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参在手 教师如何教学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ege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公开课后,上课的教师几乎哭着说:“他们怎么能这样!这样还要我老师干吗。”原来学生手头都有一本参考书。其实,听课的教师也有同感,好多问题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教师没起到什么作用,课堂上只能以“这位同学回答很好,下面我们齐读这一内容”应付。事后,我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学生能对答如流就表示他们真懂了吗?参考资料唾手可得,我们能禁止学生课前参考吗?虽说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甚至有专家提出提倡学生看参考书,可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为了完成任务会依葫芦画瓢,这样长期照搬参考资料学生还能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吗?
  面对有学参在手的学生,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在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他们获得自己的阅读感受。
  一、“有的”追问,创设生活情境
  【案例一】《春》教学片段一
  师:下面请同学们多角度的品味语言,可以从用词、修辞、句式、含义等角度来品味作者对春的描写。
  生1:文中第一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叠用“盼望着”突出“盼”足见望之心切,借用“东风”报讯,宣告春天到来,充满喜悦。运用了反复、拟人的修辞方法。
  (这样的回答无可挑剔,因为学生只要照读《中学教材全解》中的相关内容就可以了。此时,教师明知学生搬用答案,采用鼓励的评价如“很好”等就会失去意义,而应该针对学生的基础进一步提出问题)
  师:从哪里可看出用了反复、拟人?
  生1:“盼望着,盼望着”是反复,“春天的脚步近了”是拟人。
  师:你能说说“盼”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吗?
  (生1摇头)
  师:(鼓励地)好好想想,自己有没有“盼”的经历。其他同学可也以帮助他。
  生1:有过。上次老师您叫我们准备《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活动的时候,我们组搜集了很多新鲜用语和对联、店名、精彩广告等,就盼着这节综合性学习课早点到来。
  师:你能再具体点说出当时的心情吗?
  生1:急切的,欣喜的,连晚上睡觉满脑子都在想这些内容。
  师:同学们有过这种体验吗?与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热烈地交流着)
  ……
  生2:文中“‘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话运用了引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突出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
  (这样的回答学参上同样可以找到)
  师:你被母亲的手抚摸过吗?体会过这种温暖、柔和的感觉吗?
  生3:有一天,我肚子有点不舒服,妈妈就用手轻轻揉我的肚子,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师:请你读一读这句话,把你那时的感受用声音传达出来好吗?
  (生3读得声情并茂,尤其是“像母亲的手抚摸”几个字,读得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师:我们能把母亲的手比喻成冬天的寒风吗?
  生3:不行,冬天的风哪有母亲的手抚摸那样温柔啊!
  教师应该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引领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读懂文本。教师如能坚持这样做会让学生引起警觉——光搬现成的答案是不够的,到时面对老师的提问会卡住,要想回答问题必须像老师一样深入理解文本。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只有学会自主学习,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不断汲取知识。
  二、巧妙穿插,帮助深入理解
  【案例二】《春》教学片段二
  生4:“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这句话作者用了侧面描写,通过对泥土气息、花香、鸟儿唱曲、牧童嘹亮的笛声的描写来烘托春风的温暖、柔和、适人。
  师(追问):什么是侧面描写?
  (生1语塞)
  师(紧逼追问):描写春风却大写曲子、笛声,作者是否在走弯路?
  生4(恍然大悟):作者写鸟唱歌、笛子婉转其实是为了突出春风的温暖、适人,这就是侧面描写呀!
  (学生回答看似没有缺漏,其实只是停留在鹦鹉学舌的层面上,假如没有教师的追问,学生恐怕也不知道自己的欠缺,也就很难有自己的学习收获。对初一学生来说,这样的提示不足于让他们真正理解侧面描写,这时教师可进行一些知识的穿插)
  师:请同学们找到“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老师能从这句话中读出花香来,信不信?
  (学生莫名的表情)
  师:花香的描写属于人的那一种感觉描写?
  生(众):嗅觉描写。
  师:对于人的这种感觉,你能直接用文字完整地还原吗?
  生(众):不能。
  师:用绘画的方式呢?
  生(众):也不能。
  师:我们虽不能用文字和图片直接表现花香,但我们有想象力,我们能把嗅觉表现出来。如“赏花归来马蹄香”。从“马蹄香”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感知到花香的存在。再看课文“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你们是不是也感受到了浓浓的花香了?
  (学生纷纷点头)
  师(追问):这其实就是什么描写呀?
  生(众):侧面描写。
  师:文中还有哪些侧面描写?
  (学生纷纷回答。从回答的具体情况看,学生对侧面描写掌握得还不错)
  师(即时议论):语言看似千变万化,实际上字字句句都围绕春花、春风或春雨的特点展开,风筝飞得虽高,可是却一线在手,这样的侧面描写就是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三、善于设疑,拓展思维空间
  【案例三】《皇帝的新装》教学片段
  生1:文章最后皇帝的心理描写“我必须把这个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和神态描写“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这两句写出了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住,摆出“更骄傲的神气”,这也暴露了他的外强中干。
  (这个答案同样学参上有)
  师:按照课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皇帝的性格特点,你能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回到宫中会采取什么行动?
  (生1不知所措)
  师:四人小组可以合作一下,然后派代表发言。
  ……
  生2:皇帝回宫后,他顾不得穿上衣服,光着屁股“咚”一声坐在了金銮宝殿上,直震得天花板上的灰尘“沙沙”往下掉。正当这时,一御前侍卫上殿来报:“两织布的骗子已被抓获。”皇帝两眼凶光一闪,朗声吼道:“快将人犯带上前来,朕要亲自审讯”。“哪里来的大胆狂徒,竟敢愚弄朕!尔等究竟有何用意,赶快如实招来!”皇帝愤怒地站直了身子吼道。稍为年长的骗子狂笑道:“哈哈哈哈,无道昏君,你死期到矣!”皇帝不料他会说出这话,稍稍一愣,另一骗子又发话了:“你的子民都是一些愚蠢的家伙,稍用伎俩你们便会互相残杀。这点我早已禀报我桑麻国国王陛下,我们的军队已经来到城外,你快快把我放了,我好赏你个全尸。”听了这话,皇帝痛苦地自责着,心中完全没了主意。他只好把无奈的眼光投向大臣们。国难当前,众大臣义不容辞,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从那以后皇帝专心治国,臣民安居乐业。
  师:其他小组觉得他们的想象如何?
  生3:我觉得不妥,文中皇帝愚蠢,虚伪,腐朽至极,不可能有这样大的改变。这样续写不符合人物个性。
  (这时教室里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师:那你们小组是怎样续的呢?
  (生3请他的同组同学回答)
  生4:皇帝回到宫中召集所有文武大臣,对大臣们还半信半疑地说:“你们说,我的新装到底美不美啊?”一个贪生怕死的大臣马上说道:“美,美,美!”其他大臣也附和地说:“美,美……”只有一个大将军揉了揉眼睛,最后肯定地说:“殿下,微臣什么也没有看见,根本什么都没有!”皇帝叫道:“胡说!那说明你不称职,或者是你愚蠢得不可救药。”大将军气愤地说:“不可能!我乃是顶天立地的堂堂七尺男儿,从不做一点点违背良心的事,我怎么会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呢?”话音刚落,顿时大殿上一片静寂。过了会儿,皇帝回过神来,对大将军说道:“大胆,竟敢在殿上喧哗。”因为将军人缘很好,所以大家都在小声地劝他:“快向殿下求饶吧。”似乎是这劝阻,使他越来越愤怒。在这愤怒之下,终于拔出了他的宝剑迅速走上了大殿,将那锋利的宝剑刺向了皇帝,皇帝当场毙命。看到这一幕,全场鸦雀无声,大将军平静地说:“我为有这样的皇帝感到耻辱,这样的皇帝不要也罢!”皇帝的葬礼举行完了后,大家都向大将军说道:“大将军,都怪我们贪生怕死,所以才说看见的,实际上什么都没有的。”后来大家都愿奉大将军为帝,最后他实在不能推辞,只好接受了。
  (又是一阵掌声。证明这个续集受到多数同学的认可)
  课堂上,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现有的参与水平和探究水平,而是要以发展的眼光去不断提升学生的水平。教师要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并给学生提供一个个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
  在知识获取便捷的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成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课堂的构建者。
其他文献
所谓言语同义手段,简单地说,就是在言语交际中能够表达相同意思的表达形式。它既包括本来就同义的表达形式,也包括本来并不同义而临时性地表达了相同意思的表达形式。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往往要根据不同的话题、交际目的以及语言环境来选择不同的表达形式,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这样就产生了不同的言语作品。古典诗歌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将言语同义手段引入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确定古典诗歌的教学内容。这里,我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历史新课程采用模块结构,每一模块就是一个大主题,模块大主题之下又划分出若干单元主题,单元主题之下编排具体化的单元主题内容。历史新课程的这种体系结构使得部分内容适合采用主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就是指教师确定一个或多个教学主题,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教师设计的结构化主题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
期刊
许多语文教师认为教学参考书远比文本来得重要,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非文本化阅读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很多语文教师备课时一般先查阅与文本相关的资料,然后进行快餐式的阅读,并以教学参考书引领自己的教学,有的甚至直接把教学参考书的内容抄到教案上“依葫芦画瓢”地教给学生。于是,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只局限于教师的提示,而教师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教学参考书的提示。久而久之,教学丧失了灵动的“源头活水”,教师只能在教学参考
期刊
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是以语言为工具,调动我们的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大脑功能,反映客观事物的综合实践能力。作文的创新,离不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是苹果落到牛顿头上引起顿悟的灵光一闪,是屈原的飘风云霓,是陶潜的悠然闲适,是李白的想落天外,是苏轼的豪放飘逸,是李清照的典雅情致……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因此,加强并拓展想象作文的训练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的重点。  一、延伸性想象作
期刊
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理念落实在教学实践中。这需要培训者给予切实可行的、具体的实践指导。教师要在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究。  在学校语文教研组的层面,构建以案例研究为导向的反思性教研机制,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监控水平,发现教学的症结所在,并积极寻找新思路、新理念和新策略来解决
期刊
“健康促进学校”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致力推广的一个项目,是由英文Health Promoting School直译过来的,内容包括建立健全学校的卫生政策、改善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改善社区关系、提高个人健康技能、改善健康服务等几个方面。2003年底,在市教育局的帮助下,我校被确定为宁波市首批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致力倡导的“健康促进学校”项目推广发展学校。  我校是省无吸烟先进单位、市心
期刊
我校是一所偏僻的山区农村初级中学,地处浙江省安吉县最西部,距离县城约35公里,交通十分不便。然而,近几年来,学校扎扎实实地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并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有机整合,成功出版了《古树名木》校本教材。由于教材源于学生“古树名木调查综合实践活动”的直接经验,因此贴近学生生活,受到学生的欢迎。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身影或自己村里的古树出现在精美的校本教材里时,喜悦与兴奋洋溢在他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体验,呼唤动态、创新、生成的课堂,出现新的课程因素,给教师带来弹性的教学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课程,对此体现得尤为明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式上的开放性、活动内容的不确定性、学生反应的个体化差异以及活动结果的不可预见性等特性使其在实施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大大增多。在此意义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注定是动态、生成、开放的活课堂,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注定是充
期刊
编者按:经历了新课程理论培训和典型经验推广等阶段之后,当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进入了以实施模式与路径为特征的常态化运行条件的探索阶段,进入了课程实施方法创新与改造的新阶段。本期“课改”,我们专门来关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创新”问题。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和价值追求,也是新课程亮点所在。如何a基于学校教育的现实基础,顺利实现新课程目标是我们一直
期刊
有一堂观摩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英语教材模块三第四单元“Reading: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上课伊始,教师跟学生打招呼,并进行自我介绍。他首先用“Do you know me?”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接着特意又提高了一个音调,用近乎当年李阳演讲疯狂英语的气势说道:“I’m Bao.You can just call me Bao.Now cal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