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行为,都将造成消极的心理反应。这时教师的说教就成了“耳旁风”,严重者甚至走上对立面与教师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因此,努力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对教师有一个积极的态度,进而形成积极的态度定势,是使教育与教学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本文从四个方面浅谈了如何对后进生进行转化的艺术。
[关键词]关爱 后进生 转化
“教育就是要使人形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常说的“差生”,指的是那些德育不健全、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成绩差又经常破坏纪律让老师们烦心的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就是如何转化这些“差生”的工作。
一、要确信人的自尊心
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差生也是如此。当他们感到自己的人格与尊严受到尊重时,就会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进而爆发出强烈的上进心和荣誉感。相反,当自尊心受到伤害、侮辱和践踏时,就会造成消极的情绪体验,不仅是对进取心的毁灭,甚至还会造成双方对立与冲突的严重后果。
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还不成熟,但其自尊心和表现欲却极为强烈,差生一般不能在学习成绩上赢得同伴的尊重,就以破坏纪律来展示自己的存在。精力不在学习上,而对外来刺激所做出的反映特别明显,常以顶撞老师、闹事来显示自己的能力。
二、变“惩罚”为“攻心”
老师们经常气愤地说:学校应当对学生设立惩罚制度,说教不是万能的。其实差生的心理往往是空虚的,虽然对严厉的批评早已形成了抗体和坚硬的保护层,而对来自教师的关爱却往往不及设防。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诲与要求,学生是否接受以及所接受的质量,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或已形成的“态度定势”。教师如果能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对教师就会有一个积极的态度,进而形成积极的态度定势。这时教师尤如学生心中一盏领航的明灯,他的一切要求与教诲学生都会愉快地接受并努力执行,甚至连教师的缺点都有会被积极的态度定势所包容。相反,任何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行为,都将造成消极的心理反应。这时教师的说教就成了“耳旁风”,严重者甚至走上对立面与教师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因此,努力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对教师有一个积极的态度,进而形成积极的态度定势,是使教育与教学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
人们用一个铁环串在牛的鼻子上,那是为了驯服它的兽性。而教育学生,教师首先应当用真诚的爱去感动他的心。成功的教育与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间心灵的交溶,情感愉快的对流,心率不断升级的震荡,到达一定的程度教师就完全抓住了学生的灵魂。这时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学生都能心领神会。有了这样的心理定势,教师的教诲就会呈现超出意料的期望。
三、侧看“差生并不差”
其实天生就“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去向完全取决于老师。要使学生对教师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教师首先要喜欢这个学生,我们整天与学生打交道,如果只盯着学生身上的缺点,怎么看都不顺眼。这样你就不会对这个学生有好感,不自觉的会流露出对他的不满和烦躁情绪,同样这个学生对你也就不会产生积极进取的态度,情感总是双方面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动的一面,学生首先要观察老师对他如何。作为改变人生命运的一项工作,教师应全方位的(或者说换一个角度)观察、挖掘差生身上的闪光点(这就是“牛鼻子”),要确信“差生”不“差”的事实。一有发现,即给予正面引导,“给他一个荣誉让他去维护”,正向迁移的结果将使其不断延展至全面发展。
四、放下架子树形象
当今学生的思想意识,已不是封建制度条件下师道尊严时代的产物。热爱、关心、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当今教育成败的首要条件。一个经常打骂学生摆出教育者居高临下的架势,只考虑自已的面子从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任凭自己的情绪发泄于学生的老师,不可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应有的威信。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能使学生产生对立、厌恶的情绪,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失去了民主宽松的环境,学生也就不会向老师倾心声,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也就无从谈起。更有甚者采用了课堂上的“打一惊百”的措施,岂不知正成了“众矢之的”。君不见那“士可杀不可辱”的神态。浙江省金华市“17岁的高中生——徐力杀母一案”,就是一个从厌恶、对立向攻击心理转化的典型实例。当然,大多数学生在老师面前不敢当面反抗,但他们会在暗中抵抗,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寻求平衡。如课堂上故意不认真听讲,不配合老师的教学。古人曰:“江山座在百姓心上”,鉴于某种无法抗拒的压力,“屈服”只能是暂时的,短期的。因而不可能使学生形成长期、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身教重于言教,现在学生对教师的人格素质、教育技能要求在不断提高。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本人就应当是“精神文明的化身”,社会学习的楷模,才能成为学生心中尊崇的师长。一个自身口吐脏言动不动就拳脚棍棒相加拿违法当家常饭的“灵魂工程师”,又怎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与信赖?怎能再去听他的“教诲”?
理论与事实都在不断地陈述着一个永恒的道理:差生不差。多一点关爱,唤醒其沉睡的神经;多一点尊重,激发他们的自信;给一个荣誉,改变他的人生;助一臂之力,促其长扬前进的风帆。
(作者单位:山东莱州市高级职业学校)
[关键词]关爱 后进生 转化
“教育就是要使人形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常说的“差生”,指的是那些德育不健全、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成绩差又经常破坏纪律让老师们烦心的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就是如何转化这些“差生”的工作。
一、要确信人的自尊心
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差生也是如此。当他们感到自己的人格与尊严受到尊重时,就会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进而爆发出强烈的上进心和荣誉感。相反,当自尊心受到伤害、侮辱和践踏时,就会造成消极的情绪体验,不仅是对进取心的毁灭,甚至还会造成双方对立与冲突的严重后果。
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还不成熟,但其自尊心和表现欲却极为强烈,差生一般不能在学习成绩上赢得同伴的尊重,就以破坏纪律来展示自己的存在。精力不在学习上,而对外来刺激所做出的反映特别明显,常以顶撞老师、闹事来显示自己的能力。
二、变“惩罚”为“攻心”
老师们经常气愤地说:学校应当对学生设立惩罚制度,说教不是万能的。其实差生的心理往往是空虚的,虽然对严厉的批评早已形成了抗体和坚硬的保护层,而对来自教师的关爱却往往不及设防。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诲与要求,学生是否接受以及所接受的质量,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或已形成的“态度定势”。教师如果能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对教师就会有一个积极的态度,进而形成积极的态度定势。这时教师尤如学生心中一盏领航的明灯,他的一切要求与教诲学生都会愉快地接受并努力执行,甚至连教师的缺点都有会被积极的态度定势所包容。相反,任何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行为,都将造成消极的心理反应。这时教师的说教就成了“耳旁风”,严重者甚至走上对立面与教师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因此,努力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对教师有一个积极的态度,进而形成积极的态度定势,是使教育与教学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
人们用一个铁环串在牛的鼻子上,那是为了驯服它的兽性。而教育学生,教师首先应当用真诚的爱去感动他的心。成功的教育与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间心灵的交溶,情感愉快的对流,心率不断升级的震荡,到达一定的程度教师就完全抓住了学生的灵魂。这时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学生都能心领神会。有了这样的心理定势,教师的教诲就会呈现超出意料的期望。
三、侧看“差生并不差”
其实天生就“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去向完全取决于老师。要使学生对教师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教师首先要喜欢这个学生,我们整天与学生打交道,如果只盯着学生身上的缺点,怎么看都不顺眼。这样你就不会对这个学生有好感,不自觉的会流露出对他的不满和烦躁情绪,同样这个学生对你也就不会产生积极进取的态度,情感总是双方面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动的一面,学生首先要观察老师对他如何。作为改变人生命运的一项工作,教师应全方位的(或者说换一个角度)观察、挖掘差生身上的闪光点(这就是“牛鼻子”),要确信“差生”不“差”的事实。一有发现,即给予正面引导,“给他一个荣誉让他去维护”,正向迁移的结果将使其不断延展至全面发展。
四、放下架子树形象
当今学生的思想意识,已不是封建制度条件下师道尊严时代的产物。热爱、关心、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当今教育成败的首要条件。一个经常打骂学生摆出教育者居高临下的架势,只考虑自已的面子从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任凭自己的情绪发泄于学生的老师,不可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应有的威信。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能使学生产生对立、厌恶的情绪,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失去了民主宽松的环境,学生也就不会向老师倾心声,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也就无从谈起。更有甚者采用了课堂上的“打一惊百”的措施,岂不知正成了“众矢之的”。君不见那“士可杀不可辱”的神态。浙江省金华市“17岁的高中生——徐力杀母一案”,就是一个从厌恶、对立向攻击心理转化的典型实例。当然,大多数学生在老师面前不敢当面反抗,但他们会在暗中抵抗,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寻求平衡。如课堂上故意不认真听讲,不配合老师的教学。古人曰:“江山座在百姓心上”,鉴于某种无法抗拒的压力,“屈服”只能是暂时的,短期的。因而不可能使学生形成长期、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身教重于言教,现在学生对教师的人格素质、教育技能要求在不断提高。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本人就应当是“精神文明的化身”,社会学习的楷模,才能成为学生心中尊崇的师长。一个自身口吐脏言动不动就拳脚棍棒相加拿违法当家常饭的“灵魂工程师”,又怎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与信赖?怎能再去听他的“教诲”?
理论与事实都在不断地陈述着一个永恒的道理:差生不差。多一点关爱,唤醒其沉睡的神经;多一点尊重,激发他们的自信;给一个荣誉,改变他的人生;助一臂之力,促其长扬前进的风帆。
(作者单位:山东莱州市高级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