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茅盾的代表作《子夜》以特殊时期的中国为历史背景,阐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生在旧上海的政治和经济斗争,对了解和研究中国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夹击”下的艰难求生发展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审美的视角关照主人公吴荪甫在这场尖锐的斗争中的悲剧命运,探索在他身上所表现出的社会悲剧与正义观念、个人悲剧与生命力感。
关键词:茅盾;《子夜》;吴荪甫;悲剧美
茅盾的小说创作灵感来自社会现实和生活,时代性很强。他的代表作《子夜》,原名《夕阳》,是“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长篇小说之一,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小说创作的里程碑。作品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以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斗争为主线,深刻、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赵伯韬依仗帝国主义做后台,处处与吴荪甫作对,各地军阀混战、农村破产、工人罢工,尽管吴荪甫竭尽全力抗争,拼命挣扎,最后还是改变不了彻底失败的命运。揭示了在帝国主义的剥削、压迫、侵略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和悲剧结局。
悲剧,比喻悲惨不幸的遭遇,它是一种灾难性的结局。产生悲剧的最基本原因就是悲剧人物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矛盾,而这个矛盾得不到应有的解决。我们往往从悲剧中不止看到了悲剧人物的灾难,更多的是被他们不畏艰难,坚定信念,与命運做斗争的精神所折服,这种抗争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和顽强的生命力,就是我们所认为的悲剧美所在。
人类在面对恐惧的时候,其精神的尊严和高贵产生了悲剧美。当某个人发生不幸时,往往会引起他人对其怜悯之情和他自身的恐惧,但恐惧是不会产生美的,恐惧往往会激发人们直面它时的精神力量,这种不屈和反抗的态度正是悲剧之所以美的原因,它直接将最宝贵的尊严和高贵精神表露无遗。而我们在怜悯他人的同时,会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感受到他人为对抗命运展现出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和其超人的毅力,并为之折服。悲中含有一份壮烈、一份惊喜和一份升华。人们在欣赏悲剧时,会被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和其超人的毅力感动并进入到崇高壮美的境界。
吴荪甫在小说中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在发展民族工业的时候,被帝国主义及其在华的买办资本家所不容,又不能团结依靠工农群众的力量,反而压榨他们迫使他们反抗。所以,纵使他一腔热血、见多识广、有理想、有信念、有胆量、有能力,但他终究无法成功。吴荪甫失败的悲剧是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他的个人因素所造成的。虽然吴荪甫失败的悲剧是必然的,但他身上具有的正义观念和生命力感又是他悲剧的美学价值所在。
社会悲剧与正义观念。吴荪甫的悲剧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时中国社会所处的环境对民族工业的发展相当不利,处处牵制和压抑,让吴荪甫一腔热血无处挥洒,一身才华无处施展。带有历史合理性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正是吴荪甫悲剧的社会内容。农民的反抗,工人的反对,青年知识分子的不理解,政府的压榨,帝国主义及其在华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吴荪甫被困在重重包围中不得脱身,最终以破产告终。
吴荪甫虽然在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失败了,但他对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赵伯韬、对封建地主的反抗,充分体现出他的正义观念,能给人以壮美的感受。茅盾在塑造吴荪甫悲剧形象的时候,真实地描绘了他身上的一些美的品格,给予了肯定性的评价。
吴荪甫游历过欧美,接受过欧美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刷和洗礼,所以,在他看来,以父亲和舅父为代表的封建思想是不可取的,对帝国主义在中国办工业的态度是对立的,他反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经济侵略。
吴荪甫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反抗是正义的,也能给人以美的体验。他反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要求发展民族经济的意愿和决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因而在道德上具有正义性,在当时社会背景下造成了吴荪甫的悲剧才具有一种用阶级概念无法排斥的美感。
个人悲剧与生命力感。吴荪甫的最终失败与其自身的立场和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保持了一定的联系,又与帝国主义保持着暧昧,所以,他们依靠着上述两种力量,并不能更不愿意完全将这两种势力推翻。吴荪甫正是有着上述特点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对双桥镇的农民暴动,他愤恨得咬牙切齿,同时,他千方百计地剥削工人;他反对赵,但却也曾和赵一起组织多头公司,用金钱买通内战双方,左右战争胜负;他痛恨帝国主义,但他的厂子最后还是顶给了外国人;他不满投靠帝国主义的政府,但又希望政府镇压农民暴动和工人罢工;他反对国家分裂,但又支持内战。这种政治上的反动最终让其落得破产境地。
吴荪甫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他的事业曾经是有成就的。可是,他最终没能逃过悲剧的下场,但小说中对其人物的刻画并非完全充满贬义,反而还让读者看到了蓬勃的生命力,其生命力感主要表现在其发展民族工业的魄力和极大的热情。
吴荪甫由于个人因素导致了他失败的悲剧,但他所具有的生命力感是有美的一面的。唐云山曾经这样赞赏吴荪甫:“办起事来,荪甫是不知疲倦的。”1“荪甫是铁铸的人儿,办事敏捷而又老辣,我从没有见过他办一件事要花半天工夫!”2他像一头“攫食的狮子”,一下子将八个厂全部收入囊中。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的魄力和热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他身上充满生命力感的一面。
吴荪甫所具有的生命力感使他具有某种崇高的特征,他的悲剧命运带着某种悲剧英雄的色彩,这不仅是读者的纯生理本能反应,而且也有潜在的对传统意识的逆反心理的深刻影响,由于在帝国主义和几千年封建专制的毒化与高压下,我们民族性格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情性”和“奴性”的消极因素。吴荪甫所具有竞争、开拓的命运抗争意识,正是一种对屈从、安于现状的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定势的反动。他用强韧和自由的生命力,对抗长期被封建教化而行成的民族的自卑和消极。从吴荪甫的个人悲剧激起的生命力感的角度去探讨其悲剧美,使我们得到一种新的理解,一种更深层的美学感受。
注释
1 茅盾.子夜[M].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33:94.
2 茅盾.子夜[M].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33:98.
(作者单位:武警警官学院)
关键词:茅盾;《子夜》;吴荪甫;悲剧美
茅盾的小说创作灵感来自社会现实和生活,时代性很强。他的代表作《子夜》,原名《夕阳》,是“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长篇小说之一,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篇小说创作的里程碑。作品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以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斗争为主线,深刻、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赵伯韬依仗帝国主义做后台,处处与吴荪甫作对,各地军阀混战、农村破产、工人罢工,尽管吴荪甫竭尽全力抗争,拼命挣扎,最后还是改变不了彻底失败的命运。揭示了在帝国主义的剥削、压迫、侵略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和悲剧结局。
悲剧,比喻悲惨不幸的遭遇,它是一种灾难性的结局。产生悲剧的最基本原因就是悲剧人物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矛盾,而这个矛盾得不到应有的解决。我们往往从悲剧中不止看到了悲剧人物的灾难,更多的是被他们不畏艰难,坚定信念,与命運做斗争的精神所折服,这种抗争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和顽强的生命力,就是我们所认为的悲剧美所在。
人类在面对恐惧的时候,其精神的尊严和高贵产生了悲剧美。当某个人发生不幸时,往往会引起他人对其怜悯之情和他自身的恐惧,但恐惧是不会产生美的,恐惧往往会激发人们直面它时的精神力量,这种不屈和反抗的态度正是悲剧之所以美的原因,它直接将最宝贵的尊严和高贵精神表露无遗。而我们在怜悯他人的同时,会仿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感受到他人为对抗命运展现出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和其超人的毅力,并为之折服。悲中含有一份壮烈、一份惊喜和一份升华。人们在欣赏悲剧时,会被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和其超人的毅力感动并进入到崇高壮美的境界。
吴荪甫在小说中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在发展民族工业的时候,被帝国主义及其在华的买办资本家所不容,又不能团结依靠工农群众的力量,反而压榨他们迫使他们反抗。所以,纵使他一腔热血、见多识广、有理想、有信念、有胆量、有能力,但他终究无法成功。吴荪甫失败的悲剧是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他的个人因素所造成的。虽然吴荪甫失败的悲剧是必然的,但他身上具有的正义观念和生命力感又是他悲剧的美学价值所在。
社会悲剧与正义观念。吴荪甫的悲剧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时中国社会所处的环境对民族工业的发展相当不利,处处牵制和压抑,让吴荪甫一腔热血无处挥洒,一身才华无处施展。带有历史合理性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正是吴荪甫悲剧的社会内容。农民的反抗,工人的反对,青年知识分子的不理解,政府的压榨,帝国主义及其在华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吴荪甫被困在重重包围中不得脱身,最终以破产告终。
吴荪甫虽然在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失败了,但他对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赵伯韬、对封建地主的反抗,充分体现出他的正义观念,能给人以壮美的感受。茅盾在塑造吴荪甫悲剧形象的时候,真实地描绘了他身上的一些美的品格,给予了肯定性的评价。
吴荪甫游历过欧美,接受过欧美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刷和洗礼,所以,在他看来,以父亲和舅父为代表的封建思想是不可取的,对帝国主义在中国办工业的态度是对立的,他反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经济侵略。
吴荪甫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反抗是正义的,也能给人以美的体验。他反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要求发展民族经济的意愿和决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因而在道德上具有正义性,在当时社会背景下造成了吴荪甫的悲剧才具有一种用阶级概念无法排斥的美感。
个人悲剧与生命力感。吴荪甫的最终失败与其自身的立场和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保持了一定的联系,又与帝国主义保持着暧昧,所以,他们依靠着上述两种力量,并不能更不愿意完全将这两种势力推翻。吴荪甫正是有着上述特点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对双桥镇的农民暴动,他愤恨得咬牙切齿,同时,他千方百计地剥削工人;他反对赵,但却也曾和赵一起组织多头公司,用金钱买通内战双方,左右战争胜负;他痛恨帝国主义,但他的厂子最后还是顶给了外国人;他不满投靠帝国主义的政府,但又希望政府镇压农民暴动和工人罢工;他反对国家分裂,但又支持内战。这种政治上的反动最终让其落得破产境地。
吴荪甫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他的事业曾经是有成就的。可是,他最终没能逃过悲剧的下场,但小说中对其人物的刻画并非完全充满贬义,反而还让读者看到了蓬勃的生命力,其生命力感主要表现在其发展民族工业的魄力和极大的热情。
吴荪甫由于个人因素导致了他失败的悲剧,但他所具有的生命力感是有美的一面的。唐云山曾经这样赞赏吴荪甫:“办起事来,荪甫是不知疲倦的。”1“荪甫是铁铸的人儿,办事敏捷而又老辣,我从没有见过他办一件事要花半天工夫!”2他像一头“攫食的狮子”,一下子将八个厂全部收入囊中。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的魄力和热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他身上充满生命力感的一面。
吴荪甫所具有的生命力感使他具有某种崇高的特征,他的悲剧命运带着某种悲剧英雄的色彩,这不仅是读者的纯生理本能反应,而且也有潜在的对传统意识的逆反心理的深刻影响,由于在帝国主义和几千年封建专制的毒化与高压下,我们民族性格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情性”和“奴性”的消极因素。吴荪甫所具有竞争、开拓的命运抗争意识,正是一种对屈从、安于现状的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定势的反动。他用强韧和自由的生命力,对抗长期被封建教化而行成的民族的自卑和消极。从吴荪甫的个人悲剧激起的生命力感的角度去探讨其悲剧美,使我们得到一种新的理解,一种更深层的美学感受。
注释
1 茅盾.子夜[M].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33:94.
2 茅盾.子夜[M].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33:98.
(作者单位:武警警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