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化学教学模式必须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而做出结构性优化,以做好学科启蒙为基本目标,重点培育学生的学科思维与实践能力,让学科素养水平较低的初中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通过引入全新的高效教学策略,让多数初中学生领略到化学知识的丰富性,掌握多种化学反应的内在规律。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
新课标的化学实验教学目标与素质教育要求的核心是一致的,都是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提升初中生的化学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验教学让初中生真正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总结,这样能够为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发掘生活中的实验教学资源
很多学校教学条件有限,限制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为了尽量减少不利实验条件对化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师应主动发掘生活中的实验教学资源,以减少学校实验资源不足给教学活动带来的影响,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氧气的相关性质”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氧气制取的实验。由于学校的实验条件有限,教师可以寻找一些生活化资源来代替做氧气制取实验的相关实验器材。在做氧气制取的实验时需用到的实验器材主要有试管、导管、酒精灯、水槽和集气瓶等仪器,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蜡烛代替酒精灯,用饮料瓶代替收集氧气的集气瓶,还可以用普通的吸管来代替导管。在用这些生活化资源来代替正规实验器材时,教师要注意避免实验物质对材料的腐蚀,且生活材料要符合实验标准。又如,在教学“酸与碱”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实验让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有进一步的了解。由于学生已经对酸和碱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醋是酸性物质,而石灰石溶液是碱性物质。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准备一杯醋溶液和一杯石灰石溶液,然后让学生将两片来自同一朵花的不同花瓣中的一片放入醋溶液中,另一片放入石灰石溶液中,然后观察两片花瓣的颜色变化。接着,教师让学生结合当天学过的内容来解释这种现象,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化学。教师不仅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来开展实验教学,还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讲解生活中人们灭火的方式,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更深的认识;还可以鼓励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如在指导学生做完净水实验后,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水的净化原理,思考日常生活中的自来水在处理后能否达到饮用标准,而我们又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手段与方式来对家庭用水进行净化处理。
二、巧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材中关于实验部分的内容有了比较大的改变,除了数量增多之外,相应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也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尤其是在保证化学实验严谨性的同时,实验展示的趣味性也比较强。虽然这种改变更适宜开展趣味实验教学,但是如果在相应教学过程中没有使用恰当的教学与指导模式,一味地侧重知识灌输或讲解,那么必然会对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带来不利影响,进而也会影响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趣味实验期间也要注意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创新运用多媒体技术、微课等一些更加有效的教学与指导方法。
例如,在学习“氧气制取”部分知识期间,针对相应化学实验的操作可以直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氧气制取的具体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保证可以借助这种直观性更强的趣味实验导入方式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与有效性;在学习“氢气燃烧”部分知识期间,同样可以利用媒体设备为他们播放氢气燃烧的视频资料,使他们可以在直观地观察到视频画面中氢气燃烧所呈现出的蓝色火焰,或者氯气和氢气混合气体于强光照射作用下出现爆炸的生动画面时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官刺激,这样更容易激发他们本身的求知欲,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此外,针对那些难度比较大的教学知识,或者无法现场演示的实验内容也都可以借助这种视频课件的呈现方式帮助他们深刻理解所学化学实验知识。
三、巧引合作實验,培养实验素养
合作实验是激励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组建几个实验小组,共同开展化学实验探究。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有效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另外,在小组合作实验探究中,学生可以按照各个实验环节,结合自己小组的优势,选择探索研究的方向。这能充分发挥各个组员的优点,优化实验的效果,还可以为他们树立信心。在合作实验中,学生们可以及时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充分交流和讨论,从而促进思维创新,逐渐提高实验技能。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溶液”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配制15%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激励学生加强小组合作,以此来促进学生掌握好“溶液”的配制相关知识。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讨论,确定配制溶液的实验方法,选择所需要的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等实验仪器;接着,在开展合作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深入学生之中,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为他们适当提出一些配制意见,引导他们注意把握实验事项,指引他们顺利开展实验。最后,当学生完成实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对各个小组的实验成果和表现做出客观的点评,指出一些实验的不足,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实验学习模式。在此,教师指引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实验,有力地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促进了学生实验素养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是培养学生良好化学学习习惯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以培养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实验精神。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参考文献:
[1]黎芳芳.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与实施框架[J].读写算,2020(06):7+87.
[2]刘克慧,冯璐.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浅析[J].新课程(中),2019(07):72.
[3]刘喜庆.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100.
★ 本论文属于腾冲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编号:Tc1451yb14)成果之一。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
新课标的化学实验教学目标与素质教育要求的核心是一致的,都是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提升初中生的化学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验教学让初中生真正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总结,这样能够为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发掘生活中的实验教学资源
很多学校教学条件有限,限制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为了尽量减少不利实验条件对化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师应主动发掘生活中的实验教学资源,以减少学校实验资源不足给教学活动带来的影响,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氧气的相关性质”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氧气制取的实验。由于学校的实验条件有限,教师可以寻找一些生活化资源来代替做氧气制取实验的相关实验器材。在做氧气制取的实验时需用到的实验器材主要有试管、导管、酒精灯、水槽和集气瓶等仪器,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蜡烛代替酒精灯,用饮料瓶代替收集氧气的集气瓶,还可以用普通的吸管来代替导管。在用这些生活化资源来代替正规实验器材时,教师要注意避免实验物质对材料的腐蚀,且生活材料要符合实验标准。又如,在教学“酸与碱”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实验让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有进一步的了解。由于学生已经对酸和碱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醋是酸性物质,而石灰石溶液是碱性物质。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准备一杯醋溶液和一杯石灰石溶液,然后让学生将两片来自同一朵花的不同花瓣中的一片放入醋溶液中,另一片放入石灰石溶液中,然后观察两片花瓣的颜色变化。接着,教师让学生结合当天学过的内容来解释这种现象,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化学。教师不仅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来开展实验教学,还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讲解生活中人们灭火的方式,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更深的认识;还可以鼓励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如在指导学生做完净水实验后,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水的净化原理,思考日常生活中的自来水在处理后能否达到饮用标准,而我们又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手段与方式来对家庭用水进行净化处理。
二、巧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材中关于实验部分的内容有了比较大的改变,除了数量增多之外,相应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也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尤其是在保证化学实验严谨性的同时,实验展示的趣味性也比较强。虽然这种改变更适宜开展趣味实验教学,但是如果在相应教学过程中没有使用恰当的教学与指导模式,一味地侧重知识灌输或讲解,那么必然会对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带来不利影响,进而也会影响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趣味实验期间也要注意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创新运用多媒体技术、微课等一些更加有效的教学与指导方法。
例如,在学习“氧气制取”部分知识期间,针对相应化学实验的操作可以直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氧气制取的具体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保证可以借助这种直观性更强的趣味实验导入方式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与有效性;在学习“氢气燃烧”部分知识期间,同样可以利用媒体设备为他们播放氢气燃烧的视频资料,使他们可以在直观地观察到视频画面中氢气燃烧所呈现出的蓝色火焰,或者氯气和氢气混合气体于强光照射作用下出现爆炸的生动画面时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官刺激,这样更容易激发他们本身的求知欲,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此外,针对那些难度比较大的教学知识,或者无法现场演示的实验内容也都可以借助这种视频课件的呈现方式帮助他们深刻理解所学化学实验知识。
三、巧引合作實验,培养实验素养
合作实验是激励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组建几个实验小组,共同开展化学实验探究。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有效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另外,在小组合作实验探究中,学生可以按照各个实验环节,结合自己小组的优势,选择探索研究的方向。这能充分发挥各个组员的优点,优化实验的效果,还可以为他们树立信心。在合作实验中,学生们可以及时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充分交流和讨论,从而促进思维创新,逐渐提高实验技能。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溶液”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配制15%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激励学生加强小组合作,以此来促进学生掌握好“溶液”的配制相关知识。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讨论,确定配制溶液的实验方法,选择所需要的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等实验仪器;接着,在开展合作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深入学生之中,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为他们适当提出一些配制意见,引导他们注意把握实验事项,指引他们顺利开展实验。最后,当学生完成实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对各个小组的实验成果和表现做出客观的点评,指出一些实验的不足,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实验学习模式。在此,教师指引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实验,有力地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促进了学生实验素养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是培养学生良好化学学习习惯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以培养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实验精神。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参考文献:
[1]黎芳芳.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与实施框架[J].读写算,2020(06):7+87.
[2]刘克慧,冯璐.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浅析[J].新课程(中),2019(07):72.
[3]刘喜庆.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100.
★ 本论文属于腾冲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编号:Tc1451yb14)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