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病人呼吸道的护理探讨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慢性反复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严重的痰液阻塞等都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特点。它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反复发作,造成气体排出受阻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组肺疾病。针对该类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有效排痰,保持其呼吸道畅通。下面就对本院成功护理的一例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案例进行探讨。
  一、案例病情:患者男69岁,气喘咳痰、反复咳嗽病史十几年,再次发作两周左右入县级医院,患者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行气管切开。入院两天后因突发抽搐呼吸暂停,经抢救恢复自主呼吸后转入本院。入院检查神志清,体温38°C,脉搏128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67/121mmHg,口舌及面部明显紫绀,呼吸困难情绪躁动,双肺呼吸音低,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呼吸道痰液色黄、量多约100—200ml,且粘稠不能自行排痰,双下肢凹陷浮肿。气血分析Ph:7.10,PaO2:42.1mmHg,PaCO2:56.5mmHg。WBC::28.72×109/L。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伴呼吸衰竭。
  二、临床护理措施:
  1、机械吸痰:病人呼吸困难气管切开处接呼吸机,其呼吸肌无力咳痰用电动负压吸引器吸痰,先吸气管切开处后吸口鼻。两人合作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且不在同一位置反复抽吸,两次间隔时间3—5分钟,间隔期间迅速接上呼吸机。整个过程严格遵循无菌、无创、快速、有效的原则。吸痰前后听诊双肺呼吸音判断吸痰时机、确定吸痰效果,痰鸣音和啰音是否变化。在保证痰液吸净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吸痰时间,吸痰不易过频,以防止支气管痉挛及气道黏膜损伤。吸痰时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心电监护变化特别是呼吸频率、心率、心律变化,并在操作前后均给病人3分钟纯氧,以降低SPO2 脱机而下降的程度,力争使其在90%以上,有效改善吸痰造成的低血氧症。
  2、拍背和体位变化:需经常变换病人的体位,采取侧卧位和半卧位防止痰液直滞留阻塞呼吸道。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并拍背,拍背时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屈曲120°,借助腕关节力量,指腹与大小鱼际肌着落由外向内、由上向下有节奏地拍背,病人清醒时鼓励其咳痰。体位的改变及拍背的震荡、咳嗽使肺泡内或支气管内的痰液脱落,便于从大气管咳出。
  3、湿化和雾化疗法:使用呼吸机完成湿化和雾化时,湿化温度在35—42°C之间。撤机后给予生理盐水持续缓慢滴入气管处或用注射器注入,套管开口处覆盖无菌纱布。根据痰量及液黏稠度来调节湿化液的量和滴数,正常人每天从呼吸道丢失水分400——500ml,因此湿化液应小于500ml每天。每次吸痰前给予湿化有利于痰液稀释,防止结痂便于排痰。湿化过度可引起黏膜水肿、气道狭窄,痰液极度膨胀可造成呼吸道阻塞,甚至诱发支气管痉挛。雾化吸入液遵循遗嘱应用生理盐水20ml,α— 糜蛋白酶4000万U,庆大霉素8万U,每天两次,起到抗菌消炎湿化气道、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释痰液,促进排痰的作用。
  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病情好转,鼓励病人多做腹式深呼吸,借助腹压增加,先进行2—3次短而有力的咳嗽,再有力咳出痰液,患者入院两周后可酌情试用此方法。
  三、有效护理评价与思考体会:经过采用上述积极有效的排痰手段,对患者呼吸道的保持畅通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住院时患者体温在38—40°C之间波动,痰量大约在100——200ml且色黄黏稠,WBC在10.9×109/L—28.72×109/L之间波动,SPO2在76.6%—90%范围,经有效护理治疗出院时体温36.8°C,痰液色白且稀薄,能自行咳痰,WBC为7.97×109/L,SPO2在93%以上,患者治疗的效果是各种医疗措施综合的效果,可有效排痰的治疗护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但排痰的手段和方法并不是独立的,应该结合其他措施联合应用。
  经过此例患者的护理得到总结和体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患者特别是又经人工气道呼吸,其咳嗽反射减弱,肺功能减退较厉害,呼吸肌无力一般不能自主排痰,分泌物明显增加,如果不能及时抽取可引发气道内分泌物干涸阻塞,下呼吸道分泌物滞留易造成结痂阻塞气道,容易产生组织缺氧、高碳血酸症及肺部感染等严重症状,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护理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病人时,及时有效的排痰措施是保障呼吸道畅通的必要手段。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优质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处置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外伤患者共计40例相关数据资料。结果:观察组经过优质护理方法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值为(92.5±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资料(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抢救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目的:根据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分析水床式鸟巢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方法:60例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水床式鸟巢护理,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新生儿护理。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出生后1-2周后,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且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短,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施,需要对临床护理岗位进行合理分级,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培训考核及绩效分配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质量,提升护理质量,促进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策略,效果  护士岗位管理需要针对岗位类型和人员结构情况,对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 要:目的:分析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5年间收治的106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给予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效果;结果:共计发生不良反应48例。所有治疗患者5年内生存率为66.04%,其总体复发率为13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情观察,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原因以颅内先天性动脉瘤内最多见。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再发出血率高,并发症高,病死率高。因此加强对SAH的病情观察,做好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一)定义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由于出血来势凶险,常伴休克发生,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二)临床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表现为:  1、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急性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或因溃疡侵蚀血管引发渗透性出血,称之为显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情况,探究并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统计学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我院接受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方式;而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评价两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对干预大便失禁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大便失禁患者(2014年5月~2015年6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探究2组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的情况。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贫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在我院接收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治疗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观察患者的心理、饮食、不良反应等情况,总结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贫血的原因和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的贫血症状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目的 探讨流程优化后手术病员带入静脉通道的有效利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0月,病区带入静脉通道手术病员6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区按常规建立静脉通道。观察组按流程优化后根据手术需要的部位和留置针大小建立静脉通道。观察两组静脉通道在实际工作中的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