的行动力量,参与到各类道德实践活动中,已有的道德行为逐渐被转化为一种社会风尚。长此以往,这些社会舆论、社会风尚逐渐形成特有的社会传统习俗,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思想道德意识具有鲜明的多元化特点,宗教对社会风尚的形成仍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3、民族宗教可以满足社会大众精神与心理客观需求,稳定社会秩序。
  从某种角度来说,物质的富有、精神的满足始终是社会大众不懈的追求。在物质生活得不到应有满足情况下,人们会更加注重对物质的追求。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他们的精神需求将会日渐显现,更加注重精神需求,而这体现在不同方面,信仰便是其中之一,一旦得不到满足,将会呈现出各种问题。就我国而言,西部地区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有宗教信仰,是个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组成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信仰自由是人人都拥有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等决定自己信仰什么,也包括宗教信仰。在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居民对民族宗教在精神、心灵方面的积极作用给予了较高的肯定,远远高出农牧民,他们中半数以上的人都认为宗教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可以给人带去希望,寻找到精神慰藉。甚至部分城镇居民觉得宗教有去病免灾、保佑平安的作用,可以为人指明前行的方向,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可以帮助人摆脱痛苦,正视人生中遇到的挫折与不幸,坦然面对一切,有效抑制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情绪。换句话说,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居民都觉得在精神、心理层面,民族宗教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宗教所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理想的,是信徒出于情感的一种向往,能够满足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现实世界的扬弃,对自我的不满,并不是一种理性的思考,可以警示信徒,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我。在西部民族地区,民族宗教已成为城镇居民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能够满足他们在这方面的精神需求,安顿好他们的灵魂,是其他意识形态无法比拟的。
  二、应对策略
  1、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就宗教问题来说,长期尊重、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国家的基本政策,而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享有的权利之一。为此,各级管理部门等必须全方位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科学化、合理化的财务与政务公开制,将其落到实处,明确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有效防止权与责混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避免借助宗教去干预国家行政、社会公共教育等。还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宗教的特殊政策,促使不信教群众可以正确看待信教群众,他们都能彼此尊重,相互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各个地区需要通过不同途径严格管理城镇居民宗教场所,动态监督和宗教相关法律法规等贯彻、实施具体情况,促使该地区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护,能够顺利参加各类正常的宗教活动。该政府部门可以和宗教寺庙订相关规定,《民族宗教管理责任书》,层层划分,将制定的宗教管理措施落到实处,采用定期与不定期形式检查落实情况,采取可行的措施解决寺庙出现的问题、矛盾,严格管理宗教场所,维护好宗教场所秩序,促进一系列正常宗教活动顺利进行,满足信教群众在这方面的客观需求。   2、注重对宗教从业人员的教育、引导
  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该地区交通条件日渐完善,部分宗教从业人员不再安于寺庙中,忽视了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对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也没有全面的认识,比如,打着宗教的旗帜招摇撞骗,“做法事、拿红包”现象普遍化,大大削弱了宗教道德所具有的规范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急需要多角度、多层次教育、引导宗教从教人员,正确认识自身所肩负的责任,注重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能够正确阐释民族宗教的内涵,强化他们的感召力,为西部民族地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注重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
  在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居民对“贫富差距过大”、“不良社会风气”等问题引起了高度的重视,更加关注该地区教育、经济等发展,渴望社会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乡村公共医药卫生保障体系得以完善。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将该地区城镇居民高度关注的社会政治问题放在核心位置,营造良好的社会政治氛围,多层次健全相关的制度,有效解决“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方面存在的隐患。国家要加大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促进该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为加强西部地区思想道德建设做好铺垫。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族宗教的积极作用,多层次引导、弘扬其教义中贴近社会主义道德客观要求的积极内容,为构建良好的道德风尚提供有利的保障。
  4、注重宗教仪式行为引导,大力实施得民心工程。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居民的物质水平持续提高。通常情况下,在举行宗教仪式的时候,都会大量宰杀“鸡、羊、猪、牛”,浪费现象普遍化,导致某些家庭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随之,一系列家庭问题、社会问题不断显现,不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必须通过不同途径促使该地区城镇居民正确认识各类宗教仪式行为,避免宗教仪式浪费现象频繁出现,减轻这方面造成的经济压力,避免各类家庭、社会问题频繁出现。此外,各地区、社区要充分意识到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实施各类得民心工程项目,深入各族群众内部,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通过不同渠道采取多样化措施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一系列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加强民族团结。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必须正确认识民族宗教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居民的影响,多角度促使民族宗教工作更加“法制化、规范化”,将民族宗教文化政策落到实处,保护好民族宗教文化,有效处理民族宗教、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信众的教育、引导,促使他们正确理解、支持各项政府、民族宗教工作,更加信任党、政府,全方位考察、培养党员,提高党员发展整体质量。以此,充分发挥民族宗教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指导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居民,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促进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快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步伐,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云松.宗教信仰、民族传统与金融发展——基于中国西部地区的研究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10.
  [2]杜平,田青.对新形势下我国民族宗教地区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全球化,2013,08:85-95+126.
  [3]郭娅.西部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现状及对策建议[J].民族学刊,2010,02:52-57+162.
  [4]郭娅.民族宗教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居民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0:224-227.
  [5]何颖.西部民族地区民族宗教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0,06:173-177.
  [6]植凤英,张进辅.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研究的文化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2,08:1169-1179.
  [7]郭春霞,潘忠宇.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治理研究综述[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91-98.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RFID技术及RFJD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介绍了RFID系统作为点式设备在轨道交通领域主要在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的应用情况,并详细介绍了轨道交通列车控制领域欧
列车提速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给各个相关专业带来许多新问题。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列车提速同样给信号系统带来新的问题,并且比较特殊,在汉丹线提速中信号改造作了有益的尝试。
“爱”———是毛泽东同志家教的基点。他爱护子女,关心子女的成长,对子女提出严格要求,充满希望。1945年,毛泽东曾满怀父爱给远在苏联学习的儿子毛岸青写信道:“岸青,你的信已收
本文对无线以太网(IEEE802.11b)技术在铁路列车编组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铁路列车编组场的业务需求和无线以太网技术的技术特点,论证了无线以太网技术应用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模式成为教育界的“新宠”,这种模式结合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自学基础知识,并完成相应的测验与讨论任务。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翻转课堂”的形成性测试,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对Captivate7制作形成性测试作了相关介绍。  【关键词】翻转课堂;形成性测试;Captivate  一、研究背景  “翻转课堂”是在2011年流行于美国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汉语通知语篇中的零形回指现象。零形回指是一种涉及到句法、语义、语用、认知等语言描写层面上的多维限制。我们采用了汉语通知作为分析的语料,主要记录并收集了这些汉语通知中出现的所有零形回指情况,并归类分析了其分布的特点。通过对这些语言现象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分析这一种语篇时,篇章回指确认原则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通过这些零形回指的指称对象分析,我们也再次深化了对通知这种特殊语篇的文体
2004年1月6日,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计算机所设计集成的我国第一个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在集二(集宁一二连浩特)线集贲(集宁一贲红)段顺利开通。
本文对在地铁和城市轻轨的直流牵引区段站内采用单轨条回流方式的50Hz相敏轨道电路现场测试和调整进行了介绍,为其应用提供了参考。
本文对电信规划中交换网业务预测的方法及应用进行了阐述。
<正>刺槐别名洋槐,为豆科落叶乔木.喜温、喜光、喜湿润,怕涝、耐瘠薄、较耐旱、耐烟、花芳香,为重要的蜜源.须根上生有大量根瘤,能固氮培肥地力.生长迅速,木质坚硬、繁殖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