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6月的戈壁,白天烈日炎炎,夜晚沙尘此起彼伏。
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成功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各条战线的科技人员依然忙碌着,为三个月之后的神舟再次飞天做着充分准备。
作为中心总工程师的郑永煌,正在对神舟十二号任务进行全面复盘总结。除此之外,他每日奔波于阵地指挥所和神舟十三号火箭测试厂房,对火箭测试状态进行质量把关。
“目前来看,长二F遥十三运载火箭测试很顺利,从火箭、飞船进场,到组装联调,一个问题都没有,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说这话的时候,郑永煌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勤奋助推梦想成真
笑容可掬,额头宽大,眼神柔和,发际线略有些高……走近郑永煌,仿佛偶遇鄰居大叔,他的平易近人如一缕春风,让你感到亲切、温暖。
来到郑永煌的办公室,干净、整洁,除了一个书柜和一张桌子,没有多余杂物。在他的书柜里,摆满了他在航天发射领域辛勤耕耘的各类教材、技术专著,以及为历次航天发射所撰写的各种技术论文、方案……身为总工程师的郑永煌任务十分繁重,偶尔有一些闲暇时间,他也闲不下来,喜欢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他为青少年编写的《航天员为什么能上天》等科普图书,成了孩子们航天科普的“香饽饽”。
“我每天晚上都会写一点东西,几年下来就会积少成多。这本书我写了四年……”郑永煌随手拿起桌上的一本专著说。短短几句话,瞬间让人感受到他的持之以恒和勤奋执着。
而勤奋这个习惯,郑永煌从小就养成了。
郑永煌出生在福建省德化县赤水镇一个普通家庭。父亲郑春桂在德化县体育委员会上班,母亲陈玉桃在赤水街当民办教师。母亲是个非常孝顺的人,经常抽空带郑永煌到很远的乡下看望外公外婆。由于交通不便,每次一走就是一整天。在郑永煌的记忆里,母亲一路上都会给他讲故事,告诉他坚持就是胜利。从孩提时起,他就学会了坚持和忍耐。
读小学时,郑永煌便每天早起熬稀饭,喂猪,帮母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1981年7月,成绩优异的郑永煌,从赤水小学直接考入德化一中读初中。初一至高三,他的成绩始终保持在年级前五名;从初一下学期至高三,他一直担任班长。
中考那一年是郑永煌的转折点。1984年,郑永煌中考成绩是全县第4名。而他却报了一个中专学校,想早点参加工作,以减轻家里的负担。语文老师苏爱华老师听说以后,赶紧找到郑永煌的父亲,说:“这孩子聪明,是一个大学生的料,千万不要让他去读中专。”
就是这次劝解,改变了郑永煌的想法,也改变了他的命运。学习机会失而复得,郑永煌更加奋发向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高三毕业会考,郑永煌的总分全县第一。临近高考,副校长推荐他去国防科技大学,怀着对神秘国防事业的向往,他没有犹豫,同意了。
高分考入国防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系航天动力学专业后,郑永煌在保持学习成绩拔尖的同时,兼任大学团总支部书记,学业、学生工作全面发展。1991年,作为优秀毕业生的郑永煌原本有很多机会去繁华大城市大企业一展身手,但是梦想干航天事业尤其是载人航天的他选择了最艰苦的地方——大漠深处的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在大学里,教授组织我们做过一次载人航天发射场选址论证,我当时选的就是酒泉发射场,因为这里发射任务多,积累了一批人才,有可靠的组织指挥体系,再加上气候和得天独厚的环境。”没想到,这次小小的课堂讨论让郑永煌从此与载人航天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漠四季干旱少雨,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来自南国山城的郑永煌极不适应这里的生活,流鼻血、皮肤干裂、满嘴沙尘,但这些没有阻挡他干航天事业的决心。酷爱读书、乐于研究的他,怀揣着对事业的执着,选择了坚守和钻研。
戈壁滩的生活对年轻人来说是枯燥单调的。那段时间,郑永煌喜欢上了一本书《学会享受孤独》。自学航天知识,翻译国外的航天著作,戈壁滩找不到研究资料、书籍,他就托同学、朋友从外面买了寄过来……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孜孜不倦的学习中。
“他对航天知识的学习,比一般人努力得多,我们都不及他。”和郑永煌同一年毕业来到中心的李兵佩服地说。
1992年8月,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前夕,江泽民总书记前来视察,在郑永煌工作的卫星发射场发表了重要讲话。近距离聆听讲话的郑永煌感到热血沸腾。身处中国航天最前沿的阵地,作为航天发射大军中的一分子,他深感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神圣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让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火箭卫星发射、瞄准、加注等各项技术,增长自身本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92年9月21日,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随着载人航天发射场选址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郑永煌也迎来了他人生的发展机遇。
凭借深厚的学业功底、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能力,1993年,原本在家休假的郑永煌,突然接到通知,他被选拔到载人航天发射场建设论证组,全程参与发射场设计和建设工作。发射塔架、导流槽、活动发射平台、轨道基础……建成什么样,指标什么样,都由郑永煌团队负责论证。郑永煌在北京和设计所的同志反复沟通协调,艰苦调研论证。一年之后,载人航天发射场正式奠基。
中国航天最复杂的发射塔架、规模亚洲第一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以及测发指挥大楼、飞船总装测试厂房、地下设备间、导流槽相继拔地而起。看着自己亲手参与设计的图纸变成巍峨厂房、发射塔架,郑永煌内心充满了获得感和成就感。毕业仅三年,郑永煌靠勤奋崭露头角,开始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才华,追逐梦想。
“工作认真,扎实,学习深入,有韧性。”这是同事对郑永煌的一致评价。“他包里随身带着书,一有空就拿出来看。”与郑永煌长期搭档的中心技术总体部门总师涂国勇回忆道,“2016年我们论证东风着陆场建设,连着三四个晚上熬通宵,‘五一’五天假期没休息一天,就这种情况,他的书也没离开过包。” 勤奋、认真的郑永煌,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有时候让妻子都哭笑不得。妻子于兰红是东风中学的一名老师,结婚头两年,有一次学校下班晚,她就先让郑永煌把菜择好切好,只等她回家炒。“我回到家,他跟我说菜切好了,我到厨房一看,这哪是菜啊,他切了一盘甜瓜。”妻子回头,看到郑永煌手上拿着一本书,在思索着什么,刚要发的脾气只能收回去。“他脑子里全是工作,家务自然干不好。”自那之后,妻子不再让郑永煌下厨房。
载人航天是高风险高挑战的事业,没有持之以恒的吃苦精神和学习韧劲是不行的。尽管白天工作繁忙,但郑永煌每天晚上都会总结,写技术论文、方案,编纂各类教材、技术专著……他还利用有限的业余时光,努力提升学历层次。经过勤奋学习,2012年,他获得了西安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在年复一年的坚持和努力下,郑永煌一步步从操作手干到组长、技术室主任、单位总师,再到载人航天发射场的总设计师、发射中心的总工程师,一步步实现儿时的梦想。
钻研可攀科技高峰
在长二F遥十二运载火箭第三次总检查测试时,工作人员发现数据异常,经过分析排查,定位到惯组上,发现陀螺有故障。惯组是火箭控制系统的敏感器件,负责给火箭提供加速度,如果出现问题,火箭就有可能失控。“这个陀螺太关键了,必须归零。”经历过神舟一号飞船陀螺故障的惊险,郑永煌丝毫没有迟疑,当即拍板,命令把有陀螺故障的惯组拆下来,安装上备份惯组,并送回北京归零。
排故完成之后,郑永煌还不放心,主张对火箭状态再次确认,又做了一次定型复查。总检查结果一切正常,证明火箭状态非常好,他们才把产品转运到发射区,保证了火箭顺利发射。
30年的航天工作,质量意识已经刻在了郑永煌的骨子里。
“每一份文书他都要一遍一遍地过,反复地修改、完善,确保拿出最好的报告和最好的方案。”提起郑总的“强迫症”,技术总体部门高级工程师纪容林印象深刻。
“推好的发言材料,在汇报前,他自己还会再读十几遍,直到把时间、节奏、发音、用词检查无误后,他才放心。”涂国勇感慨地说。
精益求精的工作标准源于航天领域的特殊性。刚到中心,郑永煌的岗位是火箭氧化剂加注操作手。火箭推进剂有剧毒,稍有不慎,会损害人体健康,甚至酿成重大事故。在一次故障排除过程中,他亲眼见到发射场黄烟滚滚,身边的同事被氧化剂灼伤,甚至有一位同事因吸入过多毒气而终身残疾。这一切让郑永煌明白了什么是航天人的奉献和牺牲,更让他懂得,航天容不得一丝马虎,99%不行,必须是100%。
因为航天员的参与,载人航天任务成为航天发射中要求最高、技术最复杂的任务。跟普通火箭相比,载人火箭飞行可靠性已达0.97、安全性已达0.997,但还是要做好万一火箭出现故障、保证航天员安全的预案。在危险情况下,如果航天员要逃逸救生,地面指挥控制系统就要负责给火箭发出逃逸指令。指挥部把这个天大的难题、人命关天的任务,交给了郑永煌团队。
为了研制出先进的逃逸救生地面指挥控制系统,郑永煌和团队成员夜以继日搞研究、查资料,分析每一个影响逃逸系统的参数,从硬件和软件多方入手,想尽一切办法,确保误逃和漏逃概率小于千万分之一。经过4年的集智攻关和艰苦努力,他们终于研制出了高可靠性的地面指挥控制系统。“为了这个方案,中间弄了十几次评审,写了几十稿,搞了很多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考核,证明系统运行稳定、设置合理。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圆满成功,证明航天员逃逸救生地面指挥控制系统是可靠的,其参数判断和硬件逻辑的双保险设计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为航天员生命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郑永煌的心里也终于松了口气。
身为发射中心总工程师的郑永煌常年奔波在任务前线,除了载人航天过程,还有悟空号、墨子号、慧眼等诸多“国字号”卫星发射任务,忙得不可开交。每次任务前,作为质量控制组组长的郑永煌都要组织各个系统进行质量复查,查思想、查岗位、查制度,进行文书复审、状态复核、数据复判,把所有质量问题解决在地面,确保火箭、飞船不带一丝问题上天。
“不带任何隐患上天”,这是航天发射的一条铁律。发射场区指挥部质量控制组,就是这条铁律的“把关者”。神舟九号任务前,郑永煌被任命为发射场区指挥部质量控制组组长。
在距离神舟九号飞船预定的发射窗口只剩3天时,岗位人员在检查火箭状态时,发现整流罩的一个电阻盒电路阻值异常。经过分析排查,确认是导线焊反,导致电路阻值偏大,发火电流偏小。此时,如果拆下电阻盒,重新焊接、试验,至少需要4天时间,这意味着发射计划要推迟。神舟九号承担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如果推迟发射,后果不堪设想。
紧急关头,郑永煌和他的团队彻夜分析实验,得出在现有情况下,发火电流仍然能够满足发火条件的要求这一结论。在发射前一天的专题会议上,面对各方领导和专家,郑永煌力排众议,将试验分析结果一一呈现,认真回答每一个专家的提问。最终,在神舟九号任务媒体记者会召开前十分钟,专家组接受了郑永煌的提议:任务按原计划实施。
要知道,万一发火电流不能满足要求,爆炸螺栓不起爆,整流罩就不能正常分离,将造成箭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郑永煌这么做,需要非凡的勇气和超强的责任担当。
要知道,飞船发射这么大的事儿,特别是神舟九号承担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搭载首位女航天员飞天,首次进驻天宫一号等这样“国字号”的任务,谁也不敢轻易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但郑永煌觉得,自己既然担任这个组长,就要勇于担当,按科学规律办事。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如期发射。当飞船成功与天宫一号对接,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宫一号时,郑永煌不禁热泪盈眶、激动万分。事实证明郑永煌的意见是对的,神舟九号实现了教科书级别的完美发射、完美运行、完美返回。
除了发射任务,郑永煌也把精益求精的作风带到每一次实验过程中。
在加注机器人任务测试过程中,其他人主张用水代替燃料,模拟黄烟烟雾对视觉定位系统的影响。郑永煌坚决不同意:“必须用燃料测试,模拟不到位、不彻底,拿到的数据就不是绝对可靠的。”但实际上,用易燃易爆剧毒的燃料测试,要冒一定的危险。“有危险也要上,必须确保数据真实。”郑永煌的坚持,为加注机器人课题研究提供了精准可靠的数据。該课题后被评为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跟航天打交道30年,郑永煌时刻谨记严慎细实、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把质量意识、风险意识、标准意识贯彻到每一次任务中,确保任务发发成功、次次圆满,确保科研过程不走弯路,高效高质量完成任务。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12次载人飞行任务,郑永煌都作为核心岗位人员参加了。成长为技术专家、航天帅才的郑永煌,仍坚持身先士卒,冲在一线,并在任务和课题研究中,帮带年轻后辈,培养骨干力量,与团队携手开创科研新局面。
在神舟十二号火箭测试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功放电流异常。功放电流控制着火箭伺服机构摆动,控制着火箭飞行方向。如不及时找准电磁干扰原因和途径,后果十分严重。正当各方意见不统一、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直守在发射阵地的郑永煌挺身而出,组织了排故实验,找出问题所在,并指导试验队撰写质量归零报告。最终该报告通过了发射场区指挥部会的审议,没有影响任务进程。
扎实的专业功底、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前瞻性的科研思维,让郑永煌成为发射场人人佩服的技术大咖、第一专家。
“航天事业要创新,不能守陈守旧,因为时代在发展,技术在发展,你的思维理念也要发展,创新非常重要。”在神舟十二号任务间隙,郑永煌与中心50多名博士面对面座谈时,这样勉励年轻人。
对郑永煌来说,创新永无止境,创新永远在路上。“现在我们空间站马上就要建造起来了,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深空探测,还要载人登月,还要继续努力奋斗,为宏伟的航天梦、中国梦贡献自己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