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许多选择题难度的设置主要体现在特殊性上,把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进行考查,能够体现充分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很好地体现试题的区分度。特殊性的设置点主要体现在:地理现象成因的特殊性、地理事物表征的特殊性、地理事物分布的特殊性、地理统计图表的特殊性。
关键词:地理选择题;普遍性;特殊性
普遍性往往蕴含着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命题者通常选取普遍性地理现象中的特殊性进行命题,充分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解题时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统一。
一、地理现象成因的特殊性
许多地理现象在复习时虽然得到高度关注,训练也比较到位,但在成因分析上由于人云亦云,没有深入到一定程度,致使有些特殊之处没有分析到位或是分析不彻底,从而导致解题时由于惯性思维而出错。
例1:春节前,在外的游子们渴望回家团聚;春节后,外地务工人员着急返岗上班。2017年春运迁徙总结报告显示,全国春运迁徙趋势呈现前稳后涨态势。图1为春节前后20余天春运迁徙情况统计图。
图示最高峰日人口迁徙的主导因素是:
A.传统文化 B.春运政策
C.经济因素 D.天气因素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春节前,在外务工者渴望回家团聚,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为传统文化;春节后,外地务工人员返岗上班,判断人口迁移的原因为经济因素。图示信息显示,最高峰日出现在春节之后,因此影响因素为经济因素。此题针对春节前后的人口移动这一熟悉的地理现象进行命题,但选择春节后的人口移动这个角度进行命题,导致许多考生出于惯性思维选择传统文化这个选项,没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也要求平时复习时要对地理现象进行全面深入分析。
以美国的人口迁移为例。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口由乡村流入城市。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美国20世纪60年代,大量人口从东北部工业区向西部、南部迁移。其原因是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过多年发展,环境污染严重,且由于纬度较高、气候阴冷,而南部和西部地区阳光充足、环境优美,导致老年人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而年轻人从东北部工业区向西部、南部迁移,主要考虑就业等社会经济因素。因为西部、南部“阳光地带”发展了电子工业、宇航工业等新兴产业,吸引大量年轻人口迁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口从西部、南部向东北部工业区回流,原因则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通过对城市环境的治理和老工业区的改造,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并且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迁入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使老工业区重现活力,所以出现人口从西部、南部向东北部工业区回流的现象。
二、地理事物表征的特殊性
地理事物表现出的普遍性特征众所周知,但具体事物需具体分析,材料中地理事物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应仔细剖析。此处的特殊性主要指依据地理事物表现出的外部特征做出的分析判断与考生熟知的结论相悖的现象,而实际两者并不矛盾,只是由于限制性条件的改变而导致。
例2:河姆渡遗址是中国晚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千米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图2为当时干栏式建筑复原图。完成(1)~(2)题。
(1)据此推断该地当时的气候特点是:
A.寒冷干燥 B.高温多雨
C.寒冷多雨 D.高温干燥
(2)与河姆渡时期相比,现代:
A.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 B.针叶林带北界北移
C.海平面上升 D.西伯利亚冻土层变厚
【答案】(1)B (2)D
【分析】河姆渡文化遗址所在区域在距今1万年前开始的全新世初大规模海侵时成为一片浅海,而后从长江口顺潮而下的泥砂搬运到这里受工字形地貌的阻挡而沉积下来,海退后出露成陆。根据河姆渡遗址孢粉资料和考古发掘材料分析,7 000年前河姆渡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热,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4℃,年降雨量比现在多500毫米左右。现代全球变暖,气温较高,西伯利亚冻土层应该较薄,这是普遍性结论,但題中房屋复原图的特点显示该地当时是高温多雨的气候,所以具体解题时必须对提供材料作科学分析,在西伯利亚冻土层变薄的大趋势下做出与河姆渡时期相比现代西伯利亚冻土层相对较厚的结论。
三、地理事物分布的特殊性
重大考试命题者往往选取重要的地理事物考查主干知识点。命题角度一般比较新颖,地理事物分布的特殊性考查就体现了这一命题思路。考查创设的情境既让考生感到熟悉又有一定程度的陌生,容易入手却又体现出一定的思辨要求,以充分考查考生的分析与比较能力。
例3:(2017新课标Ⅱ卷第1题)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如图3)。据此完成问题。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答案】C
【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南北地理分界线,考生都非常熟悉,对差异点的复习比较注重,熟记于心。相关考点的考查很难体现区分度,但命题者选取的却是界线不明显的洪泽湖以东地区进行命题,从分布的特殊性进行考查,增加了分析判断的难度,可有效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题中秦岭—淮河一线在洪泽湖以东地区没有自然河段与之对应,无对应的自然标志,两侧地理环境的南北变化是渐变的,但划分指标有依据。
四、地理统计图表的特殊性
有些统计图表具有非典型性特征,而考生平时掌握的基本上都是典型性特征,导致分析时出现困惑和障碍,不能正确答题。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生由于平时注意了特殊性的复习反而错选的现象,其原因是未深入掌握问题的本质。
例4: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如图4),完成(1)~(2)题。
(1)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2)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明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与洋流 B.风带与洋流
C.洋流与气压带 D.地形与纬度
【答案】(1)B (2)A
【分析】甲地气温变化和缓,降水季节分明,雨热不同期,按理判断为地中海气候。但地中海气候夏季应该是炎热干燥,而图示不具备该条件,题中利用海拔因素和隐藏的洋流因素做文章,利用这一特殊性导致考生误判为温带海洋气候或高原山地气候。乙地纵坐标的降水数据较小,再加上平时训练题中已出现类似的题目,过多地考虑了“特殊性”,而没有估算年降水量,因而不能判断为地中海气候,反而误判为热带沙漠气候。实际两地最冷月均温均高于0℃,雨热不同期,年降水量在500~700mm,均属地中海气候。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影响热量条件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洋流等。两地纬度大体相同。甲地海拔较高,位于南美洲西部沿海,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明显,夏季气温比较凉爽。
关键词:地理选择题;普遍性;特殊性
普遍性往往蕴含着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命题者通常选取普遍性地理现象中的特殊性进行命题,充分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解题时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统一。
一、地理现象成因的特殊性
许多地理现象在复习时虽然得到高度关注,训练也比较到位,但在成因分析上由于人云亦云,没有深入到一定程度,致使有些特殊之处没有分析到位或是分析不彻底,从而导致解题时由于惯性思维而出错。
例1:春节前,在外的游子们渴望回家团聚;春节后,外地务工人员着急返岗上班。2017年春运迁徙总结报告显示,全国春运迁徙趋势呈现前稳后涨态势。图1为春节前后20余天春运迁徙情况统计图。
图示最高峰日人口迁徙的主导因素是:
A.传统文化 B.春运政策
C.经济因素 D.天气因素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春节前,在外务工者渴望回家团聚,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为传统文化;春节后,外地务工人员返岗上班,判断人口迁移的原因为经济因素。图示信息显示,最高峰日出现在春节之后,因此影响因素为经济因素。此题针对春节前后的人口移动这一熟悉的地理现象进行命题,但选择春节后的人口移动这个角度进行命题,导致许多考生出于惯性思维选择传统文化这个选项,没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也要求平时复习时要对地理现象进行全面深入分析。
以美国的人口迁移为例。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口由乡村流入城市。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美国20世纪60年代,大量人口从东北部工业区向西部、南部迁移。其原因是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过多年发展,环境污染严重,且由于纬度较高、气候阴冷,而南部和西部地区阳光充足、环境优美,导致老年人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而年轻人从东北部工业区向西部、南部迁移,主要考虑就业等社会经济因素。因为西部、南部“阳光地带”发展了电子工业、宇航工业等新兴产业,吸引大量年轻人口迁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口从西部、南部向东北部工业区回流,原因则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通过对城市环境的治理和老工业区的改造,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并且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迁入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使老工业区重现活力,所以出现人口从西部、南部向东北部工业区回流的现象。
二、地理事物表征的特殊性
地理事物表现出的普遍性特征众所周知,但具体事物需具体分析,材料中地理事物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应仔细剖析。此处的特殊性主要指依据地理事物表现出的外部特征做出的分析判断与考生熟知的结论相悖的现象,而实际两者并不矛盾,只是由于限制性条件的改变而导致。
例2:河姆渡遗址是中国晚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千米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图2为当时干栏式建筑复原图。完成(1)~(2)题。
(1)据此推断该地当时的气候特点是:
A.寒冷干燥 B.高温多雨
C.寒冷多雨 D.高温干燥
(2)与河姆渡时期相比,现代:
A.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 B.针叶林带北界北移
C.海平面上升 D.西伯利亚冻土层变厚
【答案】(1)B (2)D
【分析】河姆渡文化遗址所在区域在距今1万年前开始的全新世初大规模海侵时成为一片浅海,而后从长江口顺潮而下的泥砂搬运到这里受工字形地貌的阻挡而沉积下来,海退后出露成陆。根据河姆渡遗址孢粉资料和考古发掘材料分析,7 000年前河姆渡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热,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4℃,年降雨量比现在多500毫米左右。现代全球变暖,气温较高,西伯利亚冻土层应该较薄,这是普遍性结论,但題中房屋复原图的特点显示该地当时是高温多雨的气候,所以具体解题时必须对提供材料作科学分析,在西伯利亚冻土层变薄的大趋势下做出与河姆渡时期相比现代西伯利亚冻土层相对较厚的结论。
三、地理事物分布的特殊性
重大考试命题者往往选取重要的地理事物考查主干知识点。命题角度一般比较新颖,地理事物分布的特殊性考查就体现了这一命题思路。考查创设的情境既让考生感到熟悉又有一定程度的陌生,容易入手却又体现出一定的思辨要求,以充分考查考生的分析与比较能力。
例3:(2017新课标Ⅱ卷第1题)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如图3)。据此完成问题。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答案】C
【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南北地理分界线,考生都非常熟悉,对差异点的复习比较注重,熟记于心。相关考点的考查很难体现区分度,但命题者选取的却是界线不明显的洪泽湖以东地区进行命题,从分布的特殊性进行考查,增加了分析判断的难度,可有效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题中秦岭—淮河一线在洪泽湖以东地区没有自然河段与之对应,无对应的自然标志,两侧地理环境的南北变化是渐变的,但划分指标有依据。
四、地理统计图表的特殊性
有些统计图表具有非典型性特征,而考生平时掌握的基本上都是典型性特征,导致分析时出现困惑和障碍,不能正确答题。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生由于平时注意了特殊性的复习反而错选的现象,其原因是未深入掌握问题的本质。
例4: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如图4),完成(1)~(2)题。
(1)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2)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明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与洋流 B.风带与洋流
C.洋流与气压带 D.地形与纬度
【答案】(1)B (2)A
【分析】甲地气温变化和缓,降水季节分明,雨热不同期,按理判断为地中海气候。但地中海气候夏季应该是炎热干燥,而图示不具备该条件,题中利用海拔因素和隐藏的洋流因素做文章,利用这一特殊性导致考生误判为温带海洋气候或高原山地气候。乙地纵坐标的降水数据较小,再加上平时训练题中已出现类似的题目,过多地考虑了“特殊性”,而没有估算年降水量,因而不能判断为地中海气候,反而误判为热带沙漠气候。实际两地最冷月均温均高于0℃,雨热不同期,年降水量在500~700mm,均属地中海气候。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影响热量条件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洋流等。两地纬度大体相同。甲地海拔较高,位于南美洲西部沿海,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明显,夏季气温比较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