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y1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指导思想】
  《我心归去》选在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下“漂泊的旅人”板块中,属于写家园之思的作品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篇,大部分写家园之思的作品仅限于对思乡感情的抒发,而《我心归去》则在抒发感情的基础上,有层次地挖掘了思乡的原因,并赋予“故乡”特定的内涵。高一学生十五六岁,大都是生在哪里也就长在哪里,对家园之思缺少亲身的体验。教学《我心归去》,可以以“文本研习”为主导学习方式,通过深入地阅读,让学生对“故乡”这个概念有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
  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句;
  3.理解作者对“故乡”这一文化概念的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揣摩作者饱含感情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理解作者对“故乡”这一文化概念的思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预习课文,解决字词;
  2.搜集我国古典诗词中反映家园之思这一主题的名篇名句;
  3.思考本文在反映家园之思主题上的独特之处。
  二、导入课文
  1.课前播放音乐费翔《故乡的云》,营造思乡的氛围。
  2.上课提问:游子思乡,怀念亲人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吟诵故乡的诗篇很多,同学们能否回忆出我国古典诗词中反映家园之思这一主题的名篇名句?
  3.新课导入:思乡之情如同一杯醇厚的咖啡,虽然苦涩却带着令人兴奋、激动的因子,难以忘怀。沿着思乡的小径,继续前行,让我们一起走进韩少功的一篇散文《我心归去》。板书课题、作者。
  4.检查预习,提问:《我心归去》在反映家园之思这一主题上有何独特之处?
  [明确]大部分写家园之思的作品着眼于怎样思乡,《我心归去》更多在探讨为什么思乡。(此教学环节可灵活处理。如学生不能体会出《我心归去》的独特之处,可由教师点出,或在研习课文之后让学生再次讨论。)
  5.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三、研习课文
  (一)把握课文的主体框架
  1.在文中找出点题的句子,思考“我心”是从哪里“归去”,又是归向何方。
  [明确]第八节“我已来过法国三次,……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
  “我心”从法国归向故乡。(板书)
  2.故乡是哪里?故乡怎样?从原文中找出相关内容。
  [明确]长沙(注释,出生地)。第六节,用排比手法写出了故乡的贫瘠和脏乱;第八节,用排比手法写出了对故乡落后的失望。
  3.故乡是贫瘠、落后的,那么法国呢?在文中读出有关法国生活的描写。
  [明确]具体的描写在第一节。朗读提示:数字的运用,如两、六、四、三;色彩的运用,蓝、绿;副词修饰语的运用,全。这些都应读重音。用一句话概括:物质环境非常优裕的风雅富贵之邦。
  4.生成疑问:这样的一个风雅富贵之邦,这样优裕的物质环境,是许多人求之而不得的,为什么“我心”却要偷偷“归去”呢?
  (二)探寻“我心归去”的原因
  1.学生默读课文,自主探寻“我心归去”的原因。
  2.分学习组讨论“我心归去”的原因。
  3.集中交流“我心归去”的原因。首先分析1-4节,阅读思考:
  (1)在优裕的物质生活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选用原文的关键词回答。
  [明确]难耐冷清。(板书)
  (2)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情绪的呢?请同学们看54页对话栏第一个评点,编者要求我们从字里行间体会“渲染”这种表现手法的妙处。再看第二个评点给我们做的示范“以夸张的细节描写烘托气氛,渲染自己无聊至极的心理,六次已经让人倍感无聊了,何况是六十次。真的可以让人发疯了。”像这样通过修辞手法或细节来渲染的语句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在2、3两段里找几个例子,说说作者是通过什么来渲染这种情绪的。
  [明确]重点语句及评点如下:
  ①“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一个“弃”字拟人手法,道出作者在法国受冷落的孤独无助感。
  ②“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何方”,两个“不知道”反复手法,说明这里的一切都那么陌生:人群陌生,环境陌生。这是直写寂寞。
  ③“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这里连用三个“法语”,反复渲染心中的烦闷。熟悉的母语离你而去,就像被囚禁在监狱里无处可逃。
  ④“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运用反复的手法渲染自己的孤独与无聊。
  ⑤“悬崖”“深谷”运用比喻修辞,将抽象无形的孤独与空虚之情,写得具体又形象。
  (3)让学生一起来读读第二、三两小节,在读中再次体悟作者的这种烦闷与孤独。
  4.其次分析5-6节,继续探寻思考“我心归去”的原因:
  (1)作者心归故乡,难道就是因为他在法国感到孤独、寂寞与空虚吗?
  [明确]不是,还有“惦念亲人”和“思念故乡”。(板书)
  (2)其实“惦念亲人”和“思念故乡”都是比较抽象的情感,但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把它们表达了出来,你能在5、6段中找到吗?
  [明确]第5段中作者这样写道:“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这是一段充满温情的想象,这种惦念亲人的感情穿越了时空守候着家人,分明是浓烈的思念和牵挂让作者彻夜难眠,写得意境优美,有一种淡淡的伤感、惆怅。
  (3)想起亲人,真的好温馨。那想起故乡呢?
  [明确]第6段中有:小径,月夜,草坡,小羊,犁头。
  (4)这些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用几个词语形容一下作者的故乡)
  [明确]恬静、优美、祥和、美妙……
  (5)这个想象也很温馨,很显然,在5、6段中作者用了两个想象(细节),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让我们触摸了他的心情。这里,我不禁又产生这样的疑问:想象中的故乡是如此的恬静、优美、温馨、祥和……而现实中的故乡是贫瘠、脏乱又落后,为何会有这样的不同?故乡到底美不美?
  [提示]人对故乡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比如:“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月是故乡明”“各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夕阳西下,在孤独寂寞的旅途中听到舒伯特的音乐,不论什么曲子,想到的就是故乡……”
  (6)故乡到底是什么?值得作者爱得如此深沉吗?(学生不必回答,引出下文7-9节的分析)
  5.最后分析7-9节,继续深入探寻“我心归去”的原因。
  (1)同学们,你觉得故乡是什么?
  [明确]现代汉语字典对故乡的解释: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
  (2)那在作者的眼里,什么是故乡呢?请看第55页对话栏第2个评点“什么是故乡?作者在这里并不是下定义,而是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富于个性的理解,是感情与哲理的融合。”请同学们找出7-9段中对“故乡”富于个性的理解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理解或者提出疑问。
  [明确]故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故乡是我们奋斗、耕耘过的地方;故乡是我们为之付出艰辛劳动和奉献的地方;故乡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心灵归宿。
  可以把它们概括为“生命之根,奋斗之地,奉献之所,心灵归宿”(板书)
  (三)小结“我心归去”的原因
  “我心归去”从表面上看是因为“难耐冷清”“惦念亲人”“思念故乡”,深层次的原因是对故乡怀有的一种特殊感情——故乡是一个人的生命之根,是奋斗之地,是奉献之所,是心灵归宿。这就是韩少功为什么要从法国归去的根本原因,哪怕这个故乡是如此的贫瘠脏乱,却依然不改深爱之情。
  四、拓展训练
  艾青有一首诗《我爱这土地》,它与《我心归去》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仿句练习:运用艾诗最后两句的形式,以“我心归去”为主题仿写,表达对故乡炽热、深沉的爱。
  (注意:在仿句练习之后,如有必要,再来讲清本文在思乡主题上的独特之处,呼应开头提问。)
  五、谈谈“我心中的故乡”
  《我心归去》展示的是韩少功对故乡的理解,你对故乡又是怎样理解的?(如学生对故乡没有切身的感受,可引导他们谈谈回母校时的特别感觉,进一步引出对故乡的理解。学生可同意韩的观点也可不同意,可谈自己也可谈别人,畅所欲言。)
  六、作业布置
  1.完成配套练习;
  2.采访周围的亲人、朋友,请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他们的家园之思,整理成写作素材进行积累。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维扬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矛盾来设置学生的认知冲突,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笔者首先论述了课堂教学中,引发认知冲突的前提条件,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疑问;合理设置错误以及引导学生猜想等策略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认知冲突 设计  认知冲突指的是人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
近期,在市教研活动上听到了一堂让我感受颇深的好课——市二中实验学校张冷眉老师执教的《好嘴杨巴》。这篇课文我也上过,但自觉只是走马观花,估计学生也只是记住了故事内容而已。不是自己教学不认真,而是拿到这篇课文之初,我就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犯了难,这篇课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除了了解内容,学生学完课文后还会得到些什么?虽然稀里糊涂按照教参的提示上完了这一课,可是这些问题却久久萦绕在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直
【内容摘要】时至今日,新课改已不是什么“新”的理念,而是一种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实践。新课改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在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所存在的问题,因生制宜,从实际出发来思考解决办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物理 教学改革  新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指导,但新课程标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英语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说”与“写”上。在新课程之前,教师往往感觉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无从下手,但是新课程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写作教学的平台——以例文的形式给出作文框架,在说的基础上构建作
【内容摘要】如何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素质教育,成了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的课堂讨论,在情感渗透中打造魅力课堂,尽显语文教育的无限风光。  【关键词】课堂教学 师生关系 情感  一、灵活多样的新型课堂  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重大影响不言而喻
【内容摘要】高效课堂就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教师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点拨学生思路,为学生解难释疑,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展示教师个人魅力,以构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高效化改革。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效率 高效化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按照新理念
【内容摘要】培养初中生的创造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本文从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心理品质;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挖掘创造力等角度对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造力 积累 氛围 心理品质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即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
【内容摘要】通过对会宁县农村中小学一些学校的学生和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了解会宁县中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情况,为中小学生足球事业发展进行基础性研究。了解和掌握中小学足球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 足球运动 现状与对策  足球运动是一项拼抢激烈,对抗性强的有趣的运动项目,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体育项目。而一个国家足球运动水平的高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一个寒冬的上午,阳光从教室的大窗户溜进来,为我们一群苦读人驱散一丝丝寒意,感觉极为舒适。新课结束后照例进入检测时间,十分钟过后,A的反馈检测还是一个字也没有。接这个班的数学已经三个月,她给我的印象首先是长相:黑黑的,胖胖的,矮矮的,刘海一直垂到眼睛,脸上从来没有任何表情;然后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的时候总是低着头,喜欢把手插口袋里;课后不完成作业,问她怎么没做,永远一句“不会”;数学大小测试没有超过
【内容摘要】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鲁迅作品教学中,要注意把握住两个“统一”,即:作品鲜明的时代感和作家强烈的责任感的统一,作品具有民族风格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要着重处理好两个“关系”,即:鲁迅作品的典范性和指导听、说、读、写能力综合训练的关系,鲁迅作品教学与现阶段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鲁迅作品教学 两个统一 两个关系  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