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古以来,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本文首先对《诗经》中的爱情诗进行介绍,从爱情诗的情感内涵的角度,选取其中四首代表作品《关雎》《子衿》《桃夭》《女曰鸡鸣》进行解读,用二维动画的形式进行富有趣味性的设计,以使当代大学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民风之美、文学之美。重点关注了动画中的剧本创作、人物与场景设计、趣味性设计以及音乐的设计和表现手法。
关键词:诗经 婚恋诗 动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8-3359(2019)03-0162-04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大众熟知的经典诗句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收集了我国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各地的民间诗歌,共305首,爱情诗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婚姻爱情的美满是家庭和谐的表现,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以趣味动画的形式对《诗经》爱情诗进行整理和创作,对于今天崇尚自由和爱情的大学生来说,易于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陶冶其心灵。
一、《诗经》爱情诗的时代背景及特点
《诗经》最初称为《诗》,汉武帝始称《诗经》,描绘女性爱情的篇章多被收录在《国风》之中。爱情诗是《诗经》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其中描写恋爱、婚姻、男女相思的诗有70余首,超过了《诗经》诗歌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爱情诗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和特点:
首先,《诗经》爱情诗的时间跨度很大。大致是从我国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孙影,2013),处于原始文化和文明文化混合生态之下(黄少娜,2016)。一方面,由于涵盖了上古母系氏族社会原始文化的遗留,其爱情诗毫无保留地描述了古人纯真、热烈的情感生活:允许一妻多夫的母系氏族社会男女性爱比较自由,如《鄘风·桑中》;女性对于爱情的热烈渴望和主动追求呈现出直率天真、大胆直露之态,直抒胸臆,如《郑风·叔于田》《召南·摽有梅》和《郑风·丰》等。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的改变,男性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女性地位逐渐降低,男权地位逐渐加剧。随着稳定婚姻的文明时代的到来,一些新的观念开始出现,一是聘娶观念,如《卫风·氓》;二是父权观念,如《唐风·鸨羽》《周南·桃夭》;三是贞洁观念、坚贞爱情观念,如《邶风·击鼓》《郑风·出其东门》《唐风·葛生》等。
其次,《诗经》爱情诗体现了中国的伦理思想。包括:以礼结合的夫妻伦理,如《唐风·绸缪》《周南·葛覃》《卫风·氓》等;夫德妻贤的家庭关系,如《召南·江有汜》《郑风·女曰鸡鸣》等。
二、爱情诗的选取与分析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爱情诗大全,从相识、爱慕到追求、约会,从恋爱到婚姻,从恩爱和谐到别离相思或弃妇哀怨,如同一本酸甜苦辣的爱情小说,全面描写了西周时期的爱情和婚姻生活。朱林、赵健(2017)将其区分为七个类别:春心萌发、佳人有约、男婚女嫁、琴瑟和谐、相思绵绵、爱情受阻、遗弃之怨;包晓静(2018)将其划分为四个类别:礼制约束下的爱情渴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礼中的嫁娶、礼制下的婚姻生活;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张天来教授从情感内涵的角度,将《诗经》的爱情诗分为四个主要部分:自由浪漫的爱情、和谐美满的姻缘、礼制渗透的婚姻、相思悲歌的苦恋。
本文借鉴曲艳婷(2015)对《诗经》婚恋诗篇目界定的表格形式,从爱情诗情感内涵视角,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四首诗——《周南·关雎》《郑风·子衿》《周南·桃夭》《郑风·女曰鸡鸣》,如表1所示作为动画内容。
下面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周南·关雎》。它是《诗经》的开篇之作,更是一首传唱了千古的中华爱情之歌。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篇开始的部分采用雎鸟和鸣的声音起兴,引起后面对漂亮苗条姑娘的爱慕吟唱。诗歌讲述了君子在河边遇到一位采摘荇菜的淑女,为她的勤劳以及美貌而动心,产生爱慕之情,却求而不得。整首诗采用朴质直白的语言,抒发君子对采摘荇菜淑女的喜爱之情。全诗以追求和思念为主旋律,言切而意婉,感情真挚动人。语言非常优美,以重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手法来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展现了人们对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第一章四句总述、起兴,以物喻人,借景抒情,用相依相伴的“雎鸠”表示爱情的和谐专一;第二章八句描写求爱、思念的过程,求之不得后陷入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苦恋状态;第三章八句写小伙子的幻想——与姑娘结婚、幸福生活。
《郑风·子衿》。诗句开篇的表达含蓄内敛,托物言情。诗歌主要描写了一位年轻姑娘思念恋人的情形,在看到青色的东西时,她就会联想到恋人青色的衣领和玉佩。在这种思念之下,她登上城楼,渴望能够看见恋人的身影,似乎一天不见,就如同相隔了三月之久。全诗采用倒叙手法,展现出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意境非常的唯美。
《周南·桃夭》。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而唱的赞歌。全诗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开篇以桃花起兴,形容新娘“艳若桃花”的美貌,同时祝愿品德美好的新娘能够与夫家和睦相处,然后用桃花的果实和叶子进行比喻,祝福新娘能给夫家带来人丁兴旺和绵泽的好运。诗句描述生动、其乐融融、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郑风·女曰鸡鸣》。这是一首极富情趣的对话体诗,表现了婚后生活平淡却琴瑟和谐、具有点滴幸福的生活。整首诗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对话内容非常活泼俏皮,语句逐步从短变长,节奏从慢变快,情感从平淡转为热烈,夫妻二人的人物形象也逐步从隐约变得个性鲜明。诗句表现出了婚后生活的欢乐和睦,夫妻恩爱、弹琴鼓瑟、举案齐眉、享岁月静好,让人羡慕和赞叹。 三、《诗经》爱情诗动画的创作策略
《诗经》爱情诗动画的创作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主题思想
本文《诗经》爱情诗的动画设计,是以二维动画的形式呈现,按照爱慕求偶、相恋思念、出嫁结婚、婚后生活四个阶段和生活情节,对上面的四首爱情诗进行动画创作。采用趣味性的解说,将古、今人们对于爱情的理解用动画的形式进行闪回、结合,通过对四首爱情诗的故事呈现,使大学生充分感受先秦时期的爱情故事,传承和理解我国男女平等、君子淑女、夫妻恩爱、爱情坚贞、家庭和睦的文化和伦理道德,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剧本创作
剧本的创作主要包括四个环节:确定剧本的主题、完整的故事构想、形成具体的故事大纲(包括故事的情节、事物的细节等方面)、根据故事大纲完成动画剧本的撰写。本次动画设计按照婚恋发展的时间顺序开展,分为求偶篇、思念篇、新婚篇和婚后篇。剧本内容如下:
求偶篇。以一群鸟儿的行为导入,引出《周南·关雎》部分画面的描述。雎鸠本是潜入水中捕鱼的猛兽,此时的它不在水中,而是站在河洲之上关关鸣叫,借此象征着男子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从而引出有威仪、有地位的君子对淑女的追求。不远处的河边,淑女采摘荇菜,河边荇菜随着水流而左右飘动,君子与淑女在河岸两边对望,对淑女产生好感,回到家中,脑海里全是淑女的模样,夜里辗转反侧,整夜难眠。第二天,淑女在河岸一边采摘荇菜,并将其放入背篓,君子在另一边看到此情此景,弹奏琴瑟表达爱慕之意,用钟声换取淑女的笑颜。君子、淑女在一起必然会经历分离的处境,于是就到了第二部分思念篇。
思念篇。在《郑风·子衿》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城楼边上飘扬的柳树,淑女站在城楼之上,凝视着远方,陷入沉思。在另外一边,君子坐在树下,身着青色上衣,佩戴青色玉佩。
新婚篇。当君子淑女到婚嫁之日时,引入诗歌《周南·桃夭》,此时庭院桃花纷纷,借花喻人。画面并非过多强调君子家庭的显赫以及淑女陪嫁的丰盛,而是描述待嫁女子在铜镜面前梳妆打扮,镜中之人艳如桃花。紧接着便是男女拜堂成亲的喜悦画面,男女双方互相对视,情投意合。最后便是新婚燕尔拜见长辈,强调宜室、宜家的重要性。
婚后篇。婚后生活同样是一段婚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郑风·女曰鸡鸣》中:屋外传来阵阵鸡鸣,妻子催促丈夫外出打猎,自己在家中准备美酒佳肴等候丈夫归来,丈夫为了感激妻子的款待,以佩赠之,以琴奏之。诗歌既有对眼前温馨场景的描写,又有对以后幸福生活的畅想以及对过去美好恋爱经历的回忆。
(三)角色与场景设计
人物角色是动画中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为原本没有主体的场景创造了生命和个性,构建想象空间。在设计人物和场景的时候十分重视比例、线条以及关于当时社会背景和民族风情等因素的影响。先秦时期不仅在服饰上讲究文质合一、文质彬彬,而且在服饰中的佩件上也非常讲究,它不仅能美化外表,还用于体现身份等级和人格修养。
动画角色有主角和配角之分,在展现古代部分时,《桃夭》的主人公是结婚的青年男女,父母的出现在其中就扮演了配角的角色;在展示现代部分时,以卡通形象的老师教授诗经小讲堂的场景映入观众眼帘,直奔作品主题,明确本次设计的主要目的。每一部分人物造型的设计都赋予人物一定的动态效果,增强画面的灵动感,比如在讲述“迎娶白富美或嫁给高富帅”时,通过闪光灯的形式给人物注入动态的效果。
动画场景的设计主要围绕人物角色的塑造进行,它创造角色生活和剧情展开的时空环境、展现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参与角色的动作行为,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包括:角色所处的空间、陈设的道具、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等。本片的场景设计思路是:每首诗歌讲解之前先是以卷轴展开的特效显示出诗歌的全文内容,之后对其进行每一部分的画面描述,诗歌讲述完成时画面缩放回到课堂教室场景,让观众在古代与课堂中切换自如,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力图增添画面的表现力。片中的空间环境作为婚恋交往的物质载体,在角色与场景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先民的质朴情感、民俗文化下人们的美好愿景,尊卑秩序以及情境交融中的婚恋情感,为片中人物的婚恋交往提供古风的君子淑女形象以及具有农业特色的场景。
(四)趣味性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个性化元素的日益推广,趣味性的甚至是搞笑的风格日益受年轻人的欢迎,也能为动画作品增添活力,并对动画风格及情节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形成视觉冲击力。本片以趣味性解说的形式介绍《诗经》中婚恋诗不同阶段的爱情故事,通过卡通老师的课堂教学与对古代画面的动态呈现相结合的形式,加上幽默风趣的语言以期从听觉效果上吸引观众的注意。
四、《诗经》爱情诗动画的创作过程
(一)分镜头脚本设计
分镜头脚本是对剧本的形象化、具体化表现,就是“用图像讲故事”,它是动画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分镜头脚本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叙事语言风格、故事的逻辑性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环节的设计。脚本中对每一个镜头的景别、画面、解说词、音乐以及时长等方面都要做到细致的设定,它是导演对动画理解的表现以及总体设计的蓝图。在本次《诗经》动画的设计过程中,先是对作品设计的思路进行了整理加工,形成最初的文字稿本,并根据文字稿本将分镜头脚本大致分为六个部分:1.现代部分对于《诗经》爱情故事的解说;2.第一类求偶篇,主要是通过对诗歌《周南·关雎》的画面进行展示;3.第二类思念篇,主要是通过对诗歌《郑风·野有蔓草》《邶风·静女》画面的部分展示以及《郑风·子衿》的画面描写;4.第三类新婚篇,主要是通过对诗歌《周南·桃夭》的画面进行展示;5.第四类婚后篇,主要是通过对诗歌《郑风·女曰雞鸣》的画面进行展示;6.老师对于《诗经》小讲堂的总结部分。整体内容围绕六个部分展开,可以具有鲜明的条理性。 (二)人物造型设计
人物是动画制作过程中以生命形式进行活动的表演主体,是通过相应的造型语言将审美观与动画的内涵外化的一种可视化形象。片中人物造型设计主要涉及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人物形象设计和人物动作设计。本次动画设计的人物形象主要分为现代人物形象和古代人物形象两大类。现代人物形象设计部分:片头的现代的人物造型是以一名授课教师的形象代入,以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角色进行《诗经》小讲堂的开场介绍,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在介绍过程中一些对应的人物的出现主要是根据大众常见的形象代入,具有一定的常规性。古代人物的形象设计部分:主要是根据所选诗歌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服饰上的特点展开设计,与诗歌紧密联系,增强诗歌的表现力,比如:在诗歌《郑风·子衿》中,要求诗中男子身着青色衣裳,与诗句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相呼应。
动画设计中不仅仅人物形象设计很重要,如何用它们展开故事亦同等重要。必须像电视或者电影的演员一样可以进行表演。如在诗歌《周南·桃夭》中,男子女子拜堂成亲,两人相对微笑点头,洋溢幸福之感。人物動作设计赋予角色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这种“运动”不仅仅体现在人物或者动物的运动,还包括角色相关生活环境、自然环境或者是人文环境的运动。
(三)音乐画面设计
音乐可以辅助和烘托视频画面的表达效果、引导观众情绪变化。片头部分选取了音乐是“礼仪之邦”的开头片段,整个基调震撼高昂,与片头端庄大气的设计相吻合,带给观众强烈的视听体验。二维动画构图是对分镜画面进行的二次设计,本片以现代课堂授课和古代画面相结合的二维动画形式展开,配上激情澎湃的解说词以及欢快的纯音乐,以使观众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作品上。
五、结语
《诗经》是人类最纯真的爱情诗篇。其中的爱情诗真实、细腻、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现实感染力,呈现出纯真质朴、热情奔放、执着专一、重情轻物、男女平等、君子淑女、重视婚恋等特点(张运娇,2017)。《诗经》所处的周礼文化的本质是“和”,“家和”是“和”中之重,以男女相爱、夫妻恩爱、家庭和谐为基础。其中的爱情诗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好的借鉴和价值导向作用,可以引发人们对于当代婚姻和爱情的思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坚贞爱情观依然应该成为人们的道德规范、青年人的信念和行为准则。许多大学生对爱情缺乏深刻的理解。《诗经》中的爱情诗,可以让女孩子学会勤劳努力、高雅端庄、重情轻物;男孩子学会平等尊重对方、执着专一、重视婚姻和爱情,这些对于今天的年轻人依然值得借鉴和遵循。
用趣味性的设计手法去表现《诗经》中的爱情故事和行为准则,是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极探索,希望能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纯真的爱情观,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朱林,赵健.《诗经》爱情诗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81-83+103.
[2]孙影.浅析《诗经》中的婚恋诗[J].大众文艺,2013,(07):13.
[3]黄少娜.从人文学角度浅谈《诗经》的婚恋诗[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8):4-6.
关键词:诗经 婚恋诗 动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8-3359(2019)03-0162-04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大众熟知的经典诗句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收集了我国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各地的民间诗歌,共305首,爱情诗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婚姻爱情的美满是家庭和谐的表现,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以趣味动画的形式对《诗经》爱情诗进行整理和创作,对于今天崇尚自由和爱情的大学生来说,易于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陶冶其心灵。
一、《诗经》爱情诗的时代背景及特点
《诗经》最初称为《诗》,汉武帝始称《诗经》,描绘女性爱情的篇章多被收录在《国风》之中。爱情诗是《诗经》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其中描写恋爱、婚姻、男女相思的诗有70余首,超过了《诗经》诗歌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爱情诗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和特点:
首先,《诗经》爱情诗的时间跨度很大。大致是从我国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孙影,2013),处于原始文化和文明文化混合生态之下(黄少娜,2016)。一方面,由于涵盖了上古母系氏族社会原始文化的遗留,其爱情诗毫无保留地描述了古人纯真、热烈的情感生活:允许一妻多夫的母系氏族社会男女性爱比较自由,如《鄘风·桑中》;女性对于爱情的热烈渴望和主动追求呈现出直率天真、大胆直露之态,直抒胸臆,如《郑风·叔于田》《召南·摽有梅》和《郑风·丰》等。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的改变,男性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女性地位逐渐降低,男权地位逐渐加剧。随着稳定婚姻的文明时代的到来,一些新的观念开始出现,一是聘娶观念,如《卫风·氓》;二是父权观念,如《唐风·鸨羽》《周南·桃夭》;三是贞洁观念、坚贞爱情观念,如《邶风·击鼓》《郑风·出其东门》《唐风·葛生》等。
其次,《诗经》爱情诗体现了中国的伦理思想。包括:以礼结合的夫妻伦理,如《唐风·绸缪》《周南·葛覃》《卫风·氓》等;夫德妻贤的家庭关系,如《召南·江有汜》《郑风·女曰鸡鸣》等。
二、爱情诗的选取与分析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爱情诗大全,从相识、爱慕到追求、约会,从恋爱到婚姻,从恩爱和谐到别离相思或弃妇哀怨,如同一本酸甜苦辣的爱情小说,全面描写了西周时期的爱情和婚姻生活。朱林、赵健(2017)将其区分为七个类别:春心萌发、佳人有约、男婚女嫁、琴瑟和谐、相思绵绵、爱情受阻、遗弃之怨;包晓静(2018)将其划分为四个类别:礼制约束下的爱情渴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礼中的嫁娶、礼制下的婚姻生活;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张天来教授从情感内涵的角度,将《诗经》的爱情诗分为四个主要部分:自由浪漫的爱情、和谐美满的姻缘、礼制渗透的婚姻、相思悲歌的苦恋。
本文借鉴曲艳婷(2015)对《诗经》婚恋诗篇目界定的表格形式,从爱情诗情感内涵视角,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四首诗——《周南·关雎》《郑风·子衿》《周南·桃夭》《郑风·女曰鸡鸣》,如表1所示作为动画内容。
下面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周南·关雎》。它是《诗经》的开篇之作,更是一首传唱了千古的中华爱情之歌。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篇开始的部分采用雎鸟和鸣的声音起兴,引起后面对漂亮苗条姑娘的爱慕吟唱。诗歌讲述了君子在河边遇到一位采摘荇菜的淑女,为她的勤劳以及美貌而动心,产生爱慕之情,却求而不得。整首诗采用朴质直白的语言,抒发君子对采摘荇菜淑女的喜爱之情。全诗以追求和思念为主旋律,言切而意婉,感情真挚动人。语言非常优美,以重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手法来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展现了人们对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第一章四句总述、起兴,以物喻人,借景抒情,用相依相伴的“雎鸠”表示爱情的和谐专一;第二章八句描写求爱、思念的过程,求之不得后陷入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苦恋状态;第三章八句写小伙子的幻想——与姑娘结婚、幸福生活。
《郑风·子衿》。诗句开篇的表达含蓄内敛,托物言情。诗歌主要描写了一位年轻姑娘思念恋人的情形,在看到青色的东西时,她就会联想到恋人青色的衣领和玉佩。在这种思念之下,她登上城楼,渴望能够看见恋人的身影,似乎一天不见,就如同相隔了三月之久。全诗采用倒叙手法,展现出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意境非常的唯美。
《周南·桃夭》。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而唱的赞歌。全诗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开篇以桃花起兴,形容新娘“艳若桃花”的美貌,同时祝愿品德美好的新娘能够与夫家和睦相处,然后用桃花的果实和叶子进行比喻,祝福新娘能给夫家带来人丁兴旺和绵泽的好运。诗句描述生动、其乐融融、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郑风·女曰鸡鸣》。这是一首极富情趣的对话体诗,表现了婚后生活平淡却琴瑟和谐、具有点滴幸福的生活。整首诗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对话内容非常活泼俏皮,语句逐步从短变长,节奏从慢变快,情感从平淡转为热烈,夫妻二人的人物形象也逐步从隐约变得个性鲜明。诗句表现出了婚后生活的欢乐和睦,夫妻恩爱、弹琴鼓瑟、举案齐眉、享岁月静好,让人羡慕和赞叹。 三、《诗经》爱情诗动画的创作策略
《诗经》爱情诗动画的创作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主题思想
本文《诗经》爱情诗的动画设计,是以二维动画的形式呈现,按照爱慕求偶、相恋思念、出嫁结婚、婚后生活四个阶段和生活情节,对上面的四首爱情诗进行动画创作。采用趣味性的解说,将古、今人们对于爱情的理解用动画的形式进行闪回、结合,通过对四首爱情诗的故事呈现,使大学生充分感受先秦时期的爱情故事,传承和理解我国男女平等、君子淑女、夫妻恩爱、爱情坚贞、家庭和睦的文化和伦理道德,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剧本创作
剧本的创作主要包括四个环节:确定剧本的主题、完整的故事构想、形成具体的故事大纲(包括故事的情节、事物的细节等方面)、根据故事大纲完成动画剧本的撰写。本次动画设计按照婚恋发展的时间顺序开展,分为求偶篇、思念篇、新婚篇和婚后篇。剧本内容如下:
求偶篇。以一群鸟儿的行为导入,引出《周南·关雎》部分画面的描述。雎鸠本是潜入水中捕鱼的猛兽,此时的它不在水中,而是站在河洲之上关关鸣叫,借此象征着男子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从而引出有威仪、有地位的君子对淑女的追求。不远处的河边,淑女采摘荇菜,河边荇菜随着水流而左右飘动,君子与淑女在河岸两边对望,对淑女产生好感,回到家中,脑海里全是淑女的模样,夜里辗转反侧,整夜难眠。第二天,淑女在河岸一边采摘荇菜,并将其放入背篓,君子在另一边看到此情此景,弹奏琴瑟表达爱慕之意,用钟声换取淑女的笑颜。君子、淑女在一起必然会经历分离的处境,于是就到了第二部分思念篇。
思念篇。在《郑风·子衿》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城楼边上飘扬的柳树,淑女站在城楼之上,凝视着远方,陷入沉思。在另外一边,君子坐在树下,身着青色上衣,佩戴青色玉佩。
新婚篇。当君子淑女到婚嫁之日时,引入诗歌《周南·桃夭》,此时庭院桃花纷纷,借花喻人。画面并非过多强调君子家庭的显赫以及淑女陪嫁的丰盛,而是描述待嫁女子在铜镜面前梳妆打扮,镜中之人艳如桃花。紧接着便是男女拜堂成亲的喜悦画面,男女双方互相对视,情投意合。最后便是新婚燕尔拜见长辈,强调宜室、宜家的重要性。
婚后篇。婚后生活同样是一段婚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郑风·女曰鸡鸣》中:屋外传来阵阵鸡鸣,妻子催促丈夫外出打猎,自己在家中准备美酒佳肴等候丈夫归来,丈夫为了感激妻子的款待,以佩赠之,以琴奏之。诗歌既有对眼前温馨场景的描写,又有对以后幸福生活的畅想以及对过去美好恋爱经历的回忆。
(三)角色与场景设计
人物角色是动画中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为原本没有主体的场景创造了生命和个性,构建想象空间。在设计人物和场景的时候十分重视比例、线条以及关于当时社会背景和民族风情等因素的影响。先秦时期不仅在服饰上讲究文质合一、文质彬彬,而且在服饰中的佩件上也非常讲究,它不仅能美化外表,还用于体现身份等级和人格修养。
动画角色有主角和配角之分,在展现古代部分时,《桃夭》的主人公是结婚的青年男女,父母的出现在其中就扮演了配角的角色;在展示现代部分时,以卡通形象的老师教授诗经小讲堂的场景映入观众眼帘,直奔作品主题,明确本次设计的主要目的。每一部分人物造型的设计都赋予人物一定的动态效果,增强画面的灵动感,比如在讲述“迎娶白富美或嫁给高富帅”时,通过闪光灯的形式给人物注入动态的效果。
动画场景的设计主要围绕人物角色的塑造进行,它创造角色生活和剧情展开的时空环境、展现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参与角色的动作行为,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包括:角色所处的空间、陈设的道具、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等。本片的场景设计思路是:每首诗歌讲解之前先是以卷轴展开的特效显示出诗歌的全文内容,之后对其进行每一部分的画面描述,诗歌讲述完成时画面缩放回到课堂教室场景,让观众在古代与课堂中切换自如,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力图增添画面的表现力。片中的空间环境作为婚恋交往的物质载体,在角色与场景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先民的质朴情感、民俗文化下人们的美好愿景,尊卑秩序以及情境交融中的婚恋情感,为片中人物的婚恋交往提供古风的君子淑女形象以及具有农业特色的场景。
(四)趣味性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个性化元素的日益推广,趣味性的甚至是搞笑的风格日益受年轻人的欢迎,也能为动画作品增添活力,并对动画风格及情节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形成视觉冲击力。本片以趣味性解说的形式介绍《诗经》中婚恋诗不同阶段的爱情故事,通过卡通老师的课堂教学与对古代画面的动态呈现相结合的形式,加上幽默风趣的语言以期从听觉效果上吸引观众的注意。
四、《诗经》爱情诗动画的创作过程
(一)分镜头脚本设计
分镜头脚本是对剧本的形象化、具体化表现,就是“用图像讲故事”,它是动画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分镜头脚本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叙事语言风格、故事的逻辑性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环节的设计。脚本中对每一个镜头的景别、画面、解说词、音乐以及时长等方面都要做到细致的设定,它是导演对动画理解的表现以及总体设计的蓝图。在本次《诗经》动画的设计过程中,先是对作品设计的思路进行了整理加工,形成最初的文字稿本,并根据文字稿本将分镜头脚本大致分为六个部分:1.现代部分对于《诗经》爱情故事的解说;2.第一类求偶篇,主要是通过对诗歌《周南·关雎》的画面进行展示;3.第二类思念篇,主要是通过对诗歌《郑风·野有蔓草》《邶风·静女》画面的部分展示以及《郑风·子衿》的画面描写;4.第三类新婚篇,主要是通过对诗歌《周南·桃夭》的画面进行展示;5.第四类婚后篇,主要是通过对诗歌《郑风·女曰雞鸣》的画面进行展示;6.老师对于《诗经》小讲堂的总结部分。整体内容围绕六个部分展开,可以具有鲜明的条理性。 (二)人物造型设计
人物是动画制作过程中以生命形式进行活动的表演主体,是通过相应的造型语言将审美观与动画的内涵外化的一种可视化形象。片中人物造型设计主要涉及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人物形象设计和人物动作设计。本次动画设计的人物形象主要分为现代人物形象和古代人物形象两大类。现代人物形象设计部分:片头的现代的人物造型是以一名授课教师的形象代入,以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角色进行《诗经》小讲堂的开场介绍,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在介绍过程中一些对应的人物的出现主要是根据大众常见的形象代入,具有一定的常规性。古代人物的形象设计部分:主要是根据所选诗歌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服饰上的特点展开设计,与诗歌紧密联系,增强诗歌的表现力,比如:在诗歌《郑风·子衿》中,要求诗中男子身着青色衣裳,与诗句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相呼应。
动画设计中不仅仅人物形象设计很重要,如何用它们展开故事亦同等重要。必须像电视或者电影的演员一样可以进行表演。如在诗歌《周南·桃夭》中,男子女子拜堂成亲,两人相对微笑点头,洋溢幸福之感。人物動作设计赋予角色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这种“运动”不仅仅体现在人物或者动物的运动,还包括角色相关生活环境、自然环境或者是人文环境的运动。
(三)音乐画面设计
音乐可以辅助和烘托视频画面的表达效果、引导观众情绪变化。片头部分选取了音乐是“礼仪之邦”的开头片段,整个基调震撼高昂,与片头端庄大气的设计相吻合,带给观众强烈的视听体验。二维动画构图是对分镜画面进行的二次设计,本片以现代课堂授课和古代画面相结合的二维动画形式展开,配上激情澎湃的解说词以及欢快的纯音乐,以使观众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作品上。
五、结语
《诗经》是人类最纯真的爱情诗篇。其中的爱情诗真实、细腻、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现实感染力,呈现出纯真质朴、热情奔放、执着专一、重情轻物、男女平等、君子淑女、重视婚恋等特点(张运娇,2017)。《诗经》所处的周礼文化的本质是“和”,“家和”是“和”中之重,以男女相爱、夫妻恩爱、家庭和谐为基础。其中的爱情诗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好的借鉴和价值导向作用,可以引发人们对于当代婚姻和爱情的思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坚贞爱情观依然应该成为人们的道德规范、青年人的信念和行为准则。许多大学生对爱情缺乏深刻的理解。《诗经》中的爱情诗,可以让女孩子学会勤劳努力、高雅端庄、重情轻物;男孩子学会平等尊重对方、执着专一、重视婚姻和爱情,这些对于今天的年轻人依然值得借鉴和遵循。
用趣味性的设计手法去表现《诗经》中的爱情故事和行为准则,是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极探索,希望能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纯真的爱情观,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朱林,赵健.《诗经》爱情诗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81-83+103.
[2]孙影.浅析《诗经》中的婚恋诗[J].大众文艺,2013,(07):13.
[3]黄少娜.从人文学角度浅谈《诗经》的婚恋诗[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8):4-6.