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应用科学,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同时也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世纪,在我们将生物知识或者生物常识普及给每一位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让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愉快,让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体验生活,体验成功的历程呢?在早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探索过多媒体技术在生物课堂中的利与弊,本文也不再赘述,本文将从如何合理、巧妙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整合各种信息资源为生物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方面论述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教学 有效性
当改革成就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已先于时代的脚步不断深入探索、优化、总结再改革,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被大量地应用于学科教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不少成功的体验。在生物教学中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为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等各种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主观能动性,又可以让生物知识的呈现方式更加形象、生动、逼真,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变得轻松愉快,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调配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一名生物教学教研人员,我们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为生物新课程改革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让信息技术“物有所值”。接下来就信息技术在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的作用谈谈几点看法:
一、在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程改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育改革不仅是教育技术的创新改革,更是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的一场变革。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师应更多地考虑学生该“如何学”,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应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广大便利的、有趣的课程资源,比如我们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转录、翻译的过程,让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去思考DNA的信息如何传递给mRNA,
核糖体又是如何识别mRNA上的信息并且翻译成肽链。这样在多媒体动画的播放过程中,学生就不仅是在看动画,更有思想上斗争,这样学生就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了。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的备课合理性、有效性
备好一堂课是教学过程能够顺利、有效进行的基本前提,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的传播为各个学科老师的备课提供极大地便利,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各种信息资料的检索、收集,利用百度文库、百度知道等资源进行问题的探讨和学术交流,课根据我们的需要下载查阅各种课程资源(如:课件,题库等)。我们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进行备课,不仅可以提高备课效率,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拓宽我们的视野,达到自我提升自我学习的目的。
三、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多元化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动,它能引起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学习的一种动力”。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以其图、文、声、像等多种功能刺激学生的感官,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有效地推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创造的学习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接收信息,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精子形成的过程”时,教材上的图片资源是静态的,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只能凭抽象思维去想象,学习效果不是很好。如果在这节课中,我们先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精原细胞如何通过染色体形态、数目的变化来形成精细胞?”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减数分裂的过程”,当视频播放到联会时期,我们可以暂停视屏,将视屏中两两配对的
染色体单独截图出来,让学生能形象地看到什么是四分体,什么是同源染色体;当视频播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我们也可以将视屏中的染色体单独截图,然后给学生演示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一次分裂是可能多种不同类型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这样不仅可以对本节知识的呈现方式更加生动、形象,同时如果我们利用Photoshow软件对染色体标记基因,学生还能够逼真地看到染色体中的基因也在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进行自由组合,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能巩固复习旧知识。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复习课效率
在生物教学中也不乏复习课,可我们在上复习课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感觉一节课的时间太少了,课堂容量太小了,根本就无法按时复习完所学知识。如果在复习课中应用信息技术,这种状况会不会有所改变呢?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我们合理应用,否则可能会事倍功半。
比如在高三生物的复习课中,我们可先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通过多媒体展示到黑板上,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再针对脉络中一些重点知识进行拓展强化,这样不仅学生可以从知识脉络图中对就知识进行回忆和再记忆,还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自主复习,从而有效地提高不同层面学生的复习效率。
五、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学中同样离不开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实践体验到求知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通过实验来突破重点、难点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客观因素的存在并不是每个实验都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这时候信息技术的作用就相当重要了。例如高中生物中探究“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等实验在无法实践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理解生物现象的生成过程,从而为课堂教学服务。
生物教学中紧密地联系教学内容,科学选择、合理适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让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当然生物科学和信息技术都是不断在发展的,这就要求所有的教学教研人员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教研教学素质和信息技术素质,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生物教学中“动起来”。
参考文献:
[1]杜威《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 1913年
[2]高飞《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0年
[3]孟祥云《对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看法》 2010年
[4]许庆《浅析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方法》 2011年
[5]王生清《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体现》 2011年
[6]刘凯春《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2011年
[7]庄志《在生物课上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 2011年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教学 有效性
当改革成就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已先于时代的脚步不断深入探索、优化、总结再改革,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被大量地应用于学科教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不少成功的体验。在生物教学中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为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等各种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主观能动性,又可以让生物知识的呈现方式更加形象、生动、逼真,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变得轻松愉快,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调配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一名生物教学教研人员,我们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为生物新课程改革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让信息技术“物有所值”。接下来就信息技术在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的作用谈谈几点看法:
一、在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程改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育改革不仅是教育技术的创新改革,更是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的一场变革。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师应更多地考虑学生该“如何学”,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应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广大便利的、有趣的课程资源,比如我们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转录、翻译的过程,让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去思考DNA的信息如何传递给mRNA,
核糖体又是如何识别mRNA上的信息并且翻译成肽链。这样在多媒体动画的播放过程中,学生就不仅是在看动画,更有思想上斗争,这样学生就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了。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的备课合理性、有效性
备好一堂课是教学过程能够顺利、有效进行的基本前提,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的传播为各个学科老师的备课提供极大地便利,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各种信息资料的检索、收集,利用百度文库、百度知道等资源进行问题的探讨和学术交流,课根据我们的需要下载查阅各种课程资源(如:课件,题库等)。我们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进行备课,不仅可以提高备课效率,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拓宽我们的视野,达到自我提升自我学习的目的。
三、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多元化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动,它能引起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学习的一种动力”。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以其图、文、声、像等多种功能刺激学生的感官,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有效地推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创造的学习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接收信息,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精子形成的过程”时,教材上的图片资源是静态的,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只能凭抽象思维去想象,学习效果不是很好。如果在这节课中,我们先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精原细胞如何通过染色体形态、数目的变化来形成精细胞?”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减数分裂的过程”,当视频播放到联会时期,我们可以暂停视屏,将视屏中两两配对的
染色体单独截图出来,让学生能形象地看到什么是四分体,什么是同源染色体;当视频播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我们也可以将视屏中的染色体单独截图,然后给学生演示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一次分裂是可能多种不同类型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这样不仅可以对本节知识的呈现方式更加生动、形象,同时如果我们利用Photoshow软件对染色体标记基因,学生还能够逼真地看到染色体中的基因也在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进行自由组合,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能巩固复习旧知识。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复习课效率
在生物教学中也不乏复习课,可我们在上复习课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感觉一节课的时间太少了,课堂容量太小了,根本就无法按时复习完所学知识。如果在复习课中应用信息技术,这种状况会不会有所改变呢?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我们合理应用,否则可能会事倍功半。
比如在高三生物的复习课中,我们可先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通过多媒体展示到黑板上,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再针对脉络中一些重点知识进行拓展强化,这样不仅学生可以从知识脉络图中对就知识进行回忆和再记忆,还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自主复习,从而有效地提高不同层面学生的复习效率。
五、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学中同样离不开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实践体验到求知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通过实验来突破重点、难点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客观因素的存在并不是每个实验都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这时候信息技术的作用就相当重要了。例如高中生物中探究“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等实验在无法实践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理解生物现象的生成过程,从而为课堂教学服务。
生物教学中紧密地联系教学内容,科学选择、合理适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让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当然生物科学和信息技术都是不断在发展的,这就要求所有的教学教研人员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教研教学素质和信息技术素质,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生物教学中“动起来”。
参考文献:
[1]杜威《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 1913年
[2]高飞《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0年
[3]孟祥云《对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看法》 2010年
[4]许庆《浅析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方法》 2011年
[5]王生清《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体现》 2011年
[6]刘凯春《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2011年
[7]庄志《在生物课上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