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作风格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q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介绍了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词作的风格特点。前期词作主要描写了词人少女时期欢快自由的生活,以及少妇时期的相思离别之意,表现了她对自然的热爱、爱情的向往和离别的苦恼;后期词作主要通过家常口语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国破家亡之恨和凄清孤寂之苦。
  关键词: 李清照 两个时期 风格特点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由于封建制度对妇女的歧视,女性作家并不多见。在十分鲜见的女性作家中,宋代词人李清照显得尤为耀眼。李清照出生于济南的一个仕宦家庭,从小就受到文学的熏陶。她是一个天才的词人,她的一生就像一首回肠荡气的词作,前半生风和日丽、无忧无虑,后半生凄风苦雨,孤独艰辛。她一生无儿无女,给后人留下了60余首脍炙人口的词作。
  李清照词作的风格,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活泼、天真,表现了一个青春少女对生活的热爱,一个妙龄女子对未来爱情的向往,一个成熟少妇对丈夫的思恋和眷念。后期词作由于国破家亡,显得悲悯、凄苦、愁惨和孤寂。
  一、前期词作
  1.反映了李清照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
  《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一首惜花之作,生动地表现了她爱花惜春的心情。“雨疏风骤”勾起李清照的一番心事,“浓睡不消残酒”体现了她灵魂空虚、内心寂寞的精神状态。接下去,作者笔锋一转:“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一转笔很有气魄,既使词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又给前两句加深了内涵,使上下文意产生了内在联系。“绿肥红瘦”真实地把经雨洗后绿叶滋润滑嫩,而红花凋零的景象展现了出来。我们从李清照的前期词,可以看出她豪放、开朗、性格活泼,而且才华横溢,有抱负。
  2.用浅俗、清新、明白如话的话语,抒发自己对丈夫的“别愁”。
  《一剪梅》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词的开头“红藕香残”营造的萧疏秋意勾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并含有“青春易逝,人去席冷”之意。“红藕香残玉簟秋”是以客观景物表现秋的到来,“玉簟秋”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竹席凉了来表达秋的到来,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合在一起。因此,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赞赏说:“易安佳名,精秀特绝。”而她“独上兰舟”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而是她遣愁的方法之一。然而,这不过是像“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过去双双泛舟,而今日独自击揖,眼前之景,只能勾起往事,这愁又怎能排遣得了呢?然而,李清照毕竟跟一般女子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自己。寓抽象于形象之中,因而更觉生动具體,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在这夜景里,收到情书无疑是高兴的,但在喜悦的背后,却蕴藏着相思的泪水,这才是真实的感情。
  3.以细腻缠绵的笔调书写离别之苦。
  在中外文学史上,文人描写爱情生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女性作家的李清照也不例外。18岁的李清照与21岁的赵明诚结为伉俪,开始美好的夫妻生活后,但生活中免不了短暂分离,描写夫妻生活的离愁别绪自然进入李清照的词作中。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描写的是在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丈夫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眠,作词数首,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上片寥寥数语,把一个闺中少妇寂寞难熬的愁态描摹了出来。下片写赏菊饮酒的情景,最后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这首词作的点眼之句,展现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情景,表现了她因思念丈夫而显得格外憔悴。
  二、后期词作
  1.以对比的手法抒写故国之思和流亡之痛。
  李清照经历了北宋和南宋政权的更迭,经历了南渡的流亡生活,反映在她的词作上,往往把北宋昔日的繁华和南宋今日的苟安放在一起,表达深切的故国之思和流亡之痛。
  如《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对比,抒写离乱之后,愁苦寂寞的情怀。上片从眼前景物抒写心境。下片从今昔对比中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慨,表达沉痛悲苦的心情。
  2.以凝练的家常口语刻画内心的孤寂心情。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没有生育孩子,后赵明诚病死后,再嫁张汝舟,不久离异,一生无子。到了晚年,李清照孤苦无依,内心充满孤独寂寞的心情,在很多词作中采用通俗晓畅的家常口语表达深深的孤寂冷落之情。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代表词作。词人通过对秋天景物和自己感受的描写,抒发了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表现了孤独寂寞的情怀和心绪不宁的心境。
  3.流离孤苦的生活经使李清照词风迥变,充满了对昔日幸福的怀恋。
  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靖康之乱,使李清照生活发生了巨变,丧夫之痛,游离之苦,使她词风变为凄恻悲枪。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无论在心理情感的刻画上,还是在情绪的变化和把握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词中表现的感情是强烈而真挚的,但词人把无形的愁和有形的小舟联系起来,使愁变成了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这愁也就具有了可感性。因为词人从心理上感到它愁苦压人,也就感到愁有了重量,好像有千斤之重,重到船都载不动了。这个“愁”不是个人之愁,而是千千万万人之愁,是国家之愁和时代之愁。这首词真实地抒写了词人的身世之感,反映了国家的沦亡、家庭的毁灭给词人带来的痛苦。
  总的来说,李清照是特定的生活道路和生活环境孕育出来的绝代才女,她的词作就是她一生的写照。她那缠绵细腻而又豪爽俊朗的笔触、幽怨孤寂而又天真烂漫的情怀,给后世读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她的词作在宋代文学史上乃至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迸射出耀眼的火花。
其他文献
摘要: 反拨作用即指在测试对教与学的影响和反作用,它表现在正、负两个方面,对教与学起着积极的及消极的反馈作用。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对待英语学业考试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反拨作用,充分发挥英语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更好地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学业考试 反拨作用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仅次于高考的一个重要考试,具有毕业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带了八届高三,在八年的高三教学工作中,我对于高三生物复习策略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实践,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一、总体方针  加强集体备课,注重整体作战,我们生物组在高考备考中,认真研究课标、教材、考纲,以及近几年的高考题。坚信只有吃透考纲,才能把握住教学方向。只有吃透《考试说明》和近几年高考试题,才能抓住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才能准确把握高考的考点。学校要求在开学一周内拿出全学期的教学计
摘要: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伴随高等教育的长期高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和具体改革措施作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 完善措施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求以人为本,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表现除了人才的理论知识外,还包括其身体素质及体育精神等。可见高校体育教学在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实
摘要: 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布置作业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技能。因此,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作业形式的设计。  关键词: 小学作业设计 校本理念 教育教学内容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作业布置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练习提高的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