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结构性转变,电影导演已不仅局限在电影业内部,出现了一种跨界整合的潮流,越来越多的非职业导演开始加入到电影创作中。在2014年暑期档上映的国产电影中,“跨界拍电影” 成为一个重要的电影现象。韩寒的《后会无期》、郭敬明的《小时代3:刺金时代》和肖央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三部影片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备受瞩目。这三部国产热门影片的导演都非科班出生,郭敬明、韩寒是由作家转行成了导演,肖央则是因为微电影《老男孩》在网络上热播从一名广告导演一跃成为了电影导演。
跨界,指的是导演本身的角色构成,即由作家、演员、歌星跨界拍电影。本文将对跨界导演的电影创作策略进行分析。
一、粉丝电影:新媒体营销
作为新一代的跨界电影导演。在娱乐产业的背景下,他们拥有强大的受众粉丝群和不可估量的票房号召力,在某种意义上,跨界导演的成功可归功于当下的粉丝经济时代。
韩寒的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自上映后20天票房成功冲破6亿大关,几乎占据了2014暑期档电影的半壁江山。《后会无期》从开拍之后,微博上的热门话题总少不了它的身影。导演韩寒利用自己的个人品牌效应在微博上进行轮番的宣传攻势,无论是电影选角、片场纪实还是女儿小野都成了韩寒制造话题、传播宣传的渠道。个人的影响力和微博这类社交媒体的完美结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粉丝群体,他们也正是电影票房成功的关键。
《小时代3刺金时代》改编自郭敬明的小说《小时代》。“写而优则导”,由作家转型导演最大的优势在于将小说所积累的粉丝转为电影票房。选用当红偶像杨幂、郭采洁等人担任主演 ,偶像明星能够带来名气和影响力,人气在电影市场上就能转变成粉丝票房。
作为由互联网衍生出来的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上映四天票房突破一亿,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来自于2010年微电影《老男孩》在网络上的走红。作为“草根明星”的筷子兄弟 ,正是利用了他们的草根优势,讲述80后的记忆“青春与梦想”,因短片本身的感染力和大众性引起了青年观众强烈的心理共鸣,积累了大量粉丝。这批粉丝群体有效的转化为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粉丝拥护者,再加上网络媒介的有力推动,作为“粉丝电影”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可以说正是迎合了当下的市场规律。
在新媒介环境下,一个电影的成功越来越重视营销的价值,对于小成本的“粉丝电影”尤为重要。可以说,营销得当不一定能保证票房,但是没有营销便意味着风险。跨界导演也纷纷开始利用多种营销手段来取得票房的更好回报。韩寒鉴于个人在新媒体上的号召力和话题性,影片中经典台词的广泛传播。《小时代》的成功则利用了大数据分析对观众群进行精准定位,深入洞察目标消费群的心理偏好与行为,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准营销。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则利用视频网站的资源和优势进行网络宣传造势,其预告片《小苹果》的MV在网络上更是获得了一亿多次的播放量,这种病毒式营销使得《老男孩之猛龙过江》获得了基本的票房保证。
二、类型化的创作主题:青春与爱情
从2013年开始,年产量急剧增长30%的中国电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电影生产国。在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衡量电影成功与否的关键已逐渐被“票房”所取代,电影已经从“文化产品”变成了一种“大众速食产品”。近年来,众多跨界导演的创作普遍有着个性化的自我表达,形成了类型化的探索。
这种类型化的电影创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内容的同质化。在九把刀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获得良好口碑后,小清新、小文艺的青春主题电影在内地风靡一时。赵薇和郭敬明等一些导演也开始“致青春”。 通常的国产大片多以武侠、战争、灾难为基本类型,而韩寒、郭敬明、肖央为代表的一批跨界导演的作品则更倾向于表现青春、爱情的主题。之所以选择拍摄青春文艺的类型片,一方面出于导演个人的喜好;另一方面也考虑到成本控制和市场受众的接受。与《小时代》表现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青春不同,韩寒的《后会无期》充斥着韩式幽默的文艺范儿,散发着忧伤迷茫的青春气息。
在创作层面上的类型化更多的表现为各种类型的杂糅,最为典型的是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除了延续微电影《老男孩》“音乐、青春、梦想”的主题,肖央借用了很多我们常见的电影故事桥段,把黑帮、武打、功夫、爱情、选秀等各种类型片元素穿插在一起,讲述了一个有关梦想的故事。然而,这种混搭却让观众无法感受到导演最想表达的东西,最后却成了无法驾驭的“怪搭”风格。在电影叙事结构上,跨界导演的创作多由“分段讲故事”构成。《后会无期》的叙事风格是一种网络时代的碎片化表达,它由一个个小桥段拼凑而成,叙事略显松散,韩寒正是用他独特的语言风格,一个个充满人生哲理的幽默段子组成了这部黑色幽默的公路电影。《后会无期》融入了不同以往的创意与手法,如经典的段子台词、主题曲的介入、老歌的翻唱等,这些都是国产电影中类型化探索的崭新元素。
结语
中国电影经历了10年产业化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了一种新人辈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如今,中国电影的零门槛让更多公众人物、网络红人纷纷转行做了导演。新生代的跨界导演更关注年轻人所思、所想,注重电影的个性化风格表达。
虽然现在一些跨界导演已经在商业市场上取得了成功,他们的作品反映现实、适应市场,却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导演的创作水平有限、电影技巧的运用不够成熟、叙事能力和角色塑造不完善、价值观模糊不清等。比起市场票房,跨界导演应该更加重视电影自身的艺术性,不能一味的迎合市场,在提升专业能力和艺术水平上下功夫。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跨界导演会对中国电影产生极大的冲击,他们的电影创作也有可能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
跨界,指的是导演本身的角色构成,即由作家、演员、歌星跨界拍电影。本文将对跨界导演的电影创作策略进行分析。
一、粉丝电影:新媒体营销
作为新一代的跨界电影导演。在娱乐产业的背景下,他们拥有强大的受众粉丝群和不可估量的票房号召力,在某种意义上,跨界导演的成功可归功于当下的粉丝经济时代。
韩寒的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自上映后20天票房成功冲破6亿大关,几乎占据了2014暑期档电影的半壁江山。《后会无期》从开拍之后,微博上的热门话题总少不了它的身影。导演韩寒利用自己的个人品牌效应在微博上进行轮番的宣传攻势,无论是电影选角、片场纪实还是女儿小野都成了韩寒制造话题、传播宣传的渠道。个人的影响力和微博这类社交媒体的完美结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粉丝群体,他们也正是电影票房成功的关键。
《小时代3刺金时代》改编自郭敬明的小说《小时代》。“写而优则导”,由作家转型导演最大的优势在于将小说所积累的粉丝转为电影票房。选用当红偶像杨幂、郭采洁等人担任主演 ,偶像明星能够带来名气和影响力,人气在电影市场上就能转变成粉丝票房。
作为由互联网衍生出来的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上映四天票房突破一亿,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来自于2010年微电影《老男孩》在网络上的走红。作为“草根明星”的筷子兄弟 ,正是利用了他们的草根优势,讲述80后的记忆“青春与梦想”,因短片本身的感染力和大众性引起了青年观众强烈的心理共鸣,积累了大量粉丝。这批粉丝群体有效的转化为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粉丝拥护者,再加上网络媒介的有力推动,作为“粉丝电影”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可以说正是迎合了当下的市场规律。
在新媒介环境下,一个电影的成功越来越重视营销的价值,对于小成本的“粉丝电影”尤为重要。可以说,营销得当不一定能保证票房,但是没有营销便意味着风险。跨界导演也纷纷开始利用多种营销手段来取得票房的更好回报。韩寒鉴于个人在新媒体上的号召力和话题性,影片中经典台词的广泛传播。《小时代》的成功则利用了大数据分析对观众群进行精准定位,深入洞察目标消费群的心理偏好与行为,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准营销。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则利用视频网站的资源和优势进行网络宣传造势,其预告片《小苹果》的MV在网络上更是获得了一亿多次的播放量,这种病毒式营销使得《老男孩之猛龙过江》获得了基本的票房保证。
二、类型化的创作主题:青春与爱情
从2013年开始,年产量急剧增长30%的中国电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电影生产国。在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衡量电影成功与否的关键已逐渐被“票房”所取代,电影已经从“文化产品”变成了一种“大众速食产品”。近年来,众多跨界导演的创作普遍有着个性化的自我表达,形成了类型化的探索。
这种类型化的电影创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内容的同质化。在九把刀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获得良好口碑后,小清新、小文艺的青春主题电影在内地风靡一时。赵薇和郭敬明等一些导演也开始“致青春”。 通常的国产大片多以武侠、战争、灾难为基本类型,而韩寒、郭敬明、肖央为代表的一批跨界导演的作品则更倾向于表现青春、爱情的主题。之所以选择拍摄青春文艺的类型片,一方面出于导演个人的喜好;另一方面也考虑到成本控制和市场受众的接受。与《小时代》表现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青春不同,韩寒的《后会无期》充斥着韩式幽默的文艺范儿,散发着忧伤迷茫的青春气息。
在创作层面上的类型化更多的表现为各种类型的杂糅,最为典型的是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除了延续微电影《老男孩》“音乐、青春、梦想”的主题,肖央借用了很多我们常见的电影故事桥段,把黑帮、武打、功夫、爱情、选秀等各种类型片元素穿插在一起,讲述了一个有关梦想的故事。然而,这种混搭却让观众无法感受到导演最想表达的东西,最后却成了无法驾驭的“怪搭”风格。在电影叙事结构上,跨界导演的创作多由“分段讲故事”构成。《后会无期》的叙事风格是一种网络时代的碎片化表达,它由一个个小桥段拼凑而成,叙事略显松散,韩寒正是用他独特的语言风格,一个个充满人生哲理的幽默段子组成了这部黑色幽默的公路电影。《后会无期》融入了不同以往的创意与手法,如经典的段子台词、主题曲的介入、老歌的翻唱等,这些都是国产电影中类型化探索的崭新元素。
结语
中国电影经历了10年产业化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了一种新人辈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如今,中国电影的零门槛让更多公众人物、网络红人纷纷转行做了导演。新生代的跨界导演更关注年轻人所思、所想,注重电影的个性化风格表达。
虽然现在一些跨界导演已经在商业市场上取得了成功,他们的作品反映现实、适应市场,却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导演的创作水平有限、电影技巧的运用不够成熟、叙事能力和角色塑造不完善、价值观模糊不清等。比起市场票房,跨界导演应该更加重视电影自身的艺术性,不能一味的迎合市场,在提升专业能力和艺术水平上下功夫。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跨界导演会对中国电影产生极大的冲击,他们的电影创作也有可能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