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石灰及保水剂对尾巨桉幼林生长的影响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v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尾巨桉造林后施石灰、保水剂,研究林地土壤水分及酸碱性变化对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后3个月追肥时,增施石灰或保水剂可显著促进尾巨桉幼林生长。其中1年龄林木以施肥料+保水剂处理组的胸径、树高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年龄林木各处理组间胸径差异不显著,但以施肥料+石灰处理组的树高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施用10 g/株、20 g/株及30 g/株不同保水剂用量梯度对1年龄林木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2年龄林木的树高影响差异显著,以30 g/株的保水剂用量的处理组林木树高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关键词 尾巨桉;保水剂;石灰;施肥;土壤;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S753.53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13
  广西桉树(Eucalyptus spp.)林地土壤pH值多为4.5~5.0,普遍呈酸性,特别是红壤区桉树连栽导致林地土壤持续酸化、保水保肥能力下降[1]。以往关于桉树用材林林地土壤水分的研究多集中在施用保水剂对林木生长及土壤影响的报道[2-4],而对施用石灰和保水剂调节林地土壤酸碱性及水分对林木生长影响的报道鲜见。因此,本研究在广西来宾市开展桉树林地施用石灰及保水剂试验,探讨土壤酸碱性及水分差异对桉树幼林生长的影响,为桉树人工林地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广西国有维都林场,位于来宾市兴宾区,平均海拔70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0.7 ℃,年平均降水量1 370.9 mm,年平均蒸发量1 711.6 mm。林地土壤主要是砂岩、砂页岩发育而成的砖红性红壤(赤红壤),pH值4.8左右。
  试验林地为2018年1月采伐后,采取炼山及机耕全垦整地,同年4月采用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造林,株行距为2 m×3 m。造林当年施基肥、追肥及扩坎、割灌除草抚育各一次,基肥及追肥均为桉树专用肥,每次每株用量500 g;造林第二年施有机水溶肥一次,用量500 g/株,割灌除草抚育两次。
  1.2 研究方法
  1.2.1 试验材料
  试验用肥为桉树专用肥,N-P-K养分含量为15-8-12;新型有机水溶肥含量为250 g·L-1;保水剂为多功能微生物保水剂(钠型),主要材料为纤维素、丙烯酸钾、丙烯酰胺的共聚产物;石灰为生石灰泡水后成型的熟石灰。
  1.2.2 试验方法
  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造林后3个月追肥+石灰+保水剂(A)、追肥+保水剂(B)、石灰+追肥(C)、追肥(D)共4个处理,重复3次,其中石灰用量500 g/株,保水剂用量为20 g/株;同时,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保水剂不同用量梯度试验,在试验地设置保水剂用量分别为10 g/株(Ⅰ)、20 g/株(Ⅱ)、30 g/株(Ⅲ)3个处理梯度,并以不添加保水剂为对照(CK),重复3次,研究不同保水剂用量对尾巨桉幼林生长的影响。试验中的石灰、保水剂要求与肥料、土壤进行搅拌均匀后施入坑内,防止成团成块,并覆土掩盖施肥坑。
  1.2.3 试验地设置
  分别在各个试验处理区组内,根据地形随机设置上、中、下坡3个固定调查样地,每个调查样地为20 m×20 m,并进行每木检尺和挂牌。
  1.3 数据处理
  采取SPSS软件对各处理组的树高、胸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石灰及保水剂对尾巨桉树高、胸径生长的影响
  如表1所示,各处理对尾巨桉树高、胸径生长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林龄1年时,各处理林木胸径及树高存在显著差异,处理B的胸径、树高最大,分别为5.4 cm、7.4 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处理C的胸径显著大于处理A和D的胸径。林龄2年时,各处理胸径差异不显著,但处理C的树高为12.8 m,显著大于其他各处理的树高,处理B的树高显著大于处理A和D的树高。处理A与D的胸径、树高差异不显著。
  综合分析,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追施石灰或保水剂后,1年龄及2年龄尾巨桉平均胸径、树高均要大于不施加石灰或保水剂的处理,也大于既施石灰又施保水剂的处理。2年龄尾巨桉各处理林木胸径生长差异不显著,树高以施石灰或保水剂的处理为最大值,分别达12.8 m、11.9 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的树高。总体来说,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追施石灰或保水剂能显著促进尾巨桉幼林树高的生长。
  2.2 保水剂不同用量梯度對尾巨桉胸径、树高生长的影响
  如表2所示,保水剂不同用量梯度处理对1年龄尾巨桉幼林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对2年龄尾巨桉的树高生长影响差异显著,以处理Ⅲ的树高为最大值,达13.1 m,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其次为处理Ⅱ,其树高显著高于处理Ⅰ及对照组。综合分析,保水剂不同用量梯度处理对1年龄尾巨桉胸径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对2年龄尾巨桉树高生长影响差异显著,以处理Ⅲ(30 g保水剂)的树高为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
  3 结论与讨论
  尾巨桉造林后施保水剂或石灰,可显著提高1年龄桉树的胸径,且以增施保水剂处理效果最优,其胸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年龄尾巨桉各处理组林木胸径差异不显著,但树高差异显著,以施石灰处理组林木树高最大。尾巨桉造林后施用不同量的保水剂,1年龄林木生长差异不显著,2年龄林木的树高差异显著,且以施30 g/株保水剂量的处理林木树高最大。
  维都林场桉树林地土壤pH为4.2~4.9,普遍呈酸性至强酸性[5],在酸性土壤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性后,提高了作物对肥料及土壤养分的有效利用,降低了酸性条件下铝离子对作物的毒害,从而提高作物产量[6]。保水剂是一种强吸水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可反复吸收比自身重上百倍的水分,并且在干旱季节释放水分供林木利用,且保水剂能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保水剂与肥料同施产生的交互作用,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7-9]。但将肥料、石灰和保水剂三者混合施用后,尾巨桉2年龄林木平均树高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与单施肥料处理差异不显著,可能由于施石灰后,保水剂的吸水性能受到土壤pH值的影响[10],也可能由于保水剂的存在对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具体原因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试验针对尾巨桉造林后2年内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缺少对林木整个轮伐期内相关数据指标进行连续跟综,若进行连续跟综调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林地土壤水分及酸碱性调节技术措施,对促进林木增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曹继钊.广西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状况及施肥效应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1.
  [2] 杨瑞香,杨妙贤,黎新明.干旱胁迫下保水剂对桉树幼苗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391-4392.
  [3] 左秋玉.微生物保水剂与桉树专用肥对大花序桉苗木生长及肥力效应影响[D].南宁:广西大学,2019.
  [4] 李仁山,招礼军,欧阳妮.保水剂的使用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含水率及净产值的影响[J].广西林业科学,2014(3):116-119.
  [5] 李步斌,杨家强,王劲松.广西维都林场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与科学施肥[J].林业调查规划,2018(3):125-128.
  [6] 孟赐福,水建国,方承先.红壤施用石灰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1998,10(1):23-27.
  [7] 刘煜宇,马焕成,黄金义.保水剂与肥料交互作用对石楠抗旱效应的影响[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5,25(3):10-13.
  [8] 李继成.保水剂-土壤-肥料的相互作用机制及作物效应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9] 苟春林.聚丙烯酰胺型保水剂与化学肥料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10] 笪志祥,汪绍盛,王百田,等.保水剂在不同pH值下的吸水特性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9(2):63-66.
  (责任编辑:刘宁宁)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归又名云归、秦归、干归,具有润肠通便、补血活血等功效,在诸多中成药中发挥作用,成为中药产业中的主要用料之一。目前,如何高产高效栽培当归已成为业界探讨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通过探析当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提高当归药用价值。  关键词 当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7.23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
摘 要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粮食作物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对水稻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需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作为影响水稻质量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应当得到更多关注和研究。因此,针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措施进行逐一论述。  关键词 水稻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11 
根据皮革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基于皮革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设计了相应的采购环节内部控制思路、皮革材料的存储与检验思路以及生产环节内部控制的具体方案,并从生产订单立项、审批、评价3个方面阐述了生产环节内部控制的详细流程。根据皮革企业生产管理的普遍需求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当前我国对皮革企业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还处于初始阶段,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量。基于此,分析了皮革企业国际化商务人才的需求及其现状得出国际化商务人才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再采用机会导向与策略导向方式培养国际化商务人才方针,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然后根据联合培养方法、实施双导师方式、教学方法分析以及出国学习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最终解决皮革企业国际化商务人才的数量需求与专业技术的要求,更好地促进皮革企业长期平稳发展。
通过抽取部分皮革制品企业样本调查的方式,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皮革产业电商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方面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皮革产业电商发展
摘 要 小麦是我国北方栽培的主要作物之一,它既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副食品的重要原料。为了满足人们对小麦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实现小麦的高产栽培,提高小麦产量及其品质。基于此,以北方冬小麦种植阶段为切入点,提出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后期的田间管理要点,促进我国北方冬小麦产量的提高,满足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 北方;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1 文献标志码:B
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实施,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代表的皮革行业正面临人力资源发展的瓶颈。积极实现对皮革行业的高投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于优化人才结构、提升皮革行业发展竞争力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目前皮革行业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人才结构不完善、人才流动性较大、优秀人才衔接不足、人才供需不均衡等现实问题,从强化政策引导、留住优秀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增进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摘 要 利用温室种植蔬菜能夠有效地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料及温度等条件,为蔬菜生长发育提供最为适宜的环境条件。但随着温室蔬菜种植的不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分析了温室蔬菜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温室;蔬菜种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26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
摘 要 绿色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农业类型,能够有效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环境友好程度。如果能够将植物保护技术应用到生态农业中去,其优势将会更加突出,农业产品质量、产量及收益将大大提高。基于此,介绍了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植物保护;生态农业;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
摘 要 通过连续2年进行玉米最佳收获期试验,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强盛101、先玉335和农华206(对照)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甘肃省广河县的自然条件下,随着收获期逐渐后延,产量逐渐增加,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生产上延迟收获,产量可增加8%左右。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期;效益分析;旱作区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