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从而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在生活中渗透语文教学是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语文实践活动 回归生活 语文教学
“生活处处皆语文”。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多以知识为本,教材常被视为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参,忽视了对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现代教学观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它提示我们学生学习语文不应局限于有限的课堂四十分钟,囿于窄小的教师空间和有限的校园天地,而要把视野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广阔的大自然,让学生走近社会,融入生活,关注人生,触摸时代的脉搏,学活学好语文。高教版语文(共用基础平台)课本在每个单元的后面会围绕单元主题设计一次语言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编排体例体现了“大语文”的全新理念,它的出现旨在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下面我将具体谈谈我在语文教学“生活化”方面的实践探索。
一、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生活即课程,在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使教学活动贴近生活。
1.挖掘课程资源,架起教学与生活桥梁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本好比一把钥匙,用这个钥匙可以开发无限的宝藏—种种书,教师要树立起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充分利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在教学内容设计上,通过语文活动把教材与生活紧密相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教学《胡同文化》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加深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课外作业,即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去附近的胡同散步,然后去网上收集一些北京胡同,以及中国各地胡同的相关图片。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了一些有关胡同文化的直接体验。通过这种方式,使语文课堂教学鲜活丰富起来,使教学具有多样性、开放性、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营造充满生活情境的课堂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学生的生活,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我在课堂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沟通起来,从而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在教授《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课件,在课件的开始部分,大屏幕上显示出一些学生熟悉的画面:池塘,青蛙,荷叶等,这些画面正是《荷塘月色》所用的传统意象。在显示这些画面的时候,我还以《春江花月夜》这首古曲作为课件的背景音乐,之所以选取这首古曲,因为此曲正好与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处。随着画面的徐徐展开,音乐也在课堂渐渐弥漫,从而创设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意境。学生被音乐所感,也渐渐的进入到情境中去了。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独自置身于荷塘月色之中的作者暂别了烦恼,在忘我中享受着美景,享受着难得的“自由”的心情,也随之能体会到当“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使作者意识恢复,瞬间即离彼境时,重新陷入苦闷时的痛苦之情。
3.留心大自然、开展实践活动,积累生活体验
社会是大语文课堂,学生除了在校学习,在家生活,还有很多时间与社会接触。因而,语文教学不必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应把整个社会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我们在教学中要开发利用好如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文化等资源,使我们的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遥远的自然》一文时,我和学生去九峰公园旅游,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理解,去分析、综合,来提高他们对大自然美的感受,并将这些感受材料在思想的仓库中储存蓄积起来。通过这些,使学生储存了不少素材,写作的语言文字不像过去那样枯燥、乏力。学生学得有趣,老师教得有味,语文的教学走上了良性循环之道。
二、生活处处皆学问,在生活中渗透语文教学
课文的许多内容大都是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但他们往往熟视无睹或不知其然。我们应该指导学生留心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深化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1.關注社会生活
教育家吕叔湘说过:“语文课跟别的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因而,语文教学不必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应把整个社会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的全过程。在节假日,鼓励学生走出户外,搞调查,或者结伴品自然风光,观乡土人情;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争做环保小卫士……如此多看、勤听、常说,并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何愁写起作文来不左右逢源、信手拈来。
2.联系学生生活,感受体验
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力求让学生密切关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实现语文与生活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打通,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以《展示自我》为题的演讲比赛,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并行》为主题的辩论赛,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兴趣,并能自觉地时时训练自己的视、听、读、写、说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教会了学生向生活学语文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不仅要在语文课堂上学知识,还要大胆地走向课外,在生活中、在广泛地阅读中获取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如今,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只要是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且又符合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认知水平的素材,经过精心设计都可以演绎出生动有趣、具体实在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来。
三、结语
美国教育家华特
【关键词】语文实践活动 回归生活 语文教学
“生活处处皆语文”。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多以知识为本,教材常被视为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参,忽视了对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现代教学观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它提示我们学生学习语文不应局限于有限的课堂四十分钟,囿于窄小的教师空间和有限的校园天地,而要把视野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广阔的大自然,让学生走近社会,融入生活,关注人生,触摸时代的脉搏,学活学好语文。高教版语文(共用基础平台)课本在每个单元的后面会围绕单元主题设计一次语言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编排体例体现了“大语文”的全新理念,它的出现旨在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下面我将具体谈谈我在语文教学“生活化”方面的实践探索。
一、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生活即课程,在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使教学活动贴近生活。
1.挖掘课程资源,架起教学与生活桥梁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本好比一把钥匙,用这个钥匙可以开发无限的宝藏—种种书,教师要树立起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充分利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在教学内容设计上,通过语文活动把教材与生活紧密相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教学《胡同文化》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加深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课外作业,即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去附近的胡同散步,然后去网上收集一些北京胡同,以及中国各地胡同的相关图片。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了一些有关胡同文化的直接体验。通过这种方式,使语文课堂教学鲜活丰富起来,使教学具有多样性、开放性、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营造充满生活情境的课堂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学生的生活,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我在课堂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沟通起来,从而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在教授《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课件,在课件的开始部分,大屏幕上显示出一些学生熟悉的画面:池塘,青蛙,荷叶等,这些画面正是《荷塘月色》所用的传统意象。在显示这些画面的时候,我还以《春江花月夜》这首古曲作为课件的背景音乐,之所以选取这首古曲,因为此曲正好与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处。随着画面的徐徐展开,音乐也在课堂渐渐弥漫,从而创设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意境。学生被音乐所感,也渐渐的进入到情境中去了。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独自置身于荷塘月色之中的作者暂别了烦恼,在忘我中享受着美景,享受着难得的“自由”的心情,也随之能体会到当“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使作者意识恢复,瞬间即离彼境时,重新陷入苦闷时的痛苦之情。
3.留心大自然、开展实践活动,积累生活体验
社会是大语文课堂,学生除了在校学习,在家生活,还有很多时间与社会接触。因而,语文教学不必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应把整个社会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我们在教学中要开发利用好如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文化等资源,使我们的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遥远的自然》一文时,我和学生去九峰公园旅游,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理解,去分析、综合,来提高他们对大自然美的感受,并将这些感受材料在思想的仓库中储存蓄积起来。通过这些,使学生储存了不少素材,写作的语言文字不像过去那样枯燥、乏力。学生学得有趣,老师教得有味,语文的教学走上了良性循环之道。
二、生活处处皆学问,在生活中渗透语文教学
课文的许多内容大都是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但他们往往熟视无睹或不知其然。我们应该指导学生留心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深化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1.關注社会生活
教育家吕叔湘说过:“语文课跟别的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因而,语文教学不必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应把整个社会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的全过程。在节假日,鼓励学生走出户外,搞调查,或者结伴品自然风光,观乡土人情;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争做环保小卫士……如此多看、勤听、常说,并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何愁写起作文来不左右逢源、信手拈来。
2.联系学生生活,感受体验
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力求让学生密切关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实现语文与生活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打通,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以《展示自我》为题的演讲比赛,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并行》为主题的辩论赛,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兴趣,并能自觉地时时训练自己的视、听、读、写、说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教会了学生向生活学语文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不仅要在语文课堂上学知识,还要大胆地走向课外,在生活中、在广泛地阅读中获取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如今,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只要是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且又符合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认知水平的素材,经过精心设计都可以演绎出生动有趣、具体实在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来。
三、结语
美国教育家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