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影视作品中,影像可以叙述故事,可以渲染和强化人物情感,还可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王家卫作为香港电影旗帜式的人物,以其独特的影像风格传达着香港这个繁华都市的喧嚣与孤独,在他浅吟低唱般的视听语言里,透露着王家卫极其自我化的感受。他的电影将影像的作用和力量发挥到淋漓尽致,故事本身退居其次,影像所传达出的情绪情感与主题意蕴让观者久久思索与回味。
一、MTV式的影像风格
王家卫的影片呈现出一种MTV式的影像风格,《重庆森林》中画面以蓝色为基调,人物面部和身影模模糊糊,画面中处处是大块大块的冷色,观众首先感受到一种阴暗、压抑的气氛。在镜头运动和剪辑节奏上,也是以情绪为中心,营造一种匆忙、紧张、人来人往的气氛和都市环境。在场面调度上,人物和摄影机几乎同时在快速运动,多选择具有纵深感的场景,与急促鲜明的音乐同步快速剪辑,构图不断变化,使得画面的流动感加强。拍摄基本使用广角镜头,整个画面的构图一反常规,近景被夸张变形,画面景深被拉大,人物和空间环境都呈现出一种变异性。影片在摄影速度上别出心裁,升格拍摄造成的慢速效果,抽格拍摄产生的跳跃感,使画面的滞留与节奏的紧张形成一种情绪的对立。
在这种影像风格中具体的空间、真实的时间和人物形象被虚化了,这种影像不是在表达一个常规电影的故事、场景、事件和人物,而是一种迷乱紧张、匆匆忙忙的情绪,从这种意义上说,这的确是一种MTV式的影像风格,是音乐化的影像,影像化的音乐。(陈墨:《香港导演王家卫生命的呢喃——王家卫电影阅读阐释》,载《当代电影》2001年3期,23页)
二、拼贴式的叙事方式
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在叙事结构上呈断裂状态,多个故事由或强或弱的纽带连接在一起,故事与故事之间连接的机缘,暗合着剧中人物相遇相识的偶然。王家卫的故事表面上靠独白来连接,其实真正的张力来自两个以上的故事、段落或人物之间的对比、类比而产生的冲突。割裂与重组是王家卫观照世界的方式和角度,是在对传统的价值观念、审美方式、镜像语言的彻底颠覆、消解后的重新建构。割裂其实是对事件真相的解剖、还原及呈现,它将对因果的连缀、解释权交给了观众,使观众不是被动的接受导演对生存体会的感慨,而是在导演的引领下去主动完成意义的组合。
王家卫电影在叙事结构上虽然常常是断裂的,但这并不影响结构的完整性,因为在断裂中处处是因段落间对比而来的冲突张力。在《重庆森林》里是两个不同个性的警察的感情生活的对比:一个多情缠绵,在被女友甩掉后,遇到一个冷漠的女杀手;另一个散漫无心,却被女店员暗恋。在人物不同的性格、情感遭遇的对比中,有得失的荒谬,也有对人生的感叹。
三、对无常人生的主题表达
无常人生,落寞情怀。王家卫的影片主题讲述的基本是一种感情的拒绝与被拒,逃避以及错位或错失的爱,各式单向情感的流动似乎是唯一的情感可能。人的情感不是双向投射,而是单向出发的,是爱的错位与循环,王家卫诉说着一种双方无法沟通和无法交流的寂寞失意。细细品味起来是一种苦涩,一种渴望与人沟通而不得的失落,建构着现代都市中个体微观的内心世界。
情爱是王家卫故事的载体,对于王家卫所要展示的社会,情爱是表象的,却也是片中人物生活的重要内容。在人类社会中,情感是人生的依托,越是隔离的世界,越需要温情的存在,这种渴望越强烈,越容易失落。在影片中,王家卫一方面展示的是人际的疏离和关系的隔阂,个性的偏执和无法沟通,另一方面又指出人群之中孤寂的普遍存在和单恋的必然,人与人这样的孤单,在人潮之中,相知相爱却很难,这种后工业文明下的绝望,在戏谑语调下的表象主题中,透露出现代人的深沉悲哀。(郭小橹:《王家卫:作者电影与电影作者》,载《电影艺术》1997年4期,45页)
四、被赋予含义的时间、空间
王家卫电影所显现的时空特质是个人的,焦虑的,在碎片般的时间和自闭似的空间中,时光的流逝和高度文明下的寂寞是无法逃避的。
在王家卫的每部片子里,不期然地经常会遇到关于时间的细节和段落,人都生活在时间里,对时间的感受却不一样,而王家卫电影中的人物对时间的感受异常强烈。重新定义的计时方式(如57小时,4600秒,155个星期)和被特别注意的一个小时(1960年4月16日下午3点前的一分钟,5月一日等)都包含着王家卫对时间的道德意识和对处境的反省态度。
“渴望沟通的哑巴”是王家卫对都市人际关系的一种绝妙的隐喻,也是都市人情感交流失语的表现。对精确数字的青睐也是都市人顾影自怜的一种真实的写照,时间凝缩为一瞬间。这些独特情感表达方式无形中将个体的感受进行了颇戏剧化的放大,这是在人口和商品急剧膨胀而个体情感体验逐渐被忽略的都市人中所产生的特有感受。(《电影讲稿》,徐葆耕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73-174页)
五、独白的表意作用
王家卫影片中的人物依靠自言自语、自娱自乐来排遣孤独和苦闷,传达出的是一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是于繁华喧嚣的人群中切身体验到的孤独。王家卫的人物活跃在拥挤不堪、狭窄、闭塞的空间中,在拥挤的人群中感受着孤独,在情感的簇拥中体会着情感的失落,一种无处逃逸的无助在前景中被夸张放大。大量人物内心独白的加入可能和王家卫习惯于大明星的零碎档期有关,加上不断在拍摄中修改剧本,所以王家卫的电影里,明星愈多,完成后的旁白数量也愈多,这一点可以说明为何他的电影往往在结构上是由许多小段落所组成的不同故事,却也证明王家卫创作力的丰富。
《重庆森林》中很多人物的语看似是有对象的,实际上很多语言都是独白,这时候人物的寂寞失落与假装的坚强表露无遗,就像独白中说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更有甚者,主人公为了排解孤独,把毛巾、香皂、衬衣等物品作为说话的对象,但是那些话却明明是说给他自己的。语言在这里好像没有什么目的,也不具有什么连贯性,只是表达出人物非同寻常的倾诉欲,或者又让人感觉到像是一种暗示,表达出的却是人物的欲望想象和刻骨伤痛。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当前中国电影产业的民族化策略与突围”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E088)]
(责任编辑:刘斯奇)
一、MTV式的影像风格
王家卫的影片呈现出一种MTV式的影像风格,《重庆森林》中画面以蓝色为基调,人物面部和身影模模糊糊,画面中处处是大块大块的冷色,观众首先感受到一种阴暗、压抑的气氛。在镜头运动和剪辑节奏上,也是以情绪为中心,营造一种匆忙、紧张、人来人往的气氛和都市环境。在场面调度上,人物和摄影机几乎同时在快速运动,多选择具有纵深感的场景,与急促鲜明的音乐同步快速剪辑,构图不断变化,使得画面的流动感加强。拍摄基本使用广角镜头,整个画面的构图一反常规,近景被夸张变形,画面景深被拉大,人物和空间环境都呈现出一种变异性。影片在摄影速度上别出心裁,升格拍摄造成的慢速效果,抽格拍摄产生的跳跃感,使画面的滞留与节奏的紧张形成一种情绪的对立。
在这种影像风格中具体的空间、真实的时间和人物形象被虚化了,这种影像不是在表达一个常规电影的故事、场景、事件和人物,而是一种迷乱紧张、匆匆忙忙的情绪,从这种意义上说,这的确是一种MTV式的影像风格,是音乐化的影像,影像化的音乐。(陈墨:《香港导演王家卫生命的呢喃——王家卫电影阅读阐释》,载《当代电影》2001年3期,23页)
二、拼贴式的叙事方式
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在叙事结构上呈断裂状态,多个故事由或强或弱的纽带连接在一起,故事与故事之间连接的机缘,暗合着剧中人物相遇相识的偶然。王家卫的故事表面上靠独白来连接,其实真正的张力来自两个以上的故事、段落或人物之间的对比、类比而产生的冲突。割裂与重组是王家卫观照世界的方式和角度,是在对传统的价值观念、审美方式、镜像语言的彻底颠覆、消解后的重新建构。割裂其实是对事件真相的解剖、还原及呈现,它将对因果的连缀、解释权交给了观众,使观众不是被动的接受导演对生存体会的感慨,而是在导演的引领下去主动完成意义的组合。
王家卫电影在叙事结构上虽然常常是断裂的,但这并不影响结构的完整性,因为在断裂中处处是因段落间对比而来的冲突张力。在《重庆森林》里是两个不同个性的警察的感情生活的对比:一个多情缠绵,在被女友甩掉后,遇到一个冷漠的女杀手;另一个散漫无心,却被女店员暗恋。在人物不同的性格、情感遭遇的对比中,有得失的荒谬,也有对人生的感叹。
三、对无常人生的主题表达
无常人生,落寞情怀。王家卫的影片主题讲述的基本是一种感情的拒绝与被拒,逃避以及错位或错失的爱,各式单向情感的流动似乎是唯一的情感可能。人的情感不是双向投射,而是单向出发的,是爱的错位与循环,王家卫诉说着一种双方无法沟通和无法交流的寂寞失意。细细品味起来是一种苦涩,一种渴望与人沟通而不得的失落,建构着现代都市中个体微观的内心世界。
情爱是王家卫故事的载体,对于王家卫所要展示的社会,情爱是表象的,却也是片中人物生活的重要内容。在人类社会中,情感是人生的依托,越是隔离的世界,越需要温情的存在,这种渴望越强烈,越容易失落。在影片中,王家卫一方面展示的是人际的疏离和关系的隔阂,个性的偏执和无法沟通,另一方面又指出人群之中孤寂的普遍存在和单恋的必然,人与人这样的孤单,在人潮之中,相知相爱却很难,这种后工业文明下的绝望,在戏谑语调下的表象主题中,透露出现代人的深沉悲哀。(郭小橹:《王家卫:作者电影与电影作者》,载《电影艺术》1997年4期,45页)
四、被赋予含义的时间、空间
王家卫电影所显现的时空特质是个人的,焦虑的,在碎片般的时间和自闭似的空间中,时光的流逝和高度文明下的寂寞是无法逃避的。
在王家卫的每部片子里,不期然地经常会遇到关于时间的细节和段落,人都生活在时间里,对时间的感受却不一样,而王家卫电影中的人物对时间的感受异常强烈。重新定义的计时方式(如57小时,4600秒,155个星期)和被特别注意的一个小时(1960年4月16日下午3点前的一分钟,5月一日等)都包含着王家卫对时间的道德意识和对处境的反省态度。
“渴望沟通的哑巴”是王家卫对都市人际关系的一种绝妙的隐喻,也是都市人情感交流失语的表现。对精确数字的青睐也是都市人顾影自怜的一种真实的写照,时间凝缩为一瞬间。这些独特情感表达方式无形中将个体的感受进行了颇戏剧化的放大,这是在人口和商品急剧膨胀而个体情感体验逐渐被忽略的都市人中所产生的特有感受。(《电影讲稿》,徐葆耕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73-174页)
五、独白的表意作用
王家卫影片中的人物依靠自言自语、自娱自乐来排遣孤独和苦闷,传达出的是一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是于繁华喧嚣的人群中切身体验到的孤独。王家卫的人物活跃在拥挤不堪、狭窄、闭塞的空间中,在拥挤的人群中感受着孤独,在情感的簇拥中体会着情感的失落,一种无处逃逸的无助在前景中被夸张放大。大量人物内心独白的加入可能和王家卫习惯于大明星的零碎档期有关,加上不断在拍摄中修改剧本,所以王家卫的电影里,明星愈多,完成后的旁白数量也愈多,这一点可以说明为何他的电影往往在结构上是由许多小段落所组成的不同故事,却也证明王家卫创作力的丰富。
《重庆森林》中很多人物的语看似是有对象的,实际上很多语言都是独白,这时候人物的寂寞失落与假装的坚强表露无遗,就像独白中说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更有甚者,主人公为了排解孤独,把毛巾、香皂、衬衣等物品作为说话的对象,但是那些话却明明是说给他自己的。语言在这里好像没有什么目的,也不具有什么连贯性,只是表达出人物非同寻常的倾诉欲,或者又让人感觉到像是一种暗示,表达出的却是人物的欲望想象和刻骨伤痛。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当前中国电影产业的民族化策略与突围”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E088)]
(责任编辑:刘斯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