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方案关注幼儿当前的生活状况,从幼儿的生命需求出发,很有价值。方案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了解人们服饰的变化,启发幼儿思考有关健康生活的问题,萌发了幼儿关心、照顾自己的意识,值得肯定。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健康教育最终要落实在幼儿的行动上。为此,教学应采用“从幼儿生活中来、到幼儿生活中去”的策略,给予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多实践多体验,促进幼儿习得必要的健康行为。
一、从生活中来
1.制定发展目标
在生活中,幼儿已经感受到秋天景色、气候的变化,这些认识是幼儿学习的基础。幼儿生活经验贫乏,不会关心、照顾自己,稍不注意就会生病、不舒服。幼儿对多喝水、合理饮食、参加户外运动、预防疾病等生活保健的认识也不足,这些是教学需引导的方向。此活动可依据幼儿的现有经验和实际需要提出如下目标:(1)了解秋天的气候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会照顾自己。(2)能主动关心、表达自己的身体感受,积极实践有益的保健行为。
2.在生活中反思、总结经验
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相关事件启发幼儿思考怎样做对身体有益,怎样做有碍健康。教师应多观察幼儿的生活,从中精选教育素材并加以组织,引导幼儿思考。例如,挑选一个晴朗的日子让幼儿到户外游戏三分钟。游戏前问幼儿:我们要出去游戏,现在的气温和早上刚来时有什么不同?我们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回到活动室后让幼儿继续思考:如果刚才我们不脱掉外套,现在会怎样?脱掉的衣服什么时候再穿上呢?为什么早晚都要穿上外套?另外,教师提供的录像内容不仅要来源于生活,而且要能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激发幼儿参与讨论、交流的愿望。原方案中,第二部分只提供了正面素材(别人的正确做法)供幼儿学习,没有反面素材(导致感冒、缺水、皮肤干燥等不妥当的做法)供幼儿思考,不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建议增加反面素材,并引导幼儿深入思考:他们为什么会感冒咳嗽?他们的表情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他们为什么会肚子疼?为什么有人会流鼻血呢……
3.在活动中运用、扩展经验
原方案中保健教师参与教学的安排很好,但与幼儿的互动不够,难以达到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将第三部分的1、2两个环节融合在一起,提供一些生活场景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充分表达已有经验,由保健教师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适当指导,以帮助幼儿巩固正确的行为习惯。保健教师在介绍保健知识时要尽量现场示范,请幼儿当场实践,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二、到生活中去
幼儿健康行为的习得需要家园配合,常抓不懈。所以,教师要观察教育效果,针对幼儿的薄弱点进行进一步的指导,提醒幼儿关心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身体感受,反思自己身体不适的原因。要将健康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幼儿间的行为水平有所不同,教师要善于发现做得好的幼儿,将他们的做法介绍给其他幼儿,如:××能早睡早起,××会主动饮水,××擦了润肤霜……当班里有幼儿出现感冒、咳嗽、流鼻血等情况时,教师在关爱他们的同时要提醒其他幼儿积极预防,以发挥幼幼互动的作用。
另外,为提高家园共育的作用,教师可以将保健内容列成清单,请幼儿和家长共同做记录,每周定期交流,以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一、从生活中来
1.制定发展目标
在生活中,幼儿已经感受到秋天景色、气候的变化,这些认识是幼儿学习的基础。幼儿生活经验贫乏,不会关心、照顾自己,稍不注意就会生病、不舒服。幼儿对多喝水、合理饮食、参加户外运动、预防疾病等生活保健的认识也不足,这些是教学需引导的方向。此活动可依据幼儿的现有经验和实际需要提出如下目标:(1)了解秋天的气候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会照顾自己。(2)能主动关心、表达自己的身体感受,积极实践有益的保健行为。
2.在生活中反思、总结经验
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相关事件启发幼儿思考怎样做对身体有益,怎样做有碍健康。教师应多观察幼儿的生活,从中精选教育素材并加以组织,引导幼儿思考。例如,挑选一个晴朗的日子让幼儿到户外游戏三分钟。游戏前问幼儿:我们要出去游戏,现在的气温和早上刚来时有什么不同?我们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回到活动室后让幼儿继续思考:如果刚才我们不脱掉外套,现在会怎样?脱掉的衣服什么时候再穿上呢?为什么早晚都要穿上外套?另外,教师提供的录像内容不仅要来源于生活,而且要能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激发幼儿参与讨论、交流的愿望。原方案中,第二部分只提供了正面素材(别人的正确做法)供幼儿学习,没有反面素材(导致感冒、缺水、皮肤干燥等不妥当的做法)供幼儿思考,不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建议增加反面素材,并引导幼儿深入思考:他们为什么会感冒咳嗽?他们的表情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他们为什么会肚子疼?为什么有人会流鼻血呢……
3.在活动中运用、扩展经验
原方案中保健教师参与教学的安排很好,但与幼儿的互动不够,难以达到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将第三部分的1、2两个环节融合在一起,提供一些生活场景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充分表达已有经验,由保健教师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适当指导,以帮助幼儿巩固正确的行为习惯。保健教师在介绍保健知识时要尽量现场示范,请幼儿当场实践,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二、到生活中去
幼儿健康行为的习得需要家园配合,常抓不懈。所以,教师要观察教育效果,针对幼儿的薄弱点进行进一步的指导,提醒幼儿关心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身体感受,反思自己身体不适的原因。要将健康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幼儿间的行为水平有所不同,教师要善于发现做得好的幼儿,将他们的做法介绍给其他幼儿,如:××能早睡早起,××会主动饮水,××擦了润肤霜……当班里有幼儿出现感冒、咳嗽、流鼻血等情况时,教师在关爱他们的同时要提醒其他幼儿积极预防,以发挥幼幼互动的作用。
另外,为提高家园共育的作用,教师可以将保健内容列成清单,请幼儿和家长共同做记录,每周定期交流,以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