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治史三书》久已成为中文历史学界首屈一指的入门书。作者严耕望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后辗转香港、台湾任教,1970年当选为台湾中研院院士,余英时称他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生前身后,盛誉不衰。
严耕望的主要贡献,是在宋代以前的历史地理和官制两个领域,所著《唐代交通图考》《唐仆尚丞郎表》及《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等书不仅是研究汉唐历史的必备工具书,也建立了扎实可靠的研究典范。这部《治史三书》重在讲述治学门径,堪称“要把金针度与人”的苦口婆心之作。
《治史三书》虽然预设研究中国历史的初学者为读者群,但它除了史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以外,也广泛谈及学者的自我修养和人生智慧,所以这不仅是史学研究的技术手册,也是一本具有普遍价值的学者养成指南书。
他谈到学术研究的一般原则,应当以具体问题为先导,从基本处下功夫,同时也要固守一定的立场,既不拘泥于旁人的论点,也不故意排斥他人学说,只求实际合理,不拘成规。具体方法,则是坚定意志,集中心力,以拙为巧,以慢为快,聚小为大,以深刻精细为基础,致力于组织化和系统化。这些经验之谈都是不限于史学一门的。
又比如,他说要看人人所能看到的书,说人人未说过的话,从别人都熟悉的地方,看到别人看不出的道理。还要建立起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风抢进,否则只能沦为学术新潮的后知后觉,不能自成风气。具体的手段,则在确定重心的基础上,登高望远,联结起若干相关的小问题,而做“面”的研究。
再比如,他说不能为了发表而写作,但却不能因为不求发表而懒于写作。写作是研究工作的最后阶段,而且是最重要最严肃的阶段,不写成文章,根本算不得完成了研究工作,学问也不可能成熟。思想停留在脑中,只能算是见解、看法,不是系统的成熟的知识,只有在写作过程中,才能发现思考的漏洞、缝隙、分歧,也才有弥缝补苴的机会。
这些见解都很平实,也很切中初学者的肯綮。相比于有的入门书动辄开出几十数百部的必读书目,或者讲些类似参禅悟道的话头,严耕望给学者的建议算得上卑之无甚高论,却非常实用。
除了上面这些原则性的要求,《治史三书》也涉及很多细节问题,可以给有志于从事学问者以很大启发。
例如,假如你做的题目别人已经做过了怎么办?千辛万苦找到一个题目,结果发现已经有相关的论著发表,又或者文章写到一半,突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种窘况相信不少做过论文的人都遇到过。《治史三书》给出的建议是:首先应当随时留心学术行情,对学界的重要著作做到心里有数。其次在确定论题的时候,要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的大题目,假如此重要问题已经得到完满解决,那应该已经是相当有名的论著,一定要事先就已经知道;如果这一问题还没有根本性的进展,那么即使已经有了若干研究,只要肯下功夫去做,就能够超越前人,至于其他学者是不是能在枝节问题上对自己有所补正,并不影响大局。
再举一例。经常有人羡慕某位著名学者博闻强记,感叹自己无此天分,例如戴震可以把十三经注疏的白文和注全都背下来。其实古来学者资质驽钝的也大有人在。清代的阎若璩、钱大昕小时候都笨得要命,严耕望甚至说他自己“记忆力之坏,到了不可想象的程度”,也没有豁然开朗、一朝顿悟的经历。他只是靠持之以恒的努力,就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巨大的学术工程。所以他说,记忆力对于学问来说,远不如勤奋来得重要。
严耕望的日常生活非常简单,但他做学问并不废寝忘食。他说,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算起来不过五个小时,关键在于能够持久,从不间断,积累下来就能做出惊人的成绩。按他的话说,学问没有捷径,坚持不懈的笨功夫就是最简捷的捷径。即使学界以外的人,如果每天都能抽出两个小时读书,坚持十年以上,一定有所成就;那些在大学里谋得教职的人,反而未必能保证每天两小时的读书时间,因此学术上能否有成绩,完全可以取决于自己的决心和毅力,不一定要以学术界的名位为前提。
“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这是《治史三书》给学者的最后忠告,但是作者也说,这前六个字容易,后六个字就很不容易做到。1941年,钱穆对严耕望说:“中国人做学问的环境并不好,成名之前,找一碗饭吃都有困难,成名之后,又为多方面拉扯,不能专心学问。”70年过去了,学界的情况毫无改观。学人罹此境遇,究竟该何以自处,严耕望和他的《治史三书》就是最好的回答。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
《治史三书》,严耕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
严耕望的主要贡献,是在宋代以前的历史地理和官制两个领域,所著《唐代交通图考》《唐仆尚丞郎表》及《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等书不仅是研究汉唐历史的必备工具书,也建立了扎实可靠的研究典范。这部《治史三书》重在讲述治学门径,堪称“要把金针度与人”的苦口婆心之作。
《治史三书》虽然预设研究中国历史的初学者为读者群,但它除了史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以外,也广泛谈及学者的自我修养和人生智慧,所以这不仅是史学研究的技术手册,也是一本具有普遍价值的学者养成指南书。
他谈到学术研究的一般原则,应当以具体问题为先导,从基本处下功夫,同时也要固守一定的立场,既不拘泥于旁人的论点,也不故意排斥他人学说,只求实际合理,不拘成规。具体方法,则是坚定意志,集中心力,以拙为巧,以慢为快,聚小为大,以深刻精细为基础,致力于组织化和系统化。这些经验之谈都是不限于史学一门的。
又比如,他说要看人人所能看到的书,说人人未说过的话,从别人都熟悉的地方,看到别人看不出的道理。还要建立起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风抢进,否则只能沦为学术新潮的后知后觉,不能自成风气。具体的手段,则在确定重心的基础上,登高望远,联结起若干相关的小问题,而做“面”的研究。
再比如,他说不能为了发表而写作,但却不能因为不求发表而懒于写作。写作是研究工作的最后阶段,而且是最重要最严肃的阶段,不写成文章,根本算不得完成了研究工作,学问也不可能成熟。思想停留在脑中,只能算是见解、看法,不是系统的成熟的知识,只有在写作过程中,才能发现思考的漏洞、缝隙、分歧,也才有弥缝补苴的机会。
这些见解都很平实,也很切中初学者的肯綮。相比于有的入门书动辄开出几十数百部的必读书目,或者讲些类似参禅悟道的话头,严耕望给学者的建议算得上卑之无甚高论,却非常实用。
除了上面这些原则性的要求,《治史三书》也涉及很多细节问题,可以给有志于从事学问者以很大启发。
例如,假如你做的题目别人已经做过了怎么办?千辛万苦找到一个题目,结果发现已经有相关的论著发表,又或者文章写到一半,突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种窘况相信不少做过论文的人都遇到过。《治史三书》给出的建议是:首先应当随时留心学术行情,对学界的重要著作做到心里有数。其次在确定论题的时候,要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的大题目,假如此重要问题已经得到完满解决,那应该已经是相当有名的论著,一定要事先就已经知道;如果这一问题还没有根本性的进展,那么即使已经有了若干研究,只要肯下功夫去做,就能够超越前人,至于其他学者是不是能在枝节问题上对自己有所补正,并不影响大局。
再举一例。经常有人羡慕某位著名学者博闻强记,感叹自己无此天分,例如戴震可以把十三经注疏的白文和注全都背下来。其实古来学者资质驽钝的也大有人在。清代的阎若璩、钱大昕小时候都笨得要命,严耕望甚至说他自己“记忆力之坏,到了不可想象的程度”,也没有豁然开朗、一朝顿悟的经历。他只是靠持之以恒的努力,就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巨大的学术工程。所以他说,记忆力对于学问来说,远不如勤奋来得重要。
严耕望的日常生活非常简单,但他做学问并不废寝忘食。他说,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算起来不过五个小时,关键在于能够持久,从不间断,积累下来就能做出惊人的成绩。按他的话说,学问没有捷径,坚持不懈的笨功夫就是最简捷的捷径。即使学界以外的人,如果每天都能抽出两个小时读书,坚持十年以上,一定有所成就;那些在大学里谋得教职的人,反而未必能保证每天两小时的读书时间,因此学术上能否有成绩,完全可以取决于自己的决心和毅力,不一定要以学术界的名位为前提。
“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这是《治史三书》给学者的最后忠告,但是作者也说,这前六个字容易,后六个字就很不容易做到。1941年,钱穆对严耕望说:“中国人做学问的环境并不好,成名之前,找一碗饭吃都有困难,成名之后,又为多方面拉扯,不能专心学问。”70年过去了,学界的情况毫无改观。学人罹此境遇,究竟该何以自处,严耕望和他的《治史三书》就是最好的回答。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
《治史三书》,严耕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