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学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我的初衷是引导学生认识信息并分析信息的特征,了解信息技术。于是,我安排在教室上课。可是,刚走进初一(3)班的教室,我就发现很多学生垂头丧气,小嘴巴不满地嚷嚷着“为什么不去机房”。我笑着反问:“谁说我们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在机房上?”孩子们拿着课表跟我说:“不对!是电脑课!”原来,学校课表上印的是“电脑”二字。
看着诸多质疑不悦的神情,我浅笑着慢慢告诉学生:从课表上“电脑”二字,我获得了一个信息——打印课表的教师并不了解我们这门学科;从同学们的不满情绪里,我也获取了一个信息——大家认定信息技术课就一定要在机房上。我一边说着,一边板书“信息”、“实例”、“信息载体”、“传递的信息”、“信息类别”、“主要特征”,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信息。渐渐地,绝大多数学生都随着我的启发式问答进入学习状态,但仍有一个小姑娘还是极其不满地嘟囔“就应该在机房上课”。嘟囔的声音由小变大,如一道符咒影响了全班的思维,教室猛然间静寂下来……静默之中,我严肃地看了她一眼,提醒她应该认真听讲。结果,她是不再说话了,可她前面的小男孩儿却传了张纸条给她。我截住纸条一看,上面写着“这个老师有点烦”。
在一双双好奇眼睛的注视下,我把这句话坦然地念了出来。在全班的笑声中,我说道:“我刚刚获得的信息是,这位同学对我有意见了。那么,这一信息的载体是什么?”学生们齐声答:“小纸条。”我又接着问:“这一信息的类别是什么?”大家回答:“加工信息!”“它所反映的信息的主要特征呢?”“依附性,共享性!”大家笑着回答。“那么,他为什么选择把自己的信息依附在纸条上共享给同学,而不选择其他载体呢?”我又问。“怕被老师知道!”孩子们大笑着。“嗯,不错!也就是说,传递信息的载体的选择,是要切合一定需要的。”
我此番总结完,看了一眼座次表,认准了这两个孩子的名字,继续说道:“嗯,张犇同学倒是提醒我了,我忘了做自我介绍了。我叫张磊。下一次,张犇同学就不用再写‘这个老师’啦!”教室里原本局促的情绪立刻化解了。学生纷纷指着黑板上我的名字议论,说“犇”和“磊”两个字很类似。等大家稍稍安静下来,我继续说:“刚才大家答了‘依附性’和‘共享性’。其实,这纸条上的信息还有‘时效性’呢!为什么啊?因为我刚刚批评了朱长虹,所以张犇同学不满意了。但是以后,大家都努力学习了,我就谁也不批评了。张犇同学的不满消失了,就不再觉得我烦了。是吧?”张犇使劲儿点点头,朱长虹小脸上的红晕也逐渐消退了,其他学生也收敛了笑容,专注了听讲的神情。于是,我们的课堂继续,再也没有人开小差了……
(作者单位:北京第五十六中学)
看着诸多质疑不悦的神情,我浅笑着慢慢告诉学生:从课表上“电脑”二字,我获得了一个信息——打印课表的教师并不了解我们这门学科;从同学们的不满情绪里,我也获取了一个信息——大家认定信息技术课就一定要在机房上。我一边说着,一边板书“信息”、“实例”、“信息载体”、“传递的信息”、“信息类别”、“主要特征”,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信息。渐渐地,绝大多数学生都随着我的启发式问答进入学习状态,但仍有一个小姑娘还是极其不满地嘟囔“就应该在机房上课”。嘟囔的声音由小变大,如一道符咒影响了全班的思维,教室猛然间静寂下来……静默之中,我严肃地看了她一眼,提醒她应该认真听讲。结果,她是不再说话了,可她前面的小男孩儿却传了张纸条给她。我截住纸条一看,上面写着“这个老师有点烦”。
在一双双好奇眼睛的注视下,我把这句话坦然地念了出来。在全班的笑声中,我说道:“我刚刚获得的信息是,这位同学对我有意见了。那么,这一信息的载体是什么?”学生们齐声答:“小纸条。”我又接着问:“这一信息的类别是什么?”大家回答:“加工信息!”“它所反映的信息的主要特征呢?”“依附性,共享性!”大家笑着回答。“那么,他为什么选择把自己的信息依附在纸条上共享给同学,而不选择其他载体呢?”我又问。“怕被老师知道!”孩子们大笑着。“嗯,不错!也就是说,传递信息的载体的选择,是要切合一定需要的。”
我此番总结完,看了一眼座次表,认准了这两个孩子的名字,继续说道:“嗯,张犇同学倒是提醒我了,我忘了做自我介绍了。我叫张磊。下一次,张犇同学就不用再写‘这个老师’啦!”教室里原本局促的情绪立刻化解了。学生纷纷指着黑板上我的名字议论,说“犇”和“磊”两个字很类似。等大家稍稍安静下来,我继续说:“刚才大家答了‘依附性’和‘共享性’。其实,这纸条上的信息还有‘时效性’呢!为什么啊?因为我刚刚批评了朱长虹,所以张犇同学不满意了。但是以后,大家都努力学习了,我就谁也不批评了。张犇同学的不满消失了,就不再觉得我烦了。是吧?”张犇使劲儿点点头,朱长虹小脸上的红晕也逐渐消退了,其他学生也收敛了笑容,专注了听讲的神情。于是,我们的课堂继续,再也没有人开小差了……
(作者单位:北京第五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