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集聚效应”原理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类型图(人教版)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1a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是“城市与城市化”的基础,显性知识是“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隐性知识是 “集聚效应”。集聚效应隐藏在教材的编排结构中,折射着编者的学科素养和学科理念。一般来说,同一类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一致的,导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空间上出现分化,并在集聚效应的影响下分别发育成不同的功能区。如教材编者用第19页图2.2“香港的中高级住宅区(a)和低级住宅区(b)”展示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位置差异和特征,而图文资料的编排却在潜意识地引导读者探究这两类住宅区分化而又各自集聚的原因。再如商业区和工业区,教材分别用图2.3“纽约的CBD曼哈顿”、图2.4“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和三段文本内容展示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有着不同的集聚条件。因此,集聚效应是本节课的“灵魂”性知识,判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图幅时应多思考一下“集聚效应”。
  一、图解知识结构体系
  从知识结构体系(图1)看,集聚效应处于核心位置,各功能区的形成均根源于此。
  二、图析集聚效应
  集聚效应是指在城市化过程中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功能区成型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基本因素(图2)。从区域内部看,以商业区为例,市中心较高的人口密度和交通通达度对商业网点有较强的吸引力,导致区域内商业网点向市中心集聚,进而引起金融、餐饮、娱乐和交通等同步集聚和发展,直至发育成规模较大的CBD。而企业则由于地价、环境等问题纷纷搬离市区,集聚到合理区位的郊外,形成工业区。从不同区域看,美国硅谷聚集了几十家全球IT巨头和数不清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形成世界性高技术产品研发基地和人才技术高地。
  三、解读集聚效应与城市功能区的关系
  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中集聚原理贯穿始终,表面上看多是经济因素下的地租水平引起的,实际上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引起的集聚效应。
  1.“距离市中心远近”影响城市地租水平
  可用图3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和功能区随距离变化示意图”解读城市功能的形成原因,展示城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随着距离市中心远近的递变情况,判读技巧及顺序如图3。
  2.“交通通达度”影响城市地租水平
  交通通达度愈高,集聚效应愈强,地租就愈高,图4是常见的两类城市地租图。
  坐标图和立体图简析。解读思路如图4中文字所示,但在分析问题时首先要关注“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可直接判读,一般市中心交通通达度最高,外环路与交通干线交汇处次之,城市外围最低。另外,要留意“地租低谷区”,在城市环路的内外均有存在,城市规划时“地租低谷区”往往作为储备用地而备案,但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重新评估其土地利用方式。
  地租等值线图简析。判读顺序如图5所示,首先,根据数值大小判断出主城区位于图中右侧区域,再分析数值变化趋势与功能区空间递变的关系;其二,关注极值,如钢铁厂附近出现一闭合地租等值线,分析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将弯曲度较大的区域与交通运输方式结合起来;第三,读等值线疏密度,如图5右侧中心城区附近的地租递减律最大,反映区域经济活动集聚程度高;最后,根据图例综合分析影响各功能区空间布局的因素,除经济外还要关注历史、盛行风、河流和政府规划等,它们在特殊情况下可能起主导作用。
  四、经典案例图释与真题剖析
  在出现“地租次高峰”的区域,如北京乐购国际购物中心,位于城市外环路和京津塘高速公路交汇处,因为交通通达度高而有了较高的集聚条件,发展为新商业区并带动周边住宅区的发展,成为城市新增长点,如图6所示。
  (2015年高考四川卷)图7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题。
  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思路分析:本题立意颇深,借一天之内城市人口的集聚变化状况来考查学生城市功能区的判断能力,也关注学生图幅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基本地理素养。一般情况下,平原地区的城市中心是商业中心,集聚了大量付租能力高的商业活动和配套的服务性机构。对于本题来说,图幅中心人口密度昼夜间变化较大,且在10:00左右颜色最深、人口最密集,只有商业活动才具备这个特点;相反,甲地带10:00左右人口密度非常小,而0:00左右人口密度又较大,这与人们白天离家务工和夜间回家休息的特点非常吻合,且又位于图幅中心阴影区(商业区)之外邻,根据图7知为住宅区,故C选项正确;而对于B和D选项来说,行政区一般不居于城市中心位置,工业区多位于城市的郊区,均不可选。
其他文献
“喀斯特”的渊源:“喀斯特”(Karst)一词原是欧洲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与意大利交接处的一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那里碳酸盐岩裸露,发育有石牙、漏斗、盆地干谷、泉水、地下河和洞穴等各种特殊地形。19世纪末,原南斯拉夫学者司威治(J.Cvijic)对这里的奇特地貌进行了研究,并把这种地貌叫喀斯特地貌,从此便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专有术语。  真喀斯特:喀斯特,在中国又叫溶岩,远在晋代就有文字记载,主要是指经过
摘要:本文通过教学实践观察发现艺体生在高考地理科目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整合知识点、调整习题难度,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图像技能,合理取舍内容、默记重要知识等建议,有助于艺体生群体更好地适应地理高考。  关键词:艺体生;高考;地理;复习策略  普通高校艺体生招生考试分为专业课考试和文化考试,考试包括体育类、美术与设计类、音乐类、戏剧与影视类、舞蹈类,通常除要参加高考外,还必须参加所报考学校
摘要:目前,农村初中学生的教育存在很大问题,课堂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忽略了情感的发展。本文通过把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与中学地理课堂相结合,立足于爱乡教育,使中学生在接受乡土文化熏陶的过程中,激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同时也促进中学生个性品德的养成。  关键词:农村初中;地理课堂;爱乡教育  什么是爱乡教育?即通过教育使今日的学生——明日社会的主人“爱己爱人、爱家爱乡”。爱乡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
摘要:许多选择题难度的设置主要体现在特殊性上,把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进行考查,能够体现充分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很好地体现试题的区分度。特殊性的设置点主要体现在:地理现象成因的特殊性、地理事物表征的特殊性、地理事物分布的特殊性、地理统计图表的特殊性。  关键词:地理选择题;普遍性;特殊性  普遍性往往蕴含着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命题者通常选取普遍性地理现象中的特殊性进行命
摘要:劣构问题是真实情境下缺少具体求解模式的问题。本文依据教学案例,从劣构问题求解过程中总结此类问题在矛盾冲突中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摸索劣构问题研究的操作要义,促进学生高效养成地理思维,以期推广应用于更多领域。  关键词:劣构问题;地理思维;高中地理  劣构问题一般来自日常生活实践,产生于特定的情境之中,趣味性强,学习者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这类问题没有特别的界定,描述信息也含糊不清,缺少公认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图1所示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50米,据此回答1~2题。  1.瀑布具有溯源侵蚀的作用,若图中有一瀑布,则几千年前该瀑布可能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瀑布的落差最大可能是:  A.162米 B.146米 C.51米 D.43米  图2为布宜诺斯艾利斯周围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一条河流穿城而过,河流两岸气温较低
摘要:本文以英国初中地理教材与中国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蓝本,着重从地理素养培养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为我国初中地理教学提供教学策略,从而优化地理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中英地理教材;地理素养;教学策略  一、 比较对象的分析  在本文中,笔者所选定的两国初中地理教材内容分别是:英国的《geography 360°core book3》中的第四章,中国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的第四章,两书
摘要:初中地理新教材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并取得一定成就。本文对广东地质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活动系统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从结果中分析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实施现状  地理活动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相互合作获取地理知识,从而获得地理素养、提高综合能力。广东人民出版社和地质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的《地理》教材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
摘要:本文结合本校地理专用教室的设计案例,从学科内容特点、学生学习难点、教师教学问题等方面,分析如何根据学情设计好用、实用且有自身特点的高中地理专用教室。  关键词:学情;地理专用教室;学科特色  一、高中地理专用教室设计现状   1.高大上,但使用率低  某些专用教室设施先进,造价均在五六百万元以上,但参观率较高,使用次数偏少,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产生原因在于校方对地理专用教室的目标定位出现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表1)  本内容为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第4单元第2节,对应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部分的编写多以某一区域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在必修1和必修2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将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原理应用到区域分析中,并从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化两个维度,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